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古代名人如何罵怨種孩子?

2024-04-11歷史

有人說,之所以發明寒暑假,就是為了讓老師和孩子都歡歡。在老師要瘋之前放假,家長要瘋之前開學。現在神獸都放假很長時間了,各位家長是不是都要被孩子氣瘋了?

其實不愛學習的孩子,自古有之。並且古代的家長,歷史上能留下只言片語的,都是牛人。但是牛人的孩子,很多也很平庸。這些牛人看著平庸甚至不務正業的孩子,也很惱火。

陶淵明在這方面有一首特別出名的詩,題目就叫【責子】: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誌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說自己老了,頭發都白了,肌肉都不緊實了,但是這幾個孩子一點都不省心,一個喜歡讀書的都沒有。他們懶的懶、笨的笨、饞的饞,十三歲了六和七都分不清,九歲了就知道找吃的。

算了,就這命了,躺平得了,喝酒吧,千言萬語都在酒裏了。

我查了一下,陶淵明的幾個孩子,確實一個遺傳他優良基因的人都沒有。若不是這首詩,恐怕連名字都留不下。

看到山水田園派鼻祖也為孩子操碎了心,並且孩子也沒有啥成就,是不是感覺心情莫名的好一些了?名人都這樣,何況你我!

陶淵明這首詩不僅能減輕現代家長的焦慮,在古代也有一大批粉絲。這些粉絲還按照陶淵明的思路,也寫了一大批責罵孩子的詩。

比如明代有個人叫劉泰,雖說沒有陶淵明出名,但也是進士出身,智商絕對不差的。他模仿陶淵明,寫了一首【責子效陶彭澤】:

七十吾已衰,兩鬢颯然白。家貧寡生理,僅有三畝宅。

兒癡不知書,頗能勤稼穡。常恐遇饑歲,租庸官府迫。

憂來且傾酒,醉看南山色。

他也說自己七十多歲了,頭發白了。家裏窮沒有什麽產業,只有三畝田地。兒子不會讀書,喜歡種地。我就怕遇到災荒年,收成不好,官府脅迫,這日子就沒發過了。

算了,不想了,喝點酒看看山水吧。

感覺他比陶淵明還要慘一些,只有三畝地,現在都不好過,更不要提古代還有苛捐雜稅。

還有更慘的,明朝盧若騰,崇禎十三年進士,還是兵部主事。這個時間段和官職,過得應該挺悲催的。

此人官聲很好,清軍南下後,他跟著幾個同僚渡海到了台灣,雖說66歲壽終正寢,但在重視家族傳承的古代,落葉不能歸根,也是一大遺憾。

盧若騰也模仿陶淵明寫過責子詩,前面就不說了,總之就是孩子各種不聽話,他各種看不慣。最後一句不像陶淵明那樣風輕雲淡,而是開始罵人了。

他說「爾猶讀父書,定知是蠢物。」這裏面有個成語,「徒讀父書」,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括徒能讀其父書,不知合變也。」

說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完全不知道變通。盧若騰用這個典故罵自己兒子是個蠢貨,應該是氣瘋了。

明代李賢,也是進士出身,曾經跟隨明英宗北征瓦剌,土木堡之變時僥幸回京,後來官至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康熙六十一年,從祀歷代帝王廟。可以說,生前身後,榮耀加身。

但是,他的兒子也不省心。他在【和陶詩 責子】中說:

我言徒諄諄,十不記六七。譬之壟上苗,結秀在堅栗。

賢愚且聽天,不須嗟造物。

這麽厲害的老父親把自己一生的經驗總結成寶貴的財富,一句句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孩子聽。但是,孩子「十不記六七」,這是一件多麽令人崩潰的事情。

節目最後咱們說說名人胡適。當年胡適的大兒子剛剛出生,胡適父愛爆棚,寫了一大堆現在讀起來依然令人無比感動的話。

胡適說,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無恩於你,你無需報答我。反而,我要感謝你,因為有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你碰巧成為了我的兒子,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這話聽著,多麽溫馨,多麽理智,甚至思想多麽前衛。可是,當孩子上學後,胡適的態度全變了。

他對孩子說: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這才是有誌氣的孩子。

不是說不會「以愛之名」掌控孩子的人生麽?如今又有這麽高的要求。

後來,胡適的兒子成績不理想,他破口大罵:

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麽?

你在學校裏幹的是什麽事?你的成績還不要補課麽?

你這樣不用功,不肯聽話,就不要去國外丟我的臉了。

這不是我改變宗旨,這是你自己不爭氣,怪不得我們。

大家看看,從陶淵明到胡適,都被孩子氣瘋了。這樣一想,突然覺得自己的孩子挺好的。幸福果然是對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