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西周的列鼎制度——大禹鑄造過九鼎嗎?

2024-07-17歷史

大禹鑄造過九鼎嗎?

依真實歷史而言,沒有。

因為生產力水平達不到,就是鑄造「鼎」的技藝與材料,夏朝不行,只有往後的商朝中後期與周朝才有可能。

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25%的錫冶煉青銅,熔點就會降低到800℃。純銅(紫銅)的熔點為1083℃)。青銅鑄造性好,耐磨且化學性質穩定。

人類在大自然中最先用的金屬是銅,而不是鐵,因鐵有熔點為1539℃。溫度要求差不多是青銅的一倍,其結果就是鐵器的出現最早大約是春秋中後期,到戰國時期才有大規模套用。

另外,三代時期(包括戰國時期),人們還沒掌握一體鑄造技術,想打造復雜的青銅器,得用「塊範法」。

如下圖,青銅鼎的各部份要分開鑄造,用陶土作為模具,將熔點低的青銅灌入其中,再用繩子與泥土封好,冷卻好了,再取出銅鑄件。

制作出青銅器的腿與主體部份,再用熔銅「拼」成青銅鼎,就行了。

除了以上原因外,還有一個就是各朝關於對「 」的認識不同。

「鼎」是做飯的工具

「鼎」的核心用途就是做飯吃,當然,西周時期的「鼎」已向禮器前進演化,不過還保留煮飯有功能。

人類發現「火」以來,嘗試著用很多方法去「煮」飯,比如「石煮法」,將石頭燒紅,再將用木頭將石頭放入盛肉與水的陶器中,這種方法很慢很耗時,且陶器經過不過高溫;還有竹筒飯,在竹中放食物,封好,以竹子為容器燒飯,這種方法限產竹區;甚至找一塊較平整的石塊,燒紅石塊,用它烤肉吃。

但上述方法,並不方便,也不具備批次與可重復操作,直到人類發現青銅。

此器為商朝中期出土

如圖,此器為「 」,與鼎最大的區別在於鼎的角是實心,而鬲為空心。鬲腳做空心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因夏商時期的的飯基本上以菜羹的形式處理,用火煮的同時,要不停攪拌,米與肉,菜才不至於沈下去。

至於上面的二只耳朵,那是為方便移動,因燒飯煮菜,鬲本身溫度會很高,要移動鬲需要一根木棍,穿過二只耳朵,擡著就可以走。因無專業的廚房,鬲本身就在露天做飯,遇到下雨天,也可擡起就走。

還有一種鬲的耳機在二則,不過這種鬲重量較輕。

鬲這種器具雖可節省木柴,但清洗相當費事。比如甲骨文中的「盡」字,作一只手(又),手中拿一把刷子,下部是食器(皿),表示刷洗食器的意思;洗刷幹凈即為「盡」。

漢字「徹」,如下圖,作一只扭曲的手在一件三足袋鬲身旁。大概是鬲這種器具不好清理,另外又創作出「徹」字,後面「徹」字被假借給其它義,大概是與鬲消失有關。

西周列鼎制度

鼎,是做飯用的器具,不過鼎被作為「王權」象征應當是西周的事。

夏商周三代王朝,均有自己的不同的特點。夏朝資料太少,不太好說,但商朝資料很多,商朝喜歡飲酒,所以商朝的「飲酒之器」比「飲食之器」重要,比如觚 、爵等酒器的組 合,商朝貴族的墓地中出土的食酒之器比飲食之器多。

特別是「爵」這種青銅器,目前的「爵」有二種含義,一個等級「爵位」,二是飲酒器。而且「爵」這種飲酒器特別奇怪,「流」特別長,為保持平衡,「尾」也要有相應的配重,這就導致它比較重,如果「爵」為日常飲器,想用它喝水就必須雙手,單手可能會灑出來。

因此,「爵」不會作為日常器具使用,而重大祭祀時作為禮器使用。祭祀中,不同等級用什麽爵飲酒,造就「爵位」的意義。

也因為商朝「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種圖騰般的信仰才可能制作出形式「玄鳥」的爵,要是周朝肯定做不出來。

周代商後,總結商朝滅亡原因,一大原因就是飲酒過量,所以周朝釋出禁酒令,【尚書·酒誥】 :「 厥或誥 曰 : ‘群飲 。’汝勿佚 。盡執拘以歸於周 ,予其殺 。 又惟殷之迪諸 臣惟工 ,乃湎於酒 ,勿庸殺之 ,姑惟教之 。 ",

大意是周人群飲,盡殺之,商人群飲,禁殺,使人教之。這是周代商後對商朝遺民的一種拉攏方式,保留其生活習慣。

不過自此後,周人墓地中飲酒之器越來越少,飲食之器越來越多,特別是針對「鼎」而言,或者說西周的「鼎」取代了商朝的「爵」,具有明等差的作用。

西周的列鼎制度就是以「鼎」與「簋」的數量區別爵位等級,周代的禮制規定: 天子用九鼎八 簋,諸侯用七鼎六 簋,大夫用五鼎四 簋,士用三鼎二 簋或一鼎一 簋。

這裏的「簋」指青銅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圓口,兩耳或四耳,類似現代的碗。

也可以這樣說,「一言九鼎」肯定是出自西周的王權,不是夏朝,一是因為夏朝生產力不足,二是因為夏朝不是類似周朝這樣特別重視農業(重視吃飯)的文化,「鼎」對夏朝而言,意義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