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的塵埃——戰爭中的普通人

2024-03-04歷史

原創 齙牙趙

北宋真宗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正月,成都發生了一起兵變,士兵們殺了鈐轄、逐了知州,推舉都虞侯王均做首領,以成都為據點對抗開封朝廷。

當然,「兵變」是【宋史】上的說法,叫它起義也行。

這一場兵變並沒有持續多久,正月爆發,朝廷隨即開始派雷有終去平定,一直打到十月份,官軍攻進成都,王均逃到富順被殺,這次兵變就算結束了。

史書上記載的,是王均如何狡猾,官軍如何英勇,朝廷如何賞賜。但是在宋人留下來的筆記裏,卻記載了兩個在成都身陷戰爭的普通人的遭遇。

官軍在成都北門攻城的時候,不停地往城裏放箭、投石,城裏中壩街有位七十多歲的王婆婆,她只有個十四五歲的孫子,被叛軍抓過去守城,王婆婆無力反抗,只能每天給孫子去送吃的。

某一天,叛軍將城裏的妓女都聚集到瓦屋禪院門口,準備送到城墻上去給士兵們鼓舞士氣。

王婆婆正好在瓦屋禪院門口的一棵樹下坐著歇息,一個叛軍徑直走過來,非常傲慢地緊挨著坐到她前面,不管王婆婆怎麽說、怎麽罵,這個叛軍都充耳不聞。無奈的王婆婆只好自己起身走開,結果剛一離開,城外官軍的一塊石頭飛進來,正好砸中了這個士兵的腦袋,當場把他打死。

要不是他,死的人就是王婆婆。

撿回一條命的王婆婆一直在成都城裏熬到了官軍進城,「殺三千余人 」(【宋史·真宗本紀】),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她的孫子也是這三千余人中的一員。

隨後,成為了孤寡老人的王婆婆又在成都城裏孤苦伶仃地一直活到了九十多歲,既老且病,就靠著打草鞋維持生活,極其淒慘。

她經常跟人說:「當初如果被石頭砸死的人是我,我這樣不用受這二十多年的罪。」

另一個普通人是一個七八歲的盲女。

官軍進城之後戰事消停,這個盲女在南市渠一帶一直哭喊:「爸爸媽媽,哥哥嫂嫂,你們在哪裏,我餓,為什麽不給我吃的?」(父耶母耶,兄耶嫂耶,何處去?不供給我飲食也。 )

周圍的鄰居介紹說,這個小女孩姓孫,三歲的時候得了眼病就瞎了,父母倒也沒嫌棄她,養得還是不錯。在這場戰爭中,他的父親因為城裏糧食被叛軍集中管制而餓死,母親在丈夫死後活活氣死,嫂子因為被逼給叛軍當後勤被官軍的流矢射死,城破之後哥哥也在亂軍中失蹤,不知是戰死還是被逃走王均裹挾走了,反正全家就只剩下這個小姑娘一個人了。

鄰居看小姑娘可憐,給她食物,但是小姑娘可能是因為父母教誨的原因,周圍的好心人給她食物她也不接受(看不見,擔心被捉弄或者加害),喝水也只是抿一口潤潤,不敢大口喝。

其余的時間,就一直在街上哭喊尋找自己的親人,過了七天之後,終於沒能熬過去,死在了街上。

好心人將她火化的時候,在她的衣服裏發現了一兩銀子,很顯然,這是她的親人在身陷絕境的時候,留給她最後的生活保障,遺憾的是,他們來不及教小姑娘怎麽花錢、怎麽分辨陌生人,小姑娘終究還是在失去家人的照顧之後,活活餓死在充滿了善意的成都街頭。

王家婆婆,孫家娃娃,她們好歹還在史料上留下了姓氏,更多的人,只是「三千余人」這個集體名詞。

更慘的,是孫家小姑娘的父母哥嫂,他們甚至可能都不在這「三千余人」裏面,只是【宋史·真宗本紀】裏面的「四年春正月乙酉,命收瘞(讀義)西川遺骸 」中的無名遺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