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解放前夕,蔣介石為何選擇退守台灣?這背後是誰在出主意

2023-12-15歷史

1949年年初,蔣介石來到溪口,隨即便給他的兒子蔣經國下了一道命令,命他督促空軍司令部按時完成定海機場的修建任務,絕對不得拖延。

當時,很多人並不明白蔣介石的這一意圖,但是不久之後,原因就清楚了:蔣介石已經對國民黨政權的土崩瓦解有所預見,在給自己尋找後路。

蔣介石與蔣經國

果不其然,四個月之後,南京、上海相繼被解放,國民黨直接面臨傾覆之危。7月,蔣介石開始命令國民黨部隊透過定海機場逐步撤離大陸,退守至台灣。

12月,蔣介石和蔣經國也一臉苦澀地登上了「中美號」專機,往台灣島飛去。此後,蔣介石便再也沒有回到大陸。

當時,對於退守到何處,國民黨內部有著不同的意見,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蔣介石最終選擇了寶島台灣?這背後又是誰在替蔣介石出主意呢?

1948年12月31日,大約有40名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受邀來到蔣介石的官邸吃飯,這些國民黨官員發言結束之後,蔣介石咆哮道:「我不想引退!你們這些國民黨官員卻想讓我引退。」最終,蔣介石還是引退了。

次年年初,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結束之後,國民政府的主要力量已經基本上被消耗殆盡。

蔣介石退位,國民黨軍隊有生力量幾乎被盡數全殲,只剩下一些散兵遊勇四處遊蕩,任誰去看,國民黨政權都要倒台了。

面對這種局勢,雖已退位但仍掌握國民黨實權的蔣介石不得不考慮國民黨軍隊此後應何去何從這一迫切的問題。

當時,長江以北已經全部迎來了解放,國民黨已不再擁有寸土;三大戰役,國民黨被殲150多萬軍力,五大主力損失殆盡,長江自然也是守不住的;劃江而治,沒有可能;和談,籌碼盡失。

所有的出路都行不通的時候,只剩下最後一個選擇:逃跑。

蔣介石開始為逃跑做準備,他一邊讓兒子蔣經國督促修建定海機場這一任務,一邊就退守何處與國民黨黨內人士展開了討論,但是,國民黨內各個軍官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最開始,蔣介石比較傾向於大西南,大西南以重慶、成都為中心,北面有秦嶺,東面臨長江三峽,南面是橫斷山脈,地形十分兇險,處處可做屏障,並且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占盡優勢,還是八年抗戰的「福地」。不少人贊同這一觀點,還提出,如果此處不行,還有著足夠的後退空間,可以到緬甸去發展。

不過,這裏的軍閥勢力十分混亂,甚至可以說已經潰爛到毫無希望的地步,如果到了那裏,各派軍閥不聽從指揮,再遇到戰鬥力強悍的解放軍,到時必然會走向腹背受敵的境地,難道真的要躲到緬甸的密林中,去過原始生活嗎?蔣介石心中的擔憂揮之不去。

也有人說,可以考慮海南島。海南島雖然也有著明顯的優勢:僅僅憑借瓊州海峽,就能夠抵抗一陣子,萬一被解放軍攻到島上,還可以退居到菲律賓。可這裏還比不上大西南,島上的耕地十分有限,既無法養活軍隊,也無法發展工業,長期發展可謂十分受限。

西南、海南,各處有各處的優勢,也都存在著難以忽視的劣勢,蔣介石一時間猶豫不決,難以抉擇。

就在這時,有人給了蔣介石一條建議:「上上良策是退守台灣!」

聞此建議,蔣介石眼睛一亮,可以去台灣!

蔣介石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是在1946年10月,當時為了紀念台灣光復一周年,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飛抵了台北。

那次台灣之行,蔣介石受到了台灣民眾的熱烈歡迎,在紀念大會上蔣介石在致辭時說:「這實在是我平生感到最愉快,最光榮的一天。」就連當時他和宋美齡下榻的「涵碧樓」的景致都被他嘆為「佳絕」。

蔣介石在台北接待當地各界名流人士時直言:「台灣民眾的熱烈歡迎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台灣是一片凈土,應珍重建設,使之成為全國模範省!」

後來,蔣介石還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台灣尚未被共產黨分子滲透,可視為一片幹凈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則俄共雖狡計百出,必欲亡我而甘心者,其將無如我何乎?」

看得出來,對於寶島台灣,蔣介石首先在心理上,是十分認可和能夠接納的,雖然當時他或許並未想過有朝一日會敗退至台灣,但台灣無疑是蔣介石心中可以從根本上進行重新建設的最佳之處。

向蔣介石諫言「退守台灣」的人又是誰呢?他就是「中國人文地理學的開山鼻祖」張其昀。

張其昀

張其昀是地學大家竺可楨的門下學子,跟隨竺可楨深入研究了地理學,還跟著哲學大師劉伯明,以及史學大師柳詒徵研學了人文哲學和人文歷史。在完成學業以後,因紮實的學術功底,被一眾報館邀請前往工作,最終,張其昀選擇了上海商務印書館。

