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十六字遊擊戰術」到底是誰「發明」的?是毛澤東,還是朱德?

2023-12-22歷史

1958年的某一天,遠在北美古巴的叢林中,一位精幹的男子,正在給一群遊擊隊員講解遊擊戰術。他的講解很精彩,臉上的「八字胡」很生動,像極了古龍小說裏陸小鳳的「四條眉毛」。

他講解的主要內容就是十六個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這個男子就是後來被人熟知的切·格瓦拉。

格瓦拉對十六字遊擊戰術非常認可,但是,不是他原創,他是從中國學來的。

有人說,十六字戰士是毛澤東「發明」的,也有人說,這是朱德「發明」的,到底是誰「發明」的?

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1、毛澤東根據書籍和王佐的言語,總結出簡單的遊擊戰術

毛澤東是不世出的軍事家,說一千年出一個,絕不為過。

但是,他是沒有上過專業軍校的,早期更是沒有讀過軍事著作。

1927年,秋收起義後,毛澤東帶人上了井岡山。在那一年的年底,毛澤東被撤了湖南前委書記,被任命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那時,還不叫紅軍)。

當時,毛澤東說了一番話:

「軍教之事,未知學也,我不是個武人,文人只能運筆桿子,不能動槍。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當師長有點玄乎。」

那時的毛澤東,對於帶兵打仗毫無心得,心裏也沒底。

但是,上面的命令還是得聽的。

那麽,毛澤東的軍事指揮經驗從哪裏來的呢?

這不得不說一本小說的威力了,那就是【三國演義】。毛澤東自己也承認,書籍是他獲得軍事能力的重要途徑。

從小時候起,毛澤東就看過【三國演義】等書。年幼時,他讀的並不深。但成年後的他,再次閱讀時,有了非常深的觸動。這就是他軍事謀略的早起來源。

有人說,毛澤東在井岡山時讀了【孫子兵法】。

不過,很多文史資料中披露,毛主席曾說【孫子兵法】是遵義會議之後開始讀的。我認可後一種說法。

要進行軍事指揮,第一步就是要進行敵我力量的軍事分析,否則就是蠻幹。

在當時的毛澤東看來:敵強我弱,力量懸殊,最適合的就是「遊擊戰」。

有一天,他聽井岡山上的王佐(以前山上的頭領)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我師父說過,不要會打仗,只要會打圈。

王佐的師父耳朵有點問題,人稱「朱聾子」,曾多年盤踞井岡山,深知如何當好一個「山大王」。

王佐等人學習了朱師父那一套,遇到官兵上山,就組織大家鉆入密林之中,讓官兵瞎折騰,還沒結果。有機會了,就對一些落單的士兵和小股官兵進行襲擊。

如此,官兵總是無功而返。

毛澤東感覺很有意思,起初將老朱的話改了兩個字,變成了:既要會打仗,又要會打圈。

當時的毛澤東,對「打圈」很是贊賞,這是保存自身實力,靈活作戰的重要策略。

根據自己看的書籍,結合王佐等人的「打圈」說法,毛澤東總結了這麽四句話: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賺錢就來,蝕本不幹。

由於這四句話朗朗上口,還容易理解,被第一批上井岡山的人牢牢記住了。

但是,我們仔細看,這裏面也有問題,把做生意的話放在裏面了,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確實,戰術還有完善的空間。

2、毛澤東提出「十二字的遊擊戰術」

【孫子兵法】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啥意思?

戰前,一定要做好謀劃,分析和謀劃越到位,勝算越大。謀劃少,勝算則少。不謀劃,很難勝利。

井岡山處於湘贛交界處,當地流行一句話:沒江西人不成買賣,沒湖南人不成軍隊。

可以這樣說,當時,江西人買賣做得好,湖南人打仗打得好。於是,毛澤東等人將主要的方向放到了攻打江西境內的各市縣。

1928年年初,井岡山的工農軍打下了遂川縣,並占領了遂川縣。

在毛澤東帶人進攻遂川時,當時的江西省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第五陸軍總指揮朱培德,派了一個營攻占了寧岡縣新城。這有點圍魏救趙的意思,要牽制遂川的工農軍進攻遂川。

可是,毛澤東等人在1928年1月5日快速攻下了遂川。很快,毛澤東等人決定「虎口奪食」,進攻寧岡縣新城。

但是,論武力裝備,毛澤東的隊伍比不上朱培德的那個營,直接攻打肯定費勁。怎麽辦?

毛澤東采取了一個做法,讓暴動隊、赤衛隊先日夜騷擾,如此,讓守衛寧岡新城的國民黨軍不堪其擾,吃不好,睡不好。

看差不多了,毛澤東的隊伍開始強攻寧岡縣新城。如此,一舉攻克了寧岡。

在1928年1月中旬,召開了總結會。根據戰爭的情況,毛澤東總結了十二個字的遊擊戰術:敵來我走,敵駐我擾,敵退我追。

也就說,十六字方針裏的十二個字,都是毛主席親自總結出來的。那麽,最後那四個字,又是怎麽來的呢?

3、毛澤東經過和朱德的溝通,開會提出了「十六個字的遊擊戰術方針」

1928年四月,朱德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了。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關鍵時刻。

朱德的履歷和毛澤東完全不同,本就是雲南講武堂的學生,後來長期在軍事一線,最高擔任了旅長一職。

可以這樣說,朱德的軍事能力是經過實踐考驗的。

從南昌起義起,到上了井岡山,朱德也常常在思考:如何抵禦敵人的圍追堵截?畢竟,他從南昌起義後,常常要面對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敵人。

朱德也研究「遊擊戰」。

當毛澤東和朱德會師之後,兩人對「遊擊戰」展開了充分的交流。

1928年五月中旬,毛澤東在前委擴大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十六字的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相比以前的十二字戰術,多了一個「敵疲我打」,這和毛澤東和朱德的交流是分不開的。

後來,這「十六字的戰術」成了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在遊擊戰中克敵制勝的法寶。而更有意思的是,這遊擊戰術後來傳到了國外,成了卡斯楚、格瓦拉等人非常推崇的戰術。

#優質作者榜#回到開頭,十六字戰術的「發明」人是毛澤東還是朱德?

從上文可以看出,主要還是毛澤東。在十六字的完善過程中,朱德的一些經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追根究底,十六字戰術的「發明人」就是偉大的教員同誌,偉大的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