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潘塘之戰後,邱清泉不解:我們明明勝了,杜聿明為何渾身發抖

2023-12-10歷史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開始了。

華東野戰軍擔任殲擊黃百韜兵團的各縱隊直向新安鎮地區挺進;擔任割裂黃百韜、李彌兩兵團聯系的縱隊和阻擊徐州可能東援之敵的山東兵團,分別向邳縣、韓莊、台兒莊之線前進。

中原野戰軍主力和華東野戰軍的兩個縱隊,向商丘地區的劉汝明部逼近。

黃百韜參加了11月5日顧祝同在徐州召開的作戰會議,當日下午返回兵團部駐地新安鎮。

按計劃,該兵團也應於6日開始向運河以西收縮,但南京「國防部」令黃百韜在新安鎮等待由海州西撤的第44軍。

故推遲到7日晨,主力(第25、第64、第44、第100軍)方開始西撤,一部(第63軍)經墊頭集、窯灣西渡運河,擔任兵團之翼側掩護。

8日,兵團部及兩個軍渡過運河,其余的也進至炮車、運河車站地區。

不知是疏忽,還是麻痹輕敵,或者是驚慌失措,黃百韜竟沒有在運河上再架浮橋。

結果,第9綏區撤退之軍民5萬余,連同兵團官兵6萬余,車輛馬匹無數,迤邐百余裏,均須透過運河鐵橋,爭先恐後,秩序混亂,掉入運河淹死者不少。

由於黃百韜兵團於7日晨撤離了新安鎮,故7、8日,華東野戰軍主攻該兵團的縱隊未能抓住新安鎮之敵。

第4、第8縱隊攻占邳縣、灘上,先頭部隊開始渡運河。

第7、第10、第13縱隊攻占韓莊、萬年閘,包圍台兒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黃百韜兵團行動迅速,如果戰場上不驟然出現重大事件,阻礙該兵團西撤,那麽,這個兵團收縮徐州附近是很有可能的。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何基灃、張克俠按照同人民解放軍研究制定的計劃,率領第3綏靖區1個軍部3個半師共2.3萬人,在賈汪、台兒莊地區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行列。

這次起義正合時機,完全出乎蔣介石、劉峙之意料,南京震驚,徐州惶恐。

經台兒莊、賈汪南下的人民解放軍既可直逼徐州,又可切斷黃百韜兵團西撤徐州的退路。

毛主席說:何、張起義是淮海戰役第一個大勝利。

何、張起義,是中國共產黨有計劃有組織進行的。第3綏靖區的司令官是馮治安,轄第59、第77軍共4個師。該部前身是馮玉祥西北軍的一部份。

眾所周知,蔣介石對待非嫡系部隊,歷來是岐視,分化瓦解,直至吞並。

在此次內戰中,蔣介石既要利用這些雜牌部隊,又擔心他們有異心,總是時刻提防。

淮海戰役前,馮治安兼任徐州城防司令官,部隊駐紮徐州。蔣介石感到馮部不可靠,就將其調防臨城、棗莊、賈汪地區。徐州城防司令改由李彌擔任。

馮治安部的廣大官兵,對蔣介石消除異己的政策極為不滿,眼看著戰爭形勢日趨惡化,更不願再為蔣介石充當炮灰,一些高級將領萌發棄暗投明之意。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對馮治安部進行了爭取工作。該部兩位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均是中共秘密老黨員。

他們在部隊裏做了許多艱巨細致的工作,團結了一批進步分子。

1948年11月初,華東野戰軍派遣第13縱隊聯絡部長,秘密進入第3綏靖區前方指揮所,和何基灃、張克俠等人加緊進行了起義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並在戰役開始後的第三天即11月8日舉行戰場起義。

劉峙在得悉華東解放軍主力多路向徐州推進及何、張率部起義後,認為解放軍的目的是奪取徐州,他深恐徐州陷落,於11月9日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一)令李彌兵團改向徐州東北大湖、荊山鋪、茅村車站地區集結;令黃百韜兵團集結徐州東南徐山村、潘塘、六鋪圩地區。

