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皖南事變時,率領600人突襲國民黨指揮部的副營長,結局怎麽樣?

2024-01-01歷史

國民黨反動派策劃良久,在1941突襲新四軍。

此次突襲行動被稱為皖南事變。

時間追溯到那年的秋天,國民黨當局為了剿滅共產黨,以無理的要求逼迫中國共產黨我軍退讓。

士可忍,孰不可忍。

面對國民黨的要求,我軍朱德總司令嚴詞拒絕了國民黨的要求。

而這也將帶來一場腥風血雨的戰鬥……

副營長張玉輝

1940年,國民黨已經蠢蠢欲動了。

到了1941年,他們直接展開了行動。

國民黨勢力強大,很快包圍了安徽南部的新四軍軍部。

新四軍分為不同階段作戰,在分散突圍階段,新四軍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們分成三支陣隊突圍,除了第一陣隊,還有二三陣隊。

分陣隊的作戰方法是臨時指揮饒漱石想出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很無奈。

第一陣隊由傅秋濤帶領,他們的作戰非常成功,但這份幸運很快被打破。

第二縱隊與第三縱隊突圍失敗後,新四軍少了很多舍生忘死的將士,悲傷的氣氛蔓延在軍營裏。

在這場生死決鬥中,他們的勇敢無畏也激勵著活下來的戰士們。

這個英勇無畏的副營長,名字叫張玉輝,他的名號在新四軍裏並不響亮。

張玉輝曾經的籍籍無名並不影響他的光芒,早在他小時候,就能看出有用之才的潛質。

他1914年出生於福建,在某座小縣城生活,那時候他的夢想就是加入共產黨。

真正的勇士

1932年,張玉輝加入紅軍,他最初只是一個普通的戰士。

在部隊裏熟悉以後,張玉輝陸續擔任遊擊支隊的班長、通訊員以及獨立第九團的政治處保衛員等職位。

紅軍們誌氣滿滿,他們不怕苦難,向往著祖國的未來,張玉輝也是如此。

很快,他們迎來了一次致命的打擊。

那就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這次的失敗令紅軍的作戰計劃改變,中共蘇區的紅軍參加長征。

張玉輝也想參加長征,但根據上級的命令以及他思慮良久的結果,最終決定留守在蘇區。

這三年的時光,張玉輝用盡血淚拼搏在戰場上。

他作戰時風餐露宿,饑餓的時候就拿個饅頭啃,吃一些野菜野草。

即使是這樣,張玉輝也沒有退縮。

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所在的遊擊隊改編成新四軍。

張玉輝也成了一名光榮的新四軍戰士。

因為他在遊擊戰爭中的成績,上級十分器重他,很快他就成為新四軍第二支隊教導隊支部書記。

他一直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對待日本侵略者嫉惡如仇,對待國民黨不卑不亢。

皖南事變

成為新四軍以後的軍教生活,比想象中還要艱難。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

1月4日新四軍所屬部隊9000余人奉命北移,從雲嶺正式出發。

他們繞道前進,穿越荊棘和沼澤,仍然看不清前方的光芒。

或許是勝利的光輝太耀眼,也或許是太模糊,即使是這樣,新四軍仍沒有放下對抗敵人的武器。

1月6日,新四軍遭遇到一次從所未有的打擊。

他們行至皖南涇縣茂林地區,突然遭到國民黨第三戰區的軍隊攻擊。

又過了兩天,他們陷入重圍,連續戰死的將士給新四軍帶來血淋淋的教訓。

他們勢力單薄,再怎麽努力,也無可奈何。

整整七個晝夜,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熬過來的,只能眼看著戰友一個接一個犧牲。

眾寡懸殊、彈盡糧絕,這是對他們此時的處境最好的描述。

在戰場上,四處都是躺在血泊中的戰士,就連軍長也在談判時被扣押,實在壯烈!

矛盾與災難的臨界點聚集在17日,蔣介石突然宣布新四軍「叛變」。

他執意要與新四軍過不去,新四軍的戰士們也不是軟弱可欺。

蔣介石還要取消新四軍的番號,要將葉挺移交軍事法庭,審判他的「罪過」。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中國共產黨毫不示弱,對國民黨的卑劣行徑絕不妥協、絕不原諒。

由於國民黨扣押殺害了許多愛國將士,這些事驚動了毛主席。

毛主席可不是軟柿子,不會任人宰割,尤其是虛偽冷酷、得寸進尺的國民黨。

20日,毛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揭露了國民黨的一系列惡行。

比如國民黨反動派破壞抗戰,以及他們反共的陰謀。

他們所犯下的殘殺同胞的罪行,將會記入歷史,值得每個中國人銘記。

毛主席提出取消17日反動命令、懲治禍首、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以及實行民主政治等要求。

作為一名新四軍戰士的張玉輝,被毛主席的行動與話語所感動,他決心與敵人對抗到底。

張玉輝獨自一人時,翻來古代的詩書集,看見李清照所寫的【夏日絕句】,不由自主吟誦起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個柔弱的女子,都有如此愛國的覺悟,他堂堂的八尺男兒怎麽會屈服於敵人的爪牙之下?

