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陳毅和妻子吵架,沖動下提出離婚,周總理找到張茜:提出一些建議

2024-01-07歷史

陳毅和妻子吵架,沖動下提出離婚,周總理找到張茜:提出一些建議

1972年1月6日,中國開國元帥陳毅因癌癥再發而辭世,短短兩月後,陳毅的遺孀張茜也被確診患有癌癥。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裏,張茜開始整理陳毅留下的詩詞,編輯成【陳毅詞詩選集】。張茜為這部選集寫下了自己的心血之作,在其中一首詩中,她流淚寫道:「同病堪悲惟自勉,理君遺作見生平。」盡管身患重病,張茜毫不掩飾對陳毅的思念之情。

眾所周知,陳毅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儒將,而張茜透過詩歌來懷念他,除了受到陳毅的熏陶,還因為兩人的愛情始於一首詩……

一、攜手終老、距離重重雖然陳毅文才橫溢、決勝千裏,但感情之路卻充滿曲折。直至中年,陳毅才與一生摯愛的張茜喜結連理。

1931年的肅反運動中,陳毅奉命赴吉安開會,途中受到埋伏,為確保安全,他決定繞道返回駐地。這段耽擱的時間讓陳毅的第一任妻子肖菊英誤以為陳毅已遭敵害,年輕的肖菊英選擇自盡殉情。

隨後,在李富春夫婦的介紹下,陳毅與賴月明成為夫婦,然而賴月明回家從事革命鬥爭卻被敵人抓獲入獄。

賴月明相貌出眾,引起家鄉鄉丁的色欲,他們打算強行迎娶賴月明,但賴月明寧死不從,於是在獄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1937年,陳毅與著名的革命女戰士胡蘭畦相愛,兩人甚至訂下了婚約,然而,這段姻緣卻招致了黨組織的強烈反對。

胡蘭畦是中國共產黨在隱蔽戰線的黨員,為了不影響工作,陳毅與胡蘭畦達成協定:「三年內不能結合,這份感情就作罷!」

第二年,響應周總理夫婦的號召,張茜進入新四軍的軍中,成為戰地歌詠隊和演劇隊的成員,從而與陳毅結緣。

1972年1月6日,中國開國元帥陳毅因癌癥再發離世,短短兩月後,陳毅的遺孀張茜也被確診患有癌癥。

一、攜手終老、距離重重盡管陳毅文采飛揚、決勝千裏,感情之路卻頗為坎坷。直至中年,陳毅才與一生摯愛的張茜喜結連理。

當時,陳毅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經常前往軍部視察工作,也因此有機會欣賞張茜的演出。

張茜的舞姿動人,加之對革命的熱情,迅速贏得了陳毅的好感。而陳毅,文武雙全,也成為張茜敬仰的物件。

情投意合之下,陳毅與張茜開始書信往來。在一封信中,張茜深情地寫道:「這戰鬥的春天和這春天的戰鬥我都愛!」

陳毅對這句話深感贊同,在一篇戰地通訊中參照了這句話。然而,由於兩人年齡相差較大,身邊同誌對這段感情並不看好。張茜年輕卻堅持己見,向朋友解釋道:「我並不在意年齡上的差距,只是我覺得在政治能力上遠不及他!」

為了追隨陳毅,張茜努力學習,同時拜陳毅為師,積極獲取文化和政治知識,兩人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兩年的學習和工作後,張茜的認識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1940年1月,陳毅與張茜喜結戰時伉儷。

當年夏天,陳毅接到黨中央命令,率領新四軍主力渡江北上,開辟蘇北根據地,而張茜被派往蘇中工作。

盡管分別時間不久,黃橋戰役前夕,張茜趕到陳毅身邊,擔任陳毅的秘書,協助整理書稿。

在皖南事變爆發後,陳毅代理軍長,張茜被派遣執行粉碎日軍「掃蕩」的任務。在兩人分別時,陳毅感懷之際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了對張茜行程的擔心。

