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七戰七捷的決策者們——中共中央華中分局的領導者們

2024-01-07歷史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調集重兵進攻其視作眼中釘的我蘇中解放區,我方華中野戰軍在粟裕司令員的指揮下45天內打了7場勝仗,連毛主席都驚嘆這是解放戰爭開始後我軍的第一個大勝利。

粟裕雖然是華中野戰軍的司令員,卻並非是中國共產黨在華中解放區的最高首長,他能創造「七戰七捷」的背後有鄧子恢領導的華中分局和張鼎丞領導的華中軍區的大力支持。

他們雖然建國後來沒有授銜,卻依然為解放戰爭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勛。

抗戰結束向北發展使華中兵力空虛,中央接受粟裕意見建立華中軍區

為什麽蘇中「七戰七捷」能夠引起當時敵我雙方的矚目,這是因為蘇中解放區的戰略位置實在太重要了。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留在長江兩岸的十幾個根據地的紅軍武裝在皖南集結,組建了新四軍,之後根據地也從皖南、蘇南發展到蘇中地區,毛主席又下令八路軍一部南下加強新四軍的力量。

這樣當抗戰結束之時,我軍在長江北岸已經擁有蘇中、蘇北、淮南和淮北4塊解放區,其人口多達3000萬且盛產糧食,因此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富庶地區。

但蘇中解放區幾乎緊鄰南京,讓蔣介石將其視作頭號威脅,在抗戰後的國共談判中多次強迫我軍主動撤離。

面對蔣介石蓄意挑起內戰和雙方力量的嚴重差距,1945年9月19日,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央軍委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

為了實作這一戰略目標,我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帶領山東主力迅速進入東北,而新四軍軍長陳毅則率原華中局北上山東填補山東兵力空缺,同時新四軍的主力部隊也被帶入山東。

但這樣一來,蘇浙軍區司令員粟裕能指揮的部隊就捉襟見肘,中央認為蘇中難以堅持,還準備進一步抽走我軍部隊,使該地變為遊擊區。

但粟裕卻給中央發電,力陳經歷抗日戰爭的洗禮後主力部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鍛煉的事實,而且蘇中作為我軍長期經營的根據地,有許多有利於同敵人決戰的條件。

在栗裕的堅持下,中央終於改變了主意,決定建立新的華中軍區同敵人進行主力對抗。

中國共產黨自井岡山時期就貫徹「黨領導軍隊」的原則,任何一支部隊都由當地的上級黨委領導。

當陳毅率原華中局北上山東成立新的華東局之後,原華中局就被降級為受華東局領導的華中分局[1]。1945年10月,原華中局委員鄧子恢被黨中央任命為華中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但他卻給中央發電提議譚震林任華中分局書記、自己為副書記,或者由張鼎丞來任書記、自己為副書記。

而張鼎丞接到中央任命他為華中軍區司令的電報後,也認為自己並不擅長指揮軍事作戰,提議由粟裕擔任華中軍區司令員。但粟裕電呈中央,認為自己資歷偏低,且張鼎丞曾經為自己的上級,堅持自己只能做華中軍區副司令。

中央充分考慮了3個人的意見後最終決定,由鄧子恢、張鼎丞和粟裕分別擔任華中分局、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一把手。

華中分局領導資歷高又曾經熟悉,各司其職讓粟裕能夠全心指揮部隊作戰

1945年10月15日,華中分局宣成立鄧子恢為書記,譚震林、張鼎丞、曾山、粟裕和劉曉為常委。同日,華中軍區成立,但領導人職務排名卻發生了變動。

張鼎丞成為司令,鄧子恢擔任政委,譚震林排在張鼎丞後面成為副政委、粟裕卻和張愛萍一樣擔任副司令。巧合的是,紅軍時代除粟裕外的五個常委都在中央蘇區擔任過職務,而粟裕雖然做到了軍團參謀長,卻從沒有地方任職資歷。

如果從黨內職務算的話,粟裕前面有4位元領導,即使按照華中軍區的分工來看,粟裕職務也偏低。但這是當時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表現,當時的華東局和山東軍區同樣存在黨內職務與軍內職務不匹配的情況。

以粟裕這樣的資歷和職位,很難領導軍區主力部隊,但他得到了華中中國共產黨高層充分的支持和中央充分的信任。

鄧子恢不但是粟裕在新四軍時期的老上級,而且還是福建根據地的建立者。因為有著卓越才能和工作經驗,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後鄧子恢擔任了財政部部長,中央紅軍長征之後繼續領導閩西地區的鬥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鄧子恢擔任了新四軍政治部主任,還進入了最高決策機構新四軍軍分會,在1945年「七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可以說,1945年鄧子恢已經是中國共產黨在華中地區資歷最高的領導人,由他來擔任華中分局書記是理所應當的。

