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中的梁唐晉漢周五國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就是後唐,晉漢周三朝實際上都是後唐的衍生品,後唐之所以沒有成事,除了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原因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能人太多,誰也不服誰。
可以說,李存勖並非優秀的政治家,甚至連合格都談不上,在屢次戰場勝利後,已經很飄了,而梁唐大交兵極大地消耗了後唐軍事和經濟實力,又加上李存勖稱帝後,為了宣誓自己是唐朝正統,對舊唐曾經頒布、濫發的「告身」予以承認,於是乎曾經剿滅黃巢、秦宗權以及為唐而戰的大量軍功被紛紛追認,四品多如狗,紫衣遍地走,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冗官現象,最終失敗就是必然,而這一切從大唐天佑十九年就出現了。
後梁末帝朱友貞的隆德二年,晉王李存勖與後梁在鎮州展開了生死決戰。可以說,李存勖這一仗打得並不順利,原因就在於,此時的李存勖不在鎮州而是在新城契丹作戰,李存勖親率五千鐵騎北上,先後在新城,望都大敗契丹軍,解除定州之圍,並乘勝追擊至幽州。而晉軍在鎮州卻連連失利,損兵折將,閻寶攻城受挫,羞憤病逝。繼任主帥李嗣昭、李存進相繼戰死。而梁軍則趁虛反撲,攻克衛州、新鄉等地,重新奪回河北重鎮相州。
在這種情形下,李存勖帶兵又折返回鎮州前線,兩家廝殺之間,其中有一員武將親臨一線,手持大斧,奪槊三條,砍到武將五員,殺得後梁面無人色,而且此人還在後梁大營門口居然砍倒瞭望桿一根。然後安全回到本軍大營,揚長而去,不帶走一片雲彩。後梁守軍對面這一切是目瞪口呆。
此人回到晉營,李存勖大喜過望,親自倒滿一大碗酒遞給他,大聲喝彩:「壯哉!我親自敬三哥一杯!」這個長滿絡腮胡子的將軍一飲而盡,胡子上的酒比喝下去的都多,大家一看無不是捧腹大笑。這位手持大斧的勇將就是李從珂。李從珂,本姓王,小字二十三,鎮州平山人,是明宗李嗣源養子,因此改姓李,又稱阿三。
李存勖特別欣賞李從珂這種孤膽英雄,就對李從珂的義父李嗣源說:「李從珂和我同歲,武力不遜於我!」李嗣源是李克用的義子,所謂十三太保之一,跟著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南征北戰,立下無數功勞。從這一點來看,李從珂是李存勖的侄子。
天祐二十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改天祐二十年為同光元年。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並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家稱之為後唐。可以說,登基前的李存勖與登基後的李存勖完全是兩個人,反差如此之大,實在是難以理解。
李存勖他的問題在於英雄氣太足了,而他身死地又太過突然。使得這是一個完美的悲劇。在世之時,契丹不敢進入河東一步,確實是五代第一武將(不算李存孝)。
李存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替父報仇,於是,李存勖禦駕親征,十月,李存勖自楊劉渡河,進抵鄆州,並以李嗣源為前鋒,攻破中都,俘殺王彥章。李嗣源、李從珂帶兵直撲後梁首都汴梁,十月初九日,李嗣源攻克汴梁。梁末帝朱友貞自殺,王瓚開城投降。李存勖於同日抵達,並對李嗣源、李從珂表示:「恢復大唐社稷,你們父子功勞第一!」
朱溫建立的梁國就此滅亡。後梁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北部約以黃河為界,東至大海,南抵秦嶺淮河,西至關中。後梁經三帝立國15年。
至於李存勖,他在位三年,國家治理的是一塌糊塗,同光四年元月,李嗣源與趙在禮謀反,41歲的李存勖沒有任何準備的情形下死於興教門之變。後追認謚號光聖神閔孝皇帝,廟號莊宗,安葬於雍陵。
李嗣源謀反篡位成功,成為後唐第二代皇帝,史稱唐明宗,李嗣源小字邈佶烈,沙陀族。66歲的李嗣源在位七年,長興四年駕崩,遺詔三兒子李從厚繼位。而幹兒子李從珂再有本事也不行,雖然勇冠三軍戰功卓越,還是到鳳翔去當節度使。
自安史之亂以後,皇帝都對領兵武將十分猜忌,而五代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這是歷史的重要線索。
