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回顧歷史:南雄水口戰役

2024-01-15歷史

南雄、水口戰役,堪稱紅軍入粵之役的璀璨篇章。這場歷時彌久、殲敵眾多的戰役,由毛澤東親自掛帥指揮,其影響之深遠,可謂震撼了整個嶺南大地。朱德、彭德懷、林彪等七位開國元帥,以及眾多名垂青史的開國將軍們,齊聚此地,共赴國難。這場戰役的輝煌成果,已被載入【中國工農紅軍史戰略】之中,永垂青史。

1932年3月,紅軍在江口會議後,分東、西兩路軍活動。西路軍在轉戰於河西蘇區的同時,東路軍於4月中、下旬連克龍巖、漳州等城市,取得重大勝利。這一勝利使得國民黨反動派大為震驚。蔣介石連忙調第十九路軍入閩,並加緊策劃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

5月中旬,蔣介石調集約40個團的兵力,由軍政部長何應欽統一指揮,首先對紅軍西路軍進行大規模的「圍剿」;而被蔣介石利誘收買的廣東軍閥「南天王」陳濟棠也大舉入贛,準備進攻中央蘇區。

起初,陳濟棠猶豫不決,遲疑不決,一怕派兵入贛必被紅軍纏結,難於擺脫,二怕蔣介石趁粵軍在贛南與紅軍作戰之際,突然由湖南進兵襲取廣東。後來,防守贛州的蔣軍馬昆旅長頻頻來電告急,蔣介石又催他履行上海的議和決定,火速出兵,陳才派範德星旅由南雄出發解救贛州之危。但範旅到達新城時,遭紅軍伏擊,損失了兩個營。陳為了顧全面子和保衛粵北,遂派余漢謀指揮六個師又一個旅擔任福建、贛南、粵北地區的「清剿」,配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但陳對余部交待,同中國工農紅軍作戰要特別慎重,各部均要加強縣城或鎮的防禦工事,以固守為主,非有必要不能派大部隊出擊「掃蕩」。不久,陳又派黃任寰的獨立一師進駐閩西,參加蔣介石對江西、福建紅軍的「圍剿」。

當時,粵軍的兵力布置是:

第一師李振球部駐贛州及其附近地區;

第二師葉肇部駐南康及附近地區;

第一軍軍部和直屬隊駐大余及附近地區;

第二軍第四師張枚新部駐信豐縣城及周圍地區;

另派第二獨立旅陳章部進駐粵北的南雄。

以上粵軍共16個團,統歸第一軍軍長余漢謀指揮。

進入贛粵軍的行動是大舉圍攻紅軍西路軍的同時侵占了贛西南的大片蘇區,不僅使紅軍西路軍陷入困境,而且也威脅到了贛南革命根據地。

為了打擊粵軍,鞏固中央蘇區,以便爾後集中紅軍主力向北發展,上海的中共臨時中央於1932年6月5日釋出了軍事訓令。指示紅一、五軍團主力與河西三軍團相互呼應,共同解決入贛粵敵。遵照這一重要指示,紅一、五軍團迅速從閩西回師,準備與西路軍匯合,共同應對粵軍的威脅。

6月中旬,紅一、五軍團及紅十二軍抵達贛南安遠縣的天心、版石等地。此時,蘇區中央局作出了重要決策,取消紅軍東路軍和西路軍的番號,恢復紅軍第一方面軍的建制。一、三、五軍團均由方面軍直接指揮,朱德擔任方面軍總司令,王稼祥擔任政治部主任,而毛澤東依然隨軍行動,親自指導戰局。

6月下旬,紅一、五軍團從閩西轉戰贛南,接到了方面軍的彈頭署:進軍南雄南部,佯攻韶關甚至廣州,以調動各路粵軍回援南雄。紅一、五軍團、十二軍以及江西獨三、六師將密切配合,在運動中尋找戰機,力求在南雄附近給予粵敵重大打擊。

於是,紅一、五軍團毅然離開贛南,向粵北南雄挺進。6月底7月初,他們順利抵達南雄烏逕一帶,嚴陣以待,準備與粵軍展開激戰。

在紅一、五軍團回師贛南的同一時刻,紅三軍團也接到了從贛縣沙地出發,向橫石井、上猶方向移動的命令。6月21日,紅十九師和二十師共約2000余人抵達社溪附近,距離十八塘僅三裏路的一個小村子,卻意外遭遇了粵軍第一師王道團。雙方隨即爆發激戰,持續了半日之久。敵人從唐江調集一營兵力增援。紅十九師和二十師在橫石井、十八塘、社溪一帶與敵人周旋了四五天後,安全返回油石與紅三軍團主力匯合。

