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1歲的劉華清準備退休,鄧小平突然召見選為接班人交給兩大任務

2023-12-13歷史

1987年,劉華清在海軍司令員的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五年。

當時部隊正在推動幹部年輕化,已經71歲的劉華清做好了退休準備,打算把發展海軍的事業交給年輕同誌。但一個意外卻讓他做出了另外的安排。

這年11月18日,鄧小平在家中召見了劉華清等人,這是一場小型的會議。其實,鄧小平與劉華清在考慮同一個問題。他對劉華清和洪學智說:「軍委決定,調你們兩個來,擔任軍委副秘書長。」

聽到這個訊息,劉華清頗為意外,他從未想過自己還會承擔這樣的重擔。

鄧小平還嚴肅地對劉華清說:「調你到軍委來工作,就是抓裝備,抓現代化!」

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鄧小平這一安排並不簡單,而是在挑選接班人。僅僅2年後,鄧小平便推薦劉華清擔任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

鄧小平為何會選中劉華清呢?

劉華清與鄧小平

鄧小平的得力助手

劉華清出生於湖北黃安縣,11歲便成了本村兒童團長。參加過鄂豫皖蘇區的歷次反「圍剿」戰役,並經歷了艱險的長征。

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年僅21歲的劉華清在129師司令部任秘書處主任。

說是秘書處,實際上只有他一個人。工作很龐雜,既當參謀又當秘書,必要時還要保護首長安全。他就是在執行護送首長的任務時與鄧小平認識的。

1938年初,中央調鄧小平到129師任政委。129師則派劉華清先護送劉伯承師長到山西洪洞縣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開會,然後接鄧小平到遼縣129師駐地履職。

路上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離開總部時劉華清曾問過總部管理人員:「我身上一分錢沒帶,路上吃住怎麽辦?」

管理人員表示上級沒有交代,按照慣例都是自行解決。但是出於保密,大家是化裝出發,不便用鄧小平的名義去找地方政府。下一步食宿該怎麽辦?愁壞了劉華清。

到了根據地範圍的武鄉縣,劉華清先是找了一家地主的房子把鄧小平安頓下來,然後如實跟他匯報。鄧小平笑著說:「我身上有錢,你跟我一起去吃,其他人你找村幹部商量一下。」

劉華清有些慚愧,連首長的吃飯問題都沒解決,怎麽好意思再用首長的錢。於是便回答說:「鄧政委,讓警衛員陪你去吃吧。其他人員我們一起找村萊恩排。」

真是禍不單行。他們乘坐的是一輛繳獲的燒木炭的日本老式汽車, 第二天準備出發時車拋錨了,司機搗鼓了半天發現是一個零件損壞,而且沒有備件更換。

解放戰爭初期的劉華清

劉華清只能去聯系縣政府,要到4匹馬。由於人多,劉華清只好請鄧小平胡警衛員們騎馬先行,他和另外幾個工作人員徒步前行。好在路程不遠,只用了一天時間,他們便趕到了師部駐地。

從此,鄧小平與劉伯承開始了長達13年的合作,他們共同建立了後來威名赫赫的劉鄧大軍,而劉華清日後也成為劉鄧大軍中重要的一員。

由於鄧小平工作繁忙,分身乏術,許多工作委派劉華清代他去做。比如傳達檔、出席會議、發表講話。眾所周知,鄧小平工作細致,對下級要求嚴格,劉華清在他手下工作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成為一名得力助手。

後來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新組建了許多部隊,作為一個軍人,劉華清的願望其實是去前線打仗。他向鄧小平報告了自己的想法,但鄧小平卻不留余地地答復:「你不能離開機關。」

原因很簡單,劉華清長期在首長身邊工作,知道很多高級機密。當時師政治部許多人被調去前線,鄧小平便安排劉華清去政治部擔任宣傳科長,代理部長。

劉華清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編輯內部刊物【抗日戰場】,雖然他只上了幾年私塾,但在部隊裏已經算個文化人了。劉鄧首長對刊物很重視,每期必看,有時候鄧小平還會親自動手改稿甚至重寫。在鄧小平的親自指導下,劉華清的理論水平胡寫作水平提高非常快。

