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五四運動後,周恩來、鄧小平等人都出國留學,毛主席為何不去?

2023-12-08歷史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大家都主張學習西方文明,出國留學尋找救國出路的時候,毛主席卻沒有去。

1919年5月4日,因為中國外交的失敗,北京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熱潮,青年知識分子深感民族危亡,紛紛上街遊行,對帝國主義發出強烈的譴責。

這場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後,許多優秀知識分子為了探索救國道路,開始主張學習西方文明。例如周恩來、鄧小平等開始前往法國留學,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

但在眾多留洋學子中,並沒有毛澤東的名字。毛澤東為什麽沒有出國留學?

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內憂外患,北洋政府沒有作為,和外國列強簽訂了許多賣國求榮的不平等條約,人民生活水深火熱。

一戰結束後,中國作為戰勝國,有權利收回戰敗國德國侵占的山東。然而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並沒有還給中國,反而劃給了日本,豈有此理。

因為北洋政府在外交上的失敗,激發了國內民眾長期積壓的憤怒,青年知識分子率先發起反抗,呼籲北洋政府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於是,一場由知識分子主導的愛國運動爆發了。

5月4日,北京學生開始上街遊行。隨後,他們的愛國吶喊聲逐漸蔓延到天津、上海、廣州、長沙等地,引起了國內大規模的反帝愛國熱潮。

在這期間,周恩來在天津積極行動,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成為天津學生愛國運動的主力。

9月份,他進入南開學校大學部學習。

被五四運動感染的周恩來,為了探索救國真理,在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的資助下,於1920年11月奔赴歐洲勤工儉學。

當時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進行得比較徹底,不僅科技發達,社會思想也異常活躍,是中國愛國青年追求新思想的主要地點。

與周恩來同年出國的,還有年僅16歲的鄧小平,他也在法國勤工儉學。

但是五四運動爆發前,青年毛澤東卻突然離開了北京,回到了老家湖南。

五四運動後,他也有了出國留學的想法,但他的目的地不是其他人趨之若鶩的法國,而是當時奉行馬克思主義的俄國。

1920年2月,他曾給自己的好友周士釗寫信,信中說:「我想兩三年後,我們要組織一個遊俄隊」。

而赴俄留學的問題,他也曾在第二次到達北京時,與時任北大圖書館主任的李大釗先生談起。

對於前往俄國留學,毛澤東當時的心情非常激動,且對此行充滿希望,並將與李大釗商談的事情,告知了時任湖南學生聯合會與湖南各界聯合會副會長陶毅。

信中,毛澤東還說到自己勸說何叔衡「不必留法,不如留俄」的事情,同時再次強調了「要組織一留俄隊,赴俄勤工儉學」。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毛澤東並沒有完全接受馬克思主義,但在與李大釗交流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也使得他開始想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分析其對改造中國的可行性。

但最終,他的赴俄計劃泡湯了。

五四運動後,中國青年去法國留學成了一股熱潮,但毛澤東卻反其道而行。

當時,法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行得比較徹底,為了探尋救國真理的學子們大多選擇前往法國,試圖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成功經驗,用以拯救岌岌可危的祖國。

不過,還不是完全接受馬列主義的毛澤東,反而在留法熱潮中選擇留俄,去探索馬克思主義。

只是這個計劃最終並沒有實作。

那麽,為了去俄國勤工儉學,毛澤東都做了什麽?他的赴俄計劃為什麽沒有實作呢?

五四運動前後,毛澤東還沒有完全接受馬克思主義。在他的回憶裏,曾談及他的思想轉變,是受了陳獨秀的引領。

「陳獨秀談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話,在我的一生中可能是關鍵性的這個時期,對我產生了深 刻的印象。」

在與陳獨秀的多次交談中,毛澤東逐漸確立了自己的信仰,並把學習和研究的重點集中於俄國馬列主義。

在此期間,國內出國留學的知識分子不斷增多,毛澤東也打算赴俄勤工儉學,深入了解馬列主義。

為此,他於1920年7月31日,在湖南【大公報】上講述了自己創辦並經營文化書社的緣由。

文中提及自己在長沙創辦的文化書社,目的在於研究中外最新書報雜誌。而這其中,就包括許多俄國十月革命的書籍。

比如【新俄羅斯研究】、【馬克思資本論入門】、【社會主義史】等譯著。

1920年11月,他應陳獨秀的邀約,與何叔衡等人,在建黨檔上簽名,建立了長沙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了湖南黨代表之一。

