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6年蘇南之爭,40萬敵軍當前,粟裕為何三次拒絕陳毅的調令?

2024-02-02歷史

在閱讀本文之前,誠邀您點一個 關註 ,既方便您參與討論,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支持!

1946年,國民黨40萬敵軍在前,粟裕卻連續三次拒絕了陳毅的調令!

要知道粟裕和陳毅兩人,可是中國共產黨中有名的黃金搭檔,兩人的默契自然毋庸置疑。然而在1946年國民黨派出40萬大軍前往蘇中方向,我軍需盡快針對此事做出軍事部署的時候,陳粟兩人卻出現了爭執。

陳毅針對部署行動,對粟裕下達了三次調令,可這三次調令無一例外都被粟裕拒絕!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粟裕為何要三拒調令?蘇中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

點個關註,一起走進蘇中戰役。

大軍逼迫

要說清這場蘇中戰役前因後果,還得先從1945年說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自此持續了14年的抗日戰爭,以中國取得最終勝利宣告結束。

抗戰獲得勝利,國內以後該如何發展,也成為了接下來主要解決的問題。眾所周知,抗日戰爭能夠取得最終勝利,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國共統一戰線,聯合抗敵。如今對外戰爭已經塵埃落地,那麽之後要如何,雙方也必須靜下心來好好琢磨。

國家是人民的國家,因此雙方在考慮之後應如何發展相處的時候,必然逃不開國民意願。在歷經多年戰爭的摧殘下,舉國上下都在歡慶抗日戰爭的勝利,自然也希望以後的日子,能夠沒有戰爭,和平穩定下來。

中國共產黨一向都是以人民利益為最先考量,因此針對戰後國共兩方該如何相處一事,自然還是想以和諧穩定為先。因此在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在召開中共七大中,也明確表態, 為了人民的利益,我們應當爭取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

但是相對於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設理念,國民黨的態度卻完全相反。

抗戰結束後,以國民黨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在美國的支持下,就想建立起獨裁統治。作為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他也一直沒有放下野心,更是一心想要獨占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而蔣介石為了達到他的這一目的,自然也不會做出妥協。

雙方出發點不一致,就意味著觀點相左。可國家的發展迫在眉睫,必須盡快拿出一個解決方案來。一般來說,兩方觀點不一致,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幹一架,誰贏了就聽誰的。但是前面也說到,此時舉國上下,都不願再動幹戈,因此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雙方坐在同一張桌子上,進行談判。

從1945年8月59日到10月10日,雙方在歷經43天的談判後,最終簽訂了 「雙十協定」 ,約定好長期合作,共同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並在1946年1月,雙方各自頒布停戰令。

然而一向野心勃勃的蔣介石,又怎麽可能會真的想放棄呢?在雙方頒布停戰令僅僅5個月後,蔣介石就撕毀了「雙十協定」,並派出軍隊攻打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倒行逆施的挑起了內戰!

1946年7月,蔣介石派出40萬大軍,向著蘇中方向前進。 40萬大軍即將到來,中國共產黨自然也要做出相應的應對舉措。

因此陳毅和粟裕在接到這個訊息後,也立刻針對即將到來的國民黨大軍,進行了部署商討。

在商討的過程中,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弄清楚國民黨調動的這40萬大軍,究竟要抵達的具體位置在哪。當然,對於這一點,中國共產黨也只能從已知情況進行推測,並提前做出應對舉措,畢竟國民黨肯定不會大肆宣揚,他們即將要對那個地區動手。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國民黨宣揚出來,可這個訊息是否屬實也有待觀望。

當然,戰爭不比其他。如果要等到敵軍已至再行布置,那麽一切都晚了。因此必須要在敵軍停下腳步前,就判斷出敵軍具體會進攻的地區,並提前調動軍力進行部署。

然而一向默契無雙的陳毅和粟裕,卻在此次戰前商討部署中產生了矛盾!

粟裕屢拒陳毅

國民黨派出40萬大軍調往蘇中方向,然而粟裕和陳毅卻在商討軍力部署時出現了分歧!