(二)命令邱清泉兵團仍位於徐州以西黃口地區。

(三)令孫元良兵團主力由蒙城地區向宿縣、符離集間地區集結。第4綏靖區劉汝明以主力守備懷遠、一部在定遠、鳳陽地區布防。孫元良兵團之第99軍留守蚌埠。「剿總」直轄的第96軍集結臨淮關。

(四)第72軍立即加強徐州守備。

從上述措施看出,此時,劉峙尚未判明解放軍的主攻方向。這正是人民解放軍落實毛澤東提出的各項措施,巧妙部署造成圍攻徐州態勢所獲得的效果。

華東野戰軍查明黃百韜兵團西撤行動後,立即調整部署,命令各縱隊展開追擊和堵擊。

要求山東兵團應迅速穿越第3綏靖區防區,直插隴海鐵路,攻占曹八集、大許家、苑山一線。

第4、第8縱隊應迅速搶占運河車站。第1、第6、第9縱隊應沿隴海鐵路及其南側向西尾追。

第11縱隊與江淮軍區兩個旅,經皂河、土山鎮向大許家方向前進,與路北各縱隊打通聯系,協力堵截西撤之敵。

蘇北兵團南越隴海鐵路,改經宿遷、大王集、雙溝鎮,向徐州東南前進,從側翼迂回、堵截西撤之敵,並威脅徐州。

11月9日,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張震等發出【全殲黃百韜兵團的政治動員令】,號召全軍克服困難,敵人跑到哪裏,我追到哪裏,直至將其殲滅為止。

黃百韜兵團大部於11月9日渡過運河,並不待其後衛兩個團過河,即慌忙炸毀鐵橋,破壞船只,以阻止解放軍的追擊。

當晚,4個軍猬集碾莊圩地區。這時,黃百韜認為危險已過,他電告蔣介石、劉峙說:「仰賴鈞座德威,幸未遭敵算。」

黃百韜決定在碾莊圩地區整頓1天。他哪裏知道,雖已渡過運河,靠近徐州主力,但卻並沒有擺脫覆滅的厄運。

就在黃百韜兵團進行整頓的時刻,華東野戰軍已從四面八方壓來。

10日這天,山東兵團以神速動作越過不老河南下,第10縱隊逼進徐州東北之東賀村,第7縱隊控制大許家、單集之間地區,第13縱隊攻占隴海路上之曹八集,切斷了黃百韜兵團退向徐州的道路。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著。粟裕說:「只要我們在賈汪多待四小時,我們的戰機就遺失了。」

第4、第8、第6、第9縱隊用各種方法迅速渡過運河,向黃兵團展開猛攻。

至11月11日,華東野戰軍將黃百韜兵團4個軍合圍在以碾莊圩為中心,南北3公裏,東西6公裏的區域內。

第1縱隊和第9縱隊一部在窯灣地區殲滅第63軍。蘇北兵團於13日在大王集殲滅由睢寧西撤的第107軍(軍部及1個師投誠)。

蔣介石得悉黃百韜兵團西撤途中遭到解放軍的追擊、堵擊,深感不安。

他對劉峙實行「先鞏固徐州,以有力部隊行有限目標之機動攻擊」的基本方針,極為不滿,認為它過於消極。

11月10日,蔣介石決定:集中全力,先求運河以西徐州以東之敵而夾擊之。

蔣介石還於11月10日13時電催黃維:「應兼程急進,務期於十三日前到達指定地點。」

11月12日,原第9綏靖區司令官李延年率該部人員到達蚌埠成立指揮所,14日奉南京「國防部」命令指揮第96、第99軍以及從東北撤回的第39、第54軍,編成第6兵團,由蚌埠北進。劉汝明部則奉令改稱第8兵團。

這樣,蔣介石就改變了11月6日向徐州、蚌埠間集中兵力的計劃,而將全部兵力集中於徐州附近。

蔣介石要實作上述決策,其關鍵之一是黃百韜兵團能夠堅守,關鍵之二是徐州東援的邱清泉、李彌兵團行動迅速,能如期同黃百韜會合。

11月13日,蔣介石又嚴令劉峙、杜聿明傾全力東援,星夜趕進。

在蔣介石、劉峙匆忙調整部署時,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也就奪取這個南線空前大戰役的勝利,發出了許多重要指示,作出了非常重要的決定。