6月27日,紅三軍團主力約5000人從上猶營前出發,途徑崇義縣城。28日順利抵達長龍圩,先頭部隊當天就已到達上猶南部的楊眉寺,並占領了新城水西的蔡屋,同時向唐江方向保持警戒。6月30日,粵軍第一師指揮的6個團從贛州進發,向南康和大余集結。

7月1日下午,在大余池江附近,粵軍與紅三軍團一部遭遇。經過短暫的交火,紅軍主動撤退。然而到了7月2日拂曉,紅三軍團主力向池江之敵展開猛攻。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4時,敵軍被擊潰,紛紛退回大余城。在這場戰鬥中,紅七軍第十九師師長李顯英勇犧牲,他的犧牲為紅軍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7月3日的清晨,紅一軍團精銳之師打破了梅關的敵軍防線,掌控了關鍵的梅關要塞。之後,粵軍從韶關和信豐火速前往南雄,企圖與北面的國民黨軍聯手圍剿紅軍。面對這嚴峻的形勢,毛澤東與紅一方面軍的領導們果斷決策,集中一、三、五三個軍團的力量,向正在進行南北合圍的敵軍兩路軍隊發起猛攻。

紅一方面軍在梅關、中站一帶設立了指揮部,全軍整裝待發。7月3日至5日,紅三軍團對大余城發起圍攻,然而余漢謀憑借堅固的城墻,固守不出。經過兩天的連續攻擊,紅三軍團並未察覺到大余粵軍的動靜,誤以為其主力早已向仁化方向撤離。於是,指揮部命令紅五軍團直插南雄南部,以防粵軍向南逃竄。

到了7月6日,粵軍張枚新第四師接到余漢謀的命令,開始從信豐撤離,向南雄方向回撤。看到這個情況,指揮部又命令紅五軍團返回湖口待命。7月7日,粵軍第四師抵達烏逕地區。陳濟棠派來增援的李漢魂獨立第三師和張達的第五師也已到達南雄;並以一部向我中站方向出擊,當天到達新逕附近。

面對這復雜的戰局,指揮部果斷調整戰術,命令聶榮臻和林彪統一指揮一、三軍團和十二軍,準備殲滅南雄出犯之敵;同時命令紅五軍團和江西獨立第三、六師負責殲滅第四師。

8日淩晨,紅五軍團在向烏逕行軍的途中,發現了粵軍第四師正從湞水南岸向南雄方向逃竄。為了阻擊敵軍,紅五軍團迅速改變了行軍方向,命令各部向水口集結。下午一點,兩軍在水口以東的蒻過村遭遇,隨即爆發了激烈的戰鬥。粵軍在紅五軍團的強大兵力面前潰敗,退守至水口圩及附近的高地,並請求大余、南雄兩地的守軍支援。

然而,紅軍誤判了形勢,以為粵軍已向南雄城方向逃竄,導致方面軍改變了一開始的增援計劃,未能及時趕到水口。到了9日淩晨,余漢謀下令第四師固守待援,同時命令獨立第三師和獨立二旅從南雄縣城星夜趕往水口。正午12時,援軍與張枚新師在水口會合。下午三點,粵軍以十個團的兵力向紅三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戰鬥異常激烈。

紅三軍指戰員英勇抵抗,陣地幾經易手,部隊傷亡很大。在東面的陣地上,粵軍也發起反撲。紅五軍團總指揮董振堂脫去外衣,只穿白襯衣,親自上前線指揮。四五千名手持大刀的戰士沖向敵陣,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戰士們手起刀落,敵人一片片倒下。陣地成了殺戮的戰場,到處都是死傷的士兵。敵人一次次進攻,又一次次潰退,戰鬥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據統計,光是被紅五軍團砍死的粵軍就有近千名。

下午四點,雖然紅十三軍陣地的進攻有所減弱,但紅三軍陣地上的敵人仍在猛烈進攻。連續激戰八小時後,紅三軍的戰士和幹部傷亡很大,預備隊已經全部投入戰鬥,彈藥也漸漸匱乏。敵人還在增兵,紅三軍只能固守陣地,沒有出擊的能力。粵軍看出了紅三軍的弱點,派出強大兵力從左右兩翼猛攻。紅八師及十九團因團連幹部死傷過多,失去指揮中心,全線陷入混亂。軍長、政委、參謀長親自上陣維持隊伍,才穩住了陣腳。

