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晉地寶藏·神奇文物在這裏(第二季)⑥丨帶文字食器陶罐:消除靈魂饑渴之旅

2024-01-02歷史

文物檔案

主角: 帶文字食器陶罐一組10件

體態: 口徑、底徑、通高不等

出生時間: 西漢

出生地: 運城市鹽湖區董家營

藏寶地: 山西考古博物館

帶文字食器陶罐:消除靈魂饑渴之旅 ,山西文物,10分鐘

2020年8月到10月,在配合運城市會展中心建設計畫的聯合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從保存完好的西漢中晚期墓裏清理出兩百多件隨葬品,其中M15發現了10件墨書陶罐。

這些形態相近、大小略異的陶罐均為子母口盤式蓋,蓋子中央分別附有圓形、喇叭形和倒圈足形捉手,整體看上去像柿子。在陶罐肩部靠近口沿的地方,有著十分清雅飄逸的隸體書寫,文字分別為「五種」「麥一器」「稻米一器」「白粱米」「食一器」「水一器」「鹽豉」「將一器」「醪一器」「沐一器」。

與朱書陶罐上的鎮墓文不同,這些具有賬簿意味的記錄在當時屬於逝者死後生活裏的重要部份。大多數罐內可以看到已經炭化的食物遺存,說明它們是實用明器。盡管這些文字簡潔、指向單一,然而仍然留給我們機會,可以透過它們來透視過去人類的意圖,以及思想。

現在,我們來解讀這些文字。

寫在隨葬陶器上的「五種」少見,一般都寫為「五谷」。漢代五谷是哪些並不固定,或者是黍、稷、菽、麥、稻,或者是黍、稷、菽、麥、麻,也有黍、稷、豆、麻、麥的說法,學者陳昱文認為大多因時因地而異。

「五谷」多出現在漢代朱書陶瓶以及朱書文字中,例如「五谷黃豆」「五谷萬石」。漢墓中常見的陶倉上也多書寫五谷之名。有學者認為它們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信仰觀念,陶瓶內的五谷用來侍奉地獄鬼神,而陶倉內的五谷用來供死者在陰間享用,是實有的糧食,是傳統「事死如生」的反映。這件墨書「五谷」陶罐有可能結合了二者,並非單純供奉死者,因為「五谷」之外還有「麥一器」「稻米一器」的配置。

「麥一器」就是麥子一罐,「稻米一器」就是大米一罐。水稻的種植在中國有六七千年歷史,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北方地區已經開始廣泛種植小麥,並且留下了「豆麥不分者不能立為國君」的故事。自仰韶文化以來,河東地區就是傳統農業區,土地平易肥沃,繁榮富庶,西漢時用稻麥隨葬也比較普通。

在古籍中,「粱」就是粟,有黃、青、白和赤黑色四種,「白粱米」可能是粟米的一種。也有不同意見,認為「粱」可能指的是高粱。在山西地區,萬榮荊村考古中發現了炭化的高粱遺存,證實至少在四千多年前,這塊土地上便有了高粱種植。考古發掘者猜測,現代高粱品種有紅高粱、白高粱、黃高粱等,紅高粱一般用於釀酒,白高粱食用品質較好,漢代的「白粱米」有沒有可能是指白高粱呢?

「食一器」就是熟食一罐。「水一器」就是用水一罐。「鹽豉」是調味品,指的是用鹽和豆制成的鹹豆醬,就是今天的豆豉。河東地區的鹽池早在西周之前便已開發,漢代時河東鹽遠銷各地,成為國家賦稅的重要來源。日常生活裏用鹽來制作菜肴和調味品,是河東百姓習以為常的事情。「將一器」即肉醬一罐,古籍中也指豆、麥等發酵後制成的調味品。根據【說文】「醬,盬也」的記載,盬字除了指代河東鹽池外,也指未經煉制的顆鹽,也就是粗鹽。有學者結合此墓地點在河東鹽池附近判斷,「將一器」也不能排除是一罐粗鹽。「醪一器」即濁酒一罐。「沐一器」指的是淘米汁一罐。古人常用淘米汁加熱後清洗頭發。

