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3年一封給偉人的舉報信,引周總理勃然大怒,葉劍英:立即徹查

2023-12-21歷史

1973年,一封舉報信引發周總理怒火,葉劍英要求立即徹查。

在一個寒冷的深夜,一位男子坐在桌前,手握著筆在紙上書寫著什麽。他寫了又寫,最後將信稿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那裏已經堆滿了廢棄的紙張。

這名男子是一位小學教師,他這次寫信的目的是為了他遠在鄉下的兒子。

1. 1973年的4月25日,一封信件輾轉來到了周總理手中,他看到信件內容後勃然大怒。訊息在中央小範圍內傳開,毛主席聽說此事後將信件仔細閱讀,隨後忍著怒火寫下回信,信封中還夾了三百元加急寄出。

這封信裏究竟寫了什麽,為何讓兩位領導人如此憤怒?讓我們一起探尋:大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歷史故事。1955年8月,北京郊區五位青年向北京市委發出請求,希望組建一支北京青年誌願墾荒隊,到農村去開墾荒地。

對於這種行為,國家給予了大力支持。那時,國家正處於建設初期,生活條件艱苦,許多人為了尋求出路,選擇回到農村。

剛開始,上山下鄉並不是強制的,而是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自發形成的。中國人口眾多,城市規模小,沒有私人企業,大批青年走出校園,但城市中並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

然而,農村的情況卻不同。在山上、鄉下,沒讀過書的人很多,小學文憑就已經算是高學歷人才了,因此空出了大量的文職崗位。

為了鼓勵首批誌願青年,中央還專門派人送了一面祝賀錦旗,大力鼓勵上山下鄉活動。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首次提出了「上山下鄉」的號召,這個口號激勵著有知識的青年們前往農村,尋求自己的天地。

他們被親切地稱為「知青」。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強調,除了能夠在城市升學、就業的青年,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上山去參加生產,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

這個號召引發了知青上山下鄉的熱潮,許多青年開始陸陸續續地前往農村,尋求自己的未來。然而,在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間,中國遭遇了百年難遇的災荒,大部份田地遭受自然災害,厄運一波波襲來。

作為中國糧倉之一的河南,在早年1942年經歷過一次慘絕人寰的大饑荒,此時還沒恢復過來,又再次面臨災年。

盡管有許多年輕人主動到農村去,但單一的經濟體制的缺點仍然日益明顯。由於人口基數龐大,在社會相對和平時期,多子多孫的思想導致1949年至1957年中國人口急劇增加。

人口增長本身沒什麽,是戰後的正常現象,但人口大量湧向城市,後來農村發生災害,導致農村知識分子和人口銳減,生產力開始匱乏。

農村、山上和城市三個地區的人口比例嚴重失衡。中國的艱難歷程才剛剛開始,蘇聯宣布要撤離對中國的支持,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中國開始嘗試自救。

為了消除三地人口差異,緩解城市壓力,解決經濟不平衡的問題,政府開始實施毛主席號召的「青年下鄉」政策,讓非獨生子女的家庭派出一個人遵從政策要求,上山下鄉。

一封檢舉信揭示了知識青年們的悲慘遭遇。1972年,一位來自福建莆田縣的老教師的一封信,徹底打破了這幅積極向上的畫面。

這位老教師名叫李慶霖,他在十幾年前也是一個校長,後來被劃分派別下放到莆田縣城郊區公社下的小學當老師。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李慶霖有思想、有膽量,教育出的孩子也將一腔熱血灑向祖國。

在1968年,大批留在校園鬧革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被遷往鄉下插隊落戶,李慶霖的兒子李良模也隨著下鄉潮流進入新天地。

據說在政府的指引下,有超過1600萬的知識青年下鄉開墾,占了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然而,國家對他們的補助只維持了幾個月,之後再也發不出補助金。

青年們的生活經費只能依賴原有家庭,而他們所用的一切都來自城市。這導致每個下鄉青年的家庭都花費了大量的金錢。

此外,下鄉青年還面臨著貪汙腐敗的困擾。一些天真浪漫的知識青年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的災難。李良模來到鄉下,他們跟著開墾荒地,學著植樹種林。

