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禪登基稱帝,諸葛亮為什麽不肯還政?上朝還要帶甲士百人?

2024-07-23歷史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辭世,年僅17歲的劉禪繼位稱帝。按照古代禮制,劉禪已達親政年齡。然而,歷史記載諸葛亮仍牢牢掌控朝政大權,甚至上朝時帶百人甲士前呼後擁。這一現象引發了後世諸多猜測和議論。諸葛亮作為千古名相,為何不願還政於劉禪?他帶甲士上朝又有何深意?是出於對劉禪能力的不信任,還是另有隱情?面對內憂外患的蜀漢局勢,諸葛亮的選擇是否恰當?讓我們沿著歷史的軌跡,一同探尋這段撲朔迷離的往事,揭開諸葛亮與劉禪之間的權力賽局真相。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忠臣與權臣的界限究竟在哪裏?

一、劉禪登基時的蜀漢局勢

劉禪登基之時,蜀漢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危急時刻。內部動蕩不斷,外部威脅迫在眉睫,加之夷陵之戰的慘敗,蜀漢的局勢可謂風雨飄搖。

首先,蜀漢內部的叛亂此起彼伏。在劉備病重期間,黃元叛亂爆發。黃元原為漢嘉太守,位高權重,卻因與諸葛亮不和,擔心劉備駕崩後遭到清算,遂率先發難。黃元性格殘暴,不得人心,起兵不久便被部下殺害,叛亂迅速平息。然而,這次叛亂卻是蜀漢內部矛盾的一個縮影。

緊隨其後,雍闿和高定的叛亂更是給蜀漢帶來巨大打擊。雍闿和高定分別是益州郡和牂柯郡的土豪,對荊襄集團入主蜀地後削弱其權勢心懷不滿。他們或殺死太守,或挾持太守造反,在蜀漢西南部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這次叛亂不僅動搖了蜀漢在西南地區的統治,還引發了連鎖反應。

以孟獲為首的西南少數民族部落趁機響應,參與了這場叛亂。孟獲作為南中地區的influential領袖,其叛亂給蜀漢政權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這一系列叛亂不僅消耗了蜀漢寶貴的軍事資源,還嚴重影響了蜀漢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與此同時,蜀漢還面臨著來自外部的巨大壓力。東吳和曹魏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對蜀漢發動進攻。特別是在劉備病重期間,東吳趁機在荊州地區蠢蠢欲動,意圖奪回失地。曹魏則在漢中一帶頻頻示威,試圖探測蜀漢的虛實。

更為嚴重的是,蜀漢剛剛遭受了夷陵之戰的慘重損失。這場戰役中,劉備損失了約五萬精銳部隊,其中包括許多來自荊州的驍勇善戰的將領。這不僅削弱了蜀漢的軍事實力,還動搖了蜀漢的統治根基。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勢下,劉禪登基稱帝。然而,年僅17歲的劉禪顯然缺乏應對如此復雜局面的能力和經驗。劉備在臨終前將大權交付諸葛亮,正是出於對局勢的審慎考慮。

諸葛亮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首要任務就是穩定內部,平息叛亂。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派遣馬謖等將領平定雍闿、高定的叛亂,親自率軍七次征討南中,最終收服孟獲,平定西南地區。這些行動不僅鞏固了蜀漢的統治,還為日後北伐中原奠定了基礎。

在對外關系方面,諸葛亮采取了審慎的策略。他一方面繼續與東吳保持同盟關系,共同抗衡曹魏;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加強防備,以防東吳背信棄義。對於曹魏,諸葛亮則采取了積極備戰的態度,同時透過外交手段爭取時間,為蜀漢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總的來說,劉禪登基之時的蜀漢局勢可謂危機四伏。內部叛亂、外部威脅、軍事損失等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蜀漢政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不得不繼續掌控大權,以確保蜀漢的生存和發展。這也為我們理解諸葛亮的後續行為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背景。

二、劉禪的個人能力與經驗

劉禪,字公嗣,生於公元207年,是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嫡長子。在劉備駕崩時,劉禪年僅17歲,正處於青春年少之際。然而,作為一國之君,劉禪的個人能力與經驗卻遠遠不足以應對當時錯綜復雜的政局。

從年齡和教育背景來看,劉禪的成長環境並不理想。他出生時,劉備正處於事業低谷,四處漂泊。幼年時期,劉禪隨母親甘夫人流落荊州,生活頗為艱辛。直到劉備占據益州後,劉禪的生活才逐漸安定下來。然而,這種動蕩的成長環境無疑對劉禪的教育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雖然劉備十分重視對劉禪的培養,曾請諸葛亮、法正等名士為其授課,但劉禪似乎並未展現出過人的才智。史書記載,劉禪"資質平平",學習成效並不顯著。這可能與他早年缺乏系統的教育有關,也可能是天資所限。