盡管劉華清幾次提出想去前線打仗,但由於工作出色,劉鄧首長舍不得放他走。直到抗戰勝利後,才被調到第二縱隊第六旅擔任政委。

到前線工作後,劉華清與鄧小平見面的機會少了。但經過在司令部裏的融洽相處,鄧小平對劉華清有很深的了解,始終關註著他的成長。

鄧小平選劉華清作為接班人,就是基於這種了解。任用熟悉的幹部,並不一定是出於私人關系。只有經歷過長時間的相處,才會對一個人知根知底,了解他的工作能力和個人品行。

身著解放軍軍裝

海軍問題很多,你去整頓

劉華清出任海軍司令員也是鄧小平的安排。一開始,組織征求意見時,他對去海軍任職很猶豫。

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一次會議時,鄧小平找到他說:「你還是要回海軍工作。海軍的問題不少,要整頓。」

這時劉華清才明白,調自己去海軍是鄧小平的意見,他對自己寄予厚望。劉華清不再猶豫,接受了這份重托。說起來,劉華清對海軍很有緣分,一生三進三出。

劉華清有多次在軍校工作的經歷,比如北方局黨校、二野軍大、第二高級步兵學校。也正因此,時任海軍司令員肖勁光親自找他談話,要調他去剛建立的大連海校任副政委。劉華清從此與海軍結緣。

後來為了培養海軍幹部,劉華清又作為第二批學員前往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了三年。這是蘇聯最頂尖的海軍學校,三年的學習讓他對海軍各項工作和裝備有了系統性的了解,成為國內海軍方面的專家。

新中國建設初期尤其缺乏像劉華清這樣出身軍人,又懂技術和裝備的人才。回國後不久,劉華清被調到國防部第七研究院任院長,協助聶帥負責船艦科學研究。後來該院改歸國防科委領導,劉華清第一次離開海軍。

在特殊年代裏,劉華清也受到了影響。為了保護他,葉帥和聶帥都提出,讓他重回海軍工作,因為只有部隊還算安寧。只不過老帥們早已經被架空,劉華清雖然回到海軍,卻長期被晾在一邊,無事可幹。

直到海軍成立造船工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船辦),這是一個復雜的技術體系,要聯系第六機械工業部、第三研究院、第七研究院等單位,也只有劉華清這樣的技術人才才能接手,於是他被任命為船辦主任。

船辦隸屬於海軍司令部,頂多是個師級單位,而此前劉華清擔任的是大軍區副職,屬於降級使用。盡管如此,劉華清還是很高興,總算有個名義,可以施展才華了。

1970年,有中央領導提出搞航母,這個光榮的任務自然落到了船辦身上。劉華清很快便組織召開了一次秘密研究會,並派下屬收集美蘇的航母資料,編制成了一本小冊子,以便向上級做介紹。

劉華清還主持完成了【關於建造航母問題的初步意見】,這份意見提出三年實作中國航母夢。不久,航母研制代號被冠名為「707工程」。劉華清滿懷期待地想看到屬於中國自己的航母,由於不久後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一切戛然而止。

5年後,鄧小平第二次復出恢復了在軍委的工作。劉華清寫了一份題為【關於海軍裝備問題的匯報】的萬言建議書,大膽建言:「盡早著手研制航空母艦!」

鄧小平非常重視,第二天便批給海軍。只可惜限於當時的技術和資金,這份寶貴建議未能實施。

由於在海軍的處境長期未能得到改善, 劉華清無奈只能寫信給鄧小平匯報,請求調動工作。於是他第二次調離海軍,成為中國科學院核心領導小組成員之一。

劉華清曾以為自己的海軍道路算是走到盡頭了,不料1982年接到新的任務,第三次進海軍。

由於歷史原因,海軍存在一些問題。俗話說「慈不掌兵」,劉華清決定對海軍現狀動「手術」。

劉華清視察海軍

他第一把火便燒向了海軍大院,剛回來時他便看到機關大院「秩序混亂,院容臟亂,人員雜亂,像個市場」。機關辦公作風也存在一定問題,連領導機關都是如此,自然難以發揮表率作用。

劉華清主持召開第一次海軍首長集體辦公會議,便提出對海軍機關進行一次認真整頓,嚴抓院容、軍容、風紀、工作秩序等重點內容。海軍機關整頓成效非常顯著,受到軍委首長的充分肯定。

對於海軍部隊,劉華清則以紀律教育為突破口,先後進行了數十項改革,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使海軍面貌煥然一新。

在具體工作方面,劉華清提出要「收攤子」。由於歷史原因影響,過去建設了大量工事,由於未仔細勘測水文情況,導致建成後不能發揮作用,甚至無法使用。劉華清果斷提出,停止在建計畫。