那一晚他思慮良久,有回憶,也有關於黨的美好暢想。

想著明天就要投入戰鬥中,張玉輝滿是創傷的身體中充滿了力量。

突圍階段

突圍階段很快到來,張玉輝被分在第二縱隊的左路支隊。

那時的他還是第三團第一營的副營長,他知道自己任務繁重。

戰士們有的走不動路,有的頭破血流,他知道大家的苦,所以要做出最好的示範。

戰士們擦著眼淚,擦著臉龐上滑落的鮮血,張玉輝見到此情此景,心裏既難受又心疼。

他心底裏憎恨國民黨,憎恨日本人與其他國家的侵略者。

是他們將這片華夏大地變得滿目瘡痍,而現在的新四軍力量微小,卻不得不戰。

他與第二營營長巫希權率領六百多人,從另一個方向前進突圍。

突圍期間並不順利,惡劣的天氣,閉塞的環境,負傷的戰士們寸步難行,幾乎走入了絕境。

更糟糕的是,他們遇見了國民黨144師,張玉輝率領戰士們突襲了144師的指揮部。

他的決策實在冒險,最後卻取得了想象不到的成功。

國民黨被他們打得落荒而逃,那狼狽的樣子實在可笑,與之前囂張的形象判若兩人。

他們順利突圍,繼續在皖南的密林地區摸索。

密林裏有著不同於國民黨的艱難險阻,環境實在惡劣,有蚊蟲叮咬,還有各種未知的危險。

新四軍不怕,戰士們不怕,張玉輝也不怕。

他們在心底裏為自己吶喊,安慰自己,往前走,繼續往前走。

只要熬過了這一段路程,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他們在密林裏走了十天,最後帶領隊伍平安到達無為。

這一段人生經歷,對於張玉輝而言,是艱難且珍貴的。

這也為他接下來取得的成就做好了鋪墊,是他人生中功不可沒的伏筆。

抗日戰爭

取得這次階段性的勝利以後,張玉輝的英勇被上級發現。

他陸續擔任了新四軍稅警團政治處主任以及獨立團政委等職務。

擔任職務期間他一直盡職盡責,為新四軍以及黨組織發光發熱。

新四軍迎來重建,這也是他進入新四軍新成立的第一師,在這裏他將繼續發揮他的價值。

他陸續參加了橫山戰役以及彭家莊戰役,多次粉碎日軍的邪惡計劃。

在他眼裏,那些日本小鬼子不算什麽。

他們只是武器更先進,骨子裏卻是懦弱陰暗且無能的。

他用對付國民黨的方法與小鬼子作戰,顯然是不行的,所以他更改了策略。

更改策略後,日本鬼子果然被打跑了,張玉輝功不可沒。

與此同時,新四軍為抗日戰爭的取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張玉輝也盡了他全部的心力。

解放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結束後,華夏大地仍然滿目瘡痍。

就在老百姓認為生活會好轉起來的時候,認為戰亂很快就要結束的時候,解放戰爭開始了。

國民黨攻勢猛烈,但共產黨的士兵們沒有畏懼。

歷史上著名的七戰七捷,張玉輝也參加了。

1946年七月,國民黨軍隊大踏步進退,集中優勢兵力,從點到面,各個擊滅敵軍。

蔣介石還調取了正規軍58個旅約46萬人,開始進攻華東解放區。

國民黨聲勢浩大,看上去很有勝算,最後還是落得敗局。

他們先是以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湯恩伯,指揮5個整編師15個旅約12萬人,想要攻占一線陣地。

一線陣地主要包括如臯、海安等地區,然後他們打算從南向北進攻。

國民黨軍隊是從淮南、淮北進攻,為了擊退國民黨他們必須調整路線。

解放軍預定的進攻路線是7月中旬。

領導決心集中戰力,帶領了三萬余人。

解放軍在各方勢力的配合下,利用解放區的各種有利條件,集中攻打國民黨。

為打亂國民黨軍的部署,華中野戰軍的主力利用智取的方法,殲滅了國民黨整個部隊。

而這,僅僅是解放戰爭的開始而已。

解放軍逐漸取得勝利,如南戰鬥後,華中野戰軍主力轉移。

國民黨軍隊也不服輸,他們占領海安後,分兵對各地區進行「清剿」。

華中野戰軍不會懼怕「死而復生」的國民黨軍隊,趁國民黨軍整編的機會對他們進行攻擊。

很快,國民黨軍隊的一大部份被殲滅。

華中野戰軍在四十五天中連續進行七次戰鬥,殲滅國民黨大部份軍力。

六個旅,五個交通警察大隊,共五萬多人都被消滅,這就是有名的「七戰七捷」。

「七戰七捷」的勝利打擊了國民黨囂張的氣焰,堅定了華中軍民的信心。

此次戰役也為蘇皖解放區的入戰工作爭取了時間。

還為人民解放軍實施內線作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整個解放戰爭中都取得了重大的作用。

在「七戰七捷」中英勇殺敵的張玉輝可能已經被人們遺忘,但他不需要別人記得他。

在他心中,真正的英雄是不需要被記住的,也不求任何報酬。

張玉輝在這次戰役中淋漓盡致地發揮了自己的能力,上級也發現了他的光芒。

1955年,他還被授予大校軍銜,成為開國大校。

此後的張玉輝又陸續擔任了黨組織的各種重要職務。

晚年的時候,他回憶往昔,感慨萬千,卻從不後悔。

1982年,他決定離職休養,離職後一直生活在南京。

十六年以後,他在南京去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一名不可抹去的英雄。

結語:

張玉輝結束了他曲折且光榮的一生,在那段並不遙遠的歷史長河中,他的美好品質依舊熠熠發光。

那些英勇事跡激勵現在的我們珍惜當下、熱愛祖國。
他的人生恰如李清照的愛國詩篇,不同的是,堅毅中少了幾分薄涼。
他英勇無畏,即使沒有項羽的悲壯,也是一名值得歌頌的英雄。
不是所有英雄的結局都以悲劇收場。

或許很少有人能做到他那樣舍生忘死,但對祖國的熱愛,會隨著英雄事跡的傳播紮根在我們心裏。

張玉輝能夠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榜樣,這就是獨屬於他最美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