毛澤東指出,中原野戰軍主力的第一個任務是攻占宿縣,切斷徐蚌路。

為此,他於11月10日、11日三次致電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務須不顧一切,集中全力(中原野戰軍主力4個縱隊和華東野戰軍兩個縱隊),「攻取宿縣,殲滅孫元良,控制徐蚌段,斷敵退路,愈快愈好。」

中原野戰軍主力的第二個任務是,在攻占宿縣後即「以宿縣為中心,控制整個徐蚌線,阻止徐敵南逃,待其南逃時,協同華野全殲徐敵。」

毛澤東指出,華東野戰軍的首要任務是阻止邱清泉、李彌兵團東援,徹底殲滅黃百韜兵團,然後看情況,誘殲邱、李,奪取徐州。

毛澤東認為,在打黃百韜兵團時,應集中力量,首先解決第25、第44、第100軍,留下黃百韜兵團部及第64軍,吸引邱、李東進。

然後以韋國清、譚震林兩集團,向邱、李東西合圍,乘勢猛擊,殲其一部,構成徐州與邱、李間之阻絕陣地。

同時,中共中央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同誌組成一個總前委。

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誌為總前委書記。

這一負責淮海前線一切事宜、統一指揮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總前委的成立,是中共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決定,從組織領導上保證了淮海決戰的全勝。

津浦鐵路徐(州)蚌(埠)段,是徐州「剿總」同大本營南京的陸上交通線。

在海州、連雲港已經解放,隴海鐵路被切斷,徐州「剿總」斷了海上交通線之後,這條陸上交通線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一旦切斷,徐州地區的國民黨軍就要陷入糧彈兩缺、欲退無路的窘境。

徐州以南75公裏,蚌埠以北90公裏的宿縣,扼南北交通要沖,徐州「剿總」以此為補給基地,積存了大量軍需物資。

劉峙、杜聿明也知道宿縣戰略地位的重要。但是,他們在多次調整部署時,都沒有部署強有力的部隊守備。

他們萬萬沒想到解放軍會直取宿縣,切斷徐蚌線,以造成殲滅徐州國民黨軍的有利態勢。

因此,當時擔任守衛宿縣的僅是第25軍一個後調師(148師)和一個交通警察總隊及一個交警大隊,共1.3萬人。

陳毅、鄧小平率領的中原野戰軍主力,於11月7日在商丘東南張公店地區,殲滅了第4綏靖區後衛第68軍之181師,該綏靖區主力部隊已於11月初撤離商丘。

11月10日,劉伯承由豫西中原軍區司令部駐地乘車趕到永城以北,和陳毅、鄧小平會合。他們遵照毛澤東關於迅速攻取宿縣的指示,制定了徐蚌線作戰計劃。

11月12日晚,徐蚌線作戰開始。這時,孫元良兵團主力已經車運至徐州。第4縱隊僅在夾溝地區殲滅該兵團後尾第41軍軍部和第122師3400余人。

14日,第4縱隊等部又在閔賢集殲滅第3綏靖區未參加賈汪起義的綏區機關及第37師等部隊數千人。

15日,邱清泉以兩個師的兵力,向第4縱隊陣地猛攻,均被擊退。

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於11月12日逼近宿縣,13日包圍宿縣城。

劉峙聞訊十分驚慌,於這天酉時致電劉汝明說,該城兵力薄弱,希速派隊北進增援為要。

早在11月上旬,劉汝明部由開封、商丘經徐州至蚌埠時,劉峙就面告劉汝明:無論如何,要留下1個師接替第148師守宿縣。

劉汝明滿口答應遵辦,可部隊馬不停蹄直奔蚌埠,在宿縣未留一兵一卒。現在宿縣已陷入重圍,劉汝明又怎肯往火坑裏跳呢?