1945年秋天,抗日戰爭結束後,陳毅接到返回華中的命令。得知此事後,張茜興高采烈地等待丈夫的歸來。

然而,途中陳毅接到了「前往山東」的命令,令張茜心情沮喪,她寫下:「歸期誤,一別春夏已兩度,幼兒長成雙詢父!」

二、共同學習、總理關懷1949年夏天,陳毅率領解放軍解放上海,張茜帶著三個孩子離開山東解放區,隨陳毅來到上海。

迎接新時代的來臨,陳毅與張茜除了分享喜悅,也開始為革命的新階段做準備。陳毅積極尋找人才,而張茜則不斷努力學習。

保持與戰時相同的學習勁頭,張茜逐漸投入俄文學習中。新中國成立後,張茜擔任俄文專科學校股長。

為了真正勝任這一職務,張茜在任職一段時間後主動辭職,將孩子托付給朋友。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她來到北京深層次學習俄語。

學習期間,張茜不幸患上肺結核,雖然不得不退學休養,但她仍堅持自主學習,最終掌握了俄語。

康復後,張茜回到學校繼續學業。1952年,陳毅出訪蘇聯,張茜再次擔任陳毅的秘書,負責基本的轉譯工作。

掌握俄語後,張茜轉譯了兩部蘇聯作品,發表在國內報刊上,得到了陳毅的高度贊揚。

在給父母的信中,陳毅寫道:「春蘭正在俄專學習,今年能畢業,完成俄語學習後可出任教務和通譯工作,我很高興!」

張茜學習期間,陳毅也未懈怠,無論在戰亂的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他都對新知識孜孜不倦地追求,從不松懈。

1953年5月,陳毅身患重病,但仍堅持學習。在給華東宣傳部學習組的信中,他勸誡道:「因事未能返回,大約要在5月底或6月初才能返回,不要因此改變解答問題的安排,我雖然生病,但是,仍然堅持閱讀和學習課題!」

陳毅從未因身份而停止進取,更未因淵博知識而自滿,一直以謙虛的學習態度保持前行。

1957年,紀念李大釗時,陳毅在文章中寫道:「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學而不厭’的精神,偉大先驅對於知識和真理的探索,讓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讓我懂得應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形勢!」

陳毅和張茜一直以對學習新知識的共同態度為榮,這使得兩人在生活和思想上能夠毫無障礙地交流。兩人曾聯手在銅鏡上鐫刻了堅持學習的誓言,這份誓言由張茜起草,靈感來源於陳毅的詩句,最終由陳毅負責刻制。誓言中包含了「滿招損,謙受益」和「自強不息」等信條。

隨著時間流逝,陳毅和張茜的感情從曾經不被看好的狀態轉變為黨內的楷模。作為兩人婚姻的見證者之一,周總理一直關心著他們的感情。

有一次,在北京開完會議後,周總理親自掏腰包邀請陳毅和賀龍前往北京飯店品嘗狗肉,還邀請了兩位元帥的夫人。

當天,周總理非常高興,特地讓工作人員開了一瓶茅台酒。當酒香彌漫時,陳毅連忙稱贊:「真是好酒啊!」

在盡興地喝酒時,陳毅的臉開始泛紅,額頭上的汗珠也開始滴落。為了關心陳毅的身體健康,張茜不斷在桌底踩陳毅的腳,提醒他不要過度飲酒。然而,陳毅卻對此嚴厲駁斥,起身大吼:「今天是總理請客,總理敬我的酒,我怎麽能不喝呢?不要總是踩我的腳!」