但是這樣一位潛心研究學術的學者,為何會與國內的軍事鬥爭產生瓜葛與糾紛呢?這與他工作的環境有關,可以說選擇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使他與國民黨結下了深深的淵源。

張其昀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期間,蔣介石身邊的重臣之一陳布雷剛剛接任了【商報】的主編一職,因其工作的原因,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所以陳布雷就總往他曾工作過的比較熟悉的商務印書館跑,當時負責接待陳布雷的正是張其昀。

不過,兩人平時除了一些在工作上的交接,並沒有過多的接觸和交流。直到一次偶然事件的發生,為兩人帶來了結下友誼的契機。

陳布雷

當時,【商報】要發表一篇和地域有關的工作,陳布雷便和往常一樣來到商務印書館尋找相關的資料和書籍,但那天,陳布雷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相關的資料,很是著急。

看著在資料堆裏翻來翻去的陳布雷,張其昀試探的張口問了是遇到了什麽問題,陳布雷將問題告訴了張其昀,精通地理知識的張其昀條理清晰的為陳布雷解答的心中的疑惑。

一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商務印書館的普通小職員竟有著如此深厚的地理學知識,這讓陳布雷很是訝異。

「你對地理學很有研究呀。」陳布雷掩飾不住心中的驚喜。

張其昀如實回答:「是的,我曾經跟著竺可楨老師學習。」

「原來竟是地學大師竺可楨的高徒啊。」陳布雷笑著伸出了手。

兩手相握,頗有一番相見恨晚的意味。

那以後,兩人常常在一起討論一些學術問題,也慢慢地結下了極深厚的友誼。

1927年,一直不遺余力為革命奔走的陳布雷加入了國民黨,並且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而張其昀則受邀到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任教。期間,兩人聯系不多。

北伐勝利之後,國民黨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爆發了中原大戰。各大軍閥戰敗以後,退守到了自己曾割據一方的各行省,不熟悉那些地方的蔣介石不敢貿然出擊,於是,深得蔣介石信任的陳布雷向蔣介石引薦了精通地理知識的張其昀。

之後,張其昀用自己所學為蔣介石詳細介紹和分析了各大軍閥盤踞之處的地形、地勢,盡管聽完張其昀地分析,蔣介石權衡了利弊之後,最終放棄了追擊的念頭。但是有著豐富地理知識儲備的張其昀,卻深受蔣介石的欣賞。

蔣介石在心中謀算著,假如張其昀能夠一直為他所用,那麽以後在攻打地形、地貌隱秘多變的共產黨革命根據地時,一定會有著意料之外的效果。

於是,這之後,張其昀便同陳布雷一樣,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成為了蔣介石身邊出謀劃策的軍師。期間,在學術上大有成就的張其昀還被美國國務院邀請前往哈佛大學教書。蔣介石經常和陳布雷說他和張其昀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1948年11月,國民黨已經大勢已去,對未來感到無望的陳布雷自殺身亡,所以在國民黨政權倒台,四處尋找逃亡之所時,張其昀作為蔣介石身邊唯一的軍師,站出來為蔣介石排憂解難,告訴蔣介石:「上上良策是台灣。」

為什是台灣?張其昀給出了足夠的理由。

首先,台灣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台灣島位於中國的東南海域,與大陸之間隔著寬度長達200公裏,平均深度有60公尺的台灣海峽,這裏浪高風大,對國民黨來說是阻隔解放軍的一道不可多得的天塹。另外,台灣島的四周還分布著眾多的島嶼,這些也是國民黨抵禦解放軍的前沿陣地。

當時我軍的空軍力量十分薄弱,海軍也是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所以,如果國民黨退守到這裏,解放軍陸軍很難在沒有海、空兩軍的掩護和保障下實作登島的目的,這就意味著可以完全將解放軍置於海峽之外。

除此之外,張其昀知道蔣介石一定不甘心割舍大陸,又告訴他,台灣和大陸的江浙地帶隔海相望,實作轉移該地區物資一事不是什麽難題,所以等到國共兩黨的實力發生逆轉之後,國民黨軍可以在直接占領江浙一帶,這樣一來,之後的戰爭就會有足夠的物資保障。

蔣介石最大的擔憂,就是不能再回大陸,張其昀的分析可以說為蔣介石消除了心中最大的顧慮。

張其昀繼續分析,台灣處於北回歸線上,整個島嶼屬於熱帶和副熱帶季風氣候,整體的環境溫暖舒適,降雨量和熱量都十分充足,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栽培和種植,這能夠順利解決糧食供給問題,避免糧食的進口。實作糧食的自給自足,減少財政支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台灣的糧食安全。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國民黨軍在這裏有長期發展的條件。

並且,這裏與美國的遠東防線距離十分近。東南亞諸多島嶼上都有著美國的軍事基地,台灣又是東南亞地區的門戶,所以如果國民黨軍退守到台灣,當解放軍對國民黨軍發起進攻的時候,美國勢必會站出來插手管上一管。