在政務經驗方面,劉禪更是一片空白。與同時期的其他君主相比,劉禪在繼位前幾乎沒有參與過任何實際政務。以曹魏的曹丕為例,他在稱帝前就已經有了豐富的從政經驗。曹丕不僅設有自己的幕府,招募人才,還多次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積累了大量軍政經驗。相比之下,劉禪的經歷就顯得相當單薄了。

歷史上有一個頗具戲劇性的小插曲,能夠從側面反映劉禪的能力水平。據【三國誌】記載,劉備臨終前召見劉禪,詢問他如何治理國家。劉禪回答說:"但當竭忠盡孝,不敢有其他意。"這個回答看似恭順,實則空洞無物,完全沒有觸及治國的實質問題。劉備聽後不禁嘆息,認為劉禪難堪大任。

劉禪在軍事方面的經驗同樣匱乏。與曹丕多次參與軍事行動不同,劉禪幾乎沒有親臨戰場的經歷。即便是在劉備舉兵伐吳的重大軍事行動中,劉禪也只是留守成都,並未參與實際的軍事決策和指揮。這種缺乏實戰經驗的狀況,使得劉禪在面對復雜的軍事局勢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

值得一提的是,劉禪與其他兩國的君主在個人能力上存在明顯差距。魏國的曹丕不僅有豐富的從政經驗,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著有【典論】等作品。吳國的孫權則以治國能力著稱,善於用人,在位期間吳國國力日漸強盛。相比之下,劉禪在各方面都顯得相形見絀。

劉禪能力不足的一個典型例子是他在北伐問題上的態度。當諸葛亮主張北伐以圖復興漢室時,劉禪卻常常持消極態度。他更傾向於安於現狀,享受太平,而非積極進取。這種態度不僅與其父劉備的雄心壯誌形成鮮明對比,也與當時蜀漢面臨的嚴峻形勢不相符合。

然而,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劉禪的能力。在其長達四十余年的統治時期,劉禪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智慧。例如,他能夠正確認識到諸葛亮的才能,將大權交付給諸葛亮,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蜀漢政權的穩定。此外,劉禪也能夠容忍不同意見,允許臣下直言進諫,這些都顯示出他具有一定的君主素質。

總的來說,劉禪在繼位之初,無論是年齡、教育背景,還是政務軍事經驗,都與其所面臨的重任不相匹配。這種能力上的不足,直接影響了他在登基初期的執政表現,也為諸葛亮繼續掌控朝政提供了客觀依據。劉禪的個人能力與經驗不足,成為了理解諸葛亮為何不願還政的一個重要視角。

三、諸葛亮的政治抱負與責任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和軍師,其政治抱負與責任深深影響了他在劉禪登基後的一系列行動。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可以追溯到他與劉備的"隆中對",這場著名的會面不僅奠定了蜀漢的戰略基礎,也體現了諸葛亮的遠大誌向。

"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了"隆中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即以荊州為根基,益州為依托,聯吳抗曹,最終統一天下。這個宏偉的計劃不僅展現了諸葛亮的戰略眼光,也反映了他對於恢復漢室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貫穿了諸葛亮的一生,成為他政治抱負的核心。

在劉備臨終前,諸葛亮接受了"托孤"的重任。劉備在【遺詔】中明確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份遺詔不僅體現了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也賦予了諸葛亮巨大的權力和責任。

諸葛亮對這份責任的理解和執行,可以從他的【出師表】中窺見一斑。在這份著名的奏章中,諸葛亮不僅表達了對先帝的忠誠,也闡明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段話既表達了諸葛亮的謙遜,也表明了他對劉備的感恩之情。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明確提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政治目標。這個目標不僅是對劉備遺誌的繼承,也是諸葛亮個人政治抱負的集中體現。為了實作這個目標,諸葛亮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包括選賢任能、勵精圖治、北伐中原等。

諸葛亮的政治抱負還體現在他對內政的治理上。他制定了"耕戰"政策,鼓勵農業生產,同時加強軍事訓練。這一政策不僅增強了蜀漢的經濟實力,也提高了其軍事能力。諸葛亮還推行了嚴格的法治,著名的"揮淚斬馬謖"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例證。這種嚴明法紀的做法,雖然在當時引起了一些爭議,但從長遠來看,確實維護了蜀漢的軍紀和社會秩序。