雖然國民黨派出的大軍是向著蘇中方向前進沒錯,但是誰也不能保證淮南地區,國民黨會不會也派出主力軍隊前去進攻。蘇中地區物資十分豐厚,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自然也是一處不可丟之地,可若是將大部份兵力都調至蘇中地區備戰,那麽淮南地區將無可守之力。

若是國民黨一開始就想將淮南地區作為主戰場,那麽我軍提前將大部份兵力調至蘇中,這一舉動豈不剛好給國民黨開啟了方便之門?

因此說來說去,還是要先確定好防範重心。

華中局勢自然也引起了毛主席的關註,為此主席也給陳毅發去了電報。這封電報的主要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我軍絕大部份兵力,都放去蘇中地區,是否合適。

原本也在糾結到底該如何部署的陳毅,在接到這封電報後,瞬間也領會到了毛主席的意思。那就是大敵當前,不能將重心完全只放在一個地方,必須得做兩手準備。因此陳毅在經過再三思考後,最終也提出了將華中野戰軍一分為二的想法。

簡單來說就是,蘇中和淮南地區,都要分配一定的軍力部署,這樣無論國民黨最終目標是哪一區域,我軍都不至於無力可守。

誠然,總整體上來看,陳毅的這個部署應當沒有什麽問題,甚至可以說是應對大敵的最優解。 但是陳毅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遭到了粟裕的拒絕。

早在1946年5月的時候,粟裕就和張、鄧、譚、曾四人,針對國民黨可能進攻的方向,做出了商議。經過五人的商討後,他們一直認定,按照目前的形勢看來,國民黨必然會派出4個軍的兵力,向北進攻,同時又派出49軍來牽制我軍。

因此粟裕的看法是,與其被動防守等著國民黨打上門來,還不如出動出擊,破解國民黨的計謀,將其攔截在長江以南,這樣蘇中地區反而能夠保證萬無一失。

為此,粟裕也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了陳毅。 這也是粟裕第一次拒絕陳毅的調動。

陳毅在聽見粟裕的這個方案後,第一時間就表示不贊同。畢竟國民黨大軍一共有40萬,而粟裕手下不過6萬。40萬對6萬,這樣懸殊的差距,陳毅覺得粟裕太冒險了。一旦戰敗,那麽我軍無疑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因此陳毅還是堅持兵分兩路駐守的策略。

眼看陳毅態度如此堅決,粟裕也明面上也不好再說什麽。但是粟裕依舊不認可陳毅的做法,之後又召集了華中野戰軍的將領一起開會討論。

而這場會議討論的主題,就是要不要聽陳毅的話。然則,說是在開會討論,實際上粟裕的態度一早就確定下來,那就是不分兵!

粟裕分析到,我軍一共就只有6萬人,敵軍卻有40萬。從人數上來說,無論怎樣我軍都很吃虧。在本就數量懸殊的情況下,我軍還要分成兩部份,這形勢不是會變得更加艱難嗎?

因此,這場會議下來後,粟裕的態度依舊堅決,甚至他也將這番考量,再次講給了陳毅。陳毅聽見粟裕如此說法,轉念一想,確實也是這樣的道理。可如果按照粟裕的說法,不分兵,那麽淮南地區的危機還是巨大。

思來想去之後,陳毅只好跟粟裕說,可以不分兵,但是得將5旅放去淮南,不能讓淮南完全沒有防守之力。

其實說來說去,陳毅也沒有改變他的觀點,那就是不能把全部兵力都只放在一個地區。當然,粟裕的說法也有道理,所以陳毅最終才提出了這麽個折中之法。因此陳毅也以為,這一次粟裕應該不會再有什麽意見。

然而事實卻是,粟裕再一次拒絕了陳毅提出的調令! 那麽粟裕為何會如此堅決?

軍制改革

40萬大敵當前,陳毅兩次下達調令都被粟裕拒絕,甚至後來還出現了第三次!粟裕究竟有何考量?

