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書上未曾記載,為您揭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深層原因!

2024-07-18歷史

1938年,中國已經抗戰7年,而在歐洲,戰爭與和平的分岔路才剛剛顯現出來。

在那一年的三月,納粹德國的部隊進駐了奧地利。

奧地利人和德國人同屬日耳曼民族。面對納粹德國的進攻,奧地利人不僅沒有進行抵抗,反而紛紛走上街頭,熱烈歡迎德軍,將其視為迎接回家的親人。

希特勒最初的設想是將奧地利變成德國的附庸國。然而,當他親眼目睹奧地利人民的熱情時,盛情難卻的他最終決定將奧地利並入德國。

他站在維亞納的英雄廣場上發表演講:「我們並非暴君,而是解放者。」

群眾圍觀時,掌聲如雷霆般響起,希特勒的聲望也因此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接著,德軍對反對派進行了鎮壓,逮捕了7000多名奧地利異見者,並將他們關押在維也納西北部的集中營。

面對希特勒的擴張行徑,無論是英國、法國、義大利,還是蘇聯和美國,都在某種程度上保持沈默,沒有采取行動予以阻止。

半年後,希特勒在各國默許和縱容下,將擴張目標釘選在了捷克斯洛伐克。

由於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居住著300萬德意誌人,根據「民族自治」原則,這些德意誌人有權利脫離捷克斯洛伐克。而德國也可以以保護同胞為名,迎接這些流落國外的遊子回歸祖國。

面對德國的領土訴求,捷克斯洛伐克感到無可奈何,只能向英法兩國請求支援。

由於簽訂的外交條約,若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發生戰爭,英法兩國必須按照協定,協助捷克斯洛伐克抵禦德國的進攻。

然而,問題在於英國和法國都不願意卷入戰爭。

法國總理達拉第與內閣成員商討了一整天,卻未能找到解決方案,於是請求英國首相張伯倫出面調停。張伯倫隨即致電希特勒,提出會面商談,力求和平解決。

在經過三輪會談後,張伯倫與希特勒達成了一致意見。

希特勒承諾,蘇台德地區是他對歐洲的最終領土要求。張伯倫同意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希望透過此舉緩和緊張局勢。

9月29日,德國領導人希特勒、義大利總理墨索裏尼、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在慕尼黑舉行首腦會議,正式簽署協定,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然而,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家領導人無權出席會議,只能等待四大強國的裁決結果。

他們所簽署的檔被稱為【慕尼黑協定】,這是「綏靖政策」的巔峰之作。

張伯倫極力推動【慕尼黑協定】,對其有效性毫不懷疑。剛一飛回倫敦,他便向迎接他的人群宣布:「我為我們時代帶來了和平。」聽眾們熱烈鼓掌,慶祝永久和平的到來。

然而,僅僅一年之後,綏靖政策便徹底失敗了。

大家期盼已久的和平未能實作,迎面而來的卻是戰爭與屠殺、飛機與坦克、陰謀與犧牲、保衛祖國與被迫投降。

世界大戰的記憶深深植入那一代人的骨髓,並徹底改變了全球的格局。

本文不打算討論「二戰」的具體事件,而是將視角聚焦在戰爭爆發前夕,探討那些人為何做出令後人費解的決定,以及那些國家究竟有何訴求和苦衷。

理解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就掌握了「二戰」的來龍去脈。

英國首相張伯倫因推行「綏靖政策」而廣為人知。

當他簽署【慕尼黑協定】飛回倫敦並向人們宣揚和平時,他真誠地相信自己為英國帶來了和平。那些歡呼的人們也堅信,未來將是一個和平的世界。

綏靖與和平,並非張伯倫個人的決定,而是英國人民的共同意見。

「一戰」結束後,作為統治世界百年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國力顯著衰退。

在經濟領域,英國的煤炭產量從1913年的2.87億噸下降到1918年的2.27億噸。生鐵的產量也從1000萬噸減少至908萬噸,造船業的總噸位從120萬噸降至77.2萬噸。

在金融領域,「一戰」之前,英國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戰後卻欠下美國50億美元,轉變成了債務國,世界金融中心也因此從倫敦遷移到了紐約。

另外,1914年英國的貨幣流通量為3300萬英鎊,而為了應對戰爭的龐大開支,至1920年這一數額已激增至3.5億英鎊。

1920年的英國物價比1914年上漲了225%,這是因為貨幣大量增發而生產力下降,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和物價飛漲。

英國人民的生活幾乎難以為繼。

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使英國的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因為農業減產,英國成了其他國家剩余糧食的傾銷地,同時,工人的失業狀況進一步惡化。到1930年,英國的失業工人已占總數的16.8%,而到了1932年,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了25.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人口結構受到了嚴重影響,損失了93萬名士兵,占男性壯丁的50%,導致一度出現了女性人數遠超男性的局面。

