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00名紅軍為掩護主力突圍,未收到撤退命令,一直打到新中國成立

2023-12-11歷史

1935年1月,紅軍順利抵達遵義,隨即召開了中國共產黨歷史轉折點——遵義會議。

這場會議,再度讓毛主席回到軍事領導的位置,對中國共產黨之後的革命有著「開天辟地」般的意義。但當時蔣介石調遣的數十萬大軍就在身後,稍有不慎,革命的火種就將熄滅。

危急時刻,毛主席做出二渡赤水的決定,為了掩護主力的方向意圖,中央決定組建川南遊擊縱隊。

這支部隊共有400名紅軍,他們的任務就是掩護主力突圍,而代價,極有可能就是全軍覆沒。

也因此在失去聯絡之後,黨中央並沒有對這支部隊下達撤退命令。

但讓黨中央沒有想到的是,這支部隊竟然一直打到了新中國成立。

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麽?

川南遊擊隊的建立、周恩來的談話

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就「一渡赤水」,離開了遵義,向四川南部進發。

黨中央此舉,是打算與長江以北的紅四方面軍完成會師,壯大革命力量。

但這個意圖被蔣介石得知後,蔣介石抽調了數十萬的部隊,就堵在川滇黔邊區,堵住紅軍去路。

之後,他又讓四川軍閥劉湘率領三個師進入貴州,追剿紅軍。

前路被堵,毛主席於是決定「揮師東進,再渡赤水」。

毛主席此舉,在於尋找新的出路,同時讓敵人摸不準我方的去路,盡可能發揮紅軍靈活的優勢。

但紅軍行動,還是需要與敵人產生交集,如此自然再度暴露行蹤。

這時候,再有幾個主力部隊「暴露」在敵人的眼中,就可以為中國共產黨轉移爭取時間了。

於是,經過黨中央討論決定——抽調部隊組建中共川南遊擊縱隊,並設立川南特委,由黨中央直接領導。

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打著中央紅軍的旗號,在川南一帶制造假象,從而掩護主力突圍。

但當時情況危急,這樣一支部隊留在川南,就相當於「壁虎的尾巴」一樣,結局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

如此情況,誰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兵去送死。

因此,雖然有了組建的計劃,但其成員卻得不到補充。

毛主席了解情況後,召開會議,決定抽調政治保衛局第五連、一個警衛排、一個運輸排及傷員200余人,共計400人組成川南遊擊縱隊。

為了更好地領導這支部隊,黨中央選舉原紅六師政委徐策、原幹部團上幹隊政委余澤鴻、八軍團民運部長戴元懷等組成川南特委,負責這支部隊接下來在長江以南、金沙江以東地區的遊擊工作。

時間很緊急,很快川南遊擊縱隊就要與紅軍主力部隊分開。

臨行前,周恩來同誌召集遊擊縱隊幹部,開展動員大會,他說:

「黨中央抽調你們留在這裏,一是要打擊敵人,二是要安置、保護傷員,三是要在此地建立革命根據地;大家要服從中央的決定,堅持鬥爭。主力突圍之時,我會向你們下達撤退命令!」

周恩來說完,特委書記徐策站起來說:

「黨中央如此信任我們,我們一定不會辜負組織的信任!」

特委委員戴元懷動情地說:

「從瑞金一路走來,多少兄弟先後倒下?他們能為了革命犧牲,我們亦能為革命犧牲!」

在場眾人聽到這話,想起一路走來的經歷,紛紛眼眶通紅。

但同時,他們也更加堅定在川南打遊擊的決心——只要紅軍突圍,紅軍革命就還有希望!

