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臨津江戰鬥有多慘烈?數萬誌願軍擠在江邊,遭美軍狂轟濫炸

2024-07-26歷史

臨津江在北韓半島的中部,距離漢城(也就是如今的首爾)以北 75 公裏,它是漢江的主要支流,中遊的一段正好就在三八線上。

在這兒,誌願軍第 39 軍 116 師,打過一場特別漂亮的仗。

誌願軍只用了 11 分鐘左右,就把敵人在江對岸設下的一道道防線給突破了,而且可貴的是,傷亡代價特別小。

但就在臨津江這地兒,誌願軍的另外一支部隊可遭老罪了,好幾萬誌願軍被敵軍狂轟濫炸,到最後,傷亡了一萬多人。

這次慘痛的教訓,出現在第五次戰役的第一階段。

在前四次戰役打完以後,入朝作戰的誌願軍戰士各方面差不多都到極限了,因為這個,中央決定往戰場派新的兵團。

當時接到入朝命令的,是楊得誌的 19 兵團和陳賡的 3 兵團(宋時輪的 9 兵團更早一步入朝)。

不過這裏面,陳賡因為生病沒到崗,所以 3 兵團真正的軍事主官是代司令員王近山,下面管著第 12、第 15、第 60 軍。

楊得誌的 19 兵團,包括了第 63 軍、第 64 軍和第 65 軍。

部隊進入北韓以後,彭老總開了一場軍事會議,主要對第五次戰役怎麽打做了部署,在這個會議上,兵團首長特別自信。

其中,王近山特別豪氣地說,得抓住 5000 個美國俘虜。

19 兵團的楊得誌啊,還跟彭老總拍胸脯保證了,反正就是,這兩位兵團首長對於馬上要來的戰役,那是相當有信心。

有信心肯定是好事,而且啊,這兩位兵團首長的信心可不是憑空就有的。

首先,那時候的 19 兵團和 3 兵團,裝備全都換新了,部隊有了蘇聯的「水連珠」還有 122 公釐重型榴彈炮。老話說武器就是戰士的膽量,這些先進的蘇制武器,毫無疑問讓整個部隊的戰鬥力大幅提升。

你知道嗎,當初咱們軍隊重武器少得可憐,可現在居然能有一個炮兵部隊了,這在以前根本連想都不敢想。

所以呀,火力大幅提升了,兵團首長當然就有信心啦。

第二,前四次戰役裏,誌願軍基本上都占優勢。最早入朝作戰的誌願軍部隊,用的武器那可是「萬國牌」,就這樣都能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更別說現在武器更新了!

那豈不是很容易就能把敵人給打敗?

就上面說的這兩點,兵團首長確實有自信和樂觀的資本,第五次戰役呢,就在這種狀況下開打了。

結果呢,這剛一開始,誌願軍就吃了大虧。

有狀況的,是楊得誌領導的 19 兵團。按照他當時的安排,19 兵團裏的 64 軍 191 師和 192 師會作為第一梯隊,強渡臨津江,再迂回到敵人的後面,把聯合國軍的退路給切斷。

接到命令以後,64 軍在軍長曾思玉的帶領下,馬上就著手進行相關準備。

正常來說,要是想強渡臨津江,首先得把敵人的火力點弄清楚,接著用炮火給它打掉,這樣強渡的時候就能少很多阻力。

就像前面說過的 39 兵團 116 師,就是這樣。在發起沖鋒前,116 師把敵人的各個火力點都摸得特別清楚,然後準確地給拔掉了,這才能在很短的時間裏突破防線獲得成功。

然而,曾思玉率領的 64 軍沒能做到這個。

當時,曾思玉接到兵團總部進攻的命令那會兒,炮兵部隊還沒全進入陣地呢,大部隊也沒到沖鋒出發的位置。

換句話說,準備工作都還沒弄好呢,兵團總部就下命令進攻了。

就這個狀況,曾思玉心裏明白著呢,當時他趕緊給 19 兵團首長打電話,問能不能晚一天進攻,這樣準備工作能更充分點。

但兵團首長回答說:「別問啦,這是命令,照做就行!」

實際上,那些戰鬥經驗豐富的兵團首長,哪能不清楚準備工作沒做好會有啥後果呢。但當時整體的情況是,要是讓 64 軍晚一天進攻,那 63 軍和 65 軍的穿插任務就得暴露,所以從全域出發,那真是不得不行動了。

