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巴大維建議撤兵東北本是高招,蔣介石卻不認同,毛澤東最憂慮此事

2024-07-22歷史

如果說,在1948年初,毛澤東最憂慮什麽,那就是在東北的幾十萬國民黨精銳部隊放棄東北,撤到關內。

這種憂慮並不是無謂的,而是透過情報顯示,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將軍多次向蔣介石進言,建議國民黨部隊從東北地區全面撤退。

其給出的理由是:從葫蘆島到沈陽的陸路運輸線始終沒有打通,在東北地區作戰的國民黨軍隊龐大的軍需物資皆需透過空運來完成,以國民黨的空運能力根本無法完成這個任務,而美國同樣也無法負擔這筆巨大的開銷。與其守著長春、沈陽、錦州這三個點拖垮國民黨政府的經濟,還不如放棄沈陽和長春,堅守錦州,全軍撤回關內加入到中原戰場。如此一來,戰局很有可能出現轉機。

客觀地說,巴大維的建議有其合理性。

抗戰勝利後,美國人之所以強烈建議國民黨政府進軍東北是有其戰略目的在內的。

東北的戰略地位自不必說,最重要的是,東北正好處於美國勢力範圍達不到的蘇聯和北韓。如果國民黨占據了東北,那就可以在南北兩個方向上起到牽制蘇聯和北韓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個戰略目的,美國才大力武裝國民黨軍隊,其目的一是想要透過美式裝備的火力來收復東北;二是想要透過此舉來控制國民黨軍隊,一旦國民黨不聽話,那就可以隨時以停止美援來讓蔣介石乖乖聽話。當已經熟悉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失去了美援,那些美式裝備就會變成燒火棍,這一點是蔣介石在接受美援之前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的。這也是每當蔣介石要和美國叫板,又總是在美國停止美援之後馬上示弱的原因。

可是美國的算盤珠在撥動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偏差,先是共產黨先發制人,搶先進入了東北;後是蔣介石為了對付雲南王龍雲把本來用於占領東北的精銳部隊留在了雲南耽誤了幾個月時間,在戰略上失去了先機。

可是,在隨後國民黨軍在進入東北的時候,無論是國民黨政府還是美國,力度都是蠻大的。再加上我軍剛進入東北,對困難估計不足,在戰略上出現了一些偏差,所以,國民黨軍隊雖然進入東北晚,但還是占據了上風。

另外,國民黨政府還有一個有利的條件,那就是他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國民黨政府隨時可以用條約中的條款來向蘇聯施壓,這也是蘇聯為什麽不能放開手腳,對我軍的援助始終處於半遮半掩狀態的原因。

因此,我軍雖然先進入東北,但在這些不利因素面前逐漸落了下風。隨著蘇聯宣布撤軍,各大主要城市紛紛落在了國民黨手中,我軍所剩下的僅有松花江以北的哈爾濱一座大城市。

但隨著戰爭的演變,尤其是我軍進行戰略調整之後,即「讓開大路,占領兩廂」戰略實施之後,我東北野戰軍的實力快速恢復和提高。到了1948年初,我東北野戰軍已經占據了除長春、沈陽、錦州之外幾乎所有的戰略要點,國民黨軍隊只能是固守要點,不敢輕易出頭。長此以往,勢必會被困死在東北。而且,國民黨軍隊在東北的所有戰略物資都需要關內支持,這嚴重拖垮了國民黨管轄區域的經濟,如果國民黨經濟垮台,在東北的國民黨軍隊必被消滅,也就是時間長短問題。

而如果國民黨軍隊放棄東北,全軍撤回關內則又不同。

在內戰爆發以來,國民黨軍隊雖然叠經打擊,戰力大損,但仍然保留了東北、華北、西北、中原、華東五大軍事集團,這其中尤以東北和中原軍事集團的戰力最為強悍。

國民黨軍隊在1947年雖然損失慘重,已露敗相,但尚能維持,而我軍也無法在短期內取勝,雙方在戰場上呈膠著狀態。如果此時國民黨東北軍事集團入關加入戰團,勢必會大大加強國民黨軍在華北和中原地區的軍事力量,會給共產黨軍隊帶來巨大的軍事壓力。

國民黨軍隊撤出東北後,其軍用物資就不需要空運,從陸路就可以就接濟上,這就極大緩解了國民黨政府的運輸壓力和經濟壓力。而且,在1948年初,國共雙方交戰的區域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華北和中原地區,這對我根據地的經濟和民生壓力極大,這也是在1947年,劉鄧大軍為什麽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仍然要挺進大別山,其中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想要把戰場推進到國民黨統治區內,以緩解我根據地的壓力。

因此說,巴大維的建議是在當時條件下一個明智的選擇,也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那麽,如果蔣介石真聽了巴大維的建議,把東北軍隊撤回關內,林彪難道不會率軍追擊嗎?難道國民黨軍隊進入關內,林彪就不能率部進入關內?

