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朝士兵衣服上有「兵、丁、卒、勇」四字?一字之差,卻天壤之別

2024-07-26歷史

觀看過清劇的朋友們,不知有沒有觀察過那些小兵們,他們的衣服上有的刻著「丁」字,有的寫著「卒」字,除此之外還有「勇」和「兵」。

從表面上來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他們好像都是士兵,但差距卻是天壤之別。

那這四種士兵有什麽本質區別?他們又都是幹什麽的?

炮灰勇

這四種士兵,其中有三種是有編制的,所以我們就先來說說沒有編制的,那就是「 」。

對於衣服上刻著「勇」字的士兵,想必許多人應該並不陌生,尤其是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常見。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曾國藩的湘軍了,其實很多人好奇,他們衣服上為何刻著一個「勇」字?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並不屬於大清朝有編制的正規軍,而是臨時招募來的。

要說大清朝前中期的時候,「勇」字士兵還是很罕見的。畢竟那時候國家強大,哪裏有戰事的話,直接出動正規軍就行了。

但清朝末年內外交困,又是起義軍反抗,又是國外敵人的毒打,所以光靠大清朝那點士兵,根本應付不過來,於是就有了湘軍、淮軍等。

這些都是將領們自己臨時招募來的士兵,也可以說是他們自己的私有兵種。

「勇」字士兵一般都是由漢人組成的,不要問為什麽,問就是因為地位低下。

一般來說,只要是那些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漢人都會遭到歧視。

這些「勇」字士兵被招募來後,也得經過嚴格訓練。當然,這跟最高長官有一定的關系。

就這樣,臨時招募的士兵挑起了重擔,像湘軍那時候,著重解決的是太平天國起義軍。

當年太平軍可比清朝正規軍厲害多了。

所以說,湘軍那時候傷亡很大,但是根本沒人在乎他們的死活。說好聽點他們是臨時士兵,其實就是招來當炮灰的。

既然如此,那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爭相報名參軍?

雖然說地位很低,但最起碼俸祿還是有的,而且每天也能吃上飯。

那個窮苦的年代,許多人都吃不上飯,所以為了活命,就算知道風險很大,依然無所畏懼。

對於那些有家庭的人來說,最起碼能得到一點俸祿養家糊口。

其實說白了就是,大家都是為了生活才當「勇」字士兵的,這麽一說,真是意難平啊。

皇帝的兩個兒子

與「勇」字士兵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衣服上寫著「 」的了。對於大清朝來說,這才是正兒八經打仗的正規軍士兵。

了解清朝軍事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大清那時候一共有兩種正規軍士兵,一個叫八旗,這個是大部份人所熟知的。

而另外一個兵種,就是綠營兵了。

雖然說都是正規軍,但這兩個兵種也是有差距的。其中屬八旗兵各方面待遇最好了,這就跟皇帝親兒子們似的。

八旗兵主要是由皇家直接率領的,其中大部份士兵主要是滿人。

當然也有蒙古人和漢人,但肯定不如滿人多。

所以這麽來看的話,八旗中的滿人士兵指定待遇非常好,而且他們的裝備也都是清朝最為先進的,畢竟是皇帝的親兒子,得面面俱到嘛。

至於綠營兵的話,據說是由兵部直接率領的,畢竟人家皇室貴族們不屑於帶漢人士兵。

綠營兵主要是由漢人組成的,待遇、裝備都要比八旗兵差點,但差得還不算太多。畢竟都是正規軍,說好聽點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說難聽點,一個是親兒子,另一個就是義子。

不管怎麽說,大家畢竟都是體制內的工作人員,糧食和俸祿從來沒有少過他們的,而且訓練的話,大家接受的都是正規訓練。

但即便是如此,一般來說,八旗兵的戰鬥力要好一點,尤其是清朝前期的時候。

但到了清朝後期的時候,不論八旗兵還是綠營兵,早就已經爛透無法挽救了。

自從乾隆皇帝將康乾盛世推向最高峰後,整個國家收入有了空前提升,這雖然對老百姓們沒有什麽積極影響,但對於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來說可是大好事一件啊,因為這意味著能漲薪資了。

收入提高了,之後又不用怎麽打仗了,所以即便是正規軍,也越來越懈怠。等到外敵打過來的時候,正規軍士兵居然連弓箭都拉不開了,真是可笑至極。

所以說,居安思危的意識一定要永遠有,絕對不能丟。

「最好的卒」

如果你以為正規軍就是待遇最好的了,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衣服上刻著「 」字的,才是四種士兵裏待遇最好的。

