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0年黃橋戰役,新四軍被敵攻陷,粟裕撒謊:江南派幾個團支援我們

2024-02-04歷史

前言

如今,黃橋戰役已經過去了八十多年,而指揮黃橋戰役的粟裕也已經去世三十多年。說起戰神,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粟裕,他的臨場指揮令敵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粟裕也非常擅長以少勝多的戰役,就連林彪都說: 「他的仗我不敢打,粟裕盡打神仙仗。」

(一)直指黃橋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加緊進行反共軍事摩擦,密令第三、第五戰區和魯蘇戰區向新四軍發起進攻。

6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奉命率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執行黨中央開辟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 並且帶領主力軍北渡長江,在7月初就來到了蘇北地區。

1940年,7月12日,江南指揮部改稱為蘇北指揮部,由陳毅和粟裕分別了正副指揮,所轄部隊編為了三個縱隊九個團,達到了七千余人。

由於當時新四軍的駐地吳家橋地區狹小,沒有什麽發展空間,而黃橋背靠長江,如果能夠控制黃橋,那麽將會更加便於控制長江通道,就可以與江南的新四軍遙相呼應。於是陳毅和粟裕決定東進黃橋,向東建立以黃橋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

1940年7月25日,粟裕和陳毅率部直指黃橋。

8月份,為了能夠在蘇北地區發展有利的態勢,八路軍第五縱隊東進淮海與新四軍配合發展蘇北地區。

看著粟裕帶著部隊從江南地區來到了蘇北,這讓韓德勤頗為不爽。考慮到粟裕要打黃橋,那麽他們必定會經過泰州,而韓德勤已經命令泰州的李明揚和李長江派兵攔截新四軍,但這「二李」由於在上次戰鬥中吃了虧,韓德勤不但不支援還說他們的落敗是咎由自取。

所以這一次「二李」選擇什麽都不做,與粟裕事先約定好後,朝天鳴了一槍,佯裝和新四軍已經打過仗了。而粟裕也裝作慌亂的樣子趕緊逃離了這裏。

然而,粟裕想要進占黃橋,恐怕路上不會太順利。因為,如果粟裕打算在黃橋建立革命根據地,對於韓德勤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威脅,而此時韓德勤的主力在北面的興化,一時無法到達, 只能與陳毅和粟裕簽下協定,他不南下,粟裕也不能再北進。

但簽了這份協定韓德勤就會說話算數嗎?並不會,粟裕明白,這只是韓德勤的緩兵之計,他一定會在暗地裏調兵遣將。

當時的延安總部認為,如果蘇北新四軍如果進攻黃橋可能難敵韓德勤,所以準備讓黃克誠帶領八路軍第五縱隊南下支援。但粟裕想到,如果八路軍不能在韓德勤完成部署的時間內到達,到時候該怎麽辦呢?

這時,透過粟裕的分析,他看出來,其實韓部除了數量占優勢之外,其他很多方面都比不上新四軍,所以他認為集中兵力打大仗就一定能夠取勝。

而當時蘇北指揮部已經事先在揚州部署了軍隊,為了集中兵力,粟裕果斷地將這些部隊調往了黃橋附近。

而此時的韓德勤,正如粟裕所料,也在暗中抽調部隊。他準備動用嫡系的第八十九軍和獨立第六旅作戰。這兩支部隊由於改編的時間比較早,所以其軍事裝備都比一般的隊伍要強,因此,這支部隊也有著 「蘇北王牌軍」 的名號。

而韓德勤沒有馬上去往黃橋是因為,他在坐等「天時地利與人和」。雖然蘇北王牌軍是一張王牌,但如果能夠有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那麽一定會拿下這場戰鬥。

而蘇北本來就是他韓德勤的地盤,當地的地形他是非常了解的,再加上這裏是 魚米之鄉 ,補給自然是不用操心,這就是韓德勤所認為的 「地利」 。至於 人和 ,韓德勤想到自己本身就是蘇北的軍政之首,自己的部下大多為本地人,與他的關系不是老鄉就是故舊。如今地利和人和已經具備,只剩下天時了,因此韓德勤在等待最好的作戰時機。

