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葉王陶」聯手華野戰無不勝,一分開就打不贏,原因何在?

2024-07-26歷史

其實但凡對軍史有點了解的人都清楚,「葉王陶」指的不是一個人,而是葉飛、王必成和陶勇這三個人。

這三位,在我軍歷史上那可是有名的黃金組合之一。他們從新四軍的時候就一同前行,沒多久就成了華東地區我軍的重要軍事將領,還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主要突擊任務。時間一長,「葉王陶」的名號就在全軍叫響了。

正是因為在華野的時候多次一起承擔攻堅任務,「葉王陶」這仨字在電文裏老是出現,結果讓人錯以為是一個人。

一、頭回合作就出名

從年齡來講,「葉王陶」這三人裏,王必成年齡最大,他是 1912 年出生的,比葉飛大兩歲,比陶勇大一歲。

所以呢,這三人嚴格來講也算同齡人,全是「10 後」。

不過呢,雖說都是同齡人,可這三人的經歷差別可大了。來自湖北麻城的王必成,還有安徽霍邱的陶勇,都是貧苦家庭出身,小時候遭了不少罪。就像陶勇,七歲的時候父親就沒了,為了能活下去,只好給人家放牛。

反正啊,陶勇和王必成的經歷挺相似,參加革命的經過也差不多,而且他倆都出自紅四方面軍。

可葉飛就不同啦,一點不誇張地講,葉飛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富家子弟,而且還是華僑。

葉飛出生在菲律賓,他父親葉蓀衛年輕的時候為了躲戰亂去了那兒,在當地努力奮鬥好些年,不光攢下不少錢,還娶了當地有錢人家的女兒,也就是葉飛的母親麥爾卡托小姐。

生在這樣的家庭,生活方面自然比王必成和陶勇小時候好多了。另外,葉飛還是閩東根據地以及閩東紅軍遊擊隊(後來改編成閩東獨立師)的主要建立人,在當時南方好幾個省的遊擊隊當中,閩東的紅軍遊擊隊是大家都認可的實力派之一。

那,出身紅四的王必成和陶勇,到底是咋跟在閩東戰鬥的葉飛成為黃金搭檔的呢?這裏面的事兒啊,相當曲折!

長征結束後,紅四方面軍的河西部隊,也就是西路軍,東渡黃河在河西走廊作戰,可由於敵人太多咱們人少,最後損失特別大。這當中,陶勇(那時候叫張道庸)還被叛徒給出賣遭了逮捕,好在組織全力營救才得以脫險,經過多次輾轉,於 1936 年抵達延安。

當時王必成奉命南下前往川康邊,到了 1936 年回到延安,還進了抗大學習,他的同學裏有陶勇。

這會兒葉飛呢,一直在閩浙邊帶著閩東獨立師持續開辟根據地。等到抗戰爆發以後,力量單薄的新四軍向延安請求支援一批幹部,然後,王必成跟陶勇就一塊兒到新四軍工作了。

其中,王必成擔任新四軍第 1 支隊的參謀長,陶勇擔任新四軍第 1 支隊的副參謀長,這麽一來,這時候他倆就成了搭檔。就在這期間,陳老總給陶勇改了名字。

葉飛的閩東紅軍在 1937 年被改編成了新四軍的一部份,葉飛自己還當了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的團長。

不過呢,這時候三人一塊並肩作戰的機會不多。等到郭村戰鬥結束,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往北移到蘇北,還改叫蘇北指揮部,部隊也整編了,新四軍一師這才正式成立。葉王陶三人,分別當上了一師下轄的 1 、2 、3 縱司令員。

到這時候,葉、王、陶三位湊到一塊兒,然後就一起打仗,最後變成了陳粟手下的三把有力拳頭。

而這三人並肩作戰的頭一仗,就是有名的黃橋戰役。在這一戰中,陳、粟讓陶勇的 3 縱堅守黃橋,葉飛、王必成的 1 縱、2 縱充當攻堅主力。在兵力比敵軍少很多的情況下,葉王陶三人配合精妙,采用了內外夾擊的辦法,最後消滅敵軍 1.1 萬多人。

在這場戰鬥中,決戰的時候情況曾特別危急,關鍵時刻陶勇親自沖向敵人陣地,最後把敵軍打得連連敗退,過後粟裕誇他是「拼命三郎」。

黃橋戰役獲勝了,這在新四軍歷史上是一場特別重要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它打下了蘇北根據地的根基,對開啟華中抗戰的局面有著非常好的作用。

