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印度洋打撈出了明代石碑,內容轉譯後,才知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

2024-07-26歷史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遠洋航行活動,在 15 世紀末歐洲地理大發現開始之前,這也是整個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海活動,重要性那是相當明顯。

不過到了現在,不管是航海領域還是史學領域,人們對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航海範圍等一連串問題,都還沒得出確切的答案。

不過呀,從印度洋那邊斯裏蘭卡的一個城市裏打撈出來一塊明代的石碑,把上面的內容轉譯完以後,竟然就把困擾咱們多年的這個疑問給解決了。

【印度洋石碑】

1911 年,在斯裏蘭卡西部有個叫加勒的城市,發現了一塊中國明代的石碑,解讀這塊石碑上的碑文後,才曉得這是當年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路過斯裏蘭卡留下的石碑。

這塊石碑被挖出來,這毫無疑問證明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真的來過斯裏蘭卡。

1405 年,三寶太監鄭和頭一回下西洋到了錫蘭山,就是現在的斯裏蘭卡。不過,那時鄭和帶領的船只特別多,人數規模特別大,斯裏蘭卡人對這支陌生船隊充滿警惕,態度也不友好。

碰到這種情況,鄭和只能帶著船隊走了。

1409 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專門為拜訪斯裏蘭卡做了特別充足的準備,除了好多的金銀珠寶、絲綢瓷器,還有一塊刻著三種文字的「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後來咱們發現的那塊石碑。

不過,這原本該是國家之間交往的美事,可最後卻變成了另外一種沖突。

明代的【殊域周咨錄】裏有這麽個記載,說是那時候鄭和到了斯裏蘭卡,把準備好的金銀禮物送給當地寺廟,以此展現明朝大國的風采。

當時被叫做錫蘭的斯裏蘭卡王國,處在印度洋上。

它的地理形態像個梨形的島嶼,馬可·波羅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島嶼。

就因為斯裏蘭卡所處的位置很重要,其最大城市可倫坡還被稱作「東方的十字路口」。

要是從馬六甲海峽往印度去,不管是沿著岸邊走,還是橫穿孟加拉灣,斯裏蘭卡那都是必須得去的一個地兒。

據記載,那時候斯裏蘭卡的國王心胸可不寬廣,仗著斯裏蘭卡特殊的地理位置,老是打劫過往船只。看到鄭和的船隊後,他貪心大發,想打仗搶光船上所有財物,結果被鄭和帶領的船員擊敗,最後被押回了南京。

不過呢,明成祖朱棣覺得他就是「蠻夷禽獸罷了,不值得殺」,所以只是把他關了一陣子,接著又另外立了斯裏蘭卡國王,然後就把他送回國了。

在斯裏蘭卡的歷史記載裏,對這段歷史的說法不一樣。他們覺得當初鄭和是看上了錫蘭山寺廟供奉的佛骨舍利子,要沒要到,最後就打起仗來了。

然而,後者明顯沒有歷史和邏輯方面的證據支持。

1459 年那會兒,斯裏蘭卡當時的國王特意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帶著好多財寶來中國上貢,想讓和明朝的往來更密切些。

不過呢,這時候明成祖早就去世了,鄭和也死了好多年了,斯裏蘭卡王子適應不了中原的氣候,只能去氣候暖和的泉州治病養身子,養了老長一段時間,才打算動身回斯裏蘭卡。

正巧那時斯裏蘭卡的國王生病去世了,國王的外甥趁著王子在外面很長時間,趕緊發動政變,不光把國王的直系子孫都給殺光了,還派殺手大老遠地跑到中原去刺殺王子。

雖說最後沒成功,王子無奈留在了中原。後來他派回國打聽訊息的隨從,倒黴地被抓住了,王子明白自己沒法回國了,就只好在中原定居下來。

這麽一瞧,明朝和斯裏蘭卡之間的關系可不是幾句話就能講明白的。

在當下的史學界,對於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主要存在兩種看法。第一種是當前被廣泛認可的,那就是宣揚國威,拓展明朝的對外商貿,還加強和海外各國的聯系。

而第二種說法更多是在各種民間故事裏流傳,說是當初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打進南京城的時候,建文帝朱允炆一把火燒了自己的宮殿,就剩下一具焦屍。據說,那時候建文帝其實沒死,是從海路逃到海外去了。

所以啊,鄭和下西洋,表面上說是為了宣揚國家的威風,推動交流,可實際上是為了找建文帝的下落。

雖說這兩種觀點都有不少人支持,可後者一直沒什麽直接的史料能作證明,只是一些精通明史的專家憑借各種間接史料進行邏輯推理,才得出了這個結論。

不過呢,從斯裏蘭卡出土的這塊【鄭和布施碑】能看出,鄭和帶領的船隊給斯裏蘭卡的寺廟布施,就是想讓當地佛寺的神靈保佑過往船只,這也表明明朝朝廷想跟海外各國建立友好邦交的想法。

