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對越反擊戰,粟裕大將不過72歲,為何卻讓73歲的許世友掛帥出征?

2023-12-15歷史

1979年2月17日,56萬解放軍從廣西和雲南出發,以排山倒海、風卷殘雲之勢殺入越南,開啟了震驚世界的對越反擊戰。在這場規模浩大的局面戰爭中,中央軍委分別以73歲的許世友和68歲的楊得誌為主將,重現了東漢時期六旬馬援出征交趾的壯舉。

看到這裏,恐怕有很多讀者就要問了。1979年時,雖說很多開國將帥已然雕零,但活躍在軍界政壇的,其實也不算少。其中元帥有聶榮臻、葉劍英、徐向前、劉伯承,大將有粟裕、肖勁光、黃克誠等人。隨便挑出一個,都比許世友戰功高,資歷深。

如果說四大元帥因為年齡問題不適合掛帥出征,然而粟裕大將卻從來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出乎很多人意料,粟裕的年紀實際比許世友還小一歲,當年他正好72歲。在抗法援越期間,粟裕一直分管那裏的軍事指揮,對越南情況非常熟悉。

無論是軍事天賦還是戰功,粟裕都極具優勢,但是鄧小平為何沒有讓粟大將掛帥出征南疆呢?

在筆者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中最首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發動對越反擊戰,其真正的目標並不是越南,而是北方的強敵——蘇聯。

自1958年中蘇交惡以來,兩國兩黨的關系便直線下降,並開始由一開始的意識形態論戰,轉向了兵戎相見的熱戰。

1969年,中蘇在珍寶島和鐵列克提大打出手,雙方各有勝負。其後,蘇軍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聚集數千輛坦克和裝甲,大有泰山壓頂,一舉推平中國之勢。

為了分化我軍的防禦力量,蘇聯還不斷在中國周邊搞事。首先,蘇聯大力援助中國西部邊境的宿敵——印度,讓他們在新疆和西藏制造沖突;其後,蘇聯又拉攏了位於中國南疆的小兄弟——越南,羅織了所謂的「亞洲安全體系」。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和越南便是「同誌加兄弟」的關系。在抗法援越和抗美援越兩場戰爭中,中國對越南的幫助從來都是不遺余力,糧食、武器、彈藥和醫療用品源源不斷地從中國輸往越南。最新式的火炮和裝甲車,有時候連炮衣都沒掀開,就是直接用火車拉往越南。

越南統一後,以黎筍為首的親蘇派逐漸上台,而親華的武元甲則靠邊站。當時,黎筍一直妄想整合柬埔寨和寮國,試圖建立所謂的「印支聯邦」。而這一圖謀,是中國絕對無法允許的。在惱羞成怒之下,黎筍決定投靠蘇聯。

從經濟援助方面,雖然中國向越南投入了200億美元,但與財大氣粗的蘇聯相比,還是差得很遠。越南統一後,蘇聯更是將越南拉進了只有東歐國家才能參與的 互會,將其並入了蘇東集團的大市場。

在蘇聯的「盧布攻勢」之下,黎筍終於決定改變在中蘇之間的中立政策,而是直接投靠於蘇聯的卵翼之下,並將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金蘭灣租給了蘇聯。由此,蘇聯海軍在中國南海地區擁有了立足點,其戰艦更是直接穿越台灣海峽,向中國耀武揚威。

在蘇聯的攛掇之下,越南在國內排擠華僑,不斷在中越邊境制造流血沖突。在鄧小平決定斷絕對越援助之後,兩國關系更是急轉直下,由兄弟變成了仇敵。

蘇越的交好,造成了南北夾擊之勢,中國國防顧此失彼,可謂是危如累卵。為了打破這一局面,鄧小平決定發動對越反擊戰,好好教訓一下這個所謂的「南天小霸王」。

但是值得註意的是,對越反擊戰的物件絕不是越南,而是北方的蘇聯。中國就是要殺雞用牛刀,以雄獅搏兔之勢狠狠地教訓越南,讓蘇聯知難而退。若中國攻擊越南,而蘇聯卻無所表示,就能向世界顯示蘇聯的虛弱,從而讓越南對蘇聯失去信任。

