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粟裕的一次賽局,不信軍委提供的情況,相信自己的判斷,獲得大勝

2024-02-07歷史

解放戰爭中的第二場戰役淮海戰役還在進行之時,上級軍委給粟裕下達了一個命令,對手杜聿明的軍隊將要沿著津浦鐵路向東撤退,命令粟裕帶領主力兵團埋伏在津浦鐵路的東部。

杜聿明為了加快行進速度,並且去營救黃維兵團勢必要向西行軍,所以粟裕沒有相信軍委提供的資訊,相信自己的判斷。 粟裕將大部份兵力安置在了津浦鐵路的西部,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留了一部份兵力在東部,果不其然,最後杜聿明的大軍陷入了粟裕的包圍之中。

01 戰鬥背景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到40年代中期,中國人民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戰。 在此期間,國內兩大黨派國民黨和共產黨共同合作,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後把法西斯主義趕出了中國。

1945年抗日戰爭迎來了勝利,然而不久之後,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就出現了問題,雖然蔣介石假面邀請毛澤東等人去重慶進行談判,雙方也簽訂了【雙十協定】,但是實際上蔣介石是打著和平的噱頭排兵布陣。

等蔣介石在華北地區部署了大量兵力之後,他就單方面撕毀了和平協約向共產黨宣戰。 從此解放戰爭就開始了,第一場仗是在東北地區開始的,共產黨人稱之為遼沈戰役。這行戰爭共產黨人取得了勝利,也迎來了開門紅,振奮了人心。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第二場大戰,在這一場戰爭中,共產黨派出的兵力比國民黨派出的少20萬,當時的國民黨掌握了80萬的兵力布局在華北地區,而共產黨也僅僅只有60萬兵力,所以在淮海戰役的戰場上,共產黨人在軍力方面是不占優勢的。

02 粟裕出戰

在解放戰爭時期取得華海戰役的勝利,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至關重要的一步,所以上級領導非常重視這一戰,在這場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人有很多,包括最佳搭檔鄧小平胡陳毅,以及首先發現戰機的粟裕。

在開戰之前,共產黨的高級領導就決定把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主力安排在華北地區的中心徐州地區,並以徐州為中心進行步兵安排。 在一九四九年的九月份,粟裕作為華東野戰軍的將領,帶領將士們在濟南打了幾場硬仗,並且這幾場戰爭都獲得了勝利。

粟裕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好時機,所以像上級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夠繼續追擊敵人。 經慎重的商討之下,中央軍委同意了粟裕的請求,並且派出了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兩大實力強勁的軍力,先是發起小規模的淮海戰役,最後再將戰爭發展壯大成為大淮海戰役。

中央軍委任命鄧小平為政委,陳毅為軍長,這一對絕佳組合就成為了這場戰役的總指揮官。粟裕雖然不是領導者,但是他也是發揮了掌控全域的作用。

03 粟裕精準判斷

粟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有著出色的領導能力,同時也有著靈敏的反應和觀察能力。作為淮海戰役的重要指揮官之一,粟裕的判斷直接關系著戰爭最後的成敗。 在當時的那個社會背景之下,粟裕做出決定的依據有兩個,第一就是上級領導給的安排,第二是自身的判斷。

拿第一個來講,上級領導們能夠給粟裕下達作戰命令,一般都是從在國民黨內部潛伏的中國高級特工傳出來的資訊之後,共產黨的高級將領是經過縝密的安排之後再做出判斷的。

既然能最後下達命令,立馬訊息傳到授予這位指揮官的手裏,就說明他們有絕對的信心贏,否則不會輕易的做出判斷。 粟裕作為一名打了十幾年仗的指揮官來說,他的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在戰場上也不會擅自做決定。

但是當解放軍已經殲滅黃百韜的兵團之後,上級領導給予的訊息卻是杜聿明將向東轉移兵力。 粟裕對於這個訊息表示懷疑, 他的懷疑並不是沒有依據的。

首先在黃柏濤的兵團被殲滅之後,杜聿明作為蔣介石身邊最為得力的將領,他肯定是要先保存兵力,想要盡可能的保存兵力,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在撤離的路上不能出現損失。

津浦鐵路的東部河道非常多,所以你定的路段也比較多,如果杜聿明帶領30萬大軍向東撤離,那麽他們的行軍速度是非常慢的。 但是在那樣的一個危機情況之下,勢必不允許他們緩慢撤退,如此一來勢必要丟下重武器,蔣介石怎麽可能舍得扔掉他的重武器。

其次,那個時候蔣介石手下另外一個強硬兵團,黃維兵團已經被現在了宿縣雙堆集一帶。 這個時候只能讓杜聿明的團隊去救,只有把黃維兵團和杜聿明兵團的軍力集結在一起,他們作戰的機率才能提高。想要去營救黃衛兵團,勢必要沿著津浦鐵路往西走。

考慮到以上兩點,粟裕更加堅定他的判斷不會失誤,所以還是把主要的兵力布置在了京津鐵路的西線,同時又留了一部份兵力在京津鐵路的東線,以防萬一。

事實證明,粟裕的這一次賽局是正確的,軍委從未下達過錯誤的資訊,這次的失誤是因為對手杜聿明太過狡猾。 安插在國民黨高級將領的身邊的是中國的頂級特工郭汝瑰,郭汝瑰深得蔣介石的信任,但是他卻引起了杜聿明的懷疑。

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是家財萬貫的,而郭汝瑰則是一貧如洗,如果僅僅是為了以身作則,大可不必過得那麽清貧 ,所以這一點就引起了杜聿明的懷疑。

在國民黨內部的高畫質將領開會之時,杜聿明故意留了一個心眼兒,大張旗鼓的說他要帶著軍隊向東撤離,實際上就是為了提防郭汝瑰,但是他的這個計謀還是被粟裕識破了。

04 總結

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首先他是發現戰機的人,從小淮海之戰發展到大淮海之戰,這一場戰爭,解放軍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勝利。 其次,粟裕戰鬥中顯示出了絕佳的指導能力,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戳破了杜聿明的計謀,最後大獲全勝。

他的這場賽局並不是無依無據的,是在充分的理論和實踐推導的基礎上做出了最後的決定,粟裕能夠判斷成功,擊穿了敵人的心臟,也證明了他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