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淞滬會戰慘敗,國軍傷亡30余萬京滬皆失,陳誠:得大於失

2023-12-22歷史

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中國幾乎調動了所有能用的軍隊,總共70余萬。日軍出動了30余萬軍隊。據何應欽回憶,中國軍隊傷亡達30多萬人。而且由於淞滬會戰未把握最佳撤退時機,被日軍一路追擊,部隊退到南京以後沒有充足時間整補,最終也導致南京輕易失陷。關於這場戰役的得失,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觀點。

作為戰爭的親歷人,時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兼左翼軍總司令陳誠,所指揮的部隊一直在中日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區作戰。多年以後,他在回憶錄中這樣評價:「淞滬會戰是所得多余所失的」,我簡單歸納了一下他的觀點:

一、淞滬會戰所失

1、由於中日雙方裝備上的巨大差異,中國出動了70余萬軍隊,只牽制了日軍30余萬軍隊,並且中國軍隊傷亡數量在日軍1倍以上。

2、淞滬會戰初期中國軍隊士氣旺盛,但經歷潰敗以後,士氣一落千丈,導致南京輕易失陷。

3、大軍轉移時路邊隨處丟棄武器、裝備、糧食、後勤物資。

4、抗戰的決策是持久戰、消耗戰,但是淞滬戰役寸土必爭,打成了防禦戰。顯示出高層決策的混亂,容易引起人心猜疑。

二、淞滬會戰所得

1、中國境內用兵,由北而南者無不勝,淞滬會戰將日軍由北而南的侵擾,變成了由東而西的仰攻,戰略上取得了成功。

2、淞滬會戰消除了西南、西北的地方割據局面,讓中國軍事、政治得到了統一。

3、因淞滬會戰抵抗較久,讓中國的經濟物資和工業裝置有向西南轉移的時間。

4、中國軍隊英勇抵抗,打破了日軍速戰速決的迷夢,增強了中國在國際上的聲譽。

個人認為陳誠的這個總結不太到位,甚至有事後諸葛亮、粉飾敗績的嫌疑。先肯定一點——淞滬會戰由於中日雙方實力上的巨大差異,換了誰來打,恐怕也改變不了失敗的結局。但是,失敗所導致後果的輕重似乎可以控制。

抗戰之前,國府已經制定了持久戰、消耗戰的戰略。但是淞滬會戰在戰術上:一開始想先發制人把日軍據點清除,未果。日軍大舉增援登陸以後又開展了大規模反登陸作戰,失敗。由攻轉守後,前線大部份將領都認為上海不能守,應該撤退。卻仍然節節抵抗、寸土必爭,徒增消耗。到11月5日,日軍10萬余人在杭州灣登陸以後,蔣介石仍然下令再堅持三天,等待國際公約會議結果。最終才導致,匆忙撤退,全線潰敗,許多傷亡其實是由於軍隊混亂在潰敗途中造成的。最後兩條國防線未發揮作用,南京被輕易攻破。

戰術上的錯誤其實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後果,這不能簡單總結為人員和裝備的損耗。國軍精銳德械師消耗殆盡,地方部隊同樣損失慘重,士氣一落千丈,導致日後抗戰的困難局面。如果不是中國有廣闊的縱深,日軍非常有可能實作速戰速決的目標。如果按早已制定的戰略實施持久戰,而不是一味地寄希望於列強的調停。至少國軍傷亡可以減少許多,逐次抵抗撤退至南京,也才能最大程度上地消耗日軍。加入南京有更充足的時間撤離,很可能會避免慘劇的發生。

將日軍戰略由北而南改為由東而西其實是事後諸葛亮的說法。查閱相關歷史文獻,國府從未制定過類似的戰略。最早的說法是淞滬會戰結束以後的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在開封軍事會議上的講話提到:「我們此次為什麽要在上海作戰呢?就是要打破敵人的戰略,使他們不能按照預定計劃,集中兵力侵略我們華北。」

而更為廣泛參照的是陳誠在1945年做的口述回憶錄中提到:「敵對南口在所必攻,同時亦為我所必守,是則華北戰事擴大,已無可避免。敵如在華北得手,必將利用其快速部隊,沿平漢路南犯,直趨武漢;如武漢不守,則中國戰場縱斷為二,於我大為不利。不如擴大淞滬戰事以牽制之。」

陳誠的說法在對岸被廣泛參照宣傳,以至於後來大陸許多學者也廣泛參照,最終形成了「誘敵自東而西仰攻」的說法。研究歷史的人大多知道,回憶錄這類史料屬於二手資料,很多時候是不靠譜的,因為當事人往往會根據日後的實際情況,去修整過往的回憶。在動機上看,蔣、陳兩人完全有可能是為了粉飾淞滬會戰的大敗,而創造的一個說法,給人感覺兩人在下一盤大棋。這個說法其實是與當年國府所制定的策略相矛盾的。

1936年底,軍事委員會制定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度國防作戰計劃】,其中提到:「長江下遊國軍,於開戰之初,應首先用全力占領上海,無論如何,必須撲滅在上海的敵軍,以為全部作戰之核心,爾後直接沿江河岸阻止敵之登陸,並對登陸之敵實行攻擊而殲滅之。不得已時,逐次後退,最後確保乍浦—嘉興—無錫—江陰之線,以拱衛首都。」從淞滬會戰的過程來看,也是在按這份計劃執行。撲滅上海日軍的目的無非就是解決華北戰場後顧之憂,保護經濟中心,引起外國人關註,而起不到轉移日軍進攻方向的作用。

從實際戰況來看,淞滬戰場日軍投入的兵力確實比華北多,但這並沒有影響到華北方面日軍的行動。11月8日,正當淞滬戰場國軍準備撤離之時,華北日軍攻下了有華北堡壘之稱的太原。反倒是9月中旬,國軍30萬重兵被牽制在上海,日軍則在華北戰場按計劃攻擊。至於保障工業轉移之說更無從談起,如果上海不發生交戰,會有大把時間進行轉移。

如果說淞滬會戰客觀上造成了日軍進攻方向的轉變,也只是一個意外收獲,功勞最大的應該是前線拼死抵抗的將士。總的來說,淞滬會戰得大於失這個說法是很勉強的。

以上是個人一點拙見,未必準確。大家覺得淞滬會戰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