首先這個卒,人家也是有大清朝編制的,但並不是在軍隊裏。

卒放到我們今天的話,差不多就是路邊巡邏的警察叔叔們。

卒們每天就是在街上瞎溜達,運氣好的話,還能抓回一個犯人來,所以卒的話,有的是在監獄內部,有的是在外面工作。

有的在屋內喝著小茶悠閑自在,有的在屋外風吹日曬甚是煎熬。

整體來說的話,大家的待遇還都是差不多的,既然來自國家的俸祿也都大差不差,那為什麽說他們待遇最好呢?

首先卒們不用打仗,這就意味著生存下來的機率大大提高。活著肯定比死了好啊,畢竟還能繼續撈錢。

雖然說卒和正規軍們的條件待遇有一定差距,但是卒們平時撈的油水多啊。

比如那些看監獄犯人的卒,如果有家屬想要探望親戚的話,那你不得給人家獄卒一點錢說點好話,要不然吶,讓你進不進去還是個事呢。

在封建社會那個年代,尤其是面對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就算是找親戚和朋友辦事,還得給人家點辛苦錢呢,更別說那些非親非故的了。

那時候體制內工作人員的思想就是,我又不認識你,憑什麽要免費為你服務?

這就是封建社會局限性的一個縮影,與我們現代相比,真是差太遠了。

除此之外,像收老百姓們稅的也都是這群人,這時候卒們要是想撈點油水,多收點錢不就行了。

比如正常來說收五兩銀子就可以了,結果他們都是翻倍收,也就是說最後收了十兩。

等到交差的時候,把正常收的錢交上去,那翻倍多收的那點不就是他們自己的了。這群人實在是太沒有下限了,居然連最底層老百姓們的錢都貪。

而正規軍士兵,就沒法這樣撈錢了。

工作穩定,安全的同時油水又多,所以卒就是待遇最好的了。

中規中矩的兵

最後的話,就是中規中矩的「 」字兵了,這個的話其實也挺好的,都比「勇」字兵強多了。

這個「丁」字兵的話,也是體制內的,而且跟上面的正規軍一樣,是在軍隊中工作的。不過,他們是不用上戰場拼命的。

他們有別的工作,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後勤保障,所以現在知道他們為何不用上戰場打仗了吧。

古人曾說,打仗的士兵還沒出動呢,運輸糧草的「丁」字兵已經出動了,這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正規軍在前面打仗,而「丁」字兵就在後方看著這些物資。

雖然說不用上戰場打仗,但一支軍隊後方的物資往往是敵人重要的打擊地點。那要是這樣的話,「丁」字兵只能迫於無奈拿起槍打仗了。

因為不用到戰場上去拼命,所以待遇的話,「丁」字兵是不如正規軍的,但要是能活下去,那不就是一筆很巨大的財富嗎?

除了看守物資,「丁」字兵有時候還會幹一些其他臟活累活,整體來看的話,並不算太多。

所以「丁」字兵要比其他體制內的兵種自由時間多,尤其是不打仗的時候,他們的工作內容就更少了。外出打仗對於他們來說,就跟我們今天出差一樣。

不打仗了臟活累活也少了,空閑時間也多了,那幹點什麽?一些勤勞的「丁」字兵,他們會在空余時間幹點別的工作,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兼職。

雖然說兼職肯定不如體制內的工作待遇好,但誰會嫌自己的錢多呢?

而且我們人吶,正常時間範圍內工作總比閑著好。如果一個人經常閑著的話,時間長了他是沒有鬥誌的,整個人都沒有精氣神,懶懶散散的。

就算再勤奮的人,只要他安逸習慣了,也可能會墮入非常可怕的深淵。

兼職賺來的錢雖然不多,但對於一些家庭來說,養家糊口是夠用的。這樣的話,「丁」字兵多余的俸祿就能存下來了,如此豈不美哉?

以上就是大清朝時期的四種士兵,其中最不好的就是「勇」字兵,其次是正規軍,然後是「丁」字兵,最後就是卒。

正規軍雖然待遇非常好,但槍炮無眼隨時可能喪命,典型的高風險、高收入。

這麽來看的話,四種兵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各方面條件可真是天壤之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