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5年,李宗仁向主席提出擔任人大副委員長,為何被毛主席婉拒?

2023-12-28歷史

1965年,「民國末代總統」、「桂系大佬」李宗仁攜家眷回國 ,投身於中國當時正如火如荼展開的「統戰」工作,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們對此表示熱烈歡迎,周總理甚至親自在中南海設宴款待了他、而毛主席對他也是多有接見。

就在氣氛一片融洽之時,李宗仁提出想要擔任「人大副委員長」這一副國級職務,卻遭到毛主席婉拒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從養鴨小販到末代帝王

從現代史學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是傅儀,但是從傳統史學的角度來說,李宗仁才是真正的「末代帝王」。

這不難理解,畢竟李宗仁是民國時期的最後一任總統,而他的經歷也能夠稱之為傳奇。

在當時的諸多領袖中,李宗仁的出身可以說是最低的一位,他小時候的夢想也僅僅是當個「養鴨戶」,因為彼時養鴨還算個不錯的營生,後來養鴨不成他又去學織布,織布又不成,他這才苦讀一年、進了軍校當了兵。

從天賦才能的角度來說,李宗仁自己也承認他不過中人之姿,可就是這麽一位「天賦平平」軍人,硬是憑借自己的英勇與軍事素養一路升遷,最終在彼時的桂系軍閥中站穩了腳跟,後來甚至三度扳倒蔣介石,硬生生的從妄圖獨裁的蔣介石的手裏搶過了權力,成為了國民黨代總統,可謂是相當勵誌。

只可惜,彼時國民黨內部黨同伐異的情況太嚴重了,以至於蔣介石哪怕是放著敵人不管,也要去跟閻錫山、李宗仁等人鬥到底,最終腐敗的國民黨在蔣介石的帶領下撤回了台灣,固守一隅。

而李宗仁則是和蔣介石一拍兩散,帶著家人跑到美國定了居。

李宗仁一家在美國過的也還算不錯,可對於李宗仁本人來說,卻過於孤寂了些。

當時他的戰友要麽在大陸、要麽在台灣,平日裏能來他家做客的僅剩了一個唐德剛。

恰逢中國又陸續擊敗了美國,在國際上大展雄風,所以對國民黨不抱什麽希望的李宗仁,就這麽產生了回國的念頭。

投石問路、開展歸國之旅

「我作為國民黨代總統,能夠被共產黨接受嗎?

共產黨、或者說新中國對我到底是個怎麽樣的態度呢?」

在歸國之前,李宗仁反復思考了這個問題,最終為了探究國家對他的看法,他決定先行一計來「投石問路」。

由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緣故,所以中國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古玩,都流落到了國外,而當時的李宗仁就花了一筆錢,采購了一些,又故意在裏邊夾雜了一些假貨,最終托人從香港將這批「寶貝」送到了國內,表示願意無償獻給祖國。

與此同時,他又故意讓人告訴周總理,這批文物花了他11萬美元。

對於李宗仁這樣的抗戰有功人士回國,中國共產黨自然是持歡迎態度的,雖然說李宗仁曾經擔任過國民黨末代總統,但是中國對於這類人的政策相對來說較為寬容,所以周總理也就向李宗仁表達了一番善意。

在明確鑒別出這批「文物」僅價值3000美元的情況下,周總理主張給予李宗仁3萬美元報酬。

訊息報到毛主席那裏的時候,毛主席豁然一笑,卻是直接將原定的3萬美元改為了12萬,從名義上看也不讓李宗仁吃一點虧,同時還叮囑周總理向李宗仁點明情況。

於是,用3000美元換了12萬美金的李宗仁,收到了這樣一番話,

「字畫雖有真假,愛國情誼可鑒,政府這筆錢權當做贈予李先生的路費,以壯先生行色。」

中國共產黨對於李宗仁可謂是頗為優待的,不僅允許他歸國,甚至允諾他歸國之後仍可以任意離開,也正因如此,李宗仁在收到周總理的傳話後,二話不說,收拾著行囊就帶著家人籌劃歸國了。

1965年,李宗仁率全家歸國,為全國「統戰」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畢竟國家連他這位國民黨前總統都能接納,還有誰不能接納呢?

話說回來,其實李宗仁早就有了回歸大陸的心思,因為直至他歸國之時,他都沒有去刻意學習英語,證明他根本就沒有長期在美國定居的願望,而台灣他是必然回不去的,這種情況下,他不是想回歸大陸,又是想去哪兒呢?

