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文輝獨攬西康十多年,蔣介石無可奈何

2024-01-28歷史

劉文輝獨攬西康十多年,蔣介石無可奈何。

在民國時期,四川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動蕩,劉文輝曾在此時聲名大噪,但最終在侄子劉湘的進攻下敗走西康。1939年,在蔣介石的刻意安排和當時錯綜復雜的局勢下,劉文輝成為了新成立的西康省主席。

在主政期間,他堅守在西康地區,抵擋住了蔣介石多次滲透的嘗試,最終維護了西康的獨立地位。隨著人民解放軍在1949年進入四川,劉文輝率領軍隊宣布起義,並協助解放軍完成了解放西康和西藏的壯舉。

雖然西康省在1955年被撤銷,但劉文輝的「西康王」故事在當地仍然廣為流傳,成為了一個不朽的傳奇。

劉文輝,一位在川軍中快速崛起的少年英才。然而,他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在與劉湘的對決中敗下陣來,被迫退居西康地區。

雖然劉文輝的仕途有些波折,但他依舊是一位在民國歷史上擔任近20年封疆大吏的重要人物。 劉文輝出生於1895年1月,排行老六。

他天生聰明,年僅13歲就虛報年齡報考成都市陸軍小學,並被破格錄取。之後,他連續考入北京陸軍中學和保定陸軍學校,最終在1917年從保定軍校第二期炮科畢業。

劉文輝的優秀成績讓他得到了許多軍閥的垂青。然而,他得知他的族侄劉湘已經在四川成為旅長後,毅然決定回到老家。

在他的大哥劉文淵的幫助下,他與劉湘一見如故,劉湘隨後將他安排到川軍第八師擔任上尉參謀。 隨著軍閥混戰的加劇,劉文輝逐漸升至川軍第一混成旅旅長的位置。

他的五哥劉文彩在宜賓富甲一方,給予他軍費上的支持,這使得劉文輝開始有了和劉湘相庭抗禮的資本。

1927年國民政府北伐成功消滅了北洋軍主力,劉湘與劉文輝均表示願意歸順國民政府。蔣介石為了拉攏和分化二人,讓輩分高的劉文輝擔任四川省主席,而年齡更大的劉湘則被任命為川康裁編軍隊委員長。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蔣介石與其他地方實力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這使得四川也卷入了新一輪的軍閥混戰。 當時,劉文輝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四川中部平原和西部山區,而劉湘的勢力則主要集中在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

雖然在共同打擊其它軍閥時,劉文輝和劉湘曾攜手合作,但不久之後,二人就開始為了是向外發展還是選擇偏安四川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在中原大戰時,劉湘選擇了向蔣介石效忠,而劉文輝則選擇了加入反蔣陣營。盡管如此,他們的鬥爭並未因此而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1931年,劉湘無端扣押了劉文輝價值200萬銀元的進口物資,並唆使其部下引發事端,導致了一場叔侄二人與其他軍閥的持續近一年的「二劉之戰」。

由於得到蔣介石的支持,劉湘的軍隊戰鬥力更加強大,劉文輝則屢戰屢敗,最終失去了川中富裕地區,只能退守康定一帶。

然而,劉湘也擔心鄧錫侯等其他軍閥會借此壯大實力,因此主動提議停戰。為了維持政治平衡,蔣介石命令劉文輝負責西康建省委員會,以牽制劉湘。

同時,蔣介石也希望劉文輝將來會再次對劉湘構成威脅,這樣他就有足夠理由派遣中央軍入川,實作其對四川的中央化。

蔣介石在西康地區的治理面臨著民情復雜與西藏穩定等多重壓力。他為了拉攏劉文輝,讓他擔任西康省主席,但劉文輝在敗退西康地區後,已經很難重新崛起。

除了他所部只剩下一個24軍兵力單薄外,西康地區的惡劣地理環境和人口稀少也是劉湘願意放過劉文輝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一直只能控制成都平原附近的川西山區,而雅安以西是青藏地方少數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的過渡地帶。

清朝時期,雖然理論上四川省管轄範圍已經涵蓋了康巴地區,但當地的政務主要是由世襲的大小土司和寺廟活佛掌握。

直到1905年清末新政時期,為了穩固邊疆並抵制英國人對西藏的侵略,中央政府才提出在康巴地區建立西康省。

在上世紀30年代,由於國民政府對邊疆的控制能力減弱,西康建省的計劃被取消,改為設立西康特別行政區。劉文輝領導的軍隊雖然在軍閥混戰中失敗,但多次成功阻止了被英國支持的西藏地方軍隊的入侵。

1935年2月,長征中的中央紅軍為了繼續北上,需要尋找一條避開川軍主力的路線。毛澤東等領導人最後制定了從雲南渡過金沙江,再沿四川和西康交界地區北上,突破大渡河的行軍路線。