雖然在革命鬥爭中粟裕經常和譚震林成為軍政搭檔,但他的黨內資歷卻比粟裕高一些。譚震林參加秋收起義並隨毛主席上了井岡山,在紅軍早期擁有相當於中央軍委委員的地位。

新四軍成立後譚震林雖然和粟裕都是師級幹部,但他在「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而粟裕只是候補委員自然要在華中分局排名靠後。

張鼎丞是鄧子恢建立福建革命根據地的搭檔,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後他擔任過土地部長。新四軍成立後張鼎丞成為了第2支隊司令員,而首任副司令員就是粟裕。

更重要的是1937年底新四軍軍分會成立時他就是五個成員之一,去延安工作時期還在中央黨校擔任二部主任。在「七大」上張鼎丞也當選為中央委員,粟裕自然認為自己只能做他的副職。

曾山從1927年開始在家鄉吉安領導農民運動,後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在贛西北地方的主要領導人。

抗戰爆發後他從蘇聯回國,去中共東南分局擔任組織部長,而且也是新四軍軍分會最初的成員之一。他為新四軍發展壯大提供了物質保障,並成為了領導經濟工作的好手,在「七大」上同樣當選為中央委員。

而比較低調的劉曉則是中國共產黨傑出的地下工作者,作為上海人的他在1937年冒著巨大危險回上海重建了黨組織。

新四軍成立後劉曉為我軍高層決策提供了大量情報,在「七大」上與粟裕同樣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從人事角度上看,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為粟裕提供了物質、情報等全方面的保障,這才讓他可以心無旁騖地指揮華中野戰軍同敵人進行連續作戰。

粟裕多措並舉,終於打造出野戰軍,蘇中45天取得七次大捷,得到毛主席誇獎

在土地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敵強我弱,我軍多數時候都是分散進行遊擊戰和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

但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已經擁有了66萬主力部隊,1945年8月20日,中央軍委下令各大解放區抽調主力組建野戰軍,同時還規定野戰軍雖受軍區領導但由中央軍委下達作戰任務,軍區則承擔支前工作、戰役配合、後方警備和新兵補充等任務。

1945年11月10日華中野戰軍正式成立,下轄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縱隊[2]。

但由於主力被大量抽調到山東,全野戰軍也只有4.7萬人,占華中軍區13.5萬兵力的35%,而華中地區又是蔣介石必須必定派主力部隊權力奪取之地,所以當時粟裕能否帶出真正的野戰軍讓人懷疑。

但粟裕擔任野戰軍司令後很快展現出了他過人的軍事才能和長期發展部隊的經驗,他按照大兵團作戰的需要抓緊部隊的整編和訓練。

粟裕組織各級幹部學習大兵團作戰的戰略戰術和天目山戰役的經驗,在很短時間內實作了由遊擊兵團向正規軍、由遊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

與此同時,華中軍區重建了八個軍分區,加強了地方部隊和民兵的武器裝備與軍政訓練。粟裕雖然沒有上過正規軍校,卻在很短時間內組建了精幹有效的司令部,而敵人卻還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我軍輕易消滅。

1945年底蔣介石就已經制定了奪取蘇中的計劃,甚至不惜利用高郵和邵伯兩座縣城裏拒不投降的日偽軍為內應,粟裕自然也早就看出了蔣介石的陰謀,但他覺得正好可以透過奪取這兩座城市來檢驗華中野戰軍的訓練成果。

1945年12月19日至26日,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發動了真正的「對日最後一戰」,在消滅了6000多日偽軍的同時也讓指戰員堅定了打大仗的信心。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20余萬進攻我中原解放區,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隨即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湯恩伯指揮五個整編師15個旅、共計12萬人氣勢洶洶地向我蘇中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

27日粟裕接到了中央軍委讓他帶部隊去淮南地區的命令,但在海安的野戰軍首長會議上,大家一致支持粟裕先在蘇中打一個勝仗的提議。

粟裕清楚此事關系重大,會議結束後他走了一夜來到淮安,與張鼎丞、鄧子恢、張愛萍和譚震林討論如何行動,6月29日這四人聯名向中央軍委發報支持粟裕的主張並得到毛主席批準。