深入川南、紅軍順利突圍

2月12日,川南遊擊縱隊正式與紅軍主力分手,到達敘水一帶。

在這裏,他們遇到了「綠林好漢」王逸濤。

王逸濤曾就讀於黃埔軍校,曾加入紅軍,後來因為一些原因離開紅軍,回到了家鄉「劫富濟貧」。

川南遊擊縱隊抵達此地後,王逸濤就打算帶著自己手底下的三百多號兄弟,一起加入川南遊擊隊,得到了特委書記徐策的同意。

王逸濤在當地打遊擊已久,對當地的情況極為熟悉,再加上他帶來的有300多人,幾乎等於另一支遊擊縱隊。

於是,徐策決定讓王逸濤擔任這支部隊的司令員,而自己則擔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余澤鴻為宣傳部部長。

完成整合後,縱隊很快就投入戰鬥,配合中央紅軍「二渡赤水」。

敘永阻擊川軍的作戰非常順利,也讓駐紮在瀘州的川軍惶恐不安,他們擔心紅軍主力仍然是北渡長江。

駐軍急忙將此訊息匯報劉湘。

劉湘得知後,急令郭勛祺固守川南要隘;令黔邊的潘佐旅回守敘永城;令範子英回師,夾擊敘永敵人。

劉湘的指揮,減少了追擊中央紅軍的兵力,也讓紅軍順利回到了黔北,同時為再奪遵義奠定基礎。

完成了這一戰略目標後,縱隊再度往川南方向前進,此時縱隊依舊與中革軍委保持聯系,軍委要求縱隊將追敵引向古藺縣附近,配合紅軍東進的戰略。

2月下旬,經過近一個星期的奔波,縱隊已經來到長寧梅烔場,縱隊派出代元昌、黃子能到田中鄉組織區委,在當地展開遊擊作戰。

但因為部隊中的不堅定分子叛變,導致代、黃二人犧牲。

到了3月份,縱隊5大隊再次與敵人遭遇,雙方激戰幾小時,成功擊斃數十名敵人,但在交戰過程中,特委組織部長代元懷、大隊長梁亞伯不幸中彈犧牲。

也是在此時,因為隊伍作戰過程通訊工具被摧毀,紅軍主力部隊又完成轉移,這導致縱隊開始與中央紅軍失聯!

好在,附近劉復初的南六遊擊隊成功與縱隊會合,壯大了縱隊的兵力,也讓縱隊始終有能力繼續展開遊擊作戰。

到了5月,徐策在「五一」勞動節慶祝大會上,布置戰鬥任務,余澤鴻則在當地積極展開宣傳,成功讓當地許多貧困青壯年前來參加遊擊隊,也讓遊擊隊得到新生力量,聲勢越來越大。

縱隊在川南「南征北打」,讓蔣介石誤以為紅軍主力始終在川南。

他不斷電令劉湘加緊「圍剿」,甚至派出數萬兵力進行「大掃蕩」。

如此一來,也為中央紅軍的突圍分攤追剿兵力,但也讓縱隊面臨巨大的危機。

而在這個時候,川南遊擊縱隊又出現了一個大叛徒。

王逸濤的叛變、遊擊隊損失慘重

從3月份開始,敵人對縱隊的「圍剿」就沒有停止,這也讓遊擊隊損失慘重,從而對新加入的成員的考驗不到位。

余澤鴻在了解到這種情況後,在特委會議中重申了【綱領】的重要性,號召全體官兵一定要堅持鬥爭、革命到底。

在他的帶領下,全體指戰員對自己部隊的思想工作進行強化,清除了隱藏的腐敗分子,也讓部隊戰鬥力得到提高。

但縱隊轉戰到雲南威信時,司令員王逸濤又離隊叛變。

原來,王逸濤本就對革命不夠堅定,這也是他當年離開紅軍的原因之一。

而這一次,則是因為他妻子安碩甫的來信。

安碩甫一直在做著「地下工作」,遭到國民黨特務抓捕後,她經受不住敵人的嚴刑拷打選擇背叛革命。

在她信件的勸說下,最終王逸濤也選擇離隊叛變。

一位司令員的叛變,對縱隊的打擊是極其重大的。

受他影響,縱隊中諸多新進的紅軍士兵都對革命不再堅定,許多王逸濤帶來的兵也有了離隊的打算。

好在徐策、余澤鴻等人積極應對,才讓隊伍沒有一下子就散開。

但王逸濤叛變後,以他對縱隊的了解,帶著國民黨軍直撲縱隊所在地,也讓縱隊損失慘重,徐策也在作戰中身負重傷。

到了這一步,縱隊已經如風中殘燭,隨時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徐策也因為缺乏醫療條件,最終傷勢太重不幸犧牲。