經過一番考量,韓德勤認為9-10月份是最好的季節, 那個時候,天氣涼爽,馬兒也肥了,所以一定是適合出擊的最佳時機。

所以,在1940年9月3日,韓德勤一切已經準備就緒,準備調集人員向黃橋方向運動。

而這時,為了切斷新四軍的支援部隊, 韓德勤利用洪水暴漲的機會將老黃河渡口的船只全部燒毀,同時封鎖了老黃河和運河等水路, 這時,增援的八路軍第五縱隊和新四軍淮南第五支隊等全部被隔絕在水道邊無法到達。

(二)爭奪姜堰

1940年9月5日,韓德勤的左翼李守維帶領部下向黃橋以北的古溪發起了進攻,而古溪是黃橋和曲塘的中間地段,所以進攻古溪是很有必要的。對此,陳毅和粟裕準備放棄古溪向後退十裏地,等李守維完全脫離後方之後再對其反擊。

當時隊內有人並不同意,認為這樣大動幹戈還被動挨打不是他們的作風,遂建議粟裕提前反擊,但對此,粟裕征詢了隊內的三個縱隊的司令員的意見之後,決定對其進行反擊。

當天晚上,粟裕就在古溪前發起了反擊。我軍輕而易舉地就打敗了左翼李守維部,並殲滅了兩個團,不過讓粟裕可惜的是,沒能全部殲滅,反而給了對手退守曲塘的機會。

韓德勤左翼受到重創,接下來,他改變了戰術,準備將主力縮到水網地區暫停出擊,準備分散兵力向姜堰進發。他們為何要來到姜堰呢?原來, 在蘇北地區向來有著「金姜堰,銀曲塘」的美稱,姜堰四通八達,交通非常方便, 所以只要他們控制運河的糧道,粟裕很有可能會被困在黃橋。

與此同時,粟裕也意識到了這個情況,因此粟裕也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姜堰。當時韓德勤派去鎮守姜堰的是保安第九旅旅長張少華,他帶領6個團的兵力,依靠姜堰南面的運鹽河,提前構築了防禦工事並且增加了電網。

考慮到對方如今有6個團,我方有九個團,我軍傷亡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這種不劃算的買賣,粟裕肯定是不會考慮的。

隨後,粟裕想道:怎麽才能讓敵人的數量變少呢?為此,粟裕想了一招調虎離山之計,命令一個隊佯攻海安,引誘韓德勤,果然韓德勤中計,將大批姜堰的駐軍調往了海安。

這樣一來,就剩下兩個團了,但他們已經在運鹽河構築了36個碉堡,這要怎麽打?而這也難不倒粟裕,他專門為張少華制定了一個戰術,叫做「掏心戰」。

1940年9月13日,粟裕帶領著一支敢死隊渡過了河岸,人人拿著一把大剪子或者馬刀準備剪斷電網。

當他們偷偷地剪斷電網之後,敵人也沒有發現他們,而如今他們已經走到了碉堡跟前,但並不打算發起攻擊。由於張少華的指揮部設在街上,於是,他們準備直接沖上街對其實施抓捕。

張少華可能做夢都不會想到,粟裕帶著隊伍竟然突破了他們的電網,甚至沒有攻擊碉堡就直接準備活捉他。

粟裕輕而易舉地摧毀了敵人的指揮部,不得已之下,碉堡裏的敵軍也不得不繳械投降。粟裕運用靈活的作戰指揮,兩戰兩捷,接連打敗敵人兩次,不過透過這兩次戰鬥,粟裕也清楚了韓德勤的實力,雖然像張少華這些普通部隊沒有什麽威脅,但在古溪交戰的韓德勤的嫡系部隊還是讓粟裕很驚訝的。

