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國誌願軍為愛入北韓籍,晚年攜子歸國

2024-01-27歷史

在烽火連天的韓戰中,中國人民誌願軍響應北韓的請求,跨過鴨綠江,英勇奔赴戰場。

然而,在這個硝煙彌漫的時代,愛情的火花又能持續燃燒多久呢?

雖然他們之間橫亙著國籍的鴻溝,但他們的愛情火苗並未熄滅,反而越燃越旺。然而,在晚年,他卻帶著七個孩子回歸祖國,這是什麽原因呢?

原來,韓戰爆發,中國邊境形勢危急,黨中央毛主席綜合考慮後,決定組織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兵北韓,保家衛國。

於是,一批批年輕的誌願軍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地是北韓。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雖然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是困難重重。

國內的國民黨特務、土匪、反革命分子尚未完全肅清,人民群眾隨時可能受到迫害。

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面臨著來自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威脅,美國操控聯合國聯集結所謂的聯合國軍,企圖侵入北韓。

收到求援訊息的黨中央和毛主席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不伸出援手,蘇區可能會遭受重創,中央紅軍也可能面臨覆滅的危險。

然而,如果出兵援助,中央紅軍面臨的將是裝備和實力的懸殊差距,猶如雞蛋碰石頭,以卵擊石。

現在看來,不僅如此,

10月19日,所有的戰士們滿懷信心地踏上了北韓戰場。隊伍中的王興復或許沒有預料到,他這一去不僅沒有在北韓戰場上喪命,而且更出乎意料的是,他能夠在戰場下活下來。

然而,這一切只因為一個樸實可愛的北韓姑娘,她成為了他此生最大的牽絆。王興復是遼寧省海城人,入伍時只有一月有余,高小畢業,文化水平在當時普遍較低的情況下相對較高。

因此,上級考慮到人盡其才,決定讓王興復在北韓戰場上發揮作用。

盡管王興復在後方的時間並不長,但他很快就接手了新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前線的物資運輸,接待傷病員和過往的部隊。

由於王興復的文化素養較高,

盡管王興復一直在從事後勤工作,但他親身經歷過的戰爭的殘酷令他深感震撼。與此相反,美帝國主義軍隊的戰士們享用著牛肉罐頭和咖啡,他們的武器精良程度遠超於我們的軍隊。

然而,正是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下,我們更加堅定了抗戰的決心和信念。

三年韓戰,中國人民誌願軍和北韓軍民並肩作戰,最終擊敗了美帝國主義,戰爭結束。

當中國人民誌願軍逐步撤出北韓時,王興復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回國名單上。大家不禁疑惑,難道他真的因為那個姑娘留在了北韓嗎?

其實,王興復等誌願軍並未第一時間回國,這是上級的決定。在韓戰期間,誌願軍看著無家可歸的北韓人民,眼中流露出的悲傷深深地打動了他們,使得他們無法就此離開。

因此,他們選擇留下來,幫助這些北韓人民重建家園。

誌願軍高層領導決定讓傷病員先行回國治療,王興復就在留下的人中。留下的誌願軍們在兵站繼續生活,而王興復所在的兵站搬到了北韓平安南道江東郡。

附近有一個小村莊,有幾十戶軍村,誌願軍經常去幫村民修房子、幹農活。而村民們也會時不時給誌願軍送來糧食和禦寒衣物。

當王興復聽到自己的母語在異國他鄉的兵站裏響起時,他感到異常興奮。那種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到的感受湧上心頭。

那個會講漢語的姑娘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曾經的少年歲月。

久而久之,王興復和吳玉實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王興復不僅會邀請吳玉實去兵站看電影和參加聯歡會,還會在節假日時邀請他到家中共度佳節。

吳玉實也會精心裝扮自己,以示對王興復的尊重和感激。兩人的友誼逐漸升溫,成為了真正的朋友。

每當此時,王興復就會拿出兵站分發的水果、饅頭熱情款待吳玉實。而為了遵守禮尚往來的傳統,王興復也常常會前往吳玉家拜訪。

就這樣,兩人在來來往往的交往中,逐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他沈浸在深深的低落情緒中,突然意識到自己對吳玉實的深深愛意。這讓他感到困擾,不知道該怎麽辦,因為這份喜歡是不應該存在的!