一些老裝置,難以發揮戰鬥力,卻長期占據大量維修經費及兵員,劉華清果斷下令淘汰舊裝置。

有人提出建到一半的工程停工,老舊裝置淘汰,會浪費大量經費。劉華清解釋,無用的工程,投入越多越是勞民傷財。兵不在多而在精,要提高品質,才能發揮最大戰鬥力。

這一思想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極具先見之明的。

在海軍裝備規劃中,劉華清提出兩大建議:一是航母,二是核潛艇,這關系到海軍的核心力量。70年代中國已經擁有核潛艇,但一直沒有航母。

劉華清曾多次建議搞航母,但由於現實原因未能實作。他就任海軍司令員後又多次向上級和老領導提議,在他一再要求下,上級答應讓他先培養航母人才,進行前期研究。這也為後來中國建設航母打下了基礎。

劉華清影響最深遠的成果便是提出了「近海防禦」的海軍戰略,這一戰略思想結合我們實際國情,以維護海洋利益和國家統一為根本目的,影響至今。

登上美軍航母參觀

老驥伏櫪

劉華清在海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畢竟歲月不饒人,他已經70歲,時間對他來說非常緊迫。比他小兩歲的空軍司令員張廷發都結束了主要領導崗位,劉華清也早已經做好離職卸任的準備。

而一直默默關註著劉華清的鄧小平,在關鍵時刻將他調到軍委工作。面對新的任務,老驥伏櫪的劉華清再次啟程。

劉華清上任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南海問題,由於中國海軍力量薄弱,鞭長莫及,南海諸多島嶼陸續被鄰國占據,這涉及國際關系,是一場極為復雜的鬥爭。

1988年3月,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中國在南沙群島的永暑礁上建設海洋觀測站,不料遭到鄰國海軍的阻擾和挑釁,並在周圍島礁發生了一系列沖突。

3月14日,鄰國海軍多艘軍艦突然竄至赤瓜礁海域,並派出42名武裝人員攜帶武器強行登礁。我海軍官兵英勇阻擋,與其對峙,並不斷喊話,要求其離開中國領土。

不料,敵方軍艦上的多挺機槍突然向我守礁人員和艦上人員開槍,打傷我一名士兵。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我海軍官兵被迫自衛還擊,僅僅28分鐘便擊斃登礁的敵方人員20余人,俘虜9人。

這一仗雖然時間短、規模很小,但顯示了中國海軍的強大力量和維護領土完整的堅定意誌。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鄰國再也不敢來騷擾。

仗雖然打勝了,但劉華清內心始終有一個擔憂。南沙距離大陸1000多公裏,處於我軍飛機作戰的邊沿地帶,飛到那裏油就所剩無幾了。相反鄰國在距離上占有很大優勢,萬一發生大的戰爭,他們的空軍會占很大便宜。

赤瓜礁

要解決這個問題,航母是最好的選擇。可以當時的條件,國力和時間都不支持等航母。劉華清提出了兩個切合實際的方案:

一是建設加油機工程。這一計畫從1989年1月啟動,直到1944年11月全部透過設計定型審查,結束了國產飛機不能空中加油的歷史,也大大增加了我軍飛機的作戰半徑。

二是修建西沙機場。其實早在10多年前鄧小平便提出了這一建議,只是未被落實。劉華清多次與海軍方面研究,最終決定在永興島建設機場,這一工程在1991年5月完成。

這兩項工程為祖國守住了南海8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當然這也只是迫於現實的權宜之計。國家經濟強盛之後,在南海開展了大規模的填海造礁工程,牢牢地將南海主權控制在手中,也守住了中國通往遠洋的出口。

劉華清在副秘書長的任上還推動了軍隊改革、發展裝備、恢復軍銜制等多項重要工作,均取得了巨大成就。

守衛南海的官兵

因此,鄧小平向中央推薦由劉華清擔任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他在與相關領導談話時,還提到了三點原因:

一是,劉華清的身體仍然很健康,他曾在蘇聯學習,長期搞科技裝備工作,參加過衛星、飛彈等許多重大科研計畫,知識面非常廣。

二是,劉華清出身豫皖蘇的紅四方面軍,當時軍隊中的老幹部也是紅四方面軍占大多數。出自同一支部隊中的戰友相互熟悉,有一種天然的情感,協調工作會比其他人更得心應手。

三是,劉華清對黨忠誠,這一點在他長期的革命歷程中已經得到證明。當然,對黨忠誠的人多得很,但劉華清同時具備了以上幾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