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山東縱隊地位頗高,為何建國後,其創始人黎玉職務卻斷崖式下降?

2024-04-15歷史

1936年4月,一個年輕人騎上了一輛兄弟送給他的破舊自由車,踏上了前往山東的旅程。

從河北到山東,路途十分遙遠,而且一路上都是關卡和土匪。但這個年輕人似乎沒有絲毫畏懼,他只是目視前方,眼中泛光......

伴隨著單車的車鈴聲,他經過了武安、清豐、內黃、大名、淮縣, 沿途走過了數不清的小路,也不知道躲過多少土匪的搶劫,但最終還是順利抵達目的地山東濟南。

剛來的時候,眼前是一片蕭瑟,就連他辦公的地點也只有一片墳場。

但當他再次離開山東的時候,這裏已經有上千萬人口被解放,成為了解放軍最富庶的根據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裏還支援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但讓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個年輕人來的時候空空如也,走的時候也是一身輕松。甚至在重要的資料記載中都沒有他的名字。

那麽這個年輕人究竟是誰呢?

此人名叫黎玉,1906年出生於山西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和絕大多數革命先烈不同,他家裏比較有錢,不僅上了私塾小學,而且還在17歲的時候,順利考入縣立中學。

但常言道,亂世必出英雄,在那個連一些受局限的地主都堅定抗日的年代裏,政府卻軟弱無能,坐看河山淪陷。

因此,年輕的黎玉很早就產生進步意識,並且參加了著名的五卅運動遊行示威。也正是在那場運動中,他接觸到了共產黨,於1926年9月成為其中的一員

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也是那個大時代的縮影,熱血的青年和年輕的政黨走到了一起,這個黑暗的時代終於迎來了不一樣的故事。

在加入共產黨後,黎玉很快成為了革命的弄潮兒,他先是擔任中共北平市車夫工委書記,隨後又因表現突出,被提拔為天津市委書記、唐山市委書記,以及河北省委巡視員兼直南特委書記。

不過,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那個年代,黨員犧牲率極高,在汪精衛和蔣介石的反黨行動中,有大批優秀共產黨員被殺。

很明顯,黎玉自然也不能逃脫,在412政變後,黎玉就遭到了特務分子告密,被逮捕抓進了太原第一監獄。

看著大批戰友死去,黎玉的內心無比悲痛,但他卻並沒有像那些叛徒一樣,選擇跪地求饒,而是勇敢的對敵人誰「不」。

在監獄裏面,他組織成立了一個黨支部,領導監獄裏的難友一起向敵人進行鬥爭。由於敵人無法奈何他們,1928年黎玉最終被轉送到自新院,後來將他釋放。

有了一次牢獄之災後,黎玉的父親十分擔心兒子,於是逼迫他回家做生意。黎玉在家庭和革命間艱難抉擇,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革命。

首先他拒絕去做生意,而是堅持讀書,隨後又考入了北平法政學院。

就在父親以為他終於安分的時候,黎玉借著讀書的機會再次找到了中共地下黨支部書記向心力,重新回歸了黨的懷抱。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黎玉如同魯迅筆下的勇士一般,越挫越勇。

1930年8月1日,黎玉率領北平市楊車夫參加反軍閥示威遊行,並且帶著眾人高呼,慶祝紅軍攻占長沙。結果遭到了數百名軍警的鎮壓,黎玉第2次被捕入獄。

不過幸運的是,當時戰場一片混亂,軍閥閻錫山也是無心多顧,黎玉很快被組織救了出來。

但這還沒完,1932年,黎玉在石家莊第3次被逮捕。

不過有些戲劇性的是,這次被逮捕的原因居然是敵人懷疑他走私毒品,結果一查發現他的口袋裏面都是手抄宣傳品,敵人也算是誤打誤撞。

但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在當時比販賣毒品的罪過更重,因此敵人對他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折磨,這一段可以參考電視劇裏面國民黨的逼供,黎玉被折磨的遍體鱗傷。

但他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所以被連續打了好幾天以後,敵人依舊無可奈何,只能將其繼續收監。直到1933年,黎玉的朋友托關系從東北軍中要人,黎玉這才重見天日。

有過這三次被逮捕的經歷,黎玉不僅向人們證明了他的革命意誌,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他的鬥爭性。很快,他就得到了組織的重用,被河北省委派往唐山礦區發動群眾。

要知道,當時中國共產黨很多領導人都是年輕人,而那些礦工師傅飽受歧視,所以他們不太認同這些年輕的知識分子,那麽該如何讓他們信服呢?