了解了李宗仁一生的經歷我們就該明白,以他的身份,在回國後請求擔任「人大副委員長」這一副國級職務並不過分,甚至可以說他是為主席、為中國共產黨慎重考慮過的, 可為何主席最終仍舊婉拒了呢?

邀職被拒,李宗仁了解主席苦心

面對困惑的李宗仁,最終還是周總理出面,為他道盡了主席的苦心。

「宗仁先生,不是主席覺得你幹不了這個事,是這個職位對你來說,有些偏低了呀……」

大家不用感覺到驚詫,因為事實即是如此,以李宗仁當初國民黨代總統的身份,在回歸大陸後,倘若能得到任用,那麽最合適他的位置也應該是讓他協助毛主席展開工作。

即使不讓他做二把手,也至少要給他安排一個正國級職務,因為他昔日的部下們在會回歸大陸後幹到副國級的大有人在,總不可能說讓李宗仁跟他們平級、乃至於到他們手下去「當差」吧?

可問題來了,正國級職務有限,當時的名額也已經滿了,根本沒有安插李宗仁的余地。

就連中國十大元帥,絕大部份終其一生也只達到了副國級,可見爭取一個正國級職務的困難程度。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李宗仁後來一直沒有在中國任職。

除了上述的這個主要原因外,主席婉拒李宗仁還有其他幾個小考量,比如說李宗仁不任職的話,更有立場去勸台灣將領歸降。

再比如說李宗仁不當官也可以展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寬容態度,即使台灣高層回歸大陸,也無需一定要在我當中任職,這無疑給他們增加了選擇的空間。

在周總理一番講解後,李宗仁也是很快就明白過來了主席的良苦用心,雖然他再也沒有提過要在中國任職的事情,但是他為中國的「統戰」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而包括主席、總理在內的一眾領導人也始終保持了對李宗仁先生的高度尊重。

可能大家很困惑,為何同為國民黨總統,中國對李宗仁如此寬厚,卻對蔣介石那麽厭惡呢?

這個答案很簡單,與一直妄圖實作獨裁的蔣介石不同,李宗仁算得上是真正的「豪傑」。

未曾走完的豪傑之路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叫做 「不以成敗論英雄」 ,而這句話放在李宗仁身上是非常貼切的。

雖然在他的率領下,國民黨最終沒能實作蛻變,但是他在北伐、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而解放戰爭中,他也嘗試過替國民黨力挽狂瀾,只不過彼時的國民黨已經從根子上開始腐爛了,即使他竭盡全力,也是無力回天。

從北伐戰爭的角度來看,李宗仁作為新桂系三巨頭之一,其本身對於廣西地區是有著不小的貢獻的。

在北伐戰爭中,他所率領的桂系軍隊也是北伐主力,在討伐吳佩孚等軍閥的戰爭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就連中國後來的陳賡大將,當初都是桂系軍隊的一員,由此可見李宗仁之成就。

就抗日戰爭的角度來看,非常著名的「台兒莊戰役」就是李宗仁打出來的,而這是中國軍隊在抗日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大捷,鼓舞了全中國人民的精神!

彼時的李宗仁可以說是「一戰封神」,他憑借著自己手裏的一幫雜牌軍,硬生生跟敵人打了一個月,不僅挫敗了日軍的主要部隊,同時還讓幾十萬日軍心生恐懼之意。

在台兒莊戰役之後,日軍指揮官都被李宗仁打懵了,以至於曾經多次當眾說到要「切腹謝罪」。

至於後面的解放戰爭就無需多言了,在妄圖實作獨裁的蔣介石眼裏,共產黨是敵人,歸順了他的閻錫山、馮玉祥等人也是敵人,就連幫他打了不知道多少勝仗的白崇禧、李宗仁都成了他的眼中釘,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想擊敗眾誌成城的共產黨,無疑是癡人說夢。

其實像李宗仁這樣在歸國後得到重用的將領不在少數,比如程潛、張治中等等,這些人曾經都做到過副國級,從這裏就能看出來,毛主席是真正做到了「兼收並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可以說是與蔣介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於主席不讓李宗仁擔任人大副委員長一職之事,看似是讓當時的時局顯得較為僵硬,可實際上卻是對李宗仁最妥帖的安排,體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李宗仁後來也是明白了這一點的,所以才會對主席愈加佩服。

這件事可以說是處理的皆大歡喜,唯一有所不滿的,可能就是聽聞訊息後,氣得幾天沒吃下去飯的「蔣委員長」了——在傅儀、李宗仁都成了中國公民的情況,誰是國之正統一目了然,獨裁美夢徹底破碎的蔣介石怎能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