15日淩晨,第3縱隊等部攻占宿縣四關,17時總攻城垣,次日3時全殲守城軍,俘虜國民黨軍津浦路護路中將司令官兼宿縣最高指揮官張績武,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

與此同時,豫皖蘇軍區獨立旅、分區部隊和豫西軍區部隊,占領固鎮,並破壞了曹村至固鎮間鐵路近百公裏。

中原野戰軍徐蚌線作戰勝利,尤其是一舉攻占宿縣,作用巨大:切斷了徐州「剿總」的唯一補給線與唯一陸上退路,陷徐州主力於孤立地位。

控制宿縣,有利於阻擊南面各路援軍,保障徐東殲滅黃百韜兵團;把徐蚌地區國民黨軍分割成為南北兩大股,利於以後集中兵力逐個殲滅。

徐州國民黨軍海陸退路均被切斷之後,給人民解放軍就地殲滅劉峙集團於徐州附近地區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人民解放軍淮海決戰勝利的格局基本上確定了。

11月5日,黃維兵團主力(第10、第14、第18軍)由唐河、南陽間集結確山、駐馬店地區,其第85軍集結湖北廣水、花園一帶。

在這之前,黃維兵團向豫西解放區「掃蕩」,企圖破壞解放區的經濟,並抑留中原野戰軍於豫西地區,但一無所獲,全部落空。

11月14日,黃維兵團主力到達阜陽地區。由於沿途遭到解放軍和民兵的襲擾,橋梁道路被破壞,部隊行動遲緩,特別是快速縱隊及重裝備剛剛到達新蔡以西地區。

黃維擔心,沒有快速縱隊,將給作戰帶來困難,他請求劉峙派工兵部隊幫助架橋、修路。

劉峙回電說,因津浦路已被切斷,徐州的工兵部隊無法南下,還是自想辦法。

11月18日,黃維兵團進抵蒙城地區。這時,徐州以東碾莊圩作戰已進入決定性時刻,黃百韜兵團行將就殲。

蔣介石嚴令黃維迅速趕進,將扭轉戰局的希望寄托在這張「王牌」上面。然而,在黃維兵團前面,中原野戰軍早已嚴陣以待了。

中原野戰軍徐蚌線作戰勝利後,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於11月16日決定:以第1、第2縱隊位於蒙城東西地區行正面阻擊;以第6縱隊並指揮陜南第12旅約3萬人,組成一個突擊隊,位於渦陽,擬出黃維兵團側背。

第3、第4縱隊約5萬人,組成第二突擊隊,位於宿縣西南,或打黃兵團,或打劉汝明部。

另以第9縱隊並指揮豫皖蘇軍區獨立旅,位於津浦鐵路宿縣、固鎮間,阻擊蚌埠北進之敵。

黃維兵團由於受中原野戰軍的扭擊、側擊、阻擊,實力受損,不能及早趕到徐蚌戰場參戰。

劉峙檢討說,這是徐蚌會戰失敗的一個原因。

黃百韜陷入包圍後,他把4個軍配置在以碾莊為中心的縱橫10公裏的地區內,利用李彌兵團原來構築的工事,形成集團固守,村村設防,在空軍掩護下頑強抵抗。

碾莊圩位於隴海路北,運河以西,周圍有一群大小不等的村落,每個村落均由幾個集團家屋構成。

為防洪水泛濫,房屋皆建築在高出地面二三米的土台上,台子之間多窪地、水塘。大的村落還有很深的環形水壕,村落之外則為平坦開闊地。這種地形,有利於防禦而不利於攻擊。

華東野戰軍依據整個戰場情況,決定以5個縱隊(第4、第6、第8、第9、第13縱隊)組成突擊集團,由陳士榘指揮殲擊黃兵團。

以7個縱隊組成阻援、打援集團,其中以第7、第10、第11縱隊由王建安、譚震林指揮,位於侯集、林佟山至大許家地域,進行正面防禦。

以第2、第12、魯中南縱隊和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由韋國清、吉洛指揮,逼近徐州東南,側擊東援的邱清泉、李彌兵團;以第1縱隊位於單集地區為預備隊。

從11月12日開始,突擊集團對黃百韜兵團發起猛攻。

第9縱隊由南向北攻擊碾莊圩車站及車站以南各村的第44軍,第8縱隊由東向西攻擊碾莊圩以東大院上、吳莊的第64軍。

第4縱隊由北向南攻擊碾莊圩以北的小牙莊、尤家湖的第25軍,第6縱隊由西南向東北、第13縱隊由西向東,攻擊位於彭莊、賀台子地區的第100軍主力。

各縱隊不顧傷亡,連續突擊,以求速戰速決,三五天內結束戰鬥。

但是,各攻擊部隊因由猛烈追擊倉促轉入攻堅,各項準備不足,因此,連攻3天,傷亡頗大,進展不快。

11月14日晚,粟裕在碾莊圩以南的土山鎮召集擔任突擊任務的各縱隊指揮員開會,研究總結連日來作戰的經驗教訓,決定集中榴炮、野炮、山炮共80門,組成3個炮兵群支援攻擊部隊。