客觀地說,如果國民黨軍在東北的部隊真的要是下定決心,全力撤軍的話,以此時東北野戰軍的實力還是不能夠把其全殲的。國民黨軍隊雖然在東北叠經打擊,但是精銳仍在,奮力一搏,還是有很大機率撤回關內的。而且,如果蔣介石真的下定決心撤兵,那盤踞在平津地區的傅作義部,孫連仲部勢必會全力接應,就算是在撤兵過程中損失慘重,但最少也應該有三四十萬軍隊撤回。

而我東北野戰軍占據東北後,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即使想要入關,那首先還要透過錦州防線、山海關防線。東北野戰軍,也就是日後的四野之所以在後期入關時兵強馬壯,是因為在遼沈戰役結束後繳獲了大量的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和俘虜,在1948年初,東北野戰軍還遠未有日後那種實力。

所以說,毛澤東在得知巴大維建議蔣介石從東北撤兵的情報後,非常憂慮。他很清楚,如果讓這支國民黨精銳部隊加入了中原戰場,那就會在徹底改變我軍在戰略上的有利態勢,進而影響解放戰爭的行程。

為此,毛澤東給林彪去電,表明了1948年的戰略意圖,那就是東北野戰軍在本年的作戰目的既不是如何鞏固現有的地盤,也不是占據了多少城市,而是要迅速南下,插到東北地區大門的位置,即承德、錦州一線,徹底關閉東北的大門,把國民黨軍殲滅在東北。

可出乎毛澤東的意料,林彪對毛澤東的戰略部署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猶豫。也由此,二人之間展開了為時半年的反復爭論。

無獨有偶,就在毛澤東和林彪在是否徹底關閉東北大門,把國民黨軍殲滅在東北這個問題上反復爭論的時候,遠在南京的國民黨政府中的辯論也在進行,所不同的是,他們討論的是究竟是繼續在東北堅持還是撤出東北的問題。

關於撤出東北的好處,巴大維將軍已經闡述得非常清楚,最重要的有三點:

其一、加強華北和中原地區國民黨軍隊的實力。

其二、緩解國民黨政府在運輸上和經濟上的壓力。

其三、把戰場繼續控制在共產黨的解放區,讓他們在民生和經濟上破產。

但國民黨方面也拿出了自己的意見:

其一、對於緩解國民黨政府在運輸和經濟上的壓力這一條表示贊賞,對把戰場仍然推進在解放區,破壞解放區的經濟和民生這一條也表示認同。

其二、對於能夠加強華北的軍事力量一事表示懷疑。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樣,既然國民黨軍隊能夠入關,那麽,林彪自然也能入關。如此一來,不僅不能穩固華北,反而會動搖華北的局勢。東北的軍隊不撤,就可以牽制住林彪幾十萬大軍不能進關,這對於穩固華北有利。此一不可為。

其三、蔣介石剛擔任民國大總統,就要放棄東北,失去東北三座大城市,這對於蔣介石的政治聲譽極其不利。此二不可為。

其四、東北籍的政要、將領和民意代表紛紛請願,在蔣介石剛剛擔任大總統之時,不能違背了民意。此三不可為。

蔣介石難得地聽取了一次民意,可這一次,他又錯了!

見蔣介石對自己提出的要從東北撤兵的意見不認同,巴大維又提出了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先局部撤兵,把長春的部隊撤到沈陽。可卻遭到了蔣介石和衛立煌的反對。

衛立煌的反對理由是:駐守長春,可以牽制大量的林彪主力,如果林彪部越過長春進攻沈陽,長春守軍則可以出擊,從側背襲擊林彪部,以達到協防沈陽的目的。

蔣介石反對的理由則很奇怪,他認為,長春曾經作為「滿洲國」的首都,在世界上都有著影響力,如果放棄長春,那就會在國際上影響觀瞻。其實,大家都知道,那所謂的「滿洲國」僅是被日寇扶植建立起來的一個傀儡,長春僅是一個傀儡政府的偽國都,就算是遺失了,又能影響到什麽國際觀瞻呢?