我情報人員得知敵人在7月15日進攻宣家堡和泰興,粟裕決定反常用兵以進攻對進攻。

於是在7月13日在敵正在為進攻做準備時,我軍先發制人,首戰就消滅整編第83師兩個團共3000余人。

敵人吃虧後轉向進攻如臯,粟裕指揮部隊舍近趨遠擊敵側背,二戰殲敵兩個整編旅1.5萬人。惱羞成怒的敵人大舉進攻海安,粟裕指揮我軍從容抗擊,三戰殺傷國民黨軍3000余人主動撤離。

敵人得了海安一座空城後竟然忙著「慶功」,粟裕果斷指揮部隊奇襲李堡,第四戰殲滅新7旅全部和第105旅旅部及第314團共8000人。

敵人連續損兵折將只能派戰鬥力弱的交警大隊與我軍交戰,第五戰粟裕又在丁堰和林樣殲滅敵5個大隊3000人。

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粟裕又假意攻擊黃橋,在運動中殲敵2個半旅約1.7萬人。敵人孤註一擲猛攻邵伯,粟裕指揮部隊斃傷敵軍軍2000余人,並於8月26日狼狽撤退。

蘇中「七戰七捷」殲敵5.3萬余人,這個數量是華中野戰軍參戰兵力的1.76倍,大大提升了我軍士氣,也給敵人以當頭棒喝。

8月29日,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稱: 「我中原突圍的勝利及蘇中戰役保衛戰的勝利,已堅定解放區軍民的勝利信心。」

毛主席聞訊大喜,親自草擬電文,向全國全黨全軍介紹粟裕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經驗。在電文最後毛主席特意強調: 「這一經驗很好,希望各區仿照辦理,並望轉告所屬一體註意」。

而在華中野戰軍官兵浴血奮戰時蘇中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一切為了前線」口號,動員了參戰民工14萬人、後方民工近50萬人踴躍支前,所以此戰也是華中軍區的勝利。

北上山東成立新的領導機構後職務變動,僅粟裕一人參與授銜但功績永存

既然鄧子恢、張鼎丞和曾山等人在蘇中「七戰七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麽為什麽我們現在一提起此次勝利就只會想起粟裕呢?

1946年時我軍雖取得了多次勝利但仍然無法改變敵強我弱的事實,粟裕在取得「七戰七捷」過程中也在一步步放棄蘇中解放區向北移動。

而此時的山東軍隊實力雖強於華中軍區,卻因缺少能戰之將而戰績慘淡,於是在黨中央同意後,粟裕帶領華中野戰軍乃至華中分局、華中軍區領導機關北移山東。

1946年1月23日,在兩軍合力打出宿北大捷後,中央軍委正式批準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合並為新的華東野戰軍。

而野戰軍合並的背後自然是上一級領導機構的重新組建,鄧子恢在新的華東局擔任副書記,張鼎丞任組織部長,曾山成為常委。

但在新的華東軍區裏他們都沒有職務,而是負責華東解放區的土改和經濟工作,粟裕成為華東野戰軍副司令負責作戰,譚震林則擔任了華東野戰軍副政委。

粟裕後來曾經說過:兩個時期華野的軍事勝利都不是某一個人的勝利,而是華野全體指戰員的勝利。

更讓人驚訝的是,整個華中分局領導人中,1955年參與評銜的竟只有粟裕一人。

1948年7月在陳毅擔任中共中原局第二書記的同時,鄧子恢也一起前往中原局擔任了實際主持工作的第三書記,之後他又成為華中局和中南局副書記,領導第二野戰軍後方的重建工作[3]。

新中國成立後鄧子恢擔任了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等職務,因此在1955年時他已離開軍隊系統未能參與授銜。

張鼎丞在建國後擔任了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政府主席,1954年在第一次全國人大上成為新中國首任最高檢察院院長,因此也遺憾錯過了1955年的大授銜;

譚震林雖然在渡江戰役時仍然擔任第三野戰軍第一副政委,但1954年又被調任中央副秘書長所以同樣未能以軍人身份參與授銜;

曾山在渡江戰役後成為了上海市副市長,之後以治理上海的經驗長期從事經濟工作,自然也喪失了參與評銜的資格;劉曉建國後歷任上海市委第二書記等職,從1955年2月開始進入外交戰線。

盡管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曾山和劉曉都沒能成為開國將軍,但他們在革命戰爭時期為我軍發展壯大同樣建立了不朽功勛。

參考資料

[1]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

[2]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3]解放戰爭期間在三大戰略區都任過副職的鄧子恢-·-黨史頻道-人民網·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