然而鄧小平也深知,面對蘇聯這樣的強敵,我們必須料敵從寬。當時,蘇聯在中蘇邊境布置了54個師,即使很多都是「空架子師」,但實際也有62.5萬人。在數千輛坦克和圖22逆火轟炸機的支援下,依然對中國「三北」邊境有著嚴重的威脅。

因此中國在進行對越反擊戰時,也在北方未雨綢繆,聚集了200多萬兵力。華北、西北各大城市都嚴陣以待,疏散了機關、工廠和人員,加強了防核、防化和反坦克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蘇聯的全面進攻。

正是由於「蘇重而越輕」,因此中國在南方用兵之時,必須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在北方坐鎮。而這個人,自然非粟裕大將莫屬。因此1958年以來,粟裕就一直在為這種型別的大型戰爭而準備著。

1954年以來,粟裕一直作為總參謀長,致力於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合成化建設。然而在1958年,粟裕卻因為一些誤會,被調離了一線軍事崗位,從而以 國防部副部長職務兼任 軍事科學院 副院長。

雖然粟裕離開了一線,但是並不代表國家不重視他。特別是中蘇交惡以來,粟裕這位功勛卓著的戰將就備受人民的註意。

1965年10月2日,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林彪就曾專門找到正在上海休養的粟裕談了一次話。

林彪說:「你現在身體不好,主要是休息,等你好了一些,可以多到部隊去跑跑,看看部隊的情況,發現什麽問題,或者有什麽意見,可以直接反映面談,打電話或寫信都可以。」

這次談話後,粟裕作了十分慎重的考慮。解放戰爭之後,粟裕因此多年以來積累的傷病和疲勞,曾出現了嚴重的身體問題,美尼爾症候群、大腸扭結和心肌梗塞,曾將他折磨地苦不堪言。在1964年,粟裕就曾在病床上休養了半年多之久。

如今邊境形勢十分嚴峻,粟裕認為自己的身體大體已經好轉,是重回部隊的時候了。因此,粟裕經過反復思忖,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軍科院長葉劍英。他表示,自己可以和宋時輪等人一起在軍科換班。自己不值班時,就可以下到部隊去看看情況。

對此,葉劍英高瞻遠矚地說:「不要換小班了,軍科就讓宋時輪、鐘期光去搞,要準備接大班。你是戰將,要準備打仗。」

很顯然,將粟裕留在軍科做研究,實在太大材小用。對於這位曾經統帥百萬大軍的大將來說,真正適合他的地方還是戰場。因此在此之後,粟裕一面留心於軍事研究,一面到處調研,為打大仗做準備。

1969年珍寶島事變之後,中蘇邊境的局勢日趨嚴峻,布里茲涅夫更是祭出核大棒,叫囂要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要戰勝蘇聯的「鋼鐵洪流」,非有大將坐鎮不可。

1970年4月,周恩來就曾找粟裕談了一次話。對著總理,粟裕堅定地表示:將來打起仗來,我還要重上前線!」其後,周恩來贊許道:「你可以多看看地形和工廠,對將來的作戰有幫助。」

在周恩來的支持下,粟裕便開始對中蘇邊境的軍事要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探查。他先後到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河北五省,進行了長達50天,行程7000公裏的調研。

他從作戰的角度,對甘肅的河西走廊、居延海和寧夏、內蒙境內的賀蘭山、狼山、大秦山以及北部的戈壁灘、曹原,內蒙古邊境附近的海流圖、固陽、白雲、集寧,河北的張北以及從張家口到北京等軍事上具有特殊意義的兵家要地,都進行了實地勘察,看望了駐軍和一線邊防部隊,獲得了大量一手資訊。

考察中,粟裕秉承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持乘坐吉普車,而不是火車和飛機。因為乘坐吉普車,粟裕就能隨時下車勘察地形。凡是與戰備有關的,無論是狹小的地下民防攻城,還是現代化的飛機洞庫,還是內地駐軍、邊防站點,他都要親自去看,找各級指揮員開座談會。