慘烈的人口死亡和經濟衰退,使英國人民開始反思:

「戰爭的慘烈屠殺波及幾乎每一個家庭,我們痛恨戰爭,渴望和平。」

到了1936年,英國的一家社會機構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受訪的英國人均表示不願意參戰。

這表明英國的反戰民意已演變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潮流,任何政黨和政治家若想執政,必須迎合「反戰與和平」的呼聲,否則將難以贏得選票。

因此,「一戰」的創傷引發了反戰情緒,這種情緒透過選舉對政府施加了影響,政府在民意的推動下采取了避免戰爭、尋求和平的綏靖政策。

天視乃是民視,天聽即是民聽。所謂天意,其實正是民意。

最關鍵的是,英國政府並無參與戰爭的訴求。

盡管英國因「一戰」大幅衰退,但由於美國和蘇聯尚未崛起,同時法國和德國在歐洲彼此制衡,英國依舊是世界霸主。

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一旦站上食物鏈的頂端,唯一的追求便是保持現狀,固化一切,不再需要任何改變。因為任何變動都可能帶來從頂端滑落的風險。

總而言之,不要有人來挑戰我,這樣最好。

因此,英國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對內采取措施鎮壓各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以維持英倫三島和殖民地之間的經濟內迴圈的健康運轉;對外則推行綏靖政策,以避免戰爭的爆發,從而保持現狀。

盡管戰爭勢在必行,但英國應該采取策略,促使布爾什維克和納粹互相對抗,從而謀取自身的利益。

可以理解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如果我們深刻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許多人認為,英國首相是國家的操盤手,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左右國家的命運。然而,張伯倫實際上也不過是時代的囚徒。

領導者在隊伍建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其言行對團隊士氣和效能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領導者需要具備戰略眼光和溝通能力,能夠激勵和引導團隊成員共同實作目標。此外,建立透明的溝通渠道和公平的激勵機制,也是提升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關鍵。領導者應以身作則,透過不斷學習和自我提升,成為團隊成員的榜樣,從而推動整個團隊的進步和發展。

法國和英國面臨著相同的困境。

在長達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動員了795萬名年輕男性參戰,但其中有131萬人戰死,427萬人受傷,其中150萬人終生殘疾。可以說,整整一代的法國青年都在這場戰火中被淪陷了。

大量人口的犧牲引發了法國社會一股強烈的「反戰與和平」潮流。民眾對流血的戰爭感到深惡痛絕,迫切渴望永恒的和平。為了實作這一訴求,法國人甚至進行了自我催眠:

一個充滿普遍繁榮、社會正義和人類平等的和平時代即將來臨。

無論他人是否相信,至少法國人是相信的。

法國人在戰後不再抑制個性,而是開始追求享樂生活。

爵士樂的旋律彌漫在大街小巷,電影院和劇院內座無虛席。咖啡館裏,市民們熱烈地討論著各種話題。巴黎街道上的高檔珠寶店裏,陳列著閃耀的珠寶和鉆石,購物者絡繹不絕。

戰爭如同一場短暫的狂熱,一旦結束,便留下一片無盡的空虛。為了填補這種空虛,法國人放縱自我,仿佛在進行末日狂歡。

然而,在人們歡慶的背後,是法國正迅速衰退的現實。

自拿破侖時代起,法國一直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國家。這一狀況在「一戰」期間仍然持續,直到1926年,法國的工業人口才首次超過了農業人口。如此的經濟結構,完全與法國的國際地位不相符。

這些工業占據了國民經濟的一半,其工廠的機械裝置平均使用年限已達到25年。可以說,法國的大部份地區都是老舊的工業基地,迫切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和升級,才能重新煥發生機。

1931年,由於全球經濟危機的波及,法國迎來了真正的大蕭條。此期間,有118家銀行破產,大量企業和工廠倒閉。隨後一年,法國的工業產量驟降70%。

到1938年簽訂【慕尼黑協定】時,法國的工業水平已經退回到1911年的狀態,其生產總值僅為德國的37%。

以目前的經濟狀況,法國要對抗德國確實困難重重。

此外,經濟的衰退也引發了軍工行業的萎縮。

在30年代後期,法國每月僅能生產19輛坦克,這導致服役中的坦克數量僅有200多輛,並且主要作為步兵的輔助工具使用。與此同時,德國憑借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大量制造坦克,已將其作為主力兵種,並開始策劃閃電戰。

