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91年蘇聯解體,中國上百萬國土面積被侵占!為什麽沒有選擇收復?

2024-07-27歷史

提及中國,每個華夏兒女都能毫不費力地在世界地圖上找到她的身影,她猶如一只驕傲的雄雞,屹立在世界東方。然而,不為人知的往昔裏,中國的版圖曾經如同一片絢麗綻放的秋海棠葉,涵蓋了廣袤的外蒙古、富饒的外東北和壯麗的外西北,共同描繪出一個完整而宏大的中華大地。

回顧中國跌宕起伏的近代史,無數外來勢力對中國的土地虎視眈眈,其中,英國率先涉足,日本則以其殘忍的手段令人發指,而沙俄更是貪婪無度。自17世紀以降,沙俄不斷蠶食中國領土,其侵占的總面積高達588.38萬平方公裏,這一數位占到了中國全境的三分之一,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對於中國人民而言,國土的完整一直是他們深切的期盼和不懈的追求。然而,那些曾落入沙俄手中的土地,即便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我們仍未能將其收復。與新中國成立後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的喜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沙皇及蘇聯時期侵占的疆域依舊懸而未決。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顧慮和挑戰?

【歷史的教訓】

談及近代史上對中國領土侵占最為嚴重的國家,那是一個地處北方,被斯拉夫民族所占據,橫跨亞洲與歐洲的龐大國度。在19世紀之前,它是以沙皇俄國之名聞名於世,經歷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後,它轉變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然而,隨著制度的崩潰和國家的解體,它再次更名為俄羅斯,繼續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追溯這個國家與中國的深厚歷史聯系,我們可以從沙皇俄國時代開始講述。

自16世紀起,沙俄帝國逐漸展露出其侵略的野心。他們自烏拉爾以西為起點,不斷向外延伸勢力,一路上勢如破竹,無堅不摧。經過短短百年的擴張,周邊的國家與部落逐一被其征服,最終使其邊界與中國接壤,成為了中國的鄰國。

沙俄的領土擴張欲望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他們對中國的蒙古和東北地區早已心存覬覦。因此,他們頻繁在邊境地區進行挑釁和摩擦,試圖引起爭端。終於在17世紀的中段,雙方的矛盾在黑龍江這一地帶首次爆發為直接的沖突。

當清朝的陰影籠罩之際,1685年,雅各薩的烽火驟然燃起。面對咄咄逼人的沙俄侵略者,中國軍民不得不挺身而出,展開了一場英勇的反侵略自衛之戰。這場戰爭,標誌著中國歷史上首次對沙俄發起的自衛反擊,雙方兵力對比懸殊,清軍以4500之眾對陣沙俄的1276人,然而,在堅定的決心與無畏的勇氣下,清軍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然而,在準格爾部頻繁侵擾中原之際,清政府無暇分心至邊陲之患,出乎意料地與沙俄締結了【尼布楚條約】。該條約實際上意味著,作為某種程度上的「勝利者」,清政府割舍了雅各薩以北廣袤的百萬平方公裏疆域,這在全球歷史長河中堪稱獨樹一幟的決策。

在嘗得甜頭之後,沙俄深信清政府是如此的脆弱與無力,仿佛一個任人擺布的玩偶。因此,在乾隆的統治期間,沙俄的野心再次膨脹,他們毫不留情地侵占了貝加爾湖以南的廣闊土地,面積高達10萬平方公裏。不僅如此,他們還貪婪地將與海蘭泡、黑瞎子島、巴爾喀什湖以及烏茲別裏山口等地緊密相連的國土一並收入囊中。

在清朝的暮年,政治局勢昏暗,軍事力量逐漸疲軟,國內紛爭持續不息,而外部的英法列強更是頻頻侵擾,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之中。面對這樣的局勢,沙俄利用戰爭和外交的雙重策略,蠶食了中國大片領土,其規模之大,可從以下數個不平等的條約中窺見一二。

在歷史的記載中,1858年的【璦琿條約】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土地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外交恥辱。這份條約不僅強制清朝政府將黑龍江以北的廣袤領土,總面積高達60萬平方公裏,拱手讓給沙皇俄國。而今,我們熟知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猶太自治州,正是這片曾經屬於中國土地上的一部份。

回溯至1860年,【北京條約】這一歷史性的檔將清朝置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它被迫向沙俄割讓了包含壯麗興凱湖在內的廣闊疆域,總計40萬平方公裏。如今,那片曾經屬於我們的土地,已化為濱海邊疆區和南薩哈林州,它們曾是中華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在1864年的那份名為【布魯塞爾條約】的協定中,沙俄以重新劃定邊界為借口,悄無聲息地再次侵占了中國多達4.3萬平方公裏的寶貴領土。然而,對於這一明顯的國土損失,清朝政府卻顯得漠不關心,毫無反應。

在1881年,正值清朝忙於鎮壓新疆地區起義軍的時刻,【伊犁條約】的簽訂,使得沙俄有機可乘,侵占了面積達3.2萬平方公裏的伊犁地區。而到了1896年,【中俄密約】的簽署,沙俄又透過外交手段,打著保護清朝的幌子,巧妙地在外蒙古設立了領土館,從而逐步掌握了外蒙古的政治經濟命脈。

在1915年的世界大戰硝煙中,沙俄與清朝簽署了一份被後世稱為【中俄蒙協約】的條約。在這份條約中,沙俄提出了兩個核心要求:一是清朝必須承認外蒙古為其勢力範圍,二是沙俄需要獲得對外蒙古的自治權。這種布局,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漁夫在巧妙地收網,輕而易舉地將外蒙古這片富饒的土地納入自己的勢力版圖。然而,這一切的野心在1921年達到了高潮,外蒙古在俄國的支持下公然宣布獨立,這使得中國失去了廣袤無垠的15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這一損失,無疑是對中國歷史的巨大沖擊。