但是,蔣介石在此時還是做出了一項正確的選擇,那就是把沈陽的部隊撤到錦州,守住東北的大門。這樣,無論日後局勢如何發展,東北的國民黨軍隊可進可退,在戰略上處於不敗之地。至於長春,則作為安插在東北內地的一個釘子,雖然軍用物資都需空運,但對於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壓力勢必會小很多。如果我軍拿不下長春,那長春守軍在我軍出動時,既可以北上渡過松花江威脅哈爾濱,又可南下襲擊我軍側背。

客觀地說,蔣介石的部署還是有其合理性的。雖然對長春給予了不切實際的期望,但是把沈陽的主力撤到錦州,確實能夠在戰略上起到可進可退,處於不敗之地的作用。而且,這麽做的好處還有很多,一是可以關閉東北大門,把林彪部關在東北;二是可隨時抽兵南下,支援華北地區作戰。

這個戰略如果實行,那對我軍則大大不妙起來。一是我軍不僅沒有把國民黨軍隊關在東北,反而被敵人關在了東北;二是如果敵人抽兵南下,那就會在華北和中原雙方本就捉襟見肘的兵力上為國民黨增加了獲勝的砝碼。

可是,作為東北最高長官的衛立煌卻拒不執行蔣介石的命令。他的理由是:

其一、東北戰場之所以會出現均勢,是因為國民黨軍隊主力均集中在大城市,不輕易出動,不給林彪所部提供運動戰的機會。

其二、如果從沈陽撤兵錦州,勢必要越過橫亙在沈陽與錦州之間的幾條河流,這就會給林彪部提供各個擊破的機會。

因此,衛立煌一再違抗蔣介石的命令,拒不向錦州撤兵。蔣介石無奈之下,只得妥協,仍然維持了固守東北三城的部署。

那麽,衛立煌為什麽不肯聽從蔣介石的命令從沈陽撤兵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害怕在撤兵途中被林彪追擊遭到覆滅嗎?

客觀地說,確實有這個成分在內。

在1948年初的時候,因為國民黨軍固守三城的策略,確實一度使得我軍失去了攻擊的目標,林彪此時最希望的就是國民黨軍出擊,然後我軍就可以利用運動戰殲敵於野外。而衛立煌呢,鑒於蔣介石屢次施壓,讓他從沈陽撤兵,出於應付的考慮也試探性地派出過幾支部隊,但無一例外地被我軍殲滅,這也就使得衛立煌更加認定從沈陽出兵必定是死路一條。作為東北最高軍事長官,衛立煌考慮的是自己的軍事聲望和政治榮譽,如果聽從了蔣介石的命令,使得大軍在撤往錦州的過程中被我軍殲滅或損失大部,那他的軍人生涯和政治生命也就結束了。

但是,衛立煌卻忘記了,對於全國戰局來說,東北即使再重要,那也是局部,如果整體戰略失利,東北這一塊又能堅持多久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衛立煌充其量就是一個戰將,全域意識比較差。

而東北那些將領們,如廖耀湘等人,雖然在戰場上都算是名將,但卻犯了和衛立煌同樣的錯誤,對於蔣介石的命令同樣表示了反對,這也變相地增強了衛立煌不執行蔣介石命令的底氣。

那麽,如果衛立煌不是試探性的進攻,而是采取破釜沈舟的戰法,他有沒有能力突破我軍的阻擊,撤兵到錦州呢?

很有可能。因為此時我軍主力仍停留在松花江以北地區,圍困長春也是需要集結大量兵力,在遼西和遼中地區的兵力並不雄厚,而如果衛立煌破釜沈舟強行突圍,以此時國民黨軍隊的戰力完全有可能突破我軍防線。而且,蔣介石也不會坐視衛立煌孤軍突圍,華北的傅作義部、孫連仲部勢必會北上接應。如果讓衛立煌突圍至錦州,重新建立錦州防線,那我軍就會被關在東北,即使吃掉了長春守敵,在戰略上也意義不大。

就在國民黨內部對是否從東北撤兵的問題糾結不清的時候,林彪終於和毛澤東在戰略上達成了一致,遼沈戰役打響。

1948年10月15日,我軍攻克錦州,徹底關死了東北的大門。11月2日,我軍攻占沈陽,衛立煌在我軍攻克沈陽前乘飛機倉皇逃走。遼沈戰役取得了勝利。

多年以後,毛澤東曾題詩道: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而巴大維將軍在蔣介石不聽從自己建議,堅持要固守三城之時就曾經說過:

從共軍手中采取主動和擊敗他們的機會將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