黎玉給出了一份答案,他來到了當地擔任唐山市委書記,然後二話不說,深入群眾親自去當裝卸工。

當時礦工們還說: 你個白面書生,幹什麽不好,非要來受這份罪,你幹得了嗎? 黎玉卻堅定的告訴他們: 我和你們一樣,為了掙口飯吃。

根據資料記載,黎玉從早拼到晚,一天下來滿手血泡泡被磨破了,疼的鉆心,工作的時候,他不停的發冷汗,連衣服都汗濕了,他手裏的工具把手也被血給染紅了。

但黎玉卻還是堅持了下來,很快從原先的白面書生變成了煤黑子。

正是靠著這樣深入群眾,正是靠著這樣的毅力,礦工們都開始信服這位年輕書生,並且在他的帶領下不斷組織罷工運動。

個人以為這一段,以及毛主席親自深入群眾工作,都值得現代年輕人和大學生借鑒,並非只有知乎者也和脫不下的長衫以及對生不逢時的抱怨。

看看革命先烈們的行為,脫下衣服深入群眾,去第一線了解實情。

正是在這樣的革命意識下,黎玉在當地獲得極高的威望,他所組織的礦工大罷工運動持續了整整50多天,有3萬多工人參與。

其聲勢之浩大,其影響之深刻,就連毛主席都高度稱贊: 這是有配合蘇維埃反帝鬥爭的意義的。

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出,黎玉註定了不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他有著當領導人的基礎,他是和毛主席一類的人,他的未來一定會光耀中國。

不過,在接下來的歷史開發中,黎玉很快表現出了一些「弱點」。

例如1934年5月,當時全國執行左傾路線,組織要求地方幹部不分敵我力量懸殊,進行不成熟的武裝鬥爭,結果給黨的力量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面對這一現象,黎玉表示出了堅決的抵制,因此他受到了中共河北省委的批評和撤職處分。

面對上級的指責,黎玉本應該據理力爭,但他的性格卻出奇的好,他甘願接受處罰,而且不向組織申辯,只是默默的繼續幹實事。

例如他到河北地區領導了幾次群眾分糧鬥爭,在損失慘重之後積極的發展黨組織進行恢復。

應該說這樣的性格是很容易吃虧的,當然中國共產黨有相當多的領導人都有這樣的性格,畢竟也只有這樣一群有理想的人,才能組建這樣一個偉大的黨。

但是,不論是毛主席還是黎玉都因為這樣的性格遭遇了重大挫折,而黎玉尤其是如此。

當然,在當時問題還不明顯,經過毛主席等人的正確鬥爭,左傾路線很快回歸了毛主席思想的正確路線。

而且伴隨著劉少奇擔任北方局書記,黎玉的錯誤批評得到了糾正,並再一次因為危機時的表現得到重用。恰巧在1935年秋天,中央接到了山東省委遭到淪陷打擊的報告,中央決定重組山東省委。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黎玉迎來了自己人生的大轉折,他被任命為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負責重建山東黨組織。

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1936年4月,黎玉一個人騎著一輛破舊自由車,踏上了他命中註定的目的地——山東,這個在解放戰爭中最富庶的根據地。

但正如前文所說,剛到山東的時候,這裏局勢非常緊張,首先是到處抓人的特務,其次就是一片蕭索的環境。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黎玉找到了趙建民和林浩,三人召開了重建中共山東省委的第1次會議。

然而讓人感慨的是,這次會議的地點卻是在一塊長滿松柏的墳地裏進行,由此可見當時局面之困頓。不過不知是不是巧合,墳地和松柏,似乎正暗示著什麽,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剛開始的時候局面非常的艱難,雖然黎玉展現出了獨當一面的能力,但他們還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例如省委印刷機關屢遭破壞,當然還有更嚴重的,當時第一次參與會議的組織部部長趙建民被逮捕。

都不用多說,我們就能直觀感受到當年局面的艱難。

不過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黎玉積極聯絡各方,在上任不過幾個月的時間裏面,相繼成立了魯西北,魯東和魯北特委。僅只一個市,就快速的發展了150多名黨員。

隨著黨組織的逐步建立,黎玉開始謀劃更多的內容,早些年我們就是因為不重視槍桿子,所以在陳獨秀時期遭遇的重大挫折。

因此,黎玉1938年1月1日,黎玉組織發動了徂徠山起義,並且在這次起義中宣布,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4支隊成立。

這是山東中國共產黨武裝力量建立的大開端,起義部隊原先只有100多人,但僅僅幾天時間就將部隊擴張到了400多人。

靠著這些力量,第4支隊開始和日軍交鋒。

例如1月26日,第4支隊在四嶺村伏擊了日軍,狠狠的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2月18日,第4支隊又伏擊了日軍,轟炸的日軍運輸車隊,打死了一名日軍大佐。

