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的塵埃——蘇軾的朋友圈:朝雲不歌

2024-04-25歷史

原創南風無影

蘇軾寫過一首【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裏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由春入夏的季節,花已經雕落了,杏花落了以後,青色的杏子慢慢長出來。應該是借鑒了寇準的【踏莎行·春暮】: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春天的燕子飛起來,那綠水繞著幾戶人家流過去。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意境如出一轍: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走著走著,走到熟悉的環境,走到了綠水人家繞,看到故鄉山川,看到似曾相識的風景,你留不下來,還是要往前走。當你走到枯藤老樹昏鴉,心情就沒事,可惜你又走到小橋流水人家,回憶又湧上來了…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明朝人寫過個故事,不確定是真的:在惠州時,蘇軾叫朝雲唱這首詞,當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時,朝雲無比惆悵,悲傷到不能自已。蘇軾問她原因,朝雲說:奴所不能歌者,竟不能唱完「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句。

【詩經.采薇】裏有一句,寫出征離別的相思: 昔我往矣,普都依依 。柳樹是用來告別的,唐朝的長安,灞上折柳用來送友,柳棉越吹又少,春天要結束了,也要告別了,你還要往前走,綠草蔓延到天際,你再怎麽走也走不盡,想起自己遷徙不斷,卻總也走不出這片綿延無際的芳草。柳棉也好,芳草也罷,都是離別的思緒。

走不盡天涯路,天涯飄零到這片芳草,卻不知緣何至此。生命是如此無奈,到底是什麽樣的終點,才配的上這一路的顛沛流離呢。

另外,「天涯何處無芳草」不止是在講一個自然現象,它也是一種心理經驗,是對生命的鼓勵。如果把它做成簽放在廟裏,一個失戀的人抽到了,大概會很高興的,它變成了一種擴大的人生體驗。

上闋是有些無奈的,下闋卻是美好的,有想象的。

偷窺美學:

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蘇軾何時寫的這首詞,我們不知道。墻外的自己,或許正值中年,墻裏的秋千佳人,他沒看到,但從笑聲能想象的到,那個佳人笑,何嘗又不是曾經的自己,那個青春年少,世事變遷,曾經的我們不也在墻內嘻笑過,打鬧過嗎。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佳人笑聲漸漸消去,只留下墻外多情的蘇軾。多情是蘇軾的標簽,多情應笑我,多情卻被無情惱。誰叫你有情呢,你有情,所以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感覺是不一樣的。

如果拍攝成電影的話,第一個鏡頭,是墻裏有一個美麗的少女在蕩秋千,一面蕩一面笑。第二個鏡頭是墻外,我們看到蘇軾踮起腳尖,想看那個笑聲美好的少女有多漂亮。第三個鏡頭是女孩大概發現了他在偷看,所以「笑漸不聞聲漸悄」,少女跑掉了,笑聲越來越遠,然後就聽不到了。「多情卻被無情惱」,行人蘇軾覺得自己是一個多情的人,很想認識一個美麗的少女,與她講講話,結果人家很無情地離去。

這就像一個人去到一個咖啡廳,想跟一個女孩搭訕,而那個女孩不理他,他也會摸摸鼻子自我解嘲。這是一種格調,是很難做到的,既不為難自己,也不難為對方。在情感的「多情」和「無情」當中,人們通常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而不會替對方設想。可是蘇軾沒有,他會聳肩一下,自我調侃一下。

感謝蘇軾留下了這首近乎白話的詞,每一幀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