在1929年,中俄之間的緊張關系持續不減,並在同年7月至12月間,這種緊張關系達到了巔峰,即著名的中東路事變。這次沖突被視為中蘇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對抗,雙方投入的一線兵力超過二十萬之眾。然而,這一場戰役的結局並不利於中國,特別是東北軍,他們在這次事變中遭受了嚴重的削弱。如果東北軍能夠避免這次戰事的發生,那麽兩年後的九一八事變的結果或許會有所不同,產生一些未知的變數。

【國土的收復】

歷經沙俄與蘇聯兩個世紀的統治,他們累積從中國手中奪走了558萬平方公裏的遼闊疆域。這片廣袤的土地,始終是中國歷代核心領導人心中的牽掛,他們矢誌不渝地致力於其回歸祖國懷抱的偉大事業。

在1917年的歷史節點上,俄國經歷了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這場革命徹底顛覆了沙俄的統治,與此同時,蒙古地區在一段時間內也重新回到了中國的懷抱。在蘇維埃政權成立之後,列寧作為政府的代表,公開聲明沙俄對中國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是極為不公的,他們此前與中國簽訂的所有條約將不再具有法律效力。蘇維埃政府明確表達,將放棄所有曾經侵占的中國領土,並摒棄一切不義之得。

在1924年這個歷史節點,列寧的離世無疑給世界帶來了一陣震撼。史達林隨後迅速接過領導權,但他的上台卻預示著對列寧先前承諾的背離。在隨後的1924至1926年間,國民政府與蘇俄政府的領導人進行了一系列會談,試圖就歸還中國領土問題達成共識。然而,史達林對此表現出了強烈的抗拒,他不僅拒絕了歸還領土的提議,甚至產生了重新奪取在日俄戰爭中失去的中國領土的野心。

在新中國誕生的1949年,為了慶祝史達林的七十大壽,毛主席親自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征程。這次歷史性的存取不僅見證了兩國友誼的深化,更促成了一份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中蘇友好互助條約的簽訂。在隨後的會談中,毛主席就國土相關議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其中,對於外蒙古的獨立問題,由於已被國民政府所認可,因此雙方均認為現狀難以改變。然而,在談及長春鐵路和旅順口的權益時,史達林展現出了誠意,同意蘇聯軍隊從這些地區撤出,並承諾將相關主權歸還給中國政府,這一舉措無疑為中蘇關系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史達林逝世後,赫魯雪夫接替成為新的領導人。他全面否定史達林的理論體系,並與中共之間的矛盾深化到無法調和的地步。這種緊張狀態迅速演變為國家間的對立,導致中蘇關系降至冰點,兩國之間的國土復歸問題也因此被擱置,成為了一個長期未決的歷史難題。

在1991年,隨著蘇聯內部體制的瓦解,這個曾經強大的國家走向了分崩離析。對於中國而言,這一刻無疑是奪回失去領土的絕佳機遇。然而,時代的浪潮已經轉向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而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者,即便其綜合國力已不如昔日輝煌,但其所掌握的核武器數量仍與美國相當,這是中國無法輕易忽視的事實。

中俄兩國在軍事、科技、能源等多個領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因此,如果因為收復土地的問題而引發雙方之間的沖突,這將對中國的長期發展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當我們提及如今的國土重歸議題,它早已變得棘手無比。這一議題不僅深深交織著國際間錯綜復雜的利益網,更與那些失去土地的地方當前的實際情況緊密相連,無法輕易剝離。

歷經一兩百年的滄桑巨變,中國與俄羅斯均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型。中國,從封建王朝的古老輪回中掙脫,踏上了社會主義的嶄新征程;而俄羅斯,則從帝國主義的輝煌中逐漸過渡,形成了如今的聯邦制格局。那些曾被外敵侵占的領土,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政治的風雲變幻、文化的多元交融和民族的復雜演變,早已與中國傳統的民族意識劃清了界限,展現出了全新的面貌。

在沙俄與蘇聯的深遠影響下,大量的俄羅斯民族流入失地,他們在此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社會架構和文化教育體系。與此同時,我們的漢族和蒙古族同胞,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受到了同化。在這種復雜的歷史脈絡中,我們不禁擔憂,即便失地得以回歸,那些地區的居民是否還能與中華民族重新找到共同的語言和歸屬感,再度實作文化的交融與和諧呢?

談及國際環境,自蘇聯解體以來,全球格局如同風起雲湧,變幻莫測。我們站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一方面需與俄羅斯攜手,共同應對來自美西方國家的種種挑戰;另一方面,我們亦需精心塑造自身的國際形象,與周邊鄰國建立起基於和睦與友好的發展夥伴關系,共謀前進。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和克制,避免輕易觸發沖突與戰爭,因為這將對我們的全球戰略布局及國際聲譽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害。

實際上,我們已經成功地收復了部份領土,其中包括從塔吉克收回的1158平方公裏、從吉爾吉斯收回的1190平方公裏以及從哈薩克收回的1300平方公裏的土地。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們的政府在外交和國防方面的強大影響力與實力。

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積澱力量、砥礪前行的關鍵階段,目標明確,步伐堅定,旨在將當前這個由時代塑造的中國,轉變為由我們中國人引領的時代,展現出獨特的中國風采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