而葉王陶這三人因為這場仗出了名,當時根據地的軍民都講,葉王陶是陳軍長手下的三只厲害角色。

有了頭一回默契的攜手合作,往後這三人合作得那叫一個親密,身為他們的直接領導,粟裕對這三支縱隊用得是越來越順溜,但凡有攻堅的任務,粟裕只有派「葉王陶」出馬心裏才踏實。

二、在孟良崮戰役中承擔重要任務

解放戰爭開始後,葉飛帶著部隊北上,暫時被編進了山東野戰軍,而王必成和陶勇留在了華中野戰軍。就算暫時沒有葉飛,王、陶兩人還是靠著出色的表現,成為華中野戰軍的兩把鋒利尖刀。

就像蘇中戰役,王必成帶著部隊攻打泰興,在如南作戰,進擊西場,攻庫林梓,這麽一番接連轉戰,給華中野戰軍能夠「七戰七捷」打下了特別牢固的基礎。

1947 年初,華中野戰軍跟山東野戰軍合並成了華東野戰軍,葉王陶這三位又湊到一塊了。其中,葉飛是華野 1 縱的司令員,陶勇是華野 4 縱的司令員,王必成則是華野 6 縱的司令員。

從這以後,1 縱、4 縱、6 縱成了華野的核心主力部隊,在好多重要戰役中都承擔攻堅任務,像有名的孟良崮戰役,葉飛帶領的 1 縱和王必成帶領的 6 縱,發揮的作用能決定戰爭的輸贏。

先來講葉飛的一縱,在孟良崮戰役快打響的時候,一縱還在山東呢。接到任務後,那是日夜不停地往回趕,還主動挑起了最難最危險的穿插任務。

隨後,葉飛帶著一縱朝著孟良崮那邊行進,結果一縱剛到孟良崮附近,正巧就跟同樣要去孟良崮的 74 師碰上了。

當時是深更半夜,74 師在山上,一縱在山下,這兩支部隊離得特別近,近到互相說話都能聽見。

關鍵時候,葉飛小聲讓戰士們只管往前走,別搭理敵人的任何問話。因為霧氣特大,74 師居然沒瞧出來他們跟前的是華野的部隊。在迷迷糊糊圍觀了一會兒後,自信心特足的他們,竟然就這麽眼睜睜瞧著葉飛走了。

這麽一弄,葉飛趕在 74 師前頭,占領了孟良崮下的天馬山陣地,完全切斷了 74 師跟敵 25 師的聯系,給孟良崮的勝利鋪好了路。

要是當時葉飛一慌亂或者下令部隊去攻擊,那很可能就打草驚蛇啦。到時候,74 師會加快往前沖,一旦它跟 25 師會合,就會給當時的戰局帶來特別大的壞影響,那咱們大勝的孟良崮戰役大機率也就沒啦。

所以呀,葉飛那時的沈著指揮還有冷靜應對,從一定程度上說,左右了孟良崮戰役的局勢。

不光葉飛,王必成在漣水戰役裏被 74 師打得吃了大虧以後,6 縱對 74 師那是恨得牙癢癢。這回接到命令要作為主力部隊去攻打 74 師,包括王必成在內的 6 縱官兵,一個個都特別興奮,紛紛說:「報仇的機會來了!」

六縱那時候的任務是突襲垛莊,垛莊可是 74 師存放武器、彈藥還有糧草的大倉庫。為了能好好完成任務,6 縱長途奔襲後都沒歇著,立馬就參戰了,最後成功把垛莊拿下。

在孟良崮戰役的最後階段,王必成帶著六縱最先登上孟良崮,還搗毀了 74 師的指揮所,這給咱們軍隊殲滅國軍「五大主力」打了個頭陣。

三、好玩的現象

不過,葉王陶身上有個挺有趣的情況,啥情況呢?就是他們仨一塊聯手的時候,那基本是打啥勝啥、攻啥克啥,可要是把這三人拆開單獨使,就老是碰釘子。

比如說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七月分兵」之後。

1947 年 7 月,在孟良崮戰役結束兩個月之後,華野分成了三路,這三路大軍分別出擊,打擊當面的敵人。

在這當中,第一部份的部隊是葉飛的 1 縱以及陶勇的 4 縱,他們要穿過臨蒙公路,向著魯南進發。

第二部份是由華野的三縱、八縱還有十縱構成的,戰略走向是朝著魯西的泰安去,而這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那就是當時的「華野外線兵團」。