有一次,粟裕甚至親臨中蘇對峙的一處高地上,已經處於蘇軍機槍的射程範圍內。蘭州軍區皮定均一看,多次勸說粟裕不要去。然而粟裕卻堅持要看看地形,看望邊防戰士。戰士們見到早已聞名天下的粟裕,都深受感動,他們說:

「我們這個邊防地方,從來沒有這麽大的首長來過。」

經過一番實地考察,粟裕果然發現了問題。眾所周知,中蘇、中蒙邊境以平原、戈壁為主,缺少自然天險,對於縱橫馳騁的蘇聯裝甲部隊十分有利。因此,中國開始建設「人工天險」,也就是所謂「人造山」工程。

然而經過粟裕的實地考察,卻發現這種「人造山」並不管用。一次,他看到某處的7座人造山,擺在距前線非常近的地方,遠離後方依托,完全成為了孤島。蘇軍只消包圍「人造山」,就能斷絕山上士兵的水源和彈藥,完全就是兵家的死地。更令粟裕生氣的是,許多「人造山」的守備方向完全不對。敵人若攻過來,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

粟裕憂慮地認為,國家花費大筆資金,廣大指戰員付出艱辛的勞動,但這種人造山工程無論從戰略還是戰術角度,以及擺放方法,都是錯誤的。因此粟裕義不容辭地向周總理指出了這些問題,並且得到了 總理 的首肯。

在尋找中國北部邊防的同時,粟裕還抓緊一切出國的機會,盡力吸收國外的先進軍事思想。1967年,粟裕率領軍事代表團出訪剛果,返回時在巴黎作了短暫停留。巴黎是世界名城,粟裕又是第一次來,若是普通人,肯定要去參觀城市內的名勝古跡以及博物館。然而粟裕的選擇卻出人意料,他要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登陸場——諾曼第去看看。

到了地方,粟裕對法方陪同人員提了很多問題,諸如人工港為什麽能浮動?水泥墩的體積到底有多大?大小是否都一樣?又是怎樣浮動的?又是如何固定的?等等。

由於粟裕問得實在太專業,直接把法方導遊問懵了。由於解說員無法做出滿意解答,粟裕便親自在海邊市場,硬是在灘頭深處一步一個泥腳印,足足走了兩三公裏,才知道當年人工港的一些水泥墩殘骸,意義丈量,仔細計算,這才解決了粟裕的問題。

到了對越反擊戰之前,對於蘇聯的邊防戰術,已經逐漸在粟裕腦中成型。1979年1月11日到13日,粟裕做出了一份名為【對未來反侵略戰爭初期作戰方法幾個問題的探討】的報告。而這份報告在全黨和全軍,都引發了極大的反響。

首先,粟裕認為,蘇軍作戰講究先發制人,實行大規模的閃電式的突然襲擊,很可能從空中、地面、海上一起來。而蘇軍先進的現代化裝備,諸如坦克、飛彈和或炸雞,將會極大地增加突襲效果,可能在短時間內癱瘓我政治、經濟、軍事的主要目標。而在這個時候,我軍裝備還占劣勢的情況下,如果大量的,幾十萬人,上百萬人,甚至幾百萬人地展開,只會徒增傷亡,上了敵人的當。

因此在粟裕提出,面對敵人的坦克突襲、傘兵空降、海軍陸戰隊的三板斧。

首先一點就是要避其鋒芒,不要集中主力和敵人決戰,而是應該保存自己的主力,迫使敵人打持久戰。要將主力部隊和裝備留在後方做預備隊,為我軍的反攻提供有利條件。

其次,要留下一部份兵力守備城市和堅固據點,遲滯敵人的攻勢,消耗敵人的兵力。不能像以前一樣,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有的固守到一定時候就要放棄,有的要長期死守,有的城市不僅要守住,而且還要利用城市打巷戰,打成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那樣,把城市作為大量消耗和消滅敵人的戰場。」

最後,在堅守防禦作戰的策略下,要抓住一切戰機,殲滅敵人,利用小隊遊擊戰摧毀敵人的後勤部隊,對突擊冒進的敵人,對側翼暴露的敵人,對疲憊不堪的敵人,對缺乏補給的敵人以及其他小股敵人,都應該予以殲滅。