讓我們先說回粟裕第二次拒絕陳毅的調令。

陳毅第二次的調令,是結合了粟裕提一次提出的反駁意見,所以最終只說要將5旅調去淮南,確保淮南有可守之力。

但是粟裕的態度依舊很堅決,他認為6萬對40萬的兵力懸殊本來就大,那麽就應該集中所有兵力作戰。再說淮南地區本就貧窮,分出一部份兵力去駐守,意義並不大。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淮南真的丟了,也不過是一處貧窮之地,根本左右不了大局。

然而對於粟裕這一說法,陳毅還是不認同。可若是兩人一直這麽僵持下去,那麽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壞的。因此出於大局考慮,陳毅最終選擇勉強同意。

只不過不久後,戰場局勢的變化,讓陳毅不得不再次想要調兵。原本應著粟裕的話,將兵力都集中作戰,這也導致淮南根本沒有多少力量可守。 如今眼看著敵人越來越近,陳毅也沒辦法再做到不動如山,因此他提出, 要將華中野戰軍的一半兵力,都調到淮南來。

粟裕在接到這個陳毅的這個指令後,還是堅持他之前的想法,並不願調兵。只不過這一次再拒絕陳毅,就是 第三次 了。 要是連續三次的公開抗令,勢必會讓陳毅下不來台面,兩人的關系說不定還會因此出現嫌隙。

其實兩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取得勝利,只不過考慮的方向不一樣。如果兩人要是因此生出嫌隙,那麽對以後的革命事業來說,也是一大損失。

粟裕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也明白,這一次若是再公開違背陳毅,並不合適。但是粟裕依舊不願改變他的想法。既然粟裕自己不好再說什麽,幹脆就發了一封電報到中央,想讓毛主席來勸說陳毅打消這個念頭。

在這封電報中,粟裕將自己的擔憂和考量,詳盡說了出來。 其中唯一要緊的一點就是,一旦軍隊調派去淮南,那麽物資的運輸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從時間上來考慮,我們根本就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應對這一切。

毛主席在看完了粟裕的這封電報後,經過一番仔細的考量,也贊同了粟裕的觀點,下令暫緩向西調兵。之後陳毅也在電報中,看到了物資這一關鍵點,也不再繼續堅持向淮南調兵。

最終蘇中戰役徹底打響後,粟裕也帶領手下的戰士們, 以少勝多的打了個七戰七勝 戰爭取得勝利後,毛主席在感慨粟裕高超的軍事作戰能力的同時,也從這件事中,發現了當時軍事制度的弊端。

陳毅之所以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實際上正是因為他的身上,兼任多職,每天要操心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自然對於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把控不準確。

意識到這一點的毛主席,自然也明白一人身兼多職的弊端,必須得盡快進行改革,這樣才能確保在以後的戰役中,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

因此到了1946年底的時候,毛主席也將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並,組成了一支全新的軍隊:華東野戰軍,同時撤銷了新四軍。

這樣一來,陳毅需要處理的事情,也變得簡單起來,在指揮之後的戰役時,也能更準確的做出判斷,並下達指令。

當然,從粟裕三拒陳毅這件事情中,除去看到當時軍事制度的弊端,並及時做出調整外的這一結果,我們也能從中看到粟裕和陳毅兩人的革命友情和將領之才。

首先說 粟裕 ,他能夠在國民黨40萬大軍調派前,就推測出敵軍後續的動向,足以說明粟裕對局勢的把控度格外精準。在陳毅三次下達調令後,粟裕依舊堅持自己的判斷,並且帶領我軍取得蘇中戰役的最終勝利,也完美印證了粟裕傑出的軍事作戰能力。

接著就是 陳毅 ,在和粟裕接二連三的出現分歧後,陳毅並沒有發火,甚至強迫粟裕一定要如何如何,也能看出陳毅的心胸寬廣。若是身為將領,卻小肚雞腸,必然也會於軍事戰役不利。

最後就是陳粟 二人的情誼 。盡快意見不同,但是雙方都能夠顧及對方,所以才能夠將這件事演變成一個好的結局。假使兩人因蘇中戰役意見不同,從而生出嫌隙,誰也不願退讓,那麽可能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