同時確定由譚震林、王建安統一指揮突擊集團,繼續圍殲黃兵團;正面阻擊邱、李兵團的3個縱隊,由宋時輪、劉培善指揮。

15日,突擊集團各縱隊調整部署,組織炮火,準備再攻。

為救黃百韜兵團,蔣介石一方面命令黃百韜堅守待援,一方面責令劉峙、杜聿明徹底集中兵力向東挺進。

據此,杜聿明指揮邱清泉、李彌兩兵團共5個軍約16萬人附坦克40余輛,在空軍配合下,從11月12日開始東進增援。

華東野戰軍的第7、第10、第11縱隊在蘇北兵團的配合下,在徐東地區進行了英勇的阻擊作戰。

徐東阻擊戰是人民解放軍在淮海戰役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次防禦戰,它的勝負直接關系能否殲滅黃百韜兵團。

邱、李兵團出發地東距碾莊僅40公裏,阻擊兵團只能在東西30公裏的地區內實施防禦。

這個地區,除南面有鼓山、狼山等標高約200至300公尺的小山頭,北面有一標高100余米的小山頭外,全是平原開闊地,有利於坦克運動。

根據這樣的地形,阻擊部隊依托山頭、村落,構築了幾道阻擊陣地,采取有重點的縱深梯次配置,進行堅守防禦。

11月13日,邱、李兵團猛攻一天,先後占領大廟、苑山線以西和殷山、盛山、董莊線解放軍陣地,推進約3至6公裏。

杜聿明估計,按這樣的速度,一星期內可以打到碾莊圩同黃百韜會師。邱清泉的估計更樂觀。

但是14日這天,邱、李兵團遇到了頑強阻擊,僅前推約兩公裏,傷亡數千人,還有5輛坦克被擊毀。氣勢囂張的邱清泉泄氣了。

在正面強攻的同時,劉峙、杜聿明還以第74軍和騎兵旅,經潘塘鎮向雙溝、單集方向迂回解放軍的左翼。

第74軍一出動就遭到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的迎頭一擊,在潘塘鎮地區被殲滅一個營。此後,該軍轉為固守。

11月15日,華東野戰軍暫停攻擊黃百韜兵團,徐東阻擊部隊、徐州東南的蘇北兵團各縱隊也停止攻擊,稍向後收縮,引誘邱、李兵團放膽東進,以便在殲滅黃百韜兵團後,能迅速合圍殲滅邱李兩兵團。

解放軍的上述行動,果然促使劉峙、杜聿明作出錯誤判斷,認為解放軍「有全面潰竄可能」,決定向宿遷、韓莊間運河之線實行追擊。

蔣介石獲此訊息後,極為欣奮,在徐州,滿街張貼標語,燃放鞭炮,舉辦戰績展覽。劉峙還向各方發出通電,宣揚「徐東大捷」、「潘塘大捷」。

寧、滬報紙、電台也忙不叠地揮毫鼓舌,大肆渲染。

遠在華盛頓的顧維鈞聽到這個訊息後,在11月18日這天日記中寫道:「這是一個非常及時的勝利。」

其實,所謂徐東大捷是怎麽回事,解放軍的將領們心中最清楚,在他們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幕可憐的滑稽戲而已。

而杜聿明對所謂的「大捷」是怎麽回事,其實也是心知肚明的,當邱清泉向其匯報「大捷」時,杜聿明也頗為興奮,後來卻越想越不對勁,感覺落入了粟裕的圈套中。

杜聿明越想越害怕,其時已經是黑夜,他望著窗外黑漆漆的天空,聯想到自己面臨的命運,止不住的渾身顫抖起來。

身後的邱清泉大惑不解:我們明明打贏了,杜長官為何渾身發抖呢?

