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民黨軍的上將可分成四級,要當戰區司令長官須遵循這一潛規則

2024-03-04歷史
抗戰勝利後,張學良因「退休」而讓出的一級上將名額,由時任國防部長的二級上將白崇禧頂了缺。
而1946年9月,馮玉祥被蔣強令退休,他留下的一級上將名額,則於幾個月後授予了時任參謀總長的二級上將陳誠。
陳誠的陸軍一級上將,是蔣記黃埔系中繼何應欽之後第二位晉升的。他和何應欽一起,也是大陸期間黃埔系唯二的一級上將。
至於蔣本人,則早於1935年就給自己授予了特級上將軍銜,且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就國民黨軍隊來說,上將已經是其「六等十八級」系統的最高等級。但是,國民黨軍隊的上將銜,又分了四級,依次為:特級、一級、二級和準級(中將加上將)。
特級上將自不用多說,這是為蔣量身訂做的,下面我們就大致討論一下其他三種級別的上將分別意味著什麽。
一級上將者,基本為各大實力派系的軍頭代表
1935年國民政府授予的一級上將,計有中央軍代表何應欽、晉綏軍代表閻錫山、西北軍代表馮玉祥、桂軍代表李宗仁、東北軍代表張學良、粵軍代表陳濟棠、湘軍代表唐生智、滇軍代表朱培德、閩系海軍代表陳紹寬等9人。
除了以上9人,以及再拋開去世後追贈的一級上將,蔣軍在大陸期間透過正常途徑晉升一級上將者,還有白崇禧、陳誠,以及1939年授銜的程潛,總計12人而已。
由此可見,凡一級上將者,要麽是重要的地方派系軍頭,要麽是中央軍的代表(何應欽、陳誠),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軍政部長等實權要職人選基本不會出在以上範疇之外。
二級上將者,基本位居戰區司令長官高位
1945年上半年,軍委會根據戰事需要,重新調整了全國各大戰區的劃分: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軍銜為中將加上將;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老牌的一級上將;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正牌的陸軍二級上將;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1936年授予中將加上將銜,1946年晉升為二級上將;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老牌的二級上將;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陸軍二級上將;
第七戰區,余漢謀,中將加上將;第八戰區,朱紹良,陸軍二級上將;
第九戰區,薛嶽,陸軍二級上將;第十戰區,李品仙,二級上將;
後來組建的第11、12戰區,司令長官分別為孫連仲,傅作義,皆為二級上將。
也就是說,抗戰末期的12大戰區,除了個別長官為中將加上將外,大部份為陸軍二級上將,普通中將連想也不要想,這就是不成文的「潛規則」。
到內戰時期,出任「剿總」總司令及綏靖公署主任者,大部份軍銜都為二級上將及以上。
杜聿明、宋希濂等黃埔之秀,都因資歷有限且軍銜僅為中將而無法就任正職。
中將加上將銜,實則是個尷尬的存在
獲授此銜者,基本都是資歷足夠,但因二級上將名額有限而無法真正晉升,為便於指揮手下的一眾中將,故給了個安慰性的尷尬軍銜。
薛嶽指揮前三次長沙會戰時,正式軍銜都是中將加上將,否則很難名正言順地指揮中將一級的軍長、集團總司令等。
有人說,國民黨軍的中將加上將銜,僅在抗日戰爭這個特殊的時期存在,其實是不太成立的。
比如黃埔系的羅卓英、湯恩伯等,都是在1946年晉升為中將加上將銜的,與胡宗南一樣,他們遞升為陸軍二級上將,都是去到寶島之後的事情了。
總體說來,大陸期間的國民黨軍中,一級上將者都是地方實力派或中央軍的代表軍頭,二級上將及中將加上將者皆為高於省主席級別的實力存在。
而國民黨軍各級上將的總人數,一般不高於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