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大禹治水劃分九州,看中國古代各地區經濟發達程度

2024-01-30歷史

氣象學、地理學專家指出,距今約5000-3000余年的三皇五帝時期,中國的氣候較為溫暖,平均氣溫相較於現在要高2-3度。今天河南省的簡稱「豫」,古字形從象,本意指的是體型較大的象。【楚辭•國殤】中也有記載在中國中部北部有熱帶動物活動的跡象: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士兵們身披犀甲,與敵軍短兵相接。

河南省汝州市溫泉鎮大象盆骨化石

大範圍的熱帶、副熱帶氣候,導致在三皇五帝時期,每逢雨季洪水便開始泛濫,其中以當時的黃河地區最為嚴重。堯帝曾派遣鯀治理洪水,鯀采用修築堤壩的方式圍堵,但因洪水實在是太大,歷時九年未取得成功。

鯀的失敗導致其被堯帝的繼承者舜帝將其流放到羽山,舜帝改派鯀的兒子禹治理洪水,禹透過多次走訪,改變父親的治水策略,認為堵不如疏,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獲得巨大的成功,禹的治水功勛也讓其成為三皇五帝中的最後一位帝君,是為大禹。

武漢 大禹神話園【大禹治水石雕】

【尚書•禹貢】詳細記載了大禹治水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道九山,即在九座大山之間開辟道路;第二,導九川,疏通了九條河流;第三,陂九澤,對於九個大的湖泊,修築堤壩;第四,定九州,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域。

今天主要聊一聊大禹劃分九州的區域規劃。【尚書·禹貢】認為,九州為冀、兗、徐、青、揚、荊、豫、雍、梁。

仇英【禹王治水圖】

冀州西至黃河壺口,南部以黃河為界,東北至遼河,包括今天的全部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以及部份河北、河南省、內蒙古、遼寧地界。冀州自古以來皆是九州之首,古代的天子多居住在冀州。【史記】:「禹行自冀州始」,也就是說,大禹治水也是從冀州開始治理的。

兗州,位於古黃河與古濟水之間,濟水發源於河南的王屋山,至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入海,地界涵蓋今天的河南、河北以及山東省部份地區。兗州為齊魯咽喉,扼守南北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蕩寇誌】曾形容兗州的鎮陽關為「兩山陡立,中夾泗河,易守難攻」,可見一斑。

徐州位於黃河與淮河之間,約莫為今天的淮海地區,即為安徽、江蘇以及山東省部份地界,徐州多出帝王,漢高祖劉邦為沛縣人,宋武帝劉裕為彭城人,明太祖朱元璋為濠州(今安徽鳳陽)人。

禹貢九州圖

青州是泰山以北渤海以南的小部份區域,是為今天的部份山東以及河北地區。青州為古代的東夷之地,土地肥沃、土層深厚,是九州中的農耕文明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古揚州範圍極大,指的是淮河以南,長江流域以及嶺南地區,包括今天的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全部以及部份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地界。古揚州因為雨水較為泛濫,歷來治理較為困難,但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古揚州是古代官員施展抱負的上佳選擇,故而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一說。

荊州,大抵包括如今的湖南、湖北兩省以及少部份的河南、廣西、廣東、江西地區。荊州所處江漢平原一帶,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史記】稱其為「飯稻羹魚」,直到清朝荊州也有「湖廣熟,天下足」一說,可以說在農耕為主的古代,荊州自古便是產糧重地。

禹貢九州圖

豫州,是九州的中央,故而別稱中州,【呂氏春秋】記載,豫州在漢水與河水之間,是周天子的所在地,約摸包括現如今的河南省大部份地區。豫州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長期為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心,四大文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以及火藥均出自於豫州。

雍州,【禹貢】記載:龍門,雍州之城也,雍州的範圍大約是如今的陜西寧夏全部,以及少部份的青海、內蒙古、甘肅、新疆地區,狹義上的雍州指的是黃河以西地區,即我們常說的河西地區。戰馬,自古以來皆是冷兵器戰爭年代的核心,雍州是良馬的重要產地,故而賈誼才能在【過秦論】中說秦國:據雍州之地,席卷天下一說。

梁州指的是陜西漢中一帶,四川盆地以及部份的雲貴地區,西漢時期稱之為益州,在本文中以【尚書•禹貢】記載為主,稱之為梁州,梁州的範圍大約是得了漢中、丟了荊州的劉備全部區域。

大禹治水劃分九州後,按照地理位置劃分九州,同時按周土地肥力給九州劃分等級,按照等級不同繳納不同等級稅負, 從納稅的等級可以片面的看出中國古代早期經濟發達程度。 其中:

繳納一等稅負:冀州、豫州,大約河南、山西、河北一帶;

繳納三等稅負:荊州,大約湖南、湖北一帶;

繳納四等稅負:青州,山東東部,渤海灣一帶;

繳納五等稅負:徐州,約摸江蘇、安徽一帶;

繳納六等稅負:雍州,陜西、甘肅一帶,河西地區;

繳納七等稅負:揚州,江蘇南部、浙江、福建一帶;

繳納八等稅負:梁州,漢朝以後稱益州,漢中、四川盆地以及雲貴地區;

繳納九等稅負:兗州,山東與河北交界處,太行山區一帶;

三國時期疆域圖

所以,諸葛亮是真的鞠躬盡瘁,據記載三國時期魏蜀吳控制區域大約人口有1700余萬,其中魏國有1300余萬,吳國有200多萬,蜀國人口不到100萬,經濟不到曹魏的1/10,沒有六出祁山估摸著蜀國三五年便被曹魏吃的一幹二凈。

當然,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今天的河南地區再也不是古代氣候溫潤甚至有大象出沒的豫州,加之隨著動亂的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北方常年遭受戰亂,到了宋朝經濟重心徹底南移,當時已有「揚一益二」一說,若不是朱棣遷都燕京,或許北方將徹底沒落,即便如此,北方經濟落後於南方的局面或將存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