就在他被愛情折磨得痛苦不堪時,另一個訊息傳來,讓他更加痛苦。誌願軍即將全部撤離北韓,他們的歸國日期已經確定,很快他們將登上回國的列車。

從此他和玉實將天各一方,再無相見的機會。

面對這可怕的結果,王興復的心情更加沈重了。他意識到,悲傷只會讓人更加萎靡,沒有任何作用。於是,他決定向玉實敞開心扉,分享他的感受。

讓他感到驚喜的是,玉實也對他有著同樣的情感,世界上很少有這樣的事情,那就是你喜歡的人也正好喜歡你。而更加出乎王興復意料的是,玉實竟然說,只要他願意留下,她就願意嫁給他!

王興復在了解情況後,找到了他的領導尋求幫助。雖然領導也感到棘手,不知該如何處理,但在王興復的努力下,經過中朝雙方的協商,他的復原手續很快就辦理好了。

之後,他又開始為申請北韓國籍而忙碌。雖然這件事並不容易,但是王興復堅信,好事多磨,他為了心愛的女子,決定留在北韓,放棄了回國的機會。

王興復曾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北韓籍,但一切努力只為與心愛的人共度余生。最終,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報酬,回國生活後證明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王興復如願以償,與吳玉實結婚,共同生活。正如他所說,山海皆可平,只要所愛值得。

王興復夫婦婚後便和吳玉實的父母同住。吳玉實的父母是江東郡的農民,共有四子三女。遺憾的是,他們的兩個小兒子早年病逝,老兩口只剩下三個女兒相依為命。

女兒們出嫁後,只有吳玉實陪伴在他們的身邊。

也許是因為吳玉實的兩個哥哥沒有從戰場上回來,也許是因為兩位老人飽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再也無法承受生活中的艱難險阻,但是不管留下還是離去,他們最終還是生活在一起了。

這就是「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的寫照。

雖然王興復未曾接受過正規的師範教育,但他將自己畢生所學無私地傳授給了華僑小朋友們,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為指導,備受學生和家長們的好評。

王興復常常為妻子的賢良淑德而感到感動,而妻子吳玉實卻常常陷入深深的內疚之中。她總是覺得如果不是自己,丈夫回國後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不會甘心做一個小學校長,因此更加用心地照顧他。

「也許在愛人的眼裏,我是最美的存在;而在王興復的眼裏,無論自己的選擇帶來何種結果,都必須由自己承擔,無須埋怨任何事。

如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當時情境的壓力,那麽又有什麽值得抱怨的呢?」

原本溫馨的家庭,卻因為生活的壓力而變得不那麽幸福。

盡管吳玉實解決了工作問題,但隨著年歲的增長,他的父母相繼離世。每一個華夏兒女,無論身處何方,心中都深深地掛念著祖國。

恰巧,在探親期間,老天眷顧,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呱呱墜地。

雖然他的妻子和幾個孩子不能一起回國,但王興復還是堅決要求中國駐朝使館同意他們的回國請求。經過多次審批和不懈努力,最終使館終於同意了他的請求。

雖然這讓他感到心痛,但他仍然感激不盡,因為他終於能夠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了。

王興復帶著滿足和喜悅,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祖國的懷抱。他終於恢復了他的中國國籍。我們的人生是多麽幸運,能夠遇見那個我們要一生守護的人。

一旦遇見了他,就要緊緊地抓住,不要輕易地放棄。入朝誌願軍戰士王興復的生活可能並不完美,但他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應該如何做出選擇。

當命運的玩笑出現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當我們在人生選擇中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盡力追求最好的結果,但如果追求無果,我們應該學會接受,並盡我們所能去彌補。

人生就像一副牌,無論怎麽打都會有遺憾,所以盡管大膽地向前走,即使在路上要不斷彌補,路總有盡頭,彌補也能填補心中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