不過以現在新四軍的情況再繼續作戰可能會有些困難,占領姜堰之後,陳毅和粟裕十幾次指點韓德勤,表明 「只求救國有份,抗戰有地」。 但對此,韓德勤並不善罷甘休,直接給粟裕回了一句話: 「只要新四軍結束姜堰,一切都可以商量,否則將沒有談判余地。」

其實,韓德勤能料到,粟裕和陳毅好不容易拿下姜堰怎麽可能同意他的要求,但沒想到的是,陳毅和粟裕竟然答應了他的要求,選擇了退兵。

蘇北名士朱履先對於當前的戰場情況,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對陳毅說: 「如果你們結束姜堰,韓德勤還來進攻,那他就太過分了。」

其實,粟裕這一退,韓德勤卻成了最尷尬的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對此,韓德勤的一些部下也建議可以停一停,如果繼續進攻他們自己心裏也沒有底,但這時,李守維反而卻不同意了,主張要他們和新四軍去拼一拼。

但是目前的他們對新四軍的力量還沒有什麽把握,這幾仗下來,能夠看出對方的實力,所以一些人建議不要輕舉妄動,但李守維卻並不這麽認為,由於上次被敵人打敗自己的氣沒處撒,所以他一定要和新四軍再拼一拼。

在李守維的要求下,韓德勤再次給陳毅和粟裕發出了復電,要求他們繼續後退黃橋,退至江南。韓德勤本以為陳毅和粟裕結束姜堰是怕了他,其實粟裕心裏也有著自己的盤算,他是走了一條 以退為進 的路。

首先,如今姜堰的兩翼已經暴露,西邊是「二李」,東邊是陳泰運,北邊是韓德勤,如果他們再繼續堅持下去,他們很有可能被敵軍包圍,對黃橋一戰起不到半點作用。

而且,新四軍經過兩戰,部隊已經精疲力竭需要休息的時候,所以他們結束姜堰,還能給部隊 爭取二十天左右的休息時間 。最後,如果他們結束姜堰接手的並不是韓德勤,而是當初給他們暗自開路的「二李」。

所以,粟裕他們可以把姜堰送給「二李」接管。這樣一來,「二李」馬上表示願意在暗中支持新四軍。1940年9月30日,新四軍撤出了姜堰,「二李」立即接防。然而,就在當天,韓德勤就對新四軍下達了「進剿令」。

(三)黃橋危機

這一次,韓德勤氣得不輕,為了進剿新四軍,撤走了長江沿岸的所有船只,一條後路也不打算留,準備將他們一股腦地趕到長江。

1940年10月3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反共頑固派韓德勤帶領26個團約3萬兵力,兵分三路向黃橋發起了攻擊。

對此,粟裕也已經部署好了軍隊,將主力放在了黃橋,外圍只留一小部份的部隊和遊擊隊,如果戰鬥打響,他們已經準備隨時後退。而此時,李守維判定新四軍的兵力並不多,所以他向韓德勤打去了電話,表示拿下黃橋不成問題。

而此時,黃橋新四軍僅有3個縱隊7000人,其中戰鬥人員不足5000。在如此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陳毅、粟裕決定背水一戰。

粟裕對官兵們說: 「黃橋北靠長江,退無可退,只能破釜沈舟,我們這一仗打成平手還不行,或者小勝都太可惜,非要打個幹凈徹底的殲滅戰不可!」

1940年10月3日中午,第八十九軍對黃橋外圍的新四軍進行了打擊,直到下午兩點,第八十九軍已經向我軍發出了七次沖鋒,一直沖擊到了黃橋的東門。而防守的隊伍正是第三縱隊,該部隊善於防守,但面對敵人如此龐大的兵力,不足兩千人的他們還是有些吃力的。

然而,就在如此緊急的時刻,粟裕也從來沒有想到要其他部隊支援, 他們指揮新四軍,以黃橋為軸心,準備誘敵深入,各個擊破。

在紅軍時期,粟裕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但現在他必須要想出一種能夠以少勝多的辦法。

