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新中國後,有3個人隨時可以去見毛主席,沒人敢阻攔,分別是誰?

2024-02-07歷史

自此一國之領導者,其身安乃至為至要者,其一無庸諱。言之居心,非獨及己身之安危,尚關涉一國之興衰大計。故自建國之初,欲會見毛主席者,其艱險可謂不勝列舉。

相見,須經繁瑣之儀式,步步生風,稍有蹊蹺,則難成其約。即是主席之子孫,自那戰火紛飛之年,成長至太平盛世,亦需提前申報,方可踏入其殿堂。邵華,主席之兒媳,言及之時,眉宇之間不乏感慨。繁瑣之程式,與主席一心國事之因緣,致令家人匪見主席者寥寥可數。而一旦面聖,主席心懷不舍,卻有無數繁忙之事務催促,使得珍貴之相見,時光匆匆,猶如流水。

即便中央制訂嚴苛之與主席會見之要求,三人獨能超越規矩,與主席面對面之時刻,竟能繞過繁文縟節,無人敢阻。此三者,乃是同主席歷經戰火之歲月,於新中國立國之前,同赴苦難,與主席並稱「五大書記」的周總理、朱老總以及劉少奇。

在人民民主專政之新中國,三位貴胄猶居黨中央,權高位重,掌控重要事務,彼此才略自有過人之處,無庸多言。

既是如此,當其需拜見毛主席之際,事態之緊急、重大無疑為最尊貴。在此情況下,會面規矩便成為妨礙工作效率的阻礙,對於此三巨頭而言,中間繁文阻隔皆可被豁免。

據主席周遭之工作人員追憶,晚年主席寢寐不寧,一旦入眠,當務之急便是保持靜謐,勿擾其清夢。然,倘若周總理、朱老總或劉少奇前來尋訪,無論主席當時身處何境,工作人員皆會匆忙前來喚醒,免致大事蹉跎。

此事多有人理解,然可直接面見主席之事,尚有別出心裁之因,即為拋卻工作外之深厚友誼。

首談周總理,與主席結交逾四十載,由革命時期至新中國建設時代,二者既如密友,又如工作之夥伴,相輔相成,生活相助。特別值得一提者為,周總理早年黨內地位高於主席,然後在革命歲月,逐漸深諳主席足智多謀、膽識卓絕、博學多才,由上級領導者轉變為追隨者和輔助者,堅定擁戴主席智謀,為保障其制定之路線步履不停,不斷努力。

在主席眼中,周總理才華出眾,乃是不可多得之人才,更為其一生之摯友。無論工作上,還是個人情感上,周總理在主席心中均為不可替代之人。二者之偉大革命友誼,甚至被英國記者約翰·美德施銘刻於【中國傳奇式人物周恩來非正式傳記】之中。

至於朱老總,則為一位卓越之軍事領袖,尤其是在井岡山會師後,與主席默契配合,斬獲不少戰功,使得「朱毛」之名聲傳播黨內黨外,成為極具分量之詞匯。在革命戰爭年代,二者相信彼此,同誌如手足,共同追求著共產主義信仰,歷盡風雨,情意不改。

建國之後,每逢朱老總尋訪主席之際,常獲熱烈歡迎,二者暢談甚歡。這份革命年代孕育的深厚友誼,真摯且不可分割。

長征歲月,張國燾企圖將朱老總拉攏至己方,卻遭到朱老總堅決拒絕:「‘朱毛’不能分家,也不會分家。」如此簡單的一句斷言,令張國燾之幻想幻滅。

晚年時,主席對於朱老總被稱為「黑司令」的言論,不僅在公開場合明確表態,更表達了對朱老總的敬佩與認可,主張將其稱之為「紅司令」。

最後論及劉少奇,自1922年與主席結緣,同仇敵愾的歲月更長,感情更為深厚。甚至連他與何寶珍的婚姻,亦是主席牽線搭橋的成果。在軍事和工作能力上,主席百分百信任劉少奇。1959年,主席辭去國家主席職務,委托處理國家大事的正是他,可見主席早已將其視為接班人。由此可見,朱老總、周總理、劉少奇,方能成為打破常規束縛之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