在對外政策方面,諸葛亮堅持"聯吳抗魏"的策略。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東吳,維系兩國同盟關系。同時,他也未忽視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經營。諸葛亮七次南征,不僅平定了南中之亂,還在當地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屯田"、"教化"等,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蜀漢對西南地區的控制。

諸葛亮的政治抱負還體現在他對人才的培養上。他重視人才選拔,推薦了一批如蔣琬、費祎等優秀人才。同時,他也註重對年輕一代的培養,如對姜維的悉心栽培就是一個明顯例證。這種重視人才的做法,為蜀漢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

然而,諸葛亮的政治抱負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蜀漢的國力與他的宏偉目標之間的矛盾。蜀漢地處西南,地域狹小,人口稀少,與強大的曹魏相比,實力懸殊。這種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得諸葛亮的北伐計劃屢屢受挫。

此外,諸葛亮還面臨著朝中一些人的質疑和反對。一些大臣認為,與其冒險北伐,不如安心經營現有疆土。這種觀點與諸葛亮的政治抱負形成了鮮明對比,也給他的施政帶來了一定壓力。

盡管如此,諸葛亮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後出師表】中寫道:"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這段話不僅表達了諸葛亮對劉禪的忠誠,也反映了他對自己政治責任的深刻認識。正是這種強烈的責任感,驅使諸葛亮在劉禪登基後繼續掌握大權,力圖實作自己的政治抱負。

四、蜀漢朝廷的政治局勢

劉禪繼位初期,蜀漢朝廷的政治局勢復雜多變,各方勢力角逐不斷。這種局面不僅影響了蜀漢的內政外交,也直接關系到諸葛亮是否能夠順利執掌朝政。

首先,蜀漢朝廷內部存在著明顯的派系之爭。一方是以諸葛亮為首的"朝廷派",他們大多是跟隨劉備征戰多年的老臣,如張飛、趙雲等人。另一方則是以太子少傅李嚴為代表的"宗室派",他們主要由劉備的宗親和益州本地勢力組成。這兩派在政見上存在明顯分歧,尤其是在對外政策上。"朝廷派"主張積極進取,北伐中原;而"宗室派"則傾向於保守,主張休養生息。

這種派系之爭在劉備去世後愈發激烈。劉備臨終前曾下詔,命李嚴、費祎、董允三人輔佐劉禪。這個安排本意是為了平衡朝中各方勢力,但實際上卻加劇了權力鬥爭。李嚴作為"宗室派"的代表,與諸葛亮在多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例如,在對魏作戰的問題上,李嚴主張守勢,而諸葛亮則堅持進攻。這種分歧不僅影響了朝廷的決策,也為諸葛亮全面掌控朝政增添了障礙。

其次,蜀漢面臨著嚴峻的外部威脅。北方的曹魏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動進攻。東邊的孫吳雖然名義上是盟友,但實際上也是潛在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制定正確的外交和軍事策略,成為了考驗蜀漢朝廷智慧的重要問題。

諸葛亮主張的"聯吳抗魏"策略雖然得到了多數人的支持,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在建興三年(225年),蜀漢與東吳聯合進攻曹魏,但由於雙方配合不當,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次失敗不僅打擊了蜀漢軍隊的士氣,也動搖了一些人對"聯吳抗魏"策略的信心。

此外,蜀漢內部的經濟問題也給朝廷帶來了巨大壓力。蜀漢地處西南,雖然物產豐富,但由於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加上長期的戰爭消耗,蜀漢的財政狀況並不樂觀。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維持軍事和民生開支,成為了朝廷面臨的一大難題。

在這種復雜的政治局勢下,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首先,他透過推薦和提拔一批忠於自己的官員,如蔣琬、費祎等,來加強對朝廷的控制。其次,他積極推行"耕戰"政策,一方面鼓勵農業生產,增加國家收入;另一方面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

諸葛亮還透過一系列政治手腕來化解朝中的矛盾。例如,他在處理李嚴問題時表現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建興五年(227年),李嚴因軍事失敗被貶為庶人。諸葛亮並沒有借此機會打擊"宗室派",而是主動為李嚴求情,使其得以官復原職。這一舉動不僅顯示了諸葛亮的寬宏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朝中的派系矛盾。

然而,諸葛亮的這些舉措並沒有完全消除朝中的分歧。一些大臣對諸葛亮獨攬大權的做法仍有異議。例如,建興七年(229年),大將魏延就曾提出"鎖鑰之議",建議將朝政大權交還給劉禪。雖然這個建議最終被否決,但它反映了朝中一些人對諸葛亮繼續掌權的不滿。

同時,蜀漢朝廷還面臨著如何處理與地方勢力關系的問題。蜀漢統治的區域包括了許多少數民族聚居地,如南中地區。這些地方勢力雖然名義上歸順蜀漢,但實際上仍保持著相當的自主權。如何有效管控這些地區,成為了蜀漢朝廷面臨的又一挑戰。