一開始,他們還能吃飽飯,但是國家的補助只發了一個月。現在,他們連飯都吃不飽,每天還要幹大量的農活。許多身體較弱的女青年都病了。

盡管大部份的鄉親們人也不錯,但總歸都不富裕。原本李良模和同伴寄住在一個老鄉的舊房子裏,可是這個老鄉的兒子要結婚了,他們就只能搬了出來。

整天吃不飽,住不好,生病了也沒錢看病,還有的知青熬不住,幹脆入贅到了當地的農戶家裏。村子裏的一些幹部經常欺負女青年。

有一次,他們幾個男青年發現這件事,並阻止了他們。結果,他們還被扣了公分。李良模在信中告訴父親,現在他們無處可去,不知道要怎麽辦了。

而且管理他們的幹部還不讓他們隨意往家裏寄信。李良模好不容易才把信寄出來,這才能告訴父親自己在鄉下的遭遇。

看著兒子寄來的信中,那一張張信紙上都帶著水痕,一行一字似乎都是用血淚寫出來的述命書,李慶霖顫抖著的手抹著淚水,他腦海中就一個想法,他要揭發!

這些正處於花季的青年們在下鄉搞建設,最後卻過得如此淒慘,這放在哪個父母眼中能不心疼?李慶霖早就向當地政府反應了知青的吃住問題,但是他上訴了好幾次都沒人搭理他,更別說有人出來處理了。

李慶霖思來想去,腦海中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想直接將這封信寄給毛主席,毛主席愛民如子,他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於是李慶霖準備寫一張「揭發信」,反應現下知識青年們在鄉下「吃不飽穿不暖,無錢看病無處居住」的窘迫處境。

但是寫到寫著,李慶霖想到接近毛主席的東西肯定會被著重檢查,他這封揭發信要是被有用心的人看到,不僅會被攔截,自己也會被盯上。

不能寄給領導人,那寄給領導人身邊的人總可以了吧!李慶霖想起陪在領導人身邊出現在報紙上的王海容,於是李慶霖將信寫給了王海容,王海容拿到信,給了她的老上司周總理轉交給毛主席。

周總理先看了這封信,一向溫和的周總理破天荒地失了理智發起脾氣,他將信轉交到毛主席手中後,毛主席仔仔細細看完了這足足兩千多字的來信,信中全都是下鄉知識青年們無處投狀的悲慘遭遇,這一樁樁事件讓毛主席氣憤又無奈,一個小小的教師都能想到的問題,他自然也能想到,在全國每一個實行上山下鄉的地點,都在重演著這些悲劇。

看著這一封告狀信,毛主席深感痛徹,他當即給李慶霖寫了一封回信,在信封最後寫著:「寄上300元,聊補無米之炊。

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

她們不敢說出自己所受的委屈,即使說出來,也會被世人所指、萬人唾棄。雖然他們調查出了一些惡劣的欺淩事件,但受害者們卻不敢說出真相,在周總理和葉劍英元帥得知女青年被黑龍江兵團二師十六團團長和參謀長合夥侵害時,他們立即下達命令,這類事件的犯事者一律處決,周總理更是氣憤的說:「這不是我們的團長,是國民黨的團長」。

這場上山下鄉的初衷是好的,可不切實際的大規模轉移,讓這場變革徹底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從而轉變成了一場災難。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下鄉人口大轉移中,前後共經歷了25年,下鄉知識青年達到了2000萬人左右。有些青年是主動下鄉的,他們的到來,減輕了城市壓力,支援了農業建設,有些地方,他們和知識青年們共同努力,確實起到了鄉村建設和開拓的積極作用。

然而,中間教育的缺失,直接導致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大斷層,科技和發展也因此受到影響。直到70年代「上山下鄉」熱潮才慢慢結束,國家開始允許知識青年們透過考試、招工等名義返回城市,青年們本以為噩夢即將結束,誰知這一山更比一山難。

最開始回到城市的,必定是有些關系門路的,其次就是給幹部們送禮的,等其他知識青年都陸續回鄉了,剩下那個必然是無權無勢無錢的「三無」人員。

因為下鄉時間太長而在農村結婚生子的青年有很多,在被允許返城時,不管是沒結婚的還是結過婚的青年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逃離這個地方,為此他們不惜拋棄妻子,或者扔下丈夫和孩子離開這個充滿痛苦回憶的地方。

就像那部在1994年上映的電視劇【孽債】一樣,就是五個返城的下鄉青年的孩子,前往大城市尋找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的故事,電視劇中那五個孩子的遭遇看哭了全國人民。

【孽債】:揭開下鄉青年生活的一角,但背後的歷史傷痕遠超我們的想象。電影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那些我們未知的痛楚,被深深埋藏在歷史的塵埃中。

時間可以沖淡記憶,但無法抹去曾經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