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鴻章第一次覲見慈禧後,回家對兒子說了8個字,字字堪稱經典

2024-04-24歷史

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中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統治者們一直飽受人們的爭議。一部份人認為清朝晚期,國家簽訂無數喪權辱國的條約,讓中國進入最黑暗的時期,統治者們難辭其咎。

另一部份人則認為和中國歷史上其他朝代的帝王相比,滿清統治者已經做得相當不錯,只是時代發展,清朝沒能及時跟上,最終才成了歷史犧牲品。

兩位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爭論不休,但提及清朝最令人反感的統治者,慈禧的形象卻總能輕易占據人們的心頭。她的一生,除了對國家造成深重災難,似乎再難尋其他功績。

李鴻章首次拜見慈禧時,對她並無好感。回家後與兒子談及此事,用了八個字評價慈禧,字字珠璣。那麽,這八個字究竟是什麽呢?讓人好奇不已。

【慈禧太後】

1861年12月2日,慈禧巧施妙計,逮捕顧命八大臣,從此大權獨攬。她善用漢族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成功鎮壓太平天國、撚軍、苗民等起義,為清王朝化危為安。

不僅如此,以「自強」和「求富」為國家發展方針,慈禧重用洋務派,外交上面沒有吃虧,內部軍事實力以及工商業也有很大提升。對於清王朝甚至中國的發展,慈禧在這一時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然而,1883-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在清軍少有能夠取勝的情況下,慈禧依舊奴顏屈膝請和,讓法國獲得不少侵略利益。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硝煙四起,慈禧力主抗戰,誓言絕不流露出半分軟弱。然而,當有人提議暫停頤和園工程,將資金轉作軍費時,慈禧卻堅定地表示:

「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前線的勇士們餓著肚子,缺乏彈藥,而後方的慈禧太後卻沈浸在歡樂之中。士兵們做夢也沒想到,那些原本應該用來購買炮彈的軍費,竟然被挪用來為她慶祝生日。

最終,盡管在連續失利中,慈禧在朝野的壓力下不得不縮減了她的六十大壽慶典規模。但寧壽宮,紫禁城的心臟,依然燈火輝煌,璀璨如昔。然而,此時的慈禧並未有絲毫的反思,反而選擇繼續沈浸在她的享樂之中。

更加可怕的是,甲午戰爭落下帷幕,列強如餓狼般貪婪地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然而,在這風起雲湧的時刻,慈禧太後卻如一位掌控全域的棋手,將軍權與人權牢牢地握在手中,她站在權力的巔峰,向外界宣告:

我們傾盡中華之豐富資源,用誠摯之心編織友情的紐帶,以此換取國際社會的理解與認可,展現大國風範。

這個國家的實際掌權者如此不堪,他們的王朝走向覆滅,這簡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似有韜略,或無大才】

李鴻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初見慈禧太後後,回家與兒子分享感受:「那位慈禧太後,威嚴中不失柔情,莊重間流露睿智。一言一行,皆顯皇家氣派,非同一般。」

她如智者般深藏不露,看似平凡無奇,實則胸有丘壑。或許並非天賦異稟,但她那份獨特的智慧與謀略,足以讓人刮目相看。

這八個字的評價,現在看來依然獨具匠心,目光獨到,堪稱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評價者的深刻見解,更凸顯了其卓越眼光。

在李鴻章的眼中,慈禧的韜略仿佛是她與生俱來的「魔法」。鹹豐帝在位時,慈禧便如同巧妙的舞者,用巧妙的步伐逐漸接近皇帝,最終為他帶來唯一的皇子載淳。她的心計之深,可謂令人驚嘆。

鹹豐帝離世後,年僅六歲的載淳承繼大統。如此稚嫩的肩膀,如何擔起一國之重?於是,歷史著名的「垂簾聽政」應運而生,如同慈母般的幕後守護者,默默守護著這個國家的未來。

執政前期,慈禧與顧命八大臣爭鬥,利用帝後與鹹豐帝的梓宮(皇帝的棺材)回京時候,順利將國家實際掌控權牢牢握在手中。

與八大臣爭鬥勝利以後,慈禧又與同治皇帝爭鬥、與洋務派爭鬥、與主戰派(與洋人武力抗爭)爭鬥。慈禧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可代價則是滿清王朝甚至中國的發展,都受到極其嚴重的影響。

以慈禧為代表的個人決策,使清朝在甲午戰爭中失去了戰勝日本的機會。盡管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崛起,但清王朝若團結一心,仍具備戰勝之力。可惜的是,個人的權力欲望,導致了國家的失敗。

無論如何,結果已經無法改變。李鴻章所言,慈禧能夠在內部爭鬥之中屢屢勝出,這便是「似有韜略」。可當她站在國家角度,為國家考量的時候,便徹底暴露出她的軟弱、昏庸與無能,「實無大才」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