其次,台灣島的居民對國民黨有擁護之情,這一點,前面我們也提到過,蔣介石和其夫人宋美齡第一次登島就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

這要從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淵源講起。

大陸與台灣最早的聯系遠在三國時期,當時中原政權派人抵達了台灣島,並帶回了近千名台灣籍士兵。之後,大宋又直接將台灣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管轄範圍,還派兵駐守在這裏。元、明兩代在台灣都設有巡檢司,明末,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回台灣抵禦大陸清政府一事,更是盡人皆知。

後來,清政府出兵,台灣再次被納入中國版圖。十九世紀末,清政府在台灣設定了「分巡台廈兵備道」以及台灣府,台灣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行省。

1894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與日本明治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因此,台灣被劃歸給了日本,這以後,台灣地區便一直被日本人統治和經營。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從台灣撤兵,接收台灣的正是中華民國。

所以,長期處於日寇統治下的台灣當地居民,缺少民族歸屬感,自然會對接收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產生一種擁護之情。另外,對於蔣介石來說,更重要的一點則是,由於長期被日寇統治,台灣島內對於國共兩黨的鬥爭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島內還沒有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放射線,這讓蔣介石欣喜不已,認為台灣簡直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凈土」,十分適合他重新再來。

除此之外,日本在統治台灣期間的建設可謂是不遺余力,因為當時日本將台灣當做遏制中國,甚至搶占東南亞的彈板,所以建立了許多近代企業,台灣島內的交通也十分的便利。工業有著不錯的基礎,基礎設施建設又相對健全,整體來說,島內具備經濟快速發展的條件。

蔣介石聽完張其昀的分析,開始思考退守台灣的可行性。經過一番認真地思考以後,蔣介石最終同意了張其昀的提議,最終決定,撤退至台灣。

當時蔣介石已經退到了幕後,為了能夠成功退守台灣,他回到自己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設立了7部電台,在暗中遙控著國民黨大大小小的事情。

退守台灣的第一步,就是轉移財產。當時蔣介石將這項任務交給了自己的長子蔣經國,蔣經國根據蔣介石的指示,來到上海,找到了國民黨中央銀行的總裁俞鴻鈞。

俞鴻鈞

蔣經國對俞鴻鈞說:「我奉蔣委員長之命前來,為保國家一線生機,望中央銀行將現金移存到台灣,以策安全。」

最終,蔣經國和俞鴻鈞一起,成功向台灣轉移了中央銀行的92萬兩黃金,以及8000萬美金。可謂是掏空了國庫。

除了將大量的金錢轉移到台灣,蔣介石還盤算著轉移大量的軍火,以望事後能夠東山再起。他命當時的滬杭竟被總司令湯伯恩將江陰的大炮進行拆除,拆除之後的大炮後來都被秘密運往了台灣。

治理台灣的政策也逐漸開始擬定了,之後的政治會議上他,他十分感慨地說:「此時的江南半壁業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我們必須做好長駐台灣的準備。」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聽著不遠處的解放軍的炮火聲,望著天空滿臉哀愁,最後轉身和蔣經國一起登上了前往台灣的飛機。這一去,蔣介石從此便再也沒有回過大陸。

後來,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一個是兵力,而另一個則是民心。

歷史一遍遍地告訴我們,與人民作對的,逆時代潮流而動的,阻擋歷史前進的,終將被人民所拋棄,終將被歷史前進的巨輪所碾壓。

1950年,國民黨在大陸的殘余勢力被消滅殆盡,中共中央派出粟裕大將率百萬大軍陳列台灣海峽對岸,但正如張其昀所說,台灣海峽又長又深,波浪又十分洶湧,解放軍戰士無法完成渡海登陸作戰。之後,又爆發了韓戰,解放軍戰士又以誌願軍戰士之名趕赴了北韓戰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解放台灣的事情便由此擱置了。

當然,退守到台灣以後,蔣介石自然也是不甘心的,時刻都在想著反攻大陸,但屢戰屢敗,現實讓他明白也許此生恐怕終再難回到大陸。但是對於「一個中國」的觀點,蔣介石始終堅定不移,為此甚至不惜與美國方面翻臉。

1958年,美國要求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獨立台灣的時候,蔣介石甚至直接做出了與美國人決裂的舉動。當時,毛主席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也正是察覺了這一點,所以最終決定讓金門、馬祖留在蔣介石的手中,這樣蔣介石才能夠更好地同美國的「兩個中國」的不軌圖謀做鬥爭。而金門馬祖則成為了台灣和中國大陸聯系的紐帶。

「九二共識」之後,大陸和台灣之間的聯系變的更加密切,不少台灣人民也選擇回到大陸尋找自己的根之所在。

如今,兩岸人民來往愈發密切,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早已走向了結束,兩岸卻依舊分隔。但祖國統一是萬千華夏子女共同的心願,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更是歷史的趨勢所在,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海峽兩岸終將走向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