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停戰協定簽署前,毛主席密調24萬兵力再度入朝,幸虧偉人料事如神

2024-07-25歷史

【前言】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在共產黨帶領下,為了幫北韓人民,也為了不讓咱們祖國被威脅,而展開的一場了不起的反侵略戰鬥。

在這場不算久,但把新中國強大的軍隊作戰能力完全展露出來的戰爭中,有這麽一件讓人忍不住感嘆的事兒。

1953 年 6 月,咱軍隊作戰能力特別強,美軍和聯合國的部隊最後只能低下頭,承認在北韓打仗輸了,還說不再管南北韓的事了。

大家都知道,1953 年 7 月底,美國簽了【北韓停戰協定】,這意味著抗美援朝戰爭在軍事方面結束了。不過在抗美援朝結束之前,毛主席居然又調了 24 萬精銳士兵去戰場。

是怕美軍最後拼命抵抗嗎?可他們都表示不再摻和了,聯合國軍也在陸續撤了。是擔憂誌願軍在最後的戰鬥中可能會放松嗎?但也用不著派出 24 萬的軍隊啊。

答案的關鍵在於一個人,那就是南韓的領導人李承晚。他究竟幹了啥?這 24 萬戰士後續又如何了呢?

【事件詳情】

1953 年 6 月 15 日,中朝美三方經過好多輪的商量,總算弄出了一份能讓大家都認可的停戰協定。就在這個時候,總指揮彭德懷猛地收到毛主席的來信,說要悄悄調動 24 萬大軍往金城方向集合。

這正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仗,還是我軍在抗美援朝的時候,唯一能「炮火壓制」對方的一仗。消滅了 5.3 萬敵人,把南韓的軍隊徹底打垮了,讓南韓再也沒能力打仗。

那這件事到底是怎麽開始的呢?這得從南韓領導人李承晚的行為講起。三方協定差不多都定好了的時候,他突然大喊:堅決不停戰,哪怕南韓自己打也不怕。

隨後,李承晚以「就地釋放」為借口,把 2.7 萬名北韓戰俘扣留在南韓的軍營裏。

大家都知道,在美國還沒參與這場戰爭的時候,南韓基本上老是被北韓壓著打,如今美國都明確要簽停戰協定了,李承晚咋還這麽固執,鐵了心要跟中國誌願軍對著幹呢?

再說了,打到最後,誌願軍的後勤補給沒問題了,其他地方也都不打了,炮彈火力那可是從來都沒這麽充足過。

在金城反擊戰裏,咱們派出了一千好幾百門火炮,還有 20 輛坦克以及 124 噸炸藥,直接沖到了前線,部隊從三個方向對李承晚展開夾擊,取得了巨大勝利。

反正呢,咱國家這 24 萬誌願軍,把南韓自行組建的生力軍給徹底打垮了,導致後來南韓在面對北韓的時候,完全沒有了軍事抗衡的能力。

李承晚這個人在抗美援朝的時候打仗那叫一個不行,而且他是靠美國扶持才當上的傀儡,居然還想著獨裁。他最後拼死抵抗,說不定就是怕戰爭結束了,自己沒價值被拋棄。

這是咱們國家出兵援助北韓後打的最後一場叫得出名字的戰役,給整個抗美援朝戰爭完美收官了,還順帶幫北韓的同誌們解除了一個大威脅,真是兩件好事都趕上啦。

【「人菜癮還大」——李承晚】

韓戰的爆發,對於北韓半島的民眾而言,簡直是一場充滿血霧的災難,可對當時的李承晚來講,卻無異於是因禍得福。

在此之前,盡管有美國支持,可李承晚在南韓議會裏相當不受歡迎。從某種角度來講,雖說有多種因素作用,可正是李承晚獨裁建國造成了北韓半島的南北分裂狀況。

李承晚當政時的南韓存在著極大的社會矛盾,他提出「先統一,後建設」這一方針,致使在開戰前,他不先恢復被日本殖民者糟蹋過的國內土地,而是忙著組建一支只歸他自己的現代化軍隊。

但在美國插手之前,這支軍隊是個啥情況呢?那時候美國不想在還沒開戰的時候就直接往南韓派兵,所以就只是掏錢去裝備李承晚的私人軍隊。

按理說,有美國幫忙和出主意,李承晚自己還喊出「整軍經武、統一北方」的口號,那表現應該不會太糟,起碼能跟靠著蘇聯的金日成政權較量較量。

然而實際情況可不是這樣。甚至能講,在美國和聯合國軍進入北韓之前,南韓老是被壓著打,差一點就被北面勁頭十足的同胞兄弟給打到釜山了。

這麽丟人的表現,真讓人不知咋反應。但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李承晚自身的問題造成的惡果,怪不了別人。

