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96年,蔣介石孫子提議兩蔣遷葬大陸,結果令人唏噓兩蔣停陵至今

2024-01-06歷史

蔣介石孫子提議1996年兩蔣遷葬大陸,結果未能成行,兩蔣至今仍停陵在台灣。

蔣經國遵照父親的遺願,於1975年4月16日,在桃源縣大溪鎮的慈溪為蔣介石舉行了安靈儀式,並將"慈溪賓館"改為"慈湖陵寢",以紀念蔣介石。

蔣經國臨終前留下遺言,表示自己生前未能在母親面前盡孝,希望死後能夠陪伴在母親身邊。他特別強調,不要將他葬在台灣,而是將他的棺木停在頭寮賓館,等以後有機會再將他葬到溪口祖墳母親的旁邊。

他反復強調,一定要記住他的遺願。

在1988年1月30日,蔣經國的葬禮結束後,他的棺木被運送到了距離「慈湖蔣陵」一公裏的頭寮賓館,安放在那裏。

同時,台灣當局也將頭寮賓館改名為「大溪陵寢」。兩位領袖的靈柩就暫時安放在這裏,等待蔣氏子孫實作他們的心願的那一天。

在1996年,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和他的妻子,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帶著蔣介石多年的思念,回到了蔣介石的故鄉溪口,祭拜他們的祖先。

蔣孝勇拜祭祖先後,秉承兩蔣遺願打算將靈柩帶回大陸安葬,但遭到台灣當局的拒絕。同年12月,蔣孝勇逝世,兩蔣遺願未能實作,兩蔣靈柩至今仍在大溪鎮停放。

蔣介石晚年因病痛與憂思而生命垂危,能活到89歲,實屬罕見,這歸功於他健康的飲食習慣。60年代,蔣介石被診斷出心臟病,69年又遭遇車禍,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心臟病也愈發嚴重。

隨著生命的消逝,蔣介石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他不僅要承受心臟病和肺病的折磨,還有其他病痛的困擾。1975年3月26日,他再次昏迷,所幸被醫護人員搶救過來。

然而,他對自己的病情已經有了預感,知道自己可能時日無多了。因此,他留下了遺囑,死後先將棺木浮厝在慈湖,等待日後遷葬到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旁。

所謂浮厝,就是將棺木四角墊高,使其離地面3寸,這是江浙一帶的傳統,專門為客死異鄉的人準備的,這樣可以避免以後再次開墓起棺,方便遷葬。

4月5日,蔣介石於台北士林官邸病逝,旋即遺體被運至榮民總院進行防腐處理。4月9日,蔣介石遺體移至台北國父紀念館,以供台灣軍政各界人士、民間人士、海外華僑和各國政要來哀悼。

在為期7天的哀悼活動中,共有超過250萬人前來為蔣介石送行。蔣介石的葬禮無疑是國葬規格,在台灣歷史上無人能及,可能也將永無來者。

蔣介石的遺體安置在一件美國進口的銅棺裏,據說這種先進的銅棺能夠讓遺體保持百年不腐。為了表達對基督的虔誠,他靈柩前方放著宋美齡贈送的五個素菊十字架,上面寫著「介兄夫君,美齡敬挽」。

靈柩上覆蓋著青天白日滿日紅旗,由軍官守靈。蔣介石的壽衣非常精致,按照江浙習俗,長子蔣經國給他穿了7條褲子和7件內衣,他身穿長袍馬褂,胸前佩戴大紅采玉勛章,左手佩戴國光勛章,右手佩戴青天白日勛章。

蔣介石的葬禮莊重而隆重。在他的出殯儀式上,陪葬品選用了四部代表塔克辛仰與精神的書:【三民主義】、【聖經】、【荒漠甘泉】和【唐詩】。

此外,蔣介石常用的手杖和帽子也被宋美齡親自放入墓中,以示對丈夫的深深懷念。在4月6日的出殯當天,蔣經國和蔣緯國也身著長袍馬褂,以示對父親的尊重和懷念。

蔣介石的靈車被裝飾了20萬朵黃菊,車前懸掛著青天白日標誌和十字架花圈,護靈車隊多達99輛,送行車隊則綿延數裏,共有2000多人參加送行,以此來表達對蔣介石的深深敬意和緬懷之情。

