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為什麽如此重用杜聿明?你看陳誠和白崇禧在背後都幹了什麽

2024-01-18歷史

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軍事沖突,而在這段歷史的背後,杜聿明以其獨特的才能和領導風格成為備受矚目的人物。雖然他身份是「副手」,但在實際指揮中卻展現出卓越的實權,最終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功德林的殿堂上。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蔣介石在龐大的將領群體中為何特別看重杜聿明,以至於將他視作不可或缺的存在。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深入探討,以揭開這一謎團。

其一:權謀的背後太過現實

在中國解放戰爭的歷史中,杜聿明的崛起和蔣介石的權謀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一幅錯綜復雜的局面。1948年,蔣介石發現衛立煌與其嫡系戰將如廖耀湘等組成了「攻守聯盟」,對此感到憤怒和失望。在這個危機時刻,蔣介石采取了兩步策略,一方面讓範漢傑鎮守錦州,另一方面重新啟用了杜聿明,以奪回在東北的實權,將衛立煌架空。

為什麽廖耀湘等人聽從衛立煌的指揮?這涉及到蔣介石的所謂「人事安排」。在爭奪東北的過程中,主力是由遠征軍組成的新一軍、新六軍,而衛立煌曾擔任遠征軍司令,統領過這些軍隊。

回顧東北戰局初期,即1946年,國軍表現出色的原因之一正是遠征軍的投入。杜聿明在這個時候在嚴格的意義上扮演了正印先鋒的角色,率領著遠征軍的部隊,包括廖耀湘等人,在東北戰場上勇往直前。

然而,東北真正的統帥是白崇禧,他親自赴東北督戰,這一點在白崇禧的回憶錄中得到了清楚的記載。與此同時,北平的主導位置由更為強硬的李宗仁擔任,他先後擔任北平 行轅 主任,之後是傅作義。

然而,這個強大的陣容卻在蔣介石出手之後出現問題。蔣介石首先調走了白崇禧,這在白崇禧的回憶錄中有詳細描述。白崇禧當時迫使蔣介石表態,表示必須繼續打下去,一旦停戰前功盡棄。蔣介石答應了他,並表示已經交代給了杜聿明。

然後,白崇禧剛離開,蔣介石就下令讓杜聿明停戰。杜聿明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也證實了白崇禧的說法,解釋說停戰不是他的決定,而是蔣介石要求的,他必須聽從。

接著,蔣介石將陳誠派遣到東北,隨後陳誠展開了一系列激進的行動,包括追責陳明仁、逼走杜聿明,甚至逼得廖耀湘公開對抗他。整個東北局勢因此變得混亂不堪。

在這個困境下,唯一能夠鎮住東北的是衛立煌。當衛立煌不再與蔣介石合作時,唯一能夠讓廖耀湘等遠征軍悍將清醒過來的人,就是杜聿明。這也是杜聿明在這個時期被重用的原因。

李宗仁急匆匆逃離北平競選副總統的原因,正是因為眼看著東北即將失守,接下來華北勢必成為焦點,他趕緊尋找了一個正當的理由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如果白崇禧依然在東北操盤,李宗仁會這麽輕松地離開嗎?如果他被提名為副總統,他也不會選擇離開,這是多麽美好的局面啊,完全可以趁機崛起。因此,蔣介石為何要踢飛白崇禧?除了受到大老美的壓力要求停戰外,還有他現實層面的考慮。

綜上所述,東北戰局的急轉直下,與蔣介石的幹預密不可分。這場背後的權謀和台面上的變化使整個東北局勢變得混亂不堪。陳誠之所以能在這個時候迅速嶄露頭角,是因為抗戰勝利後,何應欽曾與桂系合作,迫使蔣介石下野。在這個過程中,何應欽的崛起註定了他要被挑戰和擊敗。

二、蔣介石的「黑手套」被廢

抗戰勝利後,陳誠嶄露頭角,而何應欽則被調到「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團」,形成了他們兩者在國民黨內部的差異。陳誠,土木系出身,卻被視為蔣介石的「黑手套」,能夠與何應欽系形成一種制衡。這一局面的形成,實際上是蔣介石精心策劃的結果。

在國民黨內,派系之間的對峙顯而易見。何應欽系的主要將領如王耀武、杜聿明、關麟征、廖耀湘等,而陳誠的土木系則包括羅卓英、黃維、胡璉、邱行湘等。為何在東北戰場初期,杜聿明能與白崇禧協同作戰,而黃維、胡璉則一直與白崇禧發生矛盾?這牽涉到何應欽與桂系之間的信任關系。

了解了這一點,陳誠在解放戰爭初期為何如此嶄露頭角就能得以理解——實際上,他專門對何應欽系的將領下手。首當其沖的是王耀武,他在萊蕪戰役中受到重創,接著在東北將杜聿明等一一除去。

然而,陳誠的計劃最終失敗,導致了何應欽系和桂系的聯合反擊。陳誠受到責難,甚至面臨「殺陳誠以謝罪」的呼聲。蔣介石的「黑手套」被廢掉,面對這一窘境,蔣只能讓何應欽回來扭轉局勢。

陳誠倒台,他的手下將領成為眾矢之的,尤其體現在對第12兵團的爭奪上。陳誠提名胡璉,卻遭到白崇禧的強烈反對。陳誠系的羅廣文則選擇效忠何應欽,引起陳誠的反感。為了維持平衡,蔣介石找來了原本擔任校長的黃維。

黃維不願承擔這一重任,但在蔣介石的強力施壓下,只好勉強接受,並表示只當六個月。然而,這六個月卻變得漫長,以至於如今提起黃維,人們仍然稱他為「原第十二兵團司令官」。

在解決了12兵團司令的問題後,蔣介石迎來了新的難題。東北戰局敗局已定,且第12兵團陷入困境,需要緊急救援。白崇禧卻食言,陳誠派系無可用之將,只能再次依賴杜聿明。

杜聿明作為何應欽系的大將,此刻何應欽掌權,且有強大的後台支持。與桂系有著信任關系的他,成為了救援的最佳人選。這三重因素疊加,如果是蔣介石,也必然要繼續重用杜聿明——這一點在救援第12兵團上就有一個明顯的例子。白崇禧拒絕前往淮海戰場,實際上是拒絕救援黃維兵團,表明桂系與何應欽系的矛盾相對較小。

不信?再看一個例子,李宗仁當上代總統後,曾大罵陳誠的何應欽系大將關麟征,居然成為了陸軍總司令。

綜上所述,杜聿明之所以無法替代,被蔣介石視為不可或缺,一方面是因為杜聿明確實具備出色的才能,這是不容忽視的。另一方面,則是背後的權謀賽局決定了舞台上誰能夠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