蔣介石聽說了這個訊息,非常高興,命令中央軍進入西康和四川,企圖一勞永逸地解決紅軍和所有四川地方軍閥的問題。

然而,劉文輝對紅軍的入境感到非常恐慌,他害怕強大的紅軍會在他的地盤上建立根據地,也擔心中央會以「圍剿」紅軍為名消滅他的勢力。

為了自保,當蔣介石命令劉文輝堅守大渡河各渡口甚至拆毀瀘定橋時,他都選擇了陽奉陰違。紅軍能夠順利渡過大渡河,一定程度上也要感謝劉文輝的幫助。

蔣介石在中央紅軍北上後,原本計劃先解決實力較弱的劉文輝。然而,意外的是紅四方面軍南下與劉湘部在百丈關展開決戰。

在這種情況下,劉湘被迫同意讓中央軍進入四川。於是,蔣介石借此機會將四川打造成了他未來的大本營。 盡管經歷了一次危機,劉文輝依然在西康堅守。

他積極與當地的少數民族建立良好的關系,同時致力於經濟建設,最終成功穩固了自己的統治。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劉文輝和劉湘都表示支持蔣介石作為抗日的領袖。

劉湘主動將重慶讓給國民政府作為陪都,並親自率領川軍主力出川抗日。劉文輝也有參與抗日的意願,但由於西康地區的兵源稀少,無法組建大規模的軍隊。

此外,蔣介石也擔心如果將劉文輝的部隊調往東部,西藏可能會變得不穩定,因此沒有調動他的部隊參加抗日。

1938年1月,時任四川省主席的劉湘因病去世。當時蔣介石誤認為川軍已經群龍無首,就獨斷下令改組四川省政府,並任命其親信張群為四川省主席。

然而,張群並未得到四川軍民的認同,他們紛紛抵制並邀請劉文輝回蓉主政。最終,蔣介石不得不用西康省主席一職收買劉文輝,並任命川軍將領王纘緒為四川省主席。

1939年1月,國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西康省以康定為省會,劉文輝如願以償成為了西康省主席。劉文輝上任後公開成立省保安隊並自任司令,並兼任國民黨西康省黨部主任委員,成為了真正的「西康王」。

劉湘曾經的西康省雖然面積與四川相當,但人口只有300萬,且有一半是少數民族。然而在劉文輝的領導下,西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當地人民依然記得劉文輝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如果縣政府比學校氣派就槍斃縣長」。這句話的影響深遠,使得許多縣長都去學校擔任教職,西康的文盲率也因此大振幅下降。

劉文輝一家與四川地方派共同與蔣介石對抗,積極與共產黨合作,盡管蔣介石透過重用王纘緒和收買劉文輝成功控制了整個四川地區,但許多四川地方官員仍然以各種方式抵制他的統治。

1938年7月,劉文輝、王纘緒和其他四川實力派與雲南省主席龍雲舉行秘密會議,討論如何抵制蔣介石對四川的滲透。

然而,王纘緒不久後就向蔣介石告密,這讓劉文輝等人非常憤怒,他們迫使王纘緒辭去了省主席的職務。 蔣介石對自己的政治手腕過於自信,竟在9月提出由自己擔任四川省主席。

然而,當他親自到成都視察後,他意識到四川的情況比他預想的要復雜得多,於是他同意由張群擔任四川省主席。 在抗日戰爭中,川軍各部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蔣介石卻趁機將很多部隊中央化。

川軍將領要麽成為光桿司令,要麽被解除軍權,因此他們對蔣介石的不滿與日俱增。

在西康一隅的劉文輝,同樣對蔣介石可能剝奪他的權力感到擔憂。在抗戰前,中共南方局就透過劉文輝的親家張叔明和民盟中央委員張誌和與他建立了聯系,開始爭取他的支持。

1938年4月,劉文輝去武漢時,秘密與中國共產黨代表吳玉章會晤。7月,董必武、林伯榘去武漢參加國民參政會時,在成都和劉文輝進行了深入交流。

1939年夏,董必武、林伯榘和王若飛又在重慶與劉文輝見面,他逐步認識到蔣介石反動政權的本質,開始傾向共產黨。

1941年,劉文輝資助民主人士成立「唯民社」並創辦【唯民周刊】。1942年,他在張誌和的引介下,秘密見到了周恩來。

為了支持共產黨,地下黨員王少春按黨中央的指示,在雅安一個旅部中設立秘密電台,劉文輝專門調了一個連來保衛電台和王少春等人。

在1944年,劉文輝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並成為中央委員,同時,許多反對蔣介石獨裁的民主人士也從四川來到了雅安繼續活動。