於是,曾思玉只好讓部隊跑步往前沖,緊趕慢趕的,總算是到了臨津江邊。

隨後,64 軍的 191 師和 192 師,哪顧得上奔襲帶來的勞累,立馬就投入到渡江戰鬥中了,一開始,渡江進展還算順利。

最先渡過臨津江的是 191 師的 571 團和 572 團,雖說渡江的時候碰到了些麻煩,可最後還是成功到了對岸,還把敵人的據點給端了。

但好景也就到這了,往後,誌願軍陷入了特別大的被動局面。

讓誌願軍變得被動的關鍵原因,在於當時的美軍跟之前差別很大,經過前四次戰役,美軍改變了戰術。

首先,大批彈藥不停地往北韓戰場送,其次,好多參加過二戰的老兵也被召回來參戰。

可這都不算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美軍竟然不顧成本地搞起遠端火力覆蓋。

在這當中,美軍第 8 集團軍的司令範弗利特在這方面那可是相當厲害,他跟手下強調,每天打出的炮彈,得比其他部隊多五倍還不止。

他的這一行為,被叫做「範弗利特彈藥量」。

所以,誌願軍要是還依照以前的戰術和打法去打仗,就會讓換了戰術的美軍搞得措手不及,要知道,血肉之軀咋能扛得住鋪天蓋地的狂轟濫炸啊。

而在當時,64 軍的先頭部隊,恰恰碰上了這種狀況。

那時候擋在他們跟前的敵人是韓軍的第一師,以往來看,韓軍通常都是一碰就垮,這個第一師以前也被誌願軍打敗過。

但這回,韓軍第一師楞是把誌願軍的前進給牢牢擋住了。

後來呀,64 軍的兩個師拼命打,還是沒能突破韓軍第一師的防線。這防線之所以這麽難突破,不是因為他們一個個都變成超級厲害的人了,而是他們背後有美軍的炮兵部隊,並且誌願軍頭頂上還有數不清的美軍飛機。

這些力量形成了一道嚴實的防線,光靠誌願軍的身體,根本沒法過去。

不但通不過,而且誌願軍傷亡特別慘重,這時候的曾思玉急得不行,可著急也沒用。

不光曾思玉著急,19 兵團的首長楊得誌那更是急得不行,一個勁兒詢問前方打仗的情況,可每次得到的結果,都是 64 軍還是沒法前進。

最後,楊得誌拿定了一個主意。

他派了 64 軍的 190 師,還有 65 軍的兩個師過去,為的是幫在臨津江灘頭打得艱難的 64 軍 191 師和 192 師,實作突破敵人防線和迂回切割的目標。

而更大的損失,在這道命令下達之後,就開始出現了。

前面說過,191 師和 192 師剛在臨津江登陸,就被敵人擋住沒法前進,還打得很艱難,因此,這兩個師沒開拓出多大的地盤。

換句話說,兩個師的活動範圍不算大,也就大概 20 平方公裏。

本來地方就不大,現在呢,又上來 3 個師,結果 5 個師好幾萬人就得全擠在這小小的一塊地方。

要是能迅速突破把局面開啟那也行,憑借誌願軍快速穿插的戰術,部隊很快就能把作戰任務完成,起碼不會一直被困在原地。

但麻煩的是,敵人的火力強得離譜。

據後來美軍的相關記錄,那時美軍一個連平均每小時能發射差不多 4000 發炮彈,你想想,當時美軍這火力得有多猛啊。

可擠在一塊兒的誌願軍呢,連個能躲的地兒都找不著,只能硬挨著敵人的轟炸。

那段時間,有小股誌願軍部隊開啟了突破口往前穿插,可因為美軍扔下來好多照明彈,誌願軍的位置全給暴露了,最後就被轟炸了。

同時呢,韓軍一師瞅準誌願軍被打得沒法還手的機會,趕緊往前沖,把之前丟了的據點又都給搶回來了。

盡管兵團首長不停嚴厲督促,可臨津江邊的進展一直都很慢。

最後,就因為誌願軍其他部隊進展挺順利,敵軍在別的地方防線有了缺口,有被分割的危險,臨津江邊的敵軍這才只好開始撤退。

這樣一來,誌願軍的 64 軍跟 65 軍就能向前推進了。

這就是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裏損失特別慘重的臨津江戰鬥,相關統計顯示,這次戰鬥的傷亡人數有一萬多人。

因為 19 兵團在此次戰鬥裏傷了元氣,所以間接致使後來 180 師遭受重創。

回頭看看這場戰鬥,有好多值得好好琢磨的地方。頭一個就是,19 兵團是新到北韓作戰的隊伍,既不了解敵人的情況,也不清楚敵人的戰術,而且還光憑著過去的經驗來樹立信心,結果太樂觀,準備也不足,這是這次戰鬥失敗的一個關鍵原因。

其次,總體來講,第五次戰役確實打得有點倉促。這當中,一方面是兵團首長過於樂觀的情緒影響了誌司,另一方面是當時敵軍的各種舉動,讓誌司覺得敵軍想要重演「仁川登陸」,結果匆忙開啟了第五次戰役。

另外,敵人戰術方式有所改變,這也是誌願軍失利的一個因素,不過從這能瞧出來,相關兵團對敵人的變化不了解,這可是個大問題。

因此,這慘烈的結果讓誌願軍的指揮官們明白,得更小心地對待敵人,還得趕緊做出改變,來應對敵人的變化。

這方面,楊得誌後來推廣的反斜面戰術坑道,滿足了應對敵人變化的需要,這坑道就是專門用來對付「範弗利特彈藥量」打法的,在當年的夏季攻勢中,實實在在地克制住了對方那種不計成本的狂轟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