次年1月16日,他在長沙新民學會上談及個人計劃,對留俄一事做了更進一步的打算:「去 年在上海時,曾決定在長沙頓住兩年,然後赴俄,現在已過了半年,再一年半,便當出省」。

可見,他在積極投入建黨工作時,也不忘自己要赴俄留學的計劃。

他不光關註自己,也非常支持新民學會的會友赴俄考察,並在那一年10月,歡送湖南一師的同學夏曦赴俄學習,強調他要多研究馬克思主義。

只不過,湖南建黨之後,他的工作就變得非常忙碌。

此後,他致力於在湖南各地建黨,全身心的投入到喚醒工農的革命運動中去,以至於沒有辦法脫身,赴俄的計劃逐漸不了了之。

直到新中國成立,他才第一次踏出國門,拜訪蘇聯。

所以,毛澤東是主張留學的,只是他當時更專註於國內革命事業,擅長研究並解決國內問題。

而且,這次出國留學失敗,也不是第一次,而是第三次了。在赴俄之前,他還曾考慮過前往日本和法國勤工儉學。

為了中國革命,毛澤東的赴俄計劃最終沒有實作。

但這並不是他第一次想出國留學,在五四運動前,他就有出國留學的想法了。只是這兩次留學計劃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作。

那麽,這兩次留學計劃為什麽也無疾而終了呢?

毛澤東第一次想出國留學,是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期間就有了。

1918年4月,新民學會成立後,他才有了具體的留洋計劃,就是想要奔赴日本求學。

當時,新民學會的羅章龍是第一個趕往日本求學的會友,但他在去之前就得知日本東京發生了迫害華人的事件,所以終止赴日,從上海返回了湖南。

所以,同在新民學會的毛澤東也沒有再提赴日留學的事。而這次留日計劃因故終止後,他很快又有了新的留學機遇。

1918年夏,新民學會的會員大多數面臨著擇業問題,但因為湖南政局動蕩,軍閥割據,導致已經畢業的會員並不想留在湖南,而是出國深造。

恰好此時楊昌濟勸說毛澤東去北京大學學習,並且告訴他:「法國政府來華招募勞工,北大校長蔡元培很贊同青年利用這個機會去法國勤工儉學」。

毛澤東欣然同意,並於當年8月15日坐上了火車,前往北京與蔡和森等人商談赴法勤工儉學的事宜。

當時華法教育會正在北京開設留法預備班,毛澤東受這個教育會邀請,起草了湖南青年留法勤工儉學的計劃,然後又開始為留法學生籌集路費。

為了解決大家在北京的衣食住行,毛澤東提倡先在北京勤工儉學,為留法做準備。

就這樣,他來到了北大圖書館,做了李大釗的圖書助理,並在此期間旁聽了北大的許多課程,受益匪淺。

最重要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後,李大釗已被馬克思主義深深吸引,並時常將自己研究馬列主義的感想同毛澤東交談。

在他的影響下,毛澤東逐漸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興趣,並開始將關註點從書本轉移到國內工農階級。

這次北京之行,讓毛澤東開闊了眼界,思想也朝著馬克思主義轉變。更重要的是,他逐漸意識到自己對於中國社會的了解還不夠。

在他看來,如果連國家的主要問題和矛盾都不清楚,那就別說救國了。所以,他後來就在新民學會上提出自己放棄赴法留學,轉而留在國內,考察社會情況。

不過,也有人說他放棄赴法留學還有胡適的影響,因為胡適曾寫過一篇【非留學篇】的文章,提到:「不出國留學也能尋找救國的方法」。

毛澤東對此深以為然,並覺得把時間花在中國會更有益處。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五四運動爆發前,他的母親病重。百善孝為先,為了照顧母親,他離開了北京,再次回到湖南。

1919年4月6日,他將母親接到省城就醫。5月4日,五四運動就爆發了。同年10月,他的母親就去世了。

為此,他寫了一篇【祭母文】,稱:「養育恩深,春暉朝霞。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可見,養育之恩沒有機會再報答母親,讓毛澤東非常痛惜。而這也是他放棄赴法留學的一個特別因素。

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