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7年:劉伯承突然談起「鄧小平從來沒上軍校」,張震一時接不上話

2023-12-30歷史


在大別山地區的解放戰爭時期,曾流傳著這樣一則佳話: 劉不離鄧,鄧不離劉。

所謂的



鄧小平胡劉伯承,一個穩重如山,胸藏百萬雄兵;一個儒雅風趣,被稱為共和國第一儒將。實際上就是這樣。

劉伯承是 129 師的師長,鄧小平則擔任政委,他們參與了 夜襲陽明堡 百團大戰 ,這發生在抗戰時期。

他們的配合相當默契。

他們在共同指揮軍隊的 13 年軍教生涯中,默契配合取得了多次重大戰役勝利,就連毛主席都忍不住在電文中稱贊: 劉鄧打得是真好啊! 這段時間,二人一直攜手並肩,共同成長和奮鬥。

劉伯承選擇了進入軍事院校任教,馬放南山,刀兵入庫,正值新中國成立之際。



1957 年,張震上將因軍事問題想向劉伯承請教,特地造訪了劉伯承任教的學院。不料劉伯承卻突然開口說: 你知道嗎?

鄧小平從未接受過軍校教育。

這句話讓張震一時間感到困惑,有些不知所措。

劉伯承突然說出這樣一句話,究竟是由於什麽原因呢?

鄧小平胡劉伯承:在戰場上最配合的搭檔。



許多原八路軍 129 師的老戰士們都會回憶起這一幕。每當他們需要向師長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匯報工作時,只需找其中一人進行匯報即可。

在軍隊中,這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現象。

師長負責日常訓練和作戰,政委則專註於思想教育和對外統戰工作。

129 師,如果已經向劉伯承匯報了工作,再去找鄧小平,他總是會說同樣的一句話: 一切都照著師長的指示來做!

劉伯承也是這樣說的: 照著政委的指示去做就好。



二人因為在思想上高度信任和默契配合,才能成為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搭檔。

鄧小平幾乎是一個人獨自來到了太行山八路軍 129 師師部,就任政委,這發生在 1938 1 月。

劉伯承作為師長,沒有多余的廢話,直接就拉著他在地圖前討論起了戰鬥情況。

作為四川的同鄉,他們無論是在語言還是生活狀態上都極其相似。據當時的工作人員回憶,在八年抗戰和四年解放戰爭期間,這兩個人基本上就像一個人一樣。

許多老部下甚至分辨不出作戰任務是由誰釋出的,因為語言風格和特點都太相似了。



1940 年,百團大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連續數天不眠不休已成常態,尤其是為了擊潰日軍逐步侵蝕的計劃。黨中央決定發動邢台、沙河和永年戰役,鄧小平對此做出了基本的部署。

鄧小平下令將第 385 旅統一指揮所部和太行軍區的第 1 、第 5 軍分區部隊以及平漢縱隊組成路西突擊隊,負責執行主要突擊任務,向平漢路西側的彭城(不含)、元氏段展開破擊,重點打擊偽軍高德林部。

在作戰中,對可能為日軍提供支援的偽軍進行堅決打擊;清除日本侵略軍占據的據點,摧毀他們的煤礦和兵工廠,並破壞該地區的封鎖墻和護路溝等設施。

以冀南第 3 軍分區部隊和新編第 8 旅主力為路東破擊隊,積極展開破擊攻勢行動,目標是永年以西、以北地區。彭冶支隊由新編第 l 旅的兩個營組成,負責對彭城、水冶公路進行破擊。同時,新編第 1 旅主力和新編第 10 旅等部隊也將配合行動作為策應。

在緊張而有序的作戰指令釋出之後,立竿見影的效果也很快顯現出來。



副總指揮彭德懷曾對此戰評價: 這場戰鬥將被歷史銘記,不僅在軍事上給敵人以重創,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嚴重挫敗了敵人的信心。

鄧小平之所以指揮這場戰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劉伯承當時身體狀況欠佳,主要從事協調工作。

需要覆寫的內容是:

鄧小平的軍事指揮才能備受劉伯承和彭德懷兩位元帥高度認可,甚至連毛主席也對他十分贊賞,這是值得一提的。

鄧小平在 1930 年率領並指揮了 百色起義 ,當時他在廣西百色放了一個大炮仗。

毛主席聽到這個訊息後,對身旁的周總理說: 能文能武啊,這個人!



1945 年,在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的中央軍隊重創了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後,蔣介石別無選擇,只得再次假意表示願意進行談判。

剛準備年富力強的鄧小平要去,但在最後出發的時候,劉伯承卻阻止他,說: 還是由我去吧,你來指揮總覽整體局勢。

劉伯承的性格十分謹慎,他總是在仔細研究後才做出最終決定,這使得他更適合應對與國民黨軍隊的辯論與談判,因為那本來就是一個需要來回辯論的局面。

鄧小平的性格鮮明,表現出 舉重若輕 的特質。

坐鎮中軍,還能有效地施加一定的威懾。



當時在新鄉進行談判時,國民黨的王仲廉所部打算效仿 皖南事變 ,試圖扣押前來談判的人。結果劉伯承直接表態: 我們來談判的只有 20 多人,除了我沒有一個軍事高官,如果你們不怕的話,就看鄧小平如何指揮軍隊吧,他比我更擅長打仗。

面對局勢陷入僵局,國民黨不得已放人。

在淮海戰役中,由於華野和劉鄧領導下的聯合作戰,陳毅和粟裕指揮前線作戰時,鄧小平則負責軍事協調工作。



鄧小平在幾十萬大軍的後勤排程中,發揮了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作用,使得兩支軍隊能夠有效展開聯合行動。

由於劉伯承和鄧小平彼此過於熟悉,因此對他的軍事指揮才能毫無懷疑。

當時的制度允許鄧小平在 1955 年被授予元帥稱號,然而毛主席認為他已逐漸脫離了軍隊,開始主持政治工作,因此不宜授予他這一榮譽。

劉伯承年近 70 歲時, 1957 年選擇擔任軍事學院院長,因為一只眼已經失明,他開始逐漸將自己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總結。



當時的王震年僅 40 歲,由於也身處北京,因此經常會造訪劉伯承,就軍事問題展開討論。

劉伯承每次都能做到問必答,絲毫不隱瞞。

劉伯承在談話結束時突然問王震: 你知道嗎?鄧小平從未接受過軍事院校的教育。

劉鄧在黨內以默契和友好著稱,因此王震對劉伯承突然說出這樣的話感到十分困惑。



劉伯承看到王震的疑惑後,立刻解釋說: 我們現在培養軍事幹部完全是按圖紙行事,這種做法可行嗎?應該向鄧小平學習,他從未接受過正規軍事教育,卻表現出色,戰鬥力十分強大。我認為這才是值得借鑒的。

劉伯承在隨後的談話中指出: 在作戰中,最忌諱的是僵化思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劉伯承實際上是在向年輕幹部們警示,打仗就是要根據客觀條件來作戰,他舉了鄧小平的具體事例作為例證。

劉鄧之間不得使用任何頓號分隔。每當我們回顧那段輝煌歲月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從內心深處湧起這樣一種敬意: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幸好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