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揭秘鄭和下西洋叫停真相!賺錢神話還是賠本買賣?

2024-04-17歷史

也不能憑借成化年間的兵部郎中劉大夏一句話,說三寶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縱得奇寶回國,於國家何益,咱就直接下定論,說鄭和下西洋是虧錢的,這肯定是片面的。劉大夏說的不是實情,而是從自身利益考慮才下的結論。

別忘了永立年間朱棣五次親征蒙古,派人攻占交趾,遷都北京,修三大殿,修京杭大運河,經營東北控制女真,建哈密衛,再加上修永樂大典,就這些工程,換在別的朝代是100年以上的活兒,難道不需要巨大的財政支出來支撐嗎?這玩意在哪個朝代都是勞民傷財的,但是為啥歷朝歷代皇帝沒有一個人能幹得了這麽多呢?

而且即使是永樂朝幹了這麽多的浩大的工程,既沒有出現動亂,也沒有出現過財政入不敷出。這就不得不讓人考慮了,朱棣從哪兒搞這麽多錢來支持這些工程和戰爭。俗話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很明顯除了正常的國家田賦稅收之外,一定還有其他途徑有更大的利潤,否則你怎麽理解他這些政績呢?

明史專家田培棟先生認為,透過【明憲宗實錄】的記載可以推斷出,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共計賺近70多萬兩,白銀1000多萬兩,其他珍寶香料,胡椒,蘇木,不計其數,雖然推斷不見得準確。實際記載這些財富到英宗期間才消耗殆盡,而且也不見得下西洋的耗費,憲宗時期就支撐不了,英宗時期正統六年就已經耗子制造了120只"下番海船",永樂時期也只不過是百只船,海船規模都差不多,這說明在英總時期仍然有足夠的財力下西洋,花費根本就沒有劉大夏說的那麽誇張,而明憲宗勵精圖治他財力物力不見得比英祖時期差,完全有實力支持下西洋的活動。

稍微懂點經濟學和國際貿易學的人就知道,貿易這種事,就是我們家遍地都是的瓷瓶,到他們那兒就成了稀世珍寶,他們那兒白給都不願要的象牙,到咱們這身價馬上就翻100倍。這就是國際貿易所帶來的利潤,所以雙方其實都能各取所需。

就以下西洋獲得的大宗商品胡椒為例,鄭和在原產地蘇門答臘收購價是100斤一兩銀,而洪武年間胡椒的標價是100金20兩銀,坐地就翻了20倍,拋棄中間的物流成本,賣一個賺10個,也是輕輕松松。不過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當胡椒的數量越來大的時候,需求沒有大的變化,就會導致胡椒的價格越來越低。

但這個時候朱棣幹了一個事非常不地道,他把胡椒蘇木折俸發給官員,剛開始這玩意兒賣的比實際薪資都高,但是賣的越來越多就導致價格下跌,但朱棣不管那一套啊,直接以行政的強制手段,讓胡椒蘇木和員工俸銀成固定比例兌換,這樣朱棣就省了大把的銀子,但是官員肯定是不樂意了。朱棣能這麽幹,當時肯定沒人敢吱聲,但是到了憲宗這裏,劉大夏心裏肯定一萬只羊駝馬狂奔呢!

心想好不容易把那點胡椒庫存發完了,你現在又給我整這事兒,可拉倒吧!我寧可找一塊豆腐撞死。從英宗開始就已經分內庫和外庫,內庫歸皇帝,外庫歸百官,下西洋花錢是從外庫出結果,掙的錢都進了內庫,百官不但沒有從中獲利,反而還要接受胡椒蘇木通貨膨脹,還得為外國朝貢的使節迎來送往,準備回賜品出工出力,所以說下西洋朝貢貿易本身是一個皇帝和朝廷主要獲利者的壟斷貿易活動,不能得到百官的支持,自然就無法延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