六點左右,粵軍仍在進攻。紅三軍陷入了困境。這時,陳毅率領的江西獨立第三師和第六師及時趕到增援,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穩住了戰局。晚上,方面軍總部命令紅五軍團選擇有利地形固守待援。

在10日的拂曉分時,紅一軍團與紅十二軍如同驍勇的戰士,迅速從各地集結,包括中站、裏東、鄧坊等地,齊聚水口戰場。在晨曦的映照下,毛澤東、聶榮臻、林彪三位統帥一同抵達紅五軍團設於水口橋北側的無名高地指揮所。他們細心聆聽著總指揮董振堂與政委肖勁光的匯報,對當前的敵我態勢有了深入的了解。隨後,毛澤東親自登上高地,觀察著敵軍的陣地布局,深思熟慮後,他向林彪、聶榮臻、董振堂和肖勁光等人下達了戰鬥指令:紅一軍團支援南岸的紅三軍,而紅十二軍則增援北岸的紅十三軍。

隨著晨光逐漸明亮,紅一軍團和紅十二軍遵照命令,迅速開赴各自的位置。他們與紅五軍團以及獨立第三、六師並肩作戰,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紅軍勇士們如同猛虎下山,向粵軍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沖鋒。戰鬥至下午四時,聚集在水口戰場的粵軍十個團,在紅軍的強大攻勢下紛紛潰敗。紅軍乘勝追擊,一直挺進至距離南雄僅十余裏的灉溪,才收兵回營。

當天下午,彭德懷率領三軍團主力從大余疾馳至水口,與一、五軍團勝利會師。此刻,歷時三天兩夜的水口戰役終於塵埃落定。紅軍英勇的戰士們在這場戰役中展現了他們的驍勇與毅力,勝利的曙光在他們的努力下熠熠生輝。

在如火如荼的水口戰役期間,中共南雄縣委和南雄遊擊隊與廣大人民群眾,以不屈的意誌和無私的奉獻,給予了蘇區紅軍巨大的支持。當一、五軍團於7月初抵達南雄時,南雄的地下黨組織與遊擊隊聞風而動,他們發動群眾,熱忱歡迎紅軍的到來。他們主動騰出房屋,籌備糧食,精心安排紅軍的生活。

戰役打響後,南雄的地下黨和遊擊隊再次展現出英勇無畏的精神,他們動員群眾,全力支援前線。篛過村的群眾,無論男女老少,都滿懷熱情地投身於支前工作。他們日夜不息地為紅軍燒水、送飯、送信、救治傷員。夜晚,他們還慷慨地讓出自己的住所,讓紅軍得以休息。

戰鬥愈發激烈,南雄地下黨組織的擔架隊及時趕到水口前線,他們不畏艱險,爭分奪秒地搶救紅軍傷員。上朔村便有數百人自發地出動,他們幫助紅軍搬運彈藥、行李,擡擔架。他們還協助將18名傷員安全擡回到上朔村進行醫治。

南雄地下黨還協助紅軍建立了一條從水口直通中央蘇區的傷員運送路線。這條路線穿越烏逕,進入孔江,攀上油山的畚箕窩,再轉至江西信豐與贛縣,直至抵達於都。孔江鄉蘇維埃政府主席趙世煌率領鄉裏的骨幹分子,挑選了40多名身強力壯的中青年,組成了一支救護隊。他們的任務是接收從烏逕方向送來的傷員,然後不畏艱險地翻山越嶺,將傷員送到粵贛邊的畚箕窩,再交給下一站運往蘇區和各地進行治療。

在戰場上,那些參與支前的革命群眾,冒著槍林彈雨,來回奔波。他們中有的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僅上朔村就有數十人犧牲。同時,南雄遊擊隊也緊密配合紅軍的作戰行動,他們勇敢地承擔起軍事偵察、警戒、通訊和帶路等關鍵任務,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水口戰役結束後,紅軍一部在南雄東部的烏逕、界址、坪田等地進行休整,他們打土豪籌集款項。7月下旬,紅軍開拔至江西。當紅軍離開南雄時,留下了李樂天等10多名幹部和150條槍,他們堅守在贛粵邊繼續進行遊擊戰爭,而李樂天則接任南雄縣書記的職務。

水口戰役作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一場激烈的惡仗。此役殲滅了近二千粵軍士兵。經此一役,粵軍不得不結束贛南根據地,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未敢輕舉妄動。這使得中央蘇區的南翼得到了寶貴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