除了外線兵團,華野的 2 縱、6 縱、7 縱、9 縱還有特縱,構成了內線兵團,主要作戰意圖是在沂水地區跟敵人周旋,瞅準機會把敵人分割消滅。

不過分兵之後,華野竟碰到了一連串不好的情況。

就說一縱吧,在圍攻滕縣的要緊時候,趕來的整編第 5 師等 7 個整編師把它從外圍給圍住了,讓它陷入了被兩邊夾攻的局面。

葉飛打的滕縣特別不順利,本來打算兩天拿下,可打了整整三天都還沒攻下來。

當下又被敵人從背後給圍上了,沒辦法,葉飛只好向離這不遠的陶勇求救。

當時陶勇的狀況可不太好,他帶著 4 縱去圍攻鄒縣,經過一天一夜的血戰,還是沒攻下來。

所以呢,陶勇當時就明白,要是想很快打敗敵人,就得把兵力集中起來。因此,當葉飛向他求助的時候,他當機立斷,下令部隊先不管鄒縣了,趕緊往滕縣那邊去。

結果呢,陶勇和葉飛剛合兵沒多久,邱清泉的大軍差不多就圍攏過來了,這樣一來,打滕縣根本不現實,啥也別想了,趕緊突圍。

就這麽著,本來是攻城戰,最後卻成了突圍戰,這一路上到處都是敵軍,致使葉飛和陶勇在突圍的時候損失特別大。

在這前後 13 天裏,葉、陶兩人好幾次都打算犧牲自己,好在 3 縱和 8 縱關鍵時刻趕來了,這才把一縱和四縱給接應出來。

事後清點了一下,一縱和四縱人員減少超過了三分之一。

王必成這邊呢,情況也很不好,南麻、臨朐這兩次戰役,使得包括六縱在內的內線兵團,傷亡特別大,而且也沒弄出啥好的成果。

或許是明白了「葉王陶」非得湊一塊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效用,於是在沙土集戰役裏,粟裕再次把這三支部隊合起來用了。

1947 年 9 月,國軍 57 師回曹縣的時候,想著抄近道走沙土集,還準備在沙土集歇一晚再接著走,結果這就讓它跟離得不遠的國軍第五軍拉開了距離,足足差了 40 裏呢。

而這難得的戰機,被粟裕靈敏地給抓住了。

自七月分兵起,華野打得特別不順,戰士們心裏都憋著氣,老想著打個勝仗解解氣。所以,粟裕把在沙土集殲敵的計劃一講,大夥全都同意。

於是,粟裕做了個巧妙安排,讓王必成的六縱,還有三縱、八縱當主攻,四縱、十縱負責阻援,一縱作為總預備隊,朝著沙土集的敵 57 師發動進攻。

從這一安排咱們能瞧出來,「葉王陶」這張王牌,粟裕分配得特別合理,戰鬥力強的王必成去主攻,這樣就保證了主攻能有成效,敢拼命的陶勇負責阻擋救援的敵人,也就保證了主攻部隊不會被外圍敵人幹擾。

要說把葉飛當作總預備隊,這意圖挺明白的,向來能當總預備隊的,那都是綜合能力最厲害的,如此才能確保萬一有啥意外狀況,能在關鍵時候扭轉局面。

一番安排之後,沙土集戰役開始了。

果不其然,才兩天功夫,沙土集的敵人就被解決了。這當中,敵第五軍拼死想沖進來增援 57 師,可被四縱和十縱死死地攔在外頭,不管他們怎麽發瘋似的進攻,就是沒法往前邁一步。

一縱也沒閑著,從菏澤方向過來增援的敵人,被葉飛給擊退了。

沙土集戰役獲勝,華野就此擺脫了「七月失利」的陰霾,全軍士氣猛漲,這就給沒多久之後豫東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在豫東戰役裏,「葉王陶」對著邱清泉。當時裝備差著一截呢,粟裕指揮「葉王陶」用了「輪番作戰,交替掩護」的妙招。除了在正面牽制住邱清泉,另外兩支隊伍交替繞到敵人的側翼和背後打,把邱瘋子折騰得直喊苦。

最後,靠著「葉王陶」的協作,區壽年兵團被消滅了,「葉王陶」這三人的名聲也變得更大了。

誰也沒想到,豫東戰役居然是「葉王陶」最後一次一起合作。後來的淮海大戰,葉飛生病沒參加。解放以後,一個去了地方,一個去了海軍,另一個在南京軍區,就更沒一起作戰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