蔣介石的靈車於下午抵達桃源縣大溪鎮的慈湖賓館,這裏舉行了莊重的安靈儀式。隨後,他的靈柩被安置在了改名為「慈湖陵寢」的賓館內。

陵寢經過精心的布置和改造,蔣介石的靈柩被放在了正廳中央,四周裝飾有花朵和照片。正門處,矗立著蔣介石的雕像,過道兩側則排列著他的榮譽室和常住房間。

榮譽室陳列著各種勛章和用品,而常住房間的擺設與他生前並無二致。

雖然慈湖賓館稍顯破舊,甚至有些逼仄,但幾十年來,蔣介石的靈柩就一直停在這裏,成為了桃源當地的一處著名景點。

對於為何選擇這裏,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思鄉情結。這裏的地形氣候和蔣介石的老家溪口相似,甚至維度相近,周圍的山水景色很容易勾起他對家鄉的回憶。

雖然慈湖只是一個賓館,但對於蔣介石來說,這裏就像他的故鄉一樣,因此他才會堅持將靈柩停在此處。

蔣介石在50年代末發現了一個美麗的地方,之後便在這裏建造了賓館。每當思鄉之情湧上心頭,他都會來到這裏度假,借此緩解思鄉之情。

蔣介石不僅在這裏度假,還多次帶著子孫家人前來。最後,他決定將這裏作為自己的行宮。 60年代初,由於大陸遭遇自然災害,蔣介石誤認為這是反攻大陸的好時機,於是開始準備戰爭,並將這裏設為緊急避難所,挖掘了許多密室、碉堡和防空洞。

1962年,蔣介石再次來到這個地方度假,並將之前叫做「洞口賓館」的地方改名為「慈湖賓館」。他選擇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他的母親王采玉。

蔣介石及其母親之後,中國成功研發兩彈,徹底打破了反攻大陸的幻想,給蔣介石帶來沈重打擊。由於知道自己將無法重返故鄉溪口,他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去慈湖度假,以慰藉思鄉之情。

在這裏,他不厭其煩地給孫子們講述老家的故事,這些故事在蔣孝勇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在1996年代表蔣介石回到故鄉祭祖。

慈湖賓館成為了蔣介石心中的第二個故鄉溪口,但它終究無法替代真正的故鄉。因此,在他彌留之際,他留下了遺言,要把他的棺木暫時停在慈溪,以後再返回大陸安葬。

盡管蔣經國沒有實作父親的遺願,將父親葬回溪口老家,但是蔣孝勇在1996年帶著家人回到了溪口,實作了蔣家的落葉歸根之願。

蔣孝勇感慨萬分,這是他祖父日思夜想的地方,也是他童年回憶的地方。

蔣孝勇祭祖於溪口,感慨萬千:「我回來了,幾十年的等待,我終於回來了,祖父,故鄉依然如初,一如你口中的模樣。

參觀整個院落,一草一木都未改變,連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臥室都保持著舊日的風貌。」蔣孝勇正身患重病,這次回大陸既是治病之旅,也是了卻心願的歸途。

他在老中醫那裏開了藥方後,便心急如焚地回到溪口老家。他知道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這次可能是他最後一次踏上這片土地。

蔣孝勇忍著不適,在妻子的攙扶下,向妻兒講述蔣氏老家的歷史和故事。隨後,在妻兒的陪伴下,他來到祖墳祭祖。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走通向祖墳山上的步梯小道只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對於此時的蔣孝勇來說,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盡管在妻子的攙扶下,他拒絕了,盡管汗水濕透了他的臉頰,喘息聲也幾乎撕裂了他的喉嚨,但他堅持說:「這是祖父和父親的心願,我必須完成他們的遺願,即使困難重重,我也會堅持下去。

