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明代皇帝的夥食不及清代,但開銷為何比後者多出至少十倍以上?

2024-05-09歷史

無論是在野史還是影視作品中,對於清代皇室奢靡的膳食都有各種描述,什麽乾隆皇帝每次用膳108道菜,慈禧太後一日的膳食是萬戶百姓之費,等等。

客觀地說就皇帝膳食檔次而言,清代肯定是超越歷朝歷代的,不過就憑這一點也不足以證明,國家財政在皇室飲食方面的支出也最大。相反,清代皇室的膳食開支,可能還不及明代的十分之一。

明代皇帝吃什麽?

明代皇帝的禦膳似乎不像清代那樣有著嚴格的限制,其排場也不是那麽講究。一般人認為,皇帝吃的一定是龍肝鳳髓,實則不然。明代諸帝尤其是太祖、太宗兩位皇帝,在吃的方面並不註重,朱元璋在位期間,其膳食水平十分樸素,有時和尋常百姓之家並無太大區別。

後世皇帝不像太祖、太宗那樣,君臨天下之後,憑借皇帝特權可以任意享受各地的貢品、時鮮,包括水陸珍饈、山珍海味。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皇帝用膳絕對不會有108道菜,最多也就幾十道菜。

明代諸帝中,嘉靖皇帝屬於典型的素食者,在膳食方面追求精致但菜品不多;天啟皇帝專心木工,對飲食沒有太多要求;崇禎皇帝即位之後提倡節儉,膳食也是極為簡單樸素。

禦史查閱了很多史料,很遺憾並沒有發現明代皇帝的具體的禦膳選單,只是透過零散的匯總,可以得出明代皇帝在吃的方面不如清代皇帝講究。

明代皇帝吃的沒有清代皇宮好,並不意味皇室膳食方面開支少,實際上僅僅是皇帝本人的膳食部份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大頭還是在龐大的機構開支和人工費用上。

明代禦膳管理機構

明代宮廷禦膳管理,分為內外兩套衙門。外廷的管理機構有光祿寺、太常寺。內廷屬於宦官衙門的有尚膳局,屬於女官衙門的有尚食局。

光祿寺的職掌主要包括祭享、宴勞、膳饈之事。光祿寺所屬有大官、珍饈、良釀、掌醢四署。大官供祭品、宮膳、節令筵席、藩使宴犒之事;珍饈供宮膳、肴核之事;良釀供酒禮之事;掌醢供油鹽醬醋之事。

太常寺主管祭祀、禮樂之事。凡是與祭祀有關的飲食活動,諸如祭品的準備,都由太常寺負責。

以職責而言,明清兩朝的光祿寺、太常寺並無多大區別,都是管理宮廷飲食的主要機構。但是人員配置方面就差的太遠了。

明代光祿、太常二寺均設很多廚役,這些廚役主要是做什麽呢?按照文獻的記載是「以備禦膳及各種宴會」,也就是說,皇帝的禦史名義上也是光祿、太常二寺負責。

光祿寺的廚役額數,宣德十年定為5000名,後增加到6884人;嘉靖八年實際廚役的數額為5064人,三十四年減至3600名。隆慶元年,以3400名作為正式定額。

太常寺廚役數額,洪武初定為400名,後陸續增加,至弘治五年增至1500名。隨後又時有增減,至萬歷十一年,以1300名作為正式定額。

光祿、太常二寺的廚役定額加在一起就有4900人,什麽概念呢?就是說六部、都察院幾乎在京所有衙門的職官,加在一起都沒有做飯的人多。別的不說就他們的薪資和夥食一項,也是十分驚人的。

皇帝所需的各種食材,除了貢品之外,其他都由禮部攤派至各省府州縣,具體做法是折合銀兩上交禮部,再由光祿寺出銀到市場購買。

僅牲口一項,宮中每年所用額定之數為:豬19060頭、羊11000頭、鵝32040只、雞37900只、牛40頭。

皇帝禦膳另有出處

光祿寺的大官掌管禦廚,為皇帝提供禦膳,這本是朝廷典章制度所在。但明代皇帝飲食制度采用的卻是另外一套辦法,在光祿寺之外,宦官和女官同樣負管理和操辦宮內飲食。

道理很簡單,光祿寺進獻給皇帝的飲食,基本上都是尋常菜肴,也就是魚肉牲牢。而且光祿寺廚役的烹飪技巧也很難恭維,通俗地說就是食堂師傅和飯店酒樓師傅的區別。所以明代皇帝,基本不吃光祿寺的飯菜。

明中期以後,皇帝連尚膳局、尚食局的飯菜也不怎麽碰了,而是由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或掌管東廠太監輪辦。比如天啟皇帝一日三餐,由太監王體乾、宋晉、魏忠賢三家每日挨次輪流辦膳。

給皇帝辦膳那是天大的事,每家都要將全國廚藝最好的人集中在一起,加上各種雜役一起,人數都在幾百人上下。

表面來看,明代皇帝總體夥食標準不及清代,且菜品的采購成本也不會高的離譜。但是圍繞皇帝飲食而設定的機構以及人員數量,卻要遠遠超過清代。

清代負責皇帝禦膳的是禦膳房,連品官、侍衛帶廚役,總共才二百多人;外廷光祿、太常二寺,其廚役人數四百人都不到。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清代皇帝吃的好膳食開支卻不大;明代皇帝吃的一般,但開支或者說間接開支十分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