因此,粟裕將目標放在了敵軍最強勁的部隊獨立第六旅,在蘇北地區,這是一支少之又少的精銳部隊,旅長翁達畢業於黃埔軍校,其下屬也都是正規軍校畢業,而且全旅的裝備可以稱得上是精良裝備。

如今,粟裕正在等待他們主動出擊。由於李守維和翁達立功心切,當天他們就向新四軍發動了第二輪總攻,翁達率領部隊向黃橋的北門發起了進攻,得到這一訊息,粟裕迅速帶領部隊來到了北門。

為了搞清楚敵人的情況,粟裕登上北門的高處,看到許多百姓正緊急地向西南方向逃竄,如此看來,翁達的前鋒確實已經到達了。

考慮到敵人的出發地是高橋,從高橋到這裏大約為15裏,現在前鋒已經距離黃橋5裏,那麽 後衛團此時一定也已經離開了高橋,進入了我軍的伏擊地點, 如果此時出擊,可以正好對其下手。

考慮到這裏,粟裕給陳毅打了個電話,準備動手,陳毅同意之後,他立即向伏擊隊伍下達了伏擊的命令。為了徹底殲滅敵人, 陳毅準備對其進行多路突擊的辦法,將敵軍咬成幾段,分開吃,而首先下手的就是頭部。

對於新四軍的行動,翁達並沒有慌亂,在部隊被截斷之後,他迅速地收縮部隊,駐守在村莊中,並且還命令後衛團向黃橋展開攻擊,並且嘗試為全軍開啟退路。

但此時,粟裕早已料到了翁達的對策,他們已經對其進行了收縮包圍,被粟裕團團圍住的翁達不得已之下,只得向李守維求助。

而李守維料到粟裕已經將主力放到了圍殲翁達那邊,黃橋肯定沒有多少人,想到這裏,李守維連夜調整部署,不去救翁達,準備向黃橋發起進攻。

1940年10月5日,李守維集結所有部隊的火炮對黃橋進行了轟炸,而這一步,恰恰是粟裕沒能料到的,此時的形勢變得不容樂觀。

在黃橋,粟裕留的兵力卻是很少,也沒有準備預備隊,城中也只有一些後勤人員和夥夫。

(三)反敗為勝

不得不說,在敵人轟炸黃橋的時候,事情終於迎來了轉機。這讓粟裕稍微松了一口氣。

當時黃橋地下黨給粟裕帶來了訊息, 江南部隊增援來了。

不過現在增援部隊離黃橋還有20公裏,而且他們的人數並不多,也只有一個營。 對此,粟裕並沒有灰心,反而借此契機,想到了一個辦法。

隨後,他立即趕往了東門,向正在戰鬥中的戰士們說道: 「江南來了幾個團來增援我們!」 雖然,這並不是真的,但就這一句話,我軍士氣大振!

第三縱隊司令員陶勇當場脫掉上衣,光著膀子,準備大幹一場。率領部隊,硬是將敵軍趕出了東門。

第三縱隊占粟裕主力部隊中的25%,然而就是這個小部隊,在沒有預備隊的情況下,將敵人趕出了黃橋,而這次作戰也是粟裕在黃橋一戰中所使用的最大膽也是最為冒險的一招。

此戰能夠獲得勝利,粟裕將其歸結為這是年輕人的力量。

在東門轉危為安的同時,翁達的部隊已經完全暴露,翁達在城中被殲,粟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隨後便立即迂回截住了李守維的退路。

當天下午,新四軍就對被包圍的八十九軍發起了大總攻。為了趕在韓德勤支援之前將其消滅,粟裕帶領三個縱隊全軍出擊,提前發起了進攻,當天,粟裕告訴陶勇: 「這一次,韓德勤要輸得連褲子都得送進典當行了。」

經過一夜激戰,新四軍大獲全勝。八十九軍全部被殲滅,李守維從馬背上被擊落,命喪河中。

此次戰鬥,粟裕將軍以少勝多,一戰成名。此戰保住了新四軍的血脈,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堅實基礎,為華中抗戰開啟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