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鄧小平與毛主席關系密切,後期為何多次出現分歧,發生了什麽?

2024-02-25歷史

建國之後,毛澤東和鄧小平的關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在文革開始以後,毛澤東和鄧小平的關系更是出現了極為復雜的變化。

鄧小平的三起三落都是與毛澤東有著密切的關系。

尤其是,在建國初期,毛澤東對鄧小平極為信任,甚至是列為接班人之一,但是文革開始後,兩個人的矛盾卻逐漸加深,以至於最後鄧小平多次被下放。

那麽,毛澤東和鄧小平的關系在建國之後是如何演變的?他們到底是因為什麽問題出現分歧的?

其實,鄧小平胡毛澤東早在1927年的八七會議上,兩個人便見面了。隨後,兩個人展開了數十年的親密合作。

尤其是在革命戰爭時期,鄧小平在毛澤東的帶領下,取得了許多值得驕傲的事情。

在毛澤東和鄧小平初次相識的最初幾年中,兩人並沒有頻繁見面,工作上的聯系也相對有限。

毛澤東在井岡山、贛南、閩西領兵作戰,而鄧小平則在上海中央機關擔任中央秘書長,之後領導紅七軍、紅八軍戰鬥。

直到1931年8月,鄧小平進入江西中央蘇區後,兩人的直接工作聯系才開始。

鄧小平最初在中央蘇區擔任瑞金縣委書記,後來任會昌中心縣委書記。

在會昌中心縣委書記任內,鄧小平因執行毛澤東的正確路線而被蘇區中央局定為「鄧、毛、謝、古」四罪人之一,被撤銷江西省委宣傳部長職務,受到黨內「最後嚴重警告」處分。

這成為鄧小平在重大問題上與毛澤東「結緣」的開端。

隨著毛澤東在黨內逐漸恢復「發言權」,1934年底,鄧小平重新擔任中央秘書長,並參加了著名的遵義會議。

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鄧小平參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由師政委成長為戰略區的最高負責人,對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主政西南,擔任中共西南局第一書記。1952年奉調進京,任政務院副總理。1954年4月,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秘書長兼中央組織部長。1955年4月,在黨的七屆五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年,鄧小平在黨的「八大」上當選為黨中央總書記。

鄧小平在政壇上迅速崛起,一方面歸功於其才幹和能力,另一方面與毛澤東的器重直接相關。

在毛澤東看來,鄧小平不僅在戰爭中表現出色,而且是治黨治國的難得人才。因此,毛澤東將鄧小平視為自己的接班人之一。

1956年9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上提名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當時的鄧小平很謙虛,還認為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對於這件事情,他講了六個字:一不行,二不順。不過,最後還是讓鄧小平當選了中央總書記。

可以說,毛澤東對鄧小平的品德、魄力和才幹是贊譽有加的,表明了對鄧小平的高度評價。

毛澤東在1957年赴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祝活動時,與赫魯雪夫進行了對話。

毛澤東表示不想再擔任主席一職,而當赫魯雪夫問及接班人時,毛澤東肯定地提到了劉少奇和鄧小平。他強調鄧小平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是黨內難得的領導人才,對於鄧小平他也是打心底裏喜歡。

1959年4月5日,在黨的八屆七中全會上,毛澤東明確將鄧小平定位為「副元帥」。

毛澤東在會上表示:「中央的主席是我,常委的主席是我,所以我毛遂自薦為元帥。書記處的總書記就是鄧小平,你就當個副元帥。行不行?」這標誌著毛澤東對鄧小平在黨內的重要地位充滿信任。

毛澤東贊揚鄧小平「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強調他的領導地位並鼓勵他擔當責任。

這種深思熟慮的舉動彰顯了毛澤東對鄧小平的高度認可。

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毛澤東提出中央分設一線、二線,自己退居二線,以專註研究重大理論問題,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然而,自60年代初開始,毛澤東與劉、鄧等在「大躍進」以來中央工作評價等問題上產生了分歧,並且由此矛盾越來越大。

毛澤東對鄧小平的不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對50年代末工作評價的分歧,毛澤東以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形象地評價「大躍進」,而劉少奇認為可能有七個指頭和三個指頭的情況,而鄧小平更傾向於劉少奇的觀點。

也就是說,對於大躍進而言,鄧小平是反對的,不認為大躍進是社會主義所必須的。而且,對於鄧小平而言,後來他也專門說過這樣的問題:「大躍進時期,我們頭腦都發熱,這樣的問題不是毛主席一個人的問題,我們都是有責任的。」

其次,鄧小平獨立處理問題的工作方式引起了毛澤東的誤解,毛對他較少的請示和匯報感到不悅。

對於鄧小平而言,他是比較反感早請示、晚匯報這樣的方式的。對於鄧小平而言,他認為這些都是一些形式主義,並不能對工作產生實質性的幫助。

所以,對於一些事情,鄧小平就獨自決斷,而不是再找到毛澤東進行詳細的商討。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自然會認為鄧小平是越權來做一些事情。

對農業生產責任制和包產到戶的看法產生了分歧。

鄧小平在1962年提出生產責任制,強調恢復農業生產,但毛澤東反對包產到戶,並將問題提升到是走集體還是個人經濟道路的高度。

而且,這樣的問題在當時也很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包產到戶很多人都是認為這是走回頭路,不能讓資產階級甚至是封建階級復辟,所以當時對於包產到戶的反對聲音是很大的。

這些分歧、誤解導致毛澤東對鄧小平的不滿逐漸加深,以至於到了文革時期,鄧小平被下放、被打倒,工作也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