陳毅的話音剛落,張茜臉羞得通紅。在場的眾人紛紛大笑,而周總理對這對吵吵鬧鬧的夫妻表示滿意,點了點頭。

然而,即便感情和諧的陳毅和張茜也曾發生過爭吵,甚至鬧到了離婚的地步。最終,在周總理的勸導下,危機才得以解救。

進入六十年代後,陳毅的健康狀況逐漸惡化,張茜開始限制他的飲酒和吸煙。由於從事外交工作,陳毅難以遵守。

有一次,陳毅在完成出國存取後,在返回國內的當晚參加了同事們舉辦的聯歡晚會。期間,他貪杯多酒。

深夜回到家,張茜等待已久,見陳毅喝醉,生氣地關上了房門,並反鎖了。無論陳毅如何敲門,張茜都置之不理。

酒勁上來,陳毅大聲宣稱「離婚」,一番爭執後,陳毅只能逃到辦公室,勉強對付了一宿,兩人的感情陷入危機。

陳毅的秘書得知後,急忙找到鄧穎超說明情況。周總理對陳毅和張茜的爭吵哈哈大笑,顯示出對這對吵吵鬧鬧夫妻的滿意。

第二天上午,周總理夫婦邀請陳毅夫婦和羅瑞卿夫婦一同去公園散步。由於當時正值春天,公園裏許多人在放風箏。

周總理用手指著風箏,深有深意地對張茜說:「張茜啊,我給你提個建議,要管好陳老總,就得像放風箏一樣!」

張茜有些不明所以,周總理繼續解釋:「放風箏要掌握好線,拉線要有張有弛,太緊就會斷掉,風箏就飛走了……」

周總理的話剛說完,羅瑞卿夫婦偷笑起來,此時張茜才明白,周總理的話影射著她與陳毅吵架的事情。

對於周總理的教誨,張茜感到慚愧,低頭不語。陳毅見狀,立即向張茜道歉,兩人的感情得以修復。

三、逆來順受、共渡磨難

八屆十一中全會後,陳毅邀請曾在華東作戰時的戰友們共進晚餐。這些人經常來北京開會,每次都要向陳毅「討好一下」。

面對復雜而嚴峻的局勢,陳毅主動邀請這些人聚一聚。然而,眾人心事重重,認為不便聚會。

然而,陳毅多次發出邀請,在會議結束後,眾人才答應了。這些被打成「造反派」的書記們聚在了酒桌上。

陳毅為每位老部下斟滿一杯酒,然後心事重重地舉起酒杯說:「來,別談其他事,先喝一杯!」

他一口氣將杯中酒喝幹,接著滔滔不絕地比較了當今和過去的形勢。陳毅一邊勸大家喝酒,一邊將酒往嘴裏灌。

不知不覺中,陳毅開始顯露出醉酒的跡象,說的話也變得越來越離譜。面對被誣陷的眾人,陳毅更是說:「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了!」

這番話聽起來頗為「嚴重」,張茜迅速打斷:「你可別亂說!」

「你懂什麽呀!」陳毅憤怒地吼道。

盡管陳毅和張茜偶爾也吵架,但陳毅從不會在外人面前真的對張茜發火。面對陳毅沈重的怒火,眾人都感到尷尬。

張茜卻表現得很淡定,她心裏明白:「如果我和陳毅在這裏吵架,眾人必定會離去,這樣陳毅的宴會就會無法繼續!」

為了緩解緊張的氣氛,張茜站起身為桌上的眾人夾菜,微笑著說:「別只顧著喝酒,多吃點菜!」

說完,張茜為眾人逐一斟上酒,還特意為陳毅加了半杯,開玩笑地說:「老總,這是醫生給您定的量!」

妻子打圓場後,陳毅感到內心的慚愧,默默地坐了下來……

六十年代末,陳毅身患重病,未能幸免於迫害。在被下放的歲月裏,張茜一直悉心照顧著陳毅的生活。

陳毅被查出腸癌後,張茜每天焦急萬分,不得不求助於周總理。在周總理的幫助下,夫妻二人得以回到北京。然而,陳毅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為了照顧他,張茜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內心還要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

這時的張茜也顯現出了癌癥的跡象。然而,為了照顧陳毅,她始終保持振奮的精神,以此慰藉陳毅的心靈。

1972年,陳毅去世後不久,張茜也被查出癌癥。在整理完陳毅的詩詞後,她召集子女們過來,並說:「與你們的父親結婚時,我們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我一直在努力追趕他,只為了配得上他。這是鞭策我一生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