粟裕認為,在戰爭初期,我軍可以依托堅固工事,打一些中小規模的運動戰。等我軍裝備透過外援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能夠奪取短暫局部制空權的情況下,可以創造戰機,每次殲敵1到2個建制師。最終積少成多,形成規模優勢,將侵略者徹底趕出我們神聖的國土。

粟裕的這個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人認為,粟裕所講的內容,正是他們要解決的問題,講得清楚,很實在,很解渴,聽了很受教育。隨後,粟裕的講話被編成了小冊子,分發給各級領導、指揮官閱覽。

很顯然,在防禦蘇聯突然入侵方面,粟裕是其中絕對的權威。他對於現代戰爭和現代裝備的了解,高於同期的開國元勛。若中蘇真的發生全面戰爭,指揮官自然非粟裕莫屬。因此當對越反擊戰打響之後,粟裕是絕對走不開的,他必須為中國的北方防線而枕戈待旦。而在南部較為次要的戰場,許世友和楊得誌自然是合適的。

從戰爭規模來看,用粟裕這種野戰軍級的大將指揮,實在有些「火力過剩」「殺雞用牛刀」。許世友、楊得誌這樣的兵團級將領反而合適。

其中就拿許世友來說,其作戰風格足夠強硬,用兵足夠快速,非常適合對越反擊戰中「快打、快撤」的風格。而且對越反擊戰的戰場在廣西和雲南的邊境,許世友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熟知當地的軍情、地情和民情。1979年,許世友已經在廣州軍區任上5年有余,對廣西邊境的情況了如指掌,有著旁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在長達一個月的自衛反擊戰中,許世友率軍連克東溪、高平、諒山等重鎮,從而兵臨紅河平原,敵人首都河內不過只有一箭之遙。在達到懲戒越南的目的之後,許世友、楊得誌便領兵迅速撤回國內,沿途摧毀了越南一切的軍事和經濟設施,將我軍曾經援助越南的武器、物資全部回收。

在越南遭受痛打之時,他們的盟友蘇聯卻呆若木雞,絲毫沒有動靜。首先,我軍打得太快,蘇聯根本來不及調兵。他們所面對的解放軍有200多萬人,蘇軍占據不了絕對優勢;其次,蘇聯還忌憚於美國,唯恐自己出兵後,美國、歐洲、日本在身後捅刀。無奈之下,蘇聯只能隱而不發,除了幾句不疼不癢的譴責,咱們想象中的「鋼鐵洪流」並沒有到來。

那麽在對越反擊戰期間,粟裕大將又在幹什麽呢?他也沒閑著。粟裕一面緊盯著北方局勢,一面主持著軍事外交,接見外國軍事代表團。因為粟裕知道,要擊退蘇聯霸權主義,不僅需要自己的奮戰,同時也需要外援。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打響後,粟裕幾乎每天都要去位於北京西山的中央軍委地下指揮中心, 細致了解戰況,出謀劃策,並就戰役行程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建議。

例如作戰初期時,我軍穿插部隊因為在異國作戰,導致後勤中斷,官兵挨餓。粟裕了解情況後,立即建議鄧小平,讓前線部隊就地籌糧。

當我軍攻克諒山之後,完成了原本的作戰方案。但粟裕敏銳地註意到蘇軍還沒有完成動員,因此可以再給越軍幾個重擊,擴大戰果。中央軍委經過討論後,同意了粟裕的建議,並下達指示:「爭取自衛反擊戰的更大勝利。」隨後,我軍又向河內方向前進了十多公裏,將黎筍集團嚇得雞飛狗跳,不得不進行全國總動員。 然而中國的自衛還擊作戰目的已經達到,勝利班師了。

粟裕,是為戰爭而生的英雄。終其一生,都在為戰爭做著準備。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牽掛著中國的國防安全,為我軍的現代化建設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粟裕並沒有等來他一直準備了數十年的戰爭,這既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幸運。就讓我們用粟裕的一首詩作為本篇文章的解圍吧!

「半世生涯戎馬間,征騎倥傯未下鞍。

爆炸轟鳴如擊鼓,槍彈呼嘯若琴彈。

疆場縱橫任馳騁,殲敵合計百千萬。

對鏡不須嘆白發,白發猶能再揮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