雅安因此被譽為「大陸上的香港」。 蔣介石自然不會對劉文輝的活動坐視不管。早在西康建省之初,蔣介石就提議派兩個師進駐西康,協助劉文輝維持治安。

但是,劉文輝以西康財政收入有限為由,拒絕了這一提議。他表示,如果蔣介石派兵入康,需要提前給其撥付大額軍費。

然而,蔣介石並沒有就此放棄。他秘密派人潛入西康,煽動組織土匪暴亂。劉文輝先假裝不知情,但是在時機成熟後,他突然發兵將其剿滅。

蔣介石又提出提拔劉文輝的部下為軍長,企圖借此削弱劉文輝的勢力,但這一計劃也以失敗告終。盡管蔣介石使出了各種手段,但劉文輝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堅決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

蔣介石企圖派遣軍隊進入西康建設康青公路,劉文輝針鋒相對,要求其親信擔任築路總團長。然而,蔣介石旋即改變策略,設立西昌行轅,並派遣軍統特務頭子徐遠舉擔任第二處處長,負責監視劉文輝及其親信。

然而,當他們到達康定時,反而被劉文輝嚴密限制,無法正常工作。這些卑鄙小動作讓劉文輝對蔣介石更加反感,而蔣介石也因為抗戰的巨大壓力,無法抽調更多力量對西康采取軍事行動。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蔣介石認為他已經控制了整個國軍系統,除劉文輝等軍閥外,無人能與之爭鋒。

他試圖將勢力滲透入西康,甚至要求劉文輝率24軍參與解放戰爭。然而,劉文輝早已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協定,以交通困難等理由,堅決避免其嫡系同解放軍進行消耗。

他雖擔任省政府主席,並兼川康綏靖公署副主任,但在1948年參加了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也就是民革。諷刺的是,到1949年初,蔣介石的主力部隊全部為我軍消滅。

然而,他又試圖效仿抗戰時期,利用四川實作東山再起,任命劉文輝為川康滇黔4省聯合「剿匪」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官,希望劉文輝等人能不計前嫌,與他精誠合作。

蔣介石在西南發動起義,以支持土改和林業部的工作,並在晚年擔任該部長。1949年8月29日,他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召開軍事會議,要求劉文輝等四川地區的實力派和宋希濂集團、胡宗南集團共築防線,保住半壁江山。

然而,劉文輝、潘文華與鄧錫侯都已經與蔣介石離心離德,在軍事會議上,劉文輝公開表達了對蔣介石過去的不滿,認為他曾經把他們和共產黨都當作敵人,削弱他們。

然而,隨著胡宗南所部進入四川,劉文輝等人的處境開始變得危險。當年8月,劉文輝曾經想過起義,但被周恩來阻止。

周恩來希望他能積極準備、相機配合,但不宜過早行動,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損失。劉文輝與王少春商議後,決定由代軍長劉元瑄和兩位師長負責軍事行動,張為炯代理省主席負責省政府起義準備工作。

劉文輝則孤身前往成都,以便隨時掌握蔣介石的動向,並準備行動。

在1949年10月,我第二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已經在川東打響了解放大西南的號角,川東和貴州的國軍各部紛紛敗下陣來或者選擇起義。

11月31日,蔣介石從重慶趕到成都,準備部署"川中決戰",然而在12月7日,當劉文輝和鄧錫侯商量起義的時間時,蔣介石突然命令他們去北較場進行一對一的對話。

他們意識到時間緊迫,劉文輝命令駕駛員先開空車出成都北門等待他,他自己則穿越小巷並從城墻缺口處翻墻而出,鄧錫侯也成功脫身。

然後,他們一起去95軍指揮部與潘文華會合。12月9日,劉文輝、鄧錫侯和潘文華聯名在彭縣發表通電,宣布各自部隊的起義,不僅正式宣告四川軍閥與蔣介石集團的割裂,而且在政治上動搖了蔣介石中央軍在四川和西康駐紮的基礎。

無奈之下,蔣介石和蔣經國在10日狼狽逃往台灣。

蔣介石父子隨著劉文輝等人的起義和解放軍一野18兵團的進攻,殘余的中央軍各兵團迅速瓦解。胡宗南命令敗兵退到西康,卻發現無法立足,他本人不得不違抗蔣介石的命令離開康定。

我軍在劉文輝的幫助下順利進入西康,並很快控制了金沙江以東的川東地區,然後以此為基礎向西藏進軍。1950年6月,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會改設為雅安[3]。

直到1955年,西康省才被取消,並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劉文輝起義後,先後在四川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等重要職務。

令人感動的是,在四川開始土改後,他積極支持政府,把名下的土地全部交了出來。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調遣劉文輝到北京擔任林業部部長,這位曾經的「西康王」在晚年的生活中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國林業建設中,對於過去的身世,他卻閉口不談。

劉文輝為新中國成立所做出的貢獻,永載史冊,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參考資料:[1]孟召光.淺析1932年後的劉湘[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08(12):94-95.[2]劉景泉主編.中國抗日戰爭人物大詞典.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第149頁.[3]雅安市誌編纂委員會編纂,雅安市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60-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