李承晚手下的私兵主要是由日本殖民統治北韓半島時已經解散的軍事組織構成,這裏面啥人都有,有中國人、北韓人、精日分子等等,而且各方面的傾向都不同。

這裏頭有人反對日本,有人反對美國,甚至還有人支持金日成。像這樣的軍隊,即便接受了美國的訓練,也根本不可能具備很強的戰鬥力。

咱國家的誌願軍進了北韓以後,那個沒啥軍事腦子的南韓獨裁者,生怕節節推進的人民軍隊打到漢江,居然就把漢江大橋給炸了。

其實炸毀這橋的決定沒啥錯,錯就錯在李承晚太膽小,提前把橋給炸了。那時候,部署在漢江外的南韓軍隊其實還有挺強的戰鬥力。

炸橋這麽一出,把南韓本來就不咋地的軍隊從 9.8 萬多人一下子減到了 2 萬多。美國派來的「參謀」都看傻眼了,全被堵在斷橋那頭,最後只好自己坐船逃出了漢城。

像李承晚這樣一個對軍事啥都不懂的人,為啥在美國都打算簽停戰協定的時候,還要集結自己最後那點兵力來挑釁咱們誌願軍呢?

【金城反擊戰】

這次戰鬥,估計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咱們誌願軍打得最為解氣的一場戰役。一千一百多門火炮,還有超百噸的彈藥,直接呼呼地砸向了那不死心、拒絕簽協定的李承晚。

然而聯合國軍這邊居然沒啥大動作,就象征性地派了一個營去增援——這還得說是因為李承晚撂下的狠話以及他扣押戰俘的舉動。

原本,李承晚因為自己不願意簽停戰協定,跟美國那邊產生了矛盾,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更是直言:不管南韓願不願意,反正美國這邊,停戰協定肯定是要簽的!

可李承晚膽子挺大,還放出話來:不管美國簽啥協定,我都不認,這仗一定得打,哪怕我自己單幹也得打!

事實表明,這純屬有勇沒腦子。扣押戰俘這種做法更是添亂。要知道從古至今,和談裏最值得說道說道的就是戰俘問題。

李承晚這家夥,竟然直接橫插一杠子,把 2.7 萬戰俘給扣下了,這一下子可把中朝美三方都給惹火了!而且那時候誌願軍有蘇聯援助的武器裝備,火力正猛著呢。

毛主席看到這種情況,為了鍛煉部隊,也為了起到威懾作用等等,直接讓彭德懷調派 24 萬精銳兵力,用猛烈的炮火壓過去,給抗美援朝來一個沒有「火力不足恐懼癥」的收尾之戰。

這一仗打完,把南韓的軍隊直接打垮了,也打消了李承晚不停冒出來的壞念頭,使得這個企圖用武力統一北韓半島的獨裁者,直到停戰協定簽了都沒再折騰出啥亂子。

那李承晚心裏是咋琢磨的呢?於他來講,意料之外的情況太多啦。哪能想到威風八面的美軍能僵持這麽長時間,更想不到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居然這麽強。

戰鬥一結束,美軍一走,中國和北韓要是再出兵,李承晚根本沒法抵抗;而且,在打仗的時候,李承晚在南韓的名聲居然變好了,不談判,他就能穩穩當當地連任。

【結語】

在日內瓦談判那會,改憲後靠著蒙騙南韓人民得以順利連任的李承晚政府,還是堅持要用武力統一北韓半島。

另外,早在 1953 年 8 月,他就跟美國簽了【韓美相互防禦條約】,把南韓給美國當軍事基地了,所以美國也不肯撤軍,這就使得其他各方在北韓問題上很難展開談判。

咱們國家這邊呢,從 1953 年軍事停戰之後,國際社會是一波接一波地打起輿論戰。在這些風波消停之前,從停戰到 1958 年這五年裏,誌願軍使勁幫北韓重建被戰火破壞的地方。

抗美援朝的輿論戰結束後,誌願軍就全部撤出了不再需要咱們幫忙的北韓,這可真是狠狠打了美國的臉,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不想侵略別人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