根據陳昱文先生的研究,考古材料中,用陶罐、陶壺、陶甕盛裝谷物的做法並不常見,多用來盛裝「水」「鹽」「豉」「醬」「酒」這些佐食之物。漢代陶倉是盛裝谷物的主體隨葬容器。1956年洛陽邙山南麓金谷園村漢墓出土眾多陶倉,透過解讀倉壁文字,得知倉內盛物為黍、豆、糜、麥、大豆、小豆、粟、大麥、小麥麻、稻、白米,以及盬、大麥麯、小麥麯等。其出土陶壺中盛有酒、羹、盬、醯等物,也有白米和黍米,但占比很小。陶倉是對現實糧倉的模擬,而陶罐則更多結合實際情況,主要考慮實用。

【漢書·食貨誌】裏提到,「【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谷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魚、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種谷必雜五種,以備災害。田中不得有樹,用妨五谷。」「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五谷的社會地位可見一斑。河東一郡在漢時獨占絲織業、冶鐵業和制鹽業三處工官,手工業最為發達。此地氣候溫和、水量充沛,農業生產也有很高的水平。漢宣帝時期,僅河東郡與三輔、弘農、太原郡所出谷物,完全可以滿足京師供應。在這樣的背景下,用大量的糧食來隨葬並不鮮見。

古人認為,即使脫離了肉體,靈魂也會饑餓。有了食物供養,靈魂就有了依托,可以附著在谷物等食物中。「靈魂不滅」思想影響到漢代的厚葬之風,「事死如事生」的喪葬標準從此形成。用糧食作為陪葬物這一習俗遠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出現,秦漢之際有了專門提供亡魂飲食的「五谷袋」「五谷囊」,逐漸形成「陶倉」以及具有陶倉性質的陶罐和陶瓶。馬王堆一號墓的隨葬物品中,食品是最重要的部份,包括10種糧食和20種不同的肉類制品。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裏,僅僅其中一個耳室內,便出土裝滿食物的陶器五百多件。據漢代王充記載,漢元帝時傅後墓裏隨葬了大量食物,改葬開棺時臭氣熏天,致使洛陽丞當場「聞臭而死」。

目睹這些記錄了種種食物的陶器,如果拋開暗無天日的墓葬環境,確實會有一種死者與生者之間並無明確界線的感覺。靜寂無聲的陶器有著明確的指意,因為終日宴飲是仙人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普通生命的理想所在,因此死後的宴飲無疑就是通往仙界的路途。這些陶罐反映著農業民族以谷祭魂、以谷引魂、以谷安魂的原始觀念,是結合了眾生內心需要的消除靈魂饑渴之旅的切實導引。

山西考古博物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於2020年4月10日掛牌。新組建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館等2個單位,負責全省地下文物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保護和研究工作,承擔中華五千年文明實證、黃河文化、「一帶一路」考古等重點課題研究,負責考古出土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等工作,構建起富有山西特色、院館合一,考古和博物館齊頭並進的執行模式。

山西考古博物館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保護、展示、利用考古出土文物,與社會共享考古研究成果的對外開放區域。考古博物館館區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原文廟,展示內容由兩大主題組成:一是中軸線區域為太原文廟古建築群及儒家文化展示區,由照壁、六角井亭、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等明清古建築群和大成殿【千秋孔子】展組成,院心寬廣,古木參天,突出儒學經典和古韻古香。二是依托中軸線兩側東西配殿的展陳空間,依托山西豐富的出土文物和考古院已有的考古學科研團隊和研究成果,舉辦以考古為主題的展覽陳列,力求從考古學學科發展的角度、出土文物學術意義的角度,深度闡述展示山西史前及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向社會公眾科學傳播考古學知識,發掘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內涵,講好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行程中的山西故事,凸顯黃河文化孕育下的歷史文脈精神。山西考古博物館依托古建築群,承襲百年文脈,現為「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撰 文丨唐 晉

海報制作丨傅宇珺

編 輯丨武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