諸葛亮采取了"懷柔"與"鎮壓"並用的策略。一方面,他透過設定流官、推行教化等方式,逐步加強中央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另一方面,對於那些反叛的勢力,他也毫不猶豫地采取軍事手段予以鎮壓。諸葛亮多次南征,就是為了平定這些地方的叛亂,鞏固蜀漢的統治。

總的來說,劉禪繼位初期的蜀漢朝廷政治局勢錯綜復雜。內有派系之爭,外有強敵環伺,再加上經濟困難和地方勢力的問題,使得朝廷面臨諸多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選擇繼續掌握大權,一方面是為了實作自己的政治抱負,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蜀漢政權的穩定。

五、諸葛亮繼續掌權的影響與評價

諸葛亮在劉禪繼位後繼續掌權,對蜀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也反映在後世對諸葛亮及蜀漢歷史的評價上。

在政治方面,諸葛亮的繼續掌權確保了蜀漢政權的穩定性。劉禪年幼登基,朝中各派勢力蠢蠢欲動,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主持大局,很可能會導致政權動蕩。諸葛亮憑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劉備的遺命,成功地控制了局面,維護了政權的穩定。

然而,諸葛亮的強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劉禪的成長。歷史記載,劉禪在諸葛亮在世時很少親自處理政務,這導致他缺乏實際的治國經驗。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雖然表現出一定的才能,但終究難以獨當一面。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蜀漢後期的發展。

在軍事方面,諸葛亮的繼續掌權使得蜀漢保持了積極進取的戰略態勢。他多次北伐,雖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卻有效地牽制了魏國的兵力,為蜀漢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間。例如,在建興六年(228年)的第一次北伐中,諸葛亮雖然未能攻下街亭,但卻成功地威懾了魏國,使其不敢輕易南下。

諸葛亮的軍事行動還包括多次南征。這些行動不僅平定了南中之亂,還擴大了蜀漢的疆域,增強了國力。例如,在建興四年(226年)的南征中,諸葛亮成功地平定了孟獲的叛亂,使得南中地區重新歸順蜀漢。這不僅增加了蜀漢的人口和資源,也鞏固了其南部邊疆。

在經濟方面,諸葛亮推行的"耕戰"政策對蜀漢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這一政策鼓勵民眾在農閑時期參與軍事訓練,既保證了農業生產,又提高了軍隊戰鬥力。同時,諸葛亮還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頓稅收、發展手工業等,這些措施有效地增強了蜀漢的經濟實力。

諸葛亮還註重發展教育和文化。他創辦了蜀學,培養了一批人才。同時,他還重視文化傳承,編纂了【皇覽】等書籍。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蜀漢的文化水平,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然而,諸葛亮的繼續掌權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首先,他的北伐策略雖然體現了積極進取的精神,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北伐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蜀漢的國力。其次,諸葛亮的強勢也導致了一些潛在的政治問題。例如,一些大臣對他獨攬大權的做法存在異議,這種不滿在諸葛亮去世後逐漸顯現出來。

對於諸葛亮繼續掌權的評價,歷來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諸葛亮的繼續掌權是蜀漢能夠維持數十年之久的關鍵因素。他們認為,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領導,蜀漢很可能會在劉備去世後迅速衰落。例如,唐代史學家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就高度評價了諸葛亮的貢獻,認為他"竭忠盡智,鞠躬盡瘁"。

另一方面,批評者則認為,諸葛亮的繼續掌許可權制了劉禪的成長,間接導致了蜀漢後期的衰落。他們認為,如果諸葛亮能夠及早讓權,培養劉禪獨立處理政務的能力,蜀漢的命運可能會有所不同。明代學者王世貞在【讀通鑒論】中就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諸葛亮"專權太甚"。

盡管存在爭議,但諸葛亮在蜀漢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否認的。他的政治才能、軍事智慧和道德品格,都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諸葛亮的形象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被不斷美化,成為了忠臣、智者的典範。

從更廣泛的歷史視角來看,諸葛亮繼續掌權這一事件,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在君主年幼或無能的情況下,由能臣掌握實權。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如東晉的王導、唐朝的狄仁傑等。諸葛亮的例子為我們理解這一歷史現象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總的來說,諸葛亮在劉禪繼位後繼續掌權,是蜀漢歷史上的一個關鍵節點。它既保證了蜀漢政權的穩定和發展,也為後世留下了諸多值得探討的歷史問題。無論是對諸葛亮個人,還是對整個蜀漢王朝,這一決定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