幾天後,邱清泉就明白杜聿明發抖的原因了。

不出幾天,黃百韜戰敗自殺,兵團覆滅。向東攻擊的邱、李兵團剛進到大許家地區,距碾莊圩還差20公裏,眼睜睜地看著黃百韜兵團被殲而無可奈何。

11月25日,蔣介石嚴詞訓斥劉峙等人:「查此次徐州會戰,我東進各兵團行動遲緩,未能徹底奉行命令,致陷友軍於覆滅,實有乖軍人武德。」

華東野戰軍阻援部隊在10天阻擊戰鬥中,殲滅邱李兩兵團近萬人,擊毀坦克數十輛,保障了圍殲黃百韜兵團的勝利。

國民黨軍「共消耗各種炮彈12萬余發,而每日進展不及1公裏」。蔣介石承認:「如此消耗浪費,不計成效,亦我革命軍人之奇恥大辱。」

黃百韜兵團經解放軍的連續攻擊,到17日,第100軍已基本被殲,第44、第25軍也已傷亡過半,第64軍損失約五分之二,全兵團只剩下約4個師的兵力。

糧彈俱缺,士兵大都以馬肉果腹,處境十分困難。當聽到大許家方向炮聲隆隆時,官兵們都異常振奮,以為援軍到了。

但望眼欲穿,卻不見援軍一兵一卒,面對的倒是解放軍越來越強的攻勢。

黃百韜唉聲嘆氣對其左右說:「如果李彌有邱清泉的力量,解圍還有點希望,現在是無望了!」

為最後全殲黃百韜兵團,譚震林、王建安決定「首先奪取碾莊圩,殲滅黃百韜兵團部,而後乘勝分割殲滅第25、第64軍殘部。」

令第8縱隊以一部佯攻,鉗制碾莊圩以東大小院上、三裏莊一帶第64軍,主力由碾莊東南向西北攻擊。

第9縱隊由南向北攻擊;第4縱隊攻占碾莊圩以北大小牙莊後,以有力一部由西北向東南、由西向東攻擊碾莊圩。

第13、第6縱隊於總攻前攻占碾莊圩以西前後黃灘,爾後主力集結碾莊圩西及西南地區,擔任預備隊。

同時,令所有參戰炮兵(山,野、榴炮共80門),統歸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指揮。

陳銳霆於同一天制定了會攻碾莊圩炮兵運用計劃。將特縱及各縱隊炮兵編成三個炮兵群。

第1炮兵群位於碾莊圩東南前尚家、新莊之間地區,支援第8縱隊突擊。

第2炮兵群位於碾莊圩西南前後板橋、李莊一帶,支援第9縱隊突擊。

第3炮兵群位於碾莊圩西北劉圩子、王莊、黃灘一帶,支援第4縱隊突擊。

16日晚,解放軍各炮群開始火力急襲,碾莊圩周圍一遍火海。

各縱隊按照攻堅戰的戰術要求,每晚以攻占一二個村莊,殲敵一個團至一個師為目標,逐點攻擊。

激戰至19日白天,奪取碾莊圩外圍村落。當日20時,第8、第9、第6、第4縱隊總攻碾莊圩,至20日拂曉,全殲守軍。

黃百韜轉移到大院上,指揮第64軍、第25軍殘部作最後抵抗。

21日晚,第4、第8、第9縱隊組織連續突擊,至次日黃昏,殲滅殘敵。黃百韜斃命。

黃百韜臨死前對25軍副軍長楊廷宴說:「我有三不解:我為什麽那麽傻,要在新安鎮等待第四十四軍兩天?我在新安鎮等兩天之久,為什麽不知道在運河上架設軍橋?李彌兵團既然以後要向東進攻來援救我,為什麽當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護我西撤?」

這既是他自己指揮失誤的檢討,又是蔣介石、劉峙作戰指導錯誤以及國民黨軍隊內部爾虞我詐、互不配合的供狀。

人民解放軍全殲黃百韜兵團,就等於砍掉了劉峙集團的一條右臂,戰場上雙方兵力的對比,人民解放軍轉為優勢,牢牢掌握了戰役主動權。

劉峙承認:「黃兵團覆沒,所謂徐蚌會戰的命運已經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