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尼克森為何點名要看39軍?周恩來疑惑,毛主席:他還是不服氣

2024-01-07歷史

尼克森為何點名要看39軍?周恩來疑惑,毛主席:他還是不服氣

1972年2月的一天,美國總統尼克森乘坐飛機抵達中國,成為第一位存取新中國的美國總統。除了商談重要事務,尼克森也常四處參觀,一天他突然向周總理表達了一個意願:「我想見一見當年人民誌願軍中的第39軍。」周總理聽後略感意外,雖然這只是普通的參觀,並不涉及機密,但周總理仍未立即答應,而是先向主席報告了此事。

主席聽後笑道:「看來尼克森還是心有不甘,既然如此,就讓他見識一下吧!看過後,他就會明白當初美軍為何戰敗!」那麽第39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如何?尼克森看後有何反應?

第39軍在歷史上曾有多個名稱,最初是紅軍時期的紅15軍團,由毛主席的親信、後來的開國大將徐海東擔任軍團長。抗日戰爭時期,它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師長為後來的開國上將洪學智。解放戰爭時期,該師的番號改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師,後來演變為二縱,但基本編制未變。參與了三下江南和四戰四平等著名戰役,後來番號改為東北野戰軍二縱,並在遼沈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

不久後,該師番號更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由後來的開國上將劉震出任首任軍長。第二任軍長是開國中將吳信泉,他領導人民誌願軍第39軍在北韓戰場上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戰績。

1950年10月,39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抵達北韓戰場。不久後,吳信泉接到一項重要任務,要殲滅美軍中的「王牌軍」之一,即第一騎兵師。這支部隊不僅裝備精良,而且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甚至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過勝利。吳信泉得知後冷笑一聲:「那又如何?我們39軍也是‘王牌軍’,這次我們不僅要打敗他們,還要把他們的皮扒下來,為彭老總做一把非常暖和的太師椅!」

在吳信泉制定的作戰計劃下,39軍進行總攻。一師正面強攻,兩師側翼迂回包抄,盡管美軍感到驚慌,但「王牌軍」展開了頑強的反擊。吳信泉命令戰士們準備好刺刀,準備進行夜間近戰,「白刃見紅」。經過兩天三夜的激戰,美軍「王牌軍」遭到了沈重打擊,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成就是繳獲了4架飛機,這是中國軍隊在北韓戰場上首次繳獲敵機。

這場著名的雲山大捷讓39軍的聲譽在敵軍中迅速傳開,之後他們繼續參與了多個戰役,一直在北韓戰場上堅守。在第二次戰役中,39軍讓100多名美軍黑人士兵投降,導致美國軍部感到憤怒,修改法律,不再獨立編制黑人士兵,而是混編黑白部隊。

在第四次戰役中的橫城反擊戰中,39軍殲滅了三千多名敵軍,引起了麥克亞瑟的震驚,他稱贊吳信泉是誌願軍中「最可怕的人」。尼克森雖然在抗美援朝戰爭前曾服役,但他對北韓半島上的局勢依然關註。雲山大捷、法律修改、麥克亞瑟的贊揚,都讓尼克森對39軍留下深刻印象。

尼克森成為美國總統後,面對一系列問題,多年的戰爭使得美國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有所下降。國內外環境也變得越來越不利,與蘇聯的關系惡化。因此,尼克森決定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主動存取北京。

隨後發生了開篇提到的一幕,想要看到39軍的風采並不困難,只是個時間問題,因為39軍駐紮在東北。毛主席親自致電39軍軍長朱恒興:「立刻挑選一支精銳部隊來北京。」幾小時後,朱恒興已經站在主席面前。

主席和尼克森等人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登上城樓俯瞰美景。39軍的精銳部隊已經在下面準備就緒,隨著朱恒興的一聲令下,戰士們開始了表演。

尼克森目不轉睛地看完整個過程,戰士們一個個表現得堅定而訓練有素,盡管他們不是當初征戰北韓戰場的戰士,但他們繼承了前輩的英勇精神。表演結束後,朱恒興來到城樓上,尼克森微笑著走到他面前,主動伸出手。

朱恒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曾隨39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他向尼克森講述了許多當時的故事,讓尼克森深感震撼。尼克森在觀看表演和聽取朱軍長故事後久久不能回過神來,因為他正在逐漸接受現實。最終,他說道:「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人民軍隊,不怕犧牲,頑強戰鬥。我們美軍輸給這樣的軍隊並不丟人!」

尼克森曾認為,我們取得勝利是因為戰鬥精神不怕犧牲和高超的軍事素質。然而,這只是一部份原因,指揮官的決策同樣重要,雲山大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要不是美軍有一部份成功突圍,他們很可能被39軍全殲。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是正義的一方,而美軍是邪惡的侵略者。正如諺語所說:「邪不勝正。」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根本沒有戰勝我們的可能。事後,尼克森對我軍再次刮目相看,盡管多年過去,但39軍依然威風凜凜。他認為如果中美再次正面交鋒,美軍仍然註定失敗。因此,尼克森在結束這次訪華行程後慶幸地想到:這次的決定是正確的!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