雖然殲敵人數不多,但這在當時極大地鼓舞了山東人民抗日的熱情,更多的人敢來投奔遊擊隊,很快部隊在4個月的時間內發展到了5000余人。

趁著這個勢頭,黎玉全力發動黨組織和人民,先後建立了抗日遊擊隊第五、第三、第八支隊以及泰西人民抗敵自衛團,抗日武裝力量一度發展到數萬人之多。

這在當時簡直是一個奇跡。

1938年4月,毛主席親自接見了黎玉,並且在隨後的高級幹部會議上大力表彰和介紹黎玉,號召大家都向他學習。

隨後,延安派出了大批高級幹部跟隨黎玉前往山東,也正是在此基礎上,當年12月27日,後來影響極大的八路軍山東縱隊正式宣布成立,黎玉擔任政委。

在隨後的整軍中,山東縱隊擁有2.45萬人,這標誌著山東抗日武裝力量從分散走向正規。

而且相比較於全國十幾萬的8路軍部隊而言,山東縱隊的歷史地位尤其重要,這也更加凸顯了黎玉的才幹之難得。

根據史料記載,在後來的整軍過程中,山東縱隊發展到了5萬多人,而且還同時為新四軍和八路軍補充兵員,例如為新四軍補充5000多人,為8路軍115師先後補充了3萬多人。

新四軍是後來粟裕手上的擎天柱,而115師則是林彪手裏的破天錘,這兩個人又是解放戰爭中的主角,這段歷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這還沒完,除了軍事方面的發展以外,黎玉在行政方面也非常突出。

1940年,山東各界代表選舉出了山東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山東最早的政權性質的省級機構 黎玉被推選為首席組長,也就是委員會的負責人。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裏,黎玉帶領大家不斷的開辟根據地,不斷的打土豪分田地,因此,抗日民主政權不僅占領了山東2/3以上的縣份,而且還統轄了1900多萬人口。

在此基礎上,黎玉還進行了積極有效的稅制改革,實行了早期的累進稅制,既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也加強了財政建設。也正因如此,山東成為了解放軍最紮實的後方。

更值得說道的是,在做出這麽多的貢獻後,黎玉還與後來名動天下的元帥們進行多次合作,是他們最佳的助手。

例如1939年6月, 徐向前和朱瑞來到山東,在黎玉的配合下,組建了八路軍第一縱隊。

1943年3月,為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中央成立了新的山東軍區, 其中羅榮桓擔任司令員兼政委,而黎玉成為了副政委。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中國共產黨又成立了中共華東局以及華東軍區。

在這個新的構架內,由饒漱石擔任書記,陳毅和黎玉擔任副書記 。了解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位置的重要性,如果條件足夠允許,那是可以觸摸一下大將門檻的。

當然,黎玉的職務還不僅止於此,他還是陳毅的最佳助手,先後擔任新四軍副政委,兼山東軍區副政委以及山東野戰軍副政委。雖然都是副職,可他輔助的是陳毅這位軍中名宿。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在後來的中共七大召開時,黎玉原本也是榜上有名的,關於這次會議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參考後來的著名領導人薄一波前輩。

那麽問題來了,為何前文會提到黎玉赤手空拳的來,卻又截然一身的走呢?原因很簡單,黎玉的性格「害了」他,一些鬥爭害了他。

正如前文所說,華東局書記是饒漱石,他的影響力還在陳毅之上,當年甚至透過黃花塘事件,擠走了陳毅。

就是這麽一位功勛卓著影響極大的人,卻在1947年和黎玉關於土地改革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並且把他的改革路線打成為富農黨,將之全部推翻重來。

不僅如此,原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也來到了山東,他也對黎玉的行為表示不滿。在這兩位重要領導人的影響下,黎玉背上了宗派主義,山頭主義和地方主義,以及拒絕華東局領導等10多項罪名。

這算是無理背鍋了,要是像許世友等人,肯定會據理力爭。

但是,黎玉卻表示了沈默,因為當時正在進行那場驚天動地的淮海戰役,戰神粟裕正在秀翻全場,為了整體的利益,黎玉接受了所有的一切,但這個罪名和陰影卻伴隨了他的下半生。

正因為這一突發事故,黎玉沒能參加中共七大,而是跟著華東局南下,離開了他戰鬥了13年之久的山東,我們很難想象黎玉離開時是什麽心情。

也許有對山東富裕的欣喜,也有對落寞離去的無奈吧......

但更不幸的是,這件事情的影響一直沒有結束。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本來擔任上海市委秘書長和市委委員,但因為受到之前風波的影響,1952年,他的職務被撤銷,緊接著又被發配到上海市委勞動薪資處擔任處長。

這無疑是對這位老黨員的重大打擊,但就在眾人為他抱不平時,他卻只是淡定的說: 即使是當馬夫,我對共產主義的信念也不會動搖。

後來由於他的性格太直,又在動蕩時期遭遇動蕩分子的的迫害,一直到1986年中央才為其恢復名譽。但在這75天後,黎玉也帶著微笑離開了,一如當初他孤身一人前往山東,他的眼中充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