由於年頭太長了,【鄭和布施碑】好多內容都被風化得看不清了,剩下的部份也就只是記了這塊石碑刻的時間跟目的,上面的內容是用三種文字寫的,就是為了讓西洋各國的人都能明白意思。

現今,這塊石碑在斯裏蘭卡那可是相當珍貴的文物,存放在當地的一家博物館裏,給人看呢。

就這一點來講,肯定能證明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是推動跟海外各國的交流。

【明史·鄭和傳】裏也說了鄭和下西洋,目的在於宣揚大明的威風和德行,還為了防範帖木兒帝國,得到海外的朝貢,另外也有宗教方面的原因。

要說尋找建文帝這事兒,明代的顧起元參照別人的話講,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有找建文帝的心思,鄭曉、沈德符他們也都這麽懷疑。

從那之後,查繼佐的【罪惟錄】、傅維鱗的【明書】,還有清代官方修著的【明史】裏的【鄭和傳】和【胡濙傳】,都提到了這個說法。一直到現在,近現代的學者像許立群、範文瀾也都采用了。

不過呢,這種說法好多人認可的同時,也遭到不少批評。為啥呢?因為這種說法一直就沒啥確鑿證據來證明。反過來講,鄭和下西洋時間可長了,航行路程也遠。那時候明成祖朱棣皇位坐得穩穩的,咋可能還費力去找曾經的手下敗將呢?

即便這樣,這種說法還是一直沒消停。

【弘揚國威,交往各國】

要是說尋找建文帝這目的沒法被確切認可的話,那弘揚國威肯定能算鄭和下西洋最確實的目的之一。

原因是這樣,先說在明成祖那個時候,外交的態度主要是「通好懷柔」,不是靠武力去征服。從鄭和下西洋對待各國的情況能看出來一些,除了像斯裏蘭卡那種國家,鄭和每到一個國家,差不多都會代表朝廷送禮物,來表示想友好交往。

【七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的船隊總共七次下西洋,這期間,不但把明朝作為中原大國的宗主地位大力宣揚了,還憑借強大的實力狠狠震懾了遠洋那些國家。

得說啊,不管鄭和下西洋最初的目的是啥,反正最終的結果是這事兒對明朝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比如說,在政治這塊兒,鄭和的船隊跟外面打交道的時候,總體上是和平的,但要是碰到特殊情況,也會動用武力。

在遠洋航海的時候,他收拾了斯裏蘭卡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的統治,幹掉了篡奪王位的蘇門答臘君主蘇幹剌,整治了海盜陳祖義,還在東南亞扶持了由施氏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

這一連串的行動,不光讓明王朝在東南亞完整構建起了華夷政治體系,而且這種政治秩序是依照傳統的「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想法來的,所以總體來看沒有侵略性,影響還挺深遠。

另外,鄭和下西洋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即位起實施的禁海政策,極大地拓展了明朝的海外貿易。在海外貿易裏,除了鄭和船隊引領的朝貢貿易和官方貿易,還有民間貿易這類形式。

當然啦,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對於明朝朝廷來說,鄭和下西洋最直接的不好之處就是讓朝廷的經濟負擔大幅加重了。

每次船隊航行,要準備的金銀禮物、貿易物資,像沿途給西洋各國布施的禮物,還有回禮啥的,每一樣都花費不少。

據說,在鄭和下西洋那會,還有明成祖朱棣給那些外邦來朝貢的人大把賞賜,這曾讓朝廷官員拼命抵制。就這一項,光花的銀子就有 600 萬兩,而且這 600 萬兩還沒算給兩萬官兵的獎賞呢。

不光這樣,因為船隊帶著好多銅錢去國外收購別的珍奇好玩物品,使得明朝的銅錢大量流到外邊,導致國內出現「錢荒」,嚴重把國庫儲備給消耗掉了,進而引發了錢幣大規模的貶值。

這一連串的反應直接對明朝國庫的儲備和基本的收支平衡造成了影響。

所以,有學者曾經給鄭和下西洋下了這樣的定論,如果鄭和下西洋是為了找建文帝,那得說,他這一趟的目的肯定沒達成,費了那麽多人力物力財力,他一直找的不過是個不存在的目標。

但要講他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威風,讓西洋各國更多地給明朝納貢,搞好關系加以安撫,讓國人更了解世界,或者是開拓新的貿易途徑啥的,從這些角度來講,他算是成功了。

鄭和下西洋這事兒,在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都是大事,近代以來,好多中外學者都重視它。可因為歷史資料要麽缺少,要麽不一致,再加上主客觀原因造成的評價標準、分析路徑啥的不一樣,學界對鄭和下西洋的爭議可不少。

但不管咋說,起碼這塊撈上來的石碑,說明了鄭和下西洋的其中一個真實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謎團】 易中天

【鄭和下西洋簡直就是「光賠本賺吆喝」】

【鄭和下西洋到底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