在臨終前,他指定余澤鴻代替他的一切職務,擔任特委書記和軍隊司令。

余澤鴻眼眶含淚,送別了徐策。

他召開會議,表明自己缺乏軍事指揮經驗,讓劉幹臣接任司令,自己則任書記兼政委——之後帶領部隊一頭紮進了烏蒙山。

8月初,敵人的掃蕩稍寬,余澤鴻趁機帶領縱隊在烏蒙山附近發動群眾參戰,再次讓部隊得到了補充。

這一次,余澤鴻總結了王逸濤叛逃的經驗,與全體指戰員積極展開思想教育,清除了部隊中隱藏的反動分子,強化了隊員們的革命意誌。

這一時期,川南遊擊縱隊的兵力一度發展到了2000人,也讓蔣介石誤以為此時仍有紅軍主力在川南。

於是,蔣介石在四川與顧祝同、劉湘、陳誠、薛嶽等人開會,制定「徹底消滅」的戰略。

在蔣介石的命令下,川南各地軍隊完成集結,共計10萬之眾,圍剿川南縱隊。

敵人圍剿規模浩大,鬥爭極其激烈,經過十數天的艱苦作戰,縱隊仍不能擺脫敵人的追擊,損失慘重。

加上長時間作戰,後勤得不到補充、傷員得不到救治,縱隊再度進入危急時刻。

在這個時候,特委緊急會議上,與會人員也發生了分歧。

余澤鴻犧牲、戰鬥到新時代

一些同誌認為,部隊損失慘重,敵人的「圍剿」步伐又有增無減,應該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散行動,等待時機再集合;但另一部份認為,此時隊員已經很少,再分散的話容易面臨「蠶食」危機,應該集體行動。

會議經過討論,最終還是選擇第一種觀點,即化整為零,分成兩隊:一隊則由龍厚生帶領,前往雲南紮西、鎮雄一帶;另一隊由余澤鴻率領,轉戰長寧一帶。

龍厚生在轉移過程中,與敵人一個保安團照面,雙方激烈交火。

但最終我方因為裝備緊缺、人員受傷,陷入挨打局面,最終被敵人打散。

敵人透過俘虜的隊員得知我方計劃,開始在後方對余澤鴻部緊追不舍。

到了12月中旬,余澤鴻部也被敵人追上,戰鬥再度打響。

余澤鴻率部幾次突圍都沒能成功,最終被圍困於碗廠坡,余澤鴻也因為中彈,壯烈犧牲。

深夜,縱隊再度組織突圍,終於成功趁敵人不備,離開了碗廠坡,來到連天山。

此時的隊伍,僅剩下17人。

這17人深入連天山,敵人多次組織兵力入山「圍剿」,均未取得成功。

「圍剿」一個多月無果後,選擇了撤兵回城。

特委下山後,徐茂良帶回了30多人歸隊,部隊才勉強達到50人。

但因為未收到黨中央的命令,他們始終堅持在川南進行遊擊作戰。

到了1936年1月,再度發展到了400多人,恢復縱隊建制。

紅軍順利會師後,周恩來因為一直沒辦法與縱隊取得聯系,便以為這支縱隊已經犧牲,曾為此淚流滿面。

而此時的縱隊經過多次傷亡再重組又被打散,再度恢復建制,最初的成員早已經十不存一,但他們始終記住當年的命令,得不到黨中央直接下達的撤退命令,他們堅決不撤。

後來,特委又在雲南、貴州組成遊擊隊,在當地展開遊擊鬥爭。

因為所處地方偏僻,即使後來國共再度合作,當地的遊擊作戰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而縱隊也因此始終在敵後與敵人展開鬥爭,長達12年,一直到西南解放,新時代的到來!

小結:

解放西南時,中國共產黨才知道,原來川南遊擊縱隊當年並沒有完全犧牲。

川中央領導得知後,肯定了這支遊擊縱隊的貢獻與功績。

作為軍隊最初的建立者,彭德懷元帥就一直想親自動身前往探望,但一直到1966年才有機會。

他親自到川南珙縣,了解縱隊成員的情況,向壯烈犧牲的戰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懷念。

川南遊擊縱隊,是一支英雄的隊伍,也是紅軍子弟兵為黨為國甘願犧牲的代表隊伍,後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樣一支人民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