」當他終於到達祖墳時,他已經疲憊不堪,但他仍然激動地跪下,深深地磕了幾個頭,以此來表達他對祖父和父親的孝心。

蔣孝勇回到台灣後,立即向當局提出請求,希望能夠將祖父和父親的靈柩遷往大陸安葬,以此來盡快實作他們的遺願。

然而,當時的台灣由李登輝執政,而蔣經國卻錯信了一個人,這個人是徹頭徹尾的分裂分子,心心念念想要分裂國家,成為美國的走狗。

因此,在李登輝眼中,蔣孝勇的這個請求就是叛亂,所以他堅決地拒絕了。 然而,蔣孝勇的命運並不長久,他知道他的時間已經不多。

於是,他決定召開記者釋出會,公開表達自己的訴求。在釋出會上,他痛哭流涕,揭露台灣當局的不公。他堅定地表示:「將祖父和父親的靈柩遷往大陸安葬,這是他們的遺願,也是中國人的傳統,沒有任何其他的含義。

作為蔣氏子孫,我們會銘記祖父和父親的遺願,並盡最大的努力去實作它們。」

蔣孝勇的話引人深思,落葉歸根是中國人的傳統,對於蔣介石這樣堅守傳統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作為蔣家的後人,他有義務完成父祖的遺願。

然而,蔣介石、蔣經國作為政治人物,要回到大陸安葬並非易事。台灣當局不可能同意,除非有一天台灣回歸祖國,政府考慮到蔣介石在抗日中的功績,同意他和蔣經國回到大陸。

然而,四個月後,蔣孝勇去世了,兩蔣移靈的事再也沒有進展。蔣孝勇的妻子蔣方智怡接過了蔣家的遺願,每年往返大陸,代表蔣氏子孫祭拜先祖。

蔣介石家族的男性後代似乎耗盡了家族的運氣,他的孫子們早早就去世了。雖然蔣介石的兩個兒子活得相對較長,蔣經國活到79歲,蔣緯國活到82歲,但到了孫子一代,普遍的壽命降到了50多歲,形成了一個明顯的下降趨勢。

蔣介石一共有6個孫子,現在只剩下兩個孫子還活著,其他的都已經去世了。

蔣經國夫婦的長孫是蔣孝文,他是在蘇聯出生的混血兒。雖然他儀表堂堂,但在蔣介石眼中,他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多次給蔣家帶來負面的名聲。

他貪花好色,早早地耗盡了自己的身體,甚至導致身體虛弱,臥床不起。盡管他後來改邪歸正,但他的身體狀況仍然很差。

最終,他在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的一年也去世了,享年54歲。

蔣經國和章亞若的雙胞胎孫子,蔣孝嚴和蔣孝慈,雖然學業和政治上取得不小成就,但由於章亞若不被蔣介石喜歡,因此一直隨母姓。

直到2002年宋美齡去世前一年,他們才被允許改姓,認祖歸宗。

令人遺憾的是,蔣孝慈未能等到那一天,在1996年因中風離世,享年54歲。而他的弟弟蔣孝嚴則一直在台灣政壇活躍,成為蔣介石唯一一個在政壇嶄露頭角的孫子。

對於蔣介石的第四個孫子蔣孝武,他和蔣孝文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與兄長蔣孝文不同,他沒有花花腸子,但在46歲時因病去世。

蔣介石第五個孫子蔣孝剛,帥氣十足,他是蔣緯國的獨子,也是混血兒。雖然他是靠實力吃飯,但是在17歲那年就成功考上了劍橋大學學習律師,並且在美國發展,政治。

他與台灣的聯系很少,至今在美國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而蔣介石最小的孫子就是蔣孝勇了,他在1996年8月回到溪口老家祭掃祖墳,但是在同年12月去世,因此兩蔣移靈的事就此擱置。

幸存的蔣家子嗣討論,先將蔣介石和蔣經國在台灣下葬,之後有機會再歸葬大陸,到時候再完成二人的遺願。但是,由於意見不統一,二人還停陵在原地。

原本台灣社會發起了一場"去蔣化"運動,隨之披露了蔣介石的日記,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呈現在了世人面前。這個運動導致了蔣介石陵墓的儀仗隊被撤除,甚至陵墓也遭受了激進台灣人士的破壞。

但是,如今蔣陵的儀仗隊已經恢復了。盡管兩蔣回歸大陸的道路仍然困難重重,只有當台灣回歸祖國時,他們的遺願才能實作,這也是全體中國人都期待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