李從厚從一開始就對李從珂這個幹哥很是不放心,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李從珂。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四五個節度使輪換,甲將到乙區,乙將到丙區,丙將到丁區,不形成獨立勢力。每一個節度使都必須離開自己的「根據地」。
可這些節度使自然不願意,聽從朝廷的調令,以後就是光桿司令,隨便皇帝拿捏。回頭之後說不好自己的腦袋就掉了。就在李從厚登基的第二年,也就是應順元年,李從珂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要說李從珂武力超值,很快就攻取鳳翔,不想在這裏卡克了,李從厚命王思同領兵來討伐,王思同集結各路兵馬圍攻鳳翔城,而且已經是岌岌可危。
眼看守不住了,五十歲的李從珂悲從中來,一腔怒氣,噴湧而出,當即脫去衣甲,赤身登上城樓,對著城下的討伐軍將士們大聲叫道:「我跟隨先帝出生入死,拼死百戰,你們看我身上的傷疤,都是為大唐的江山受的傷!我有什麽罪,今天要致我於死地?」說到傷心處,放聲大哭。
這一鐵漢的真情流露,讓城下的將士們側然,不少人當年都跟著李從珂打仗,現在看老上級這個樣子,胸中不平之氣沸騰。李從珂還當場給將士們許諾:跟著我打到洛陽,每個人賞錢100貫。在這種情況下,三軍將士迸發出無窮力量,由於李從珂在三軍中的巨大威望,於是戲劇性的一幕就這樣發生了。
攻打李從珂的軍隊,臨陣倒戈,成為李從珂的手下!已經是光桿司令的王思已經控不住場,只好跑路保命。幸福來得不要不要地快,李從珂從瀕臨死亡的地獄門口,突然間升到天堂中央,自己都不相信這是真的。
反叛大軍很快就直抵長安,長安守將劉遂雍主動投誠,李從珂不費吹灰之力進入長安,新收的錢,大把賞賜給將士們,繼續向洛陽進軍。李從厚這邊已經是樹倒猢猻散,朝中大佬也有不少人先去和李從珂暗通款曲,沒心事替從厚賣命。
大將安彥威、安從霸投降。眾叛親離的李從厚帶著五十騎,開城門往河東跟,投奔姐夫石敬瑭。你看看他投靠的人。不久之後,李從厚被姐夫石敬塘綁來,被殺掉。李從厚在位僅五個月,終年二十一歲。四月初三,李從珂進入洛陽;初四,曹太夫人宣布,廢除李從厚的皇帝;初五,李從珂繼位。這一年,李從珂59歲。這就是後唐第四代皇帝,後唐末帝。
李從珂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兌現承諾,給麾下的大頭兵發錢,國柯瑞自然沒有這麽些銀子,於是他立即搜刮洛陽城的財物,富人家有錢出錢,沒錢抓人,連後宮人的金銀首飾都湊上了,才勉強收集到20萬貫,遠遠達不到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打折,功勞最大的楊思權只發一匹馬二個駱駝七十貫錢,其他人賞金都打了大折扣。
士兵們不滿,牢騷滿腹,編曲唱道:除去生菩薩,扶起一條鐵。李從厚小字菩薩保,說李從珂是生鐵——鐵公雞嘛!
李從珂盡量兌現當初的諾言,比如楊思權,就出任節度使,跟著自己玩命的兄弟們,都提拔為大官。但搶了百姓的錢發給士兵,失去民心,又驕傲了大兵,完全就是飲鴆止渴。李從珂也知道不對,但也沒有辦法。李從珂他是個武將,讓他當領兵打仗還可以,變換身份成為皇帝真不行,和李存勖一樣。讓一個武將改行彎彎繞的政治,註定沒好下場。歷史再一次重演。
李從珂當皇帝之後才意識到節度使掌軍的危險,當時他最為忌憚的就是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石敬瑭也知道大舅哥李從珂對自己看不上眼,於是在河東招兵買馬,儲備錢糧。還隨時準備向北方強鄰契丹人求援。
李從珂下令調石敬塘為天平節度使,石敬塘的處理方式和當年的李從珂一樣,斷然拒絕,二者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發。石敬塘自然知道不是李從珂的對手,於是向契丹人求救,開出了最為厚顏無恥的條件:
1、每年給契丹人30萬匹帛。
2、45歲的石敬塘叫35歲的耶律德光爸爸。
3、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
契丹人大喜過望,發兵。更關鍵的是文武百官都倒向石敬塘。李從珂也萬萬想不到石敬瑭引外族入侵,面對壓境強兵,麾下諸將紛紛投降,清泰三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從珂見大勢已去,於是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後、劉皇後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遂亡。傳國玉璽亦在此時遺失不知所蹤,這是有關傳國玉璽最後一次記載。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註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