每月,法國的飛機產量約為50到70架,而德國則可達到1000架。光是數量上的對比就顯示出法國處於極大的劣勢,失去制空權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種現實條件下,法國幾乎沒有獨立對抗德國的能力。軍事方面,法國只能寄希望於馬奇諾防線,以期阻擋德國的進攻;在外交上,則依賴綏靖政策,希望借此拖延戰爭的爆發,能多茍延一天便是一種勝利。

因此,當法國總理達拉第簽署【慕尼黑協定】返回巴黎時,他本以為因為背棄盟友而可能危及自身安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和張伯倫一樣,一下飛機便受到法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法國不是想低調,而是實力不允許。

相比於英國和法國的退讓,德國則表現得咄咄逼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對戰爭的熱情早已高漲。

1895年,德意誌帝國議會議員哈賽撰寫了一本名為【1950年的大德國和中歐】的書。在書中,他極力鼓吹戰爭,企圖吞並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並且主張將猶太人和斯拉夫人驅逐出境,建立涵蓋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地的龐大德意誌帝國。

五年後,英國血統的德國作家休斯頓·張伯倫嶄露頭角,他宣稱日耳曼人是全球最卓越的種族,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整套種族主義理論。

休斯頓·張伯倫的著作發表後,先後收到兩封讀者充滿熱情的感謝信。其中一封來自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另一封則來自有美術生背景的希特勒。

這兩位身份迥異的人物,盡管背景截然不同,卻同樣擁護種族主義和大德意誌,這表明透過戰爭來擴張生存空間的觀念,已經深深植入德國人民的意識,成為他們根深蒂固的共識。

為擴大生存空間,德國采取了兩項重要措施。首先,他們斥資巨額建設海軍,準備在海洋上與英國一較高下。其次,他們修建了連線柏林和巴格達的鐵路。

這是一條貫通歐洲與中東的陸地交通要道,不僅能將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與中東的原材料、石油、糧食產地及市場緊密相連,還可以整合中東歐和西亞的陸地資源,使德國的影響力擴充套件至波斯灣和印度洋。

亞瑟·貝爾福後來成為英國首相,他曾經這樣評價這條鐵路:

「如果我們不在德國人修建更多的運輸系統並奪走我們的貿易之前對德宣戰,那英國將犯下嚴重的錯誤。」

英國的幹預導致巴格達鐵路的終點站位置一直未能確定。

正當雙方僵持不下時,「一戰」爆發,德國將精力轉向了歐洲戰場,自然無暇顧及延伸國際影響力的鐵路建設。

在戰爭結束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和約】的懲罰。

德國失去了約十分之一的人口,以及13%的領土,其中包括工業重鎮亞爾薩斯—洛林地區。為了瓦解正在崛起的德國,戰勝國劃定了所謂的「波蘭走廊」,這看似是為了讓新成立的波蘭擁有出海口,實際上卻是為了將東普魯士和其他德國領土分隔開來。

另外,有600萬講德語的人口被戰勝國留在奧地利。盡管這些人認為,加入德國是他們最好的出路,但戰勝國根本不在乎戰敗國人民的想法,堅決不允許奧地利與德國合並。

畢竟,失敗者是沒有人權可言的。

在如此嚴厲的制裁面前,德國陸軍縮減至10萬人、海軍縮減至1.5萬人,只能算是小意思。

德國人堅信「大國崛起」,因此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

他們普遍感到迷茫和憤怒。一位在「一戰」期間持反戰立場的德國人,目睹戰敗後占領軍的暴行,不禁感嘆:「我漸漸感覺到法國士兵槍托的存在,又重新燃起了愛國之情。」

只有在祖國強盛時,我們才會感到不完美,而當她衰落時,才真正體會到強大祖國的可貴。

「一戰」結束後成立的威瑪共和國,是一個典型的弱勢政府。在14年的時間裏,這個共和國經歷了20次內閣更替,每屆內閣的平均執政時間僅為239天,不到八個月。

由於這樣的政府力量薄弱,無法有效穩定戰後混亂的局勢,結果導致德國在接下來的14年間一直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甚至無法維持自身的安全,更別提重振帝國的榮耀了。

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許多德國新一代年輕人成為民族主義者,尤其是那些經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他們踏入社會後成為政府公務員、企業家和文化工作者。這些年輕人在教育和職業生涯的雙重影響下,對自己的民族主義信念更加堅定。

換句話說,復仇與崛起已成為德國新一代青年的共同信念。

他們最終成為納粹黨的忠實追隨者,成為希特勒的狂熱信徒。他們在卍字旗下宣誓,誓為德國的生存空間而戰,誓為德意誌的榮耀而戰。

德國導演萊尼·裏芬斯塔爾曾執導過紀錄片【意誌的勝利】。她用鏡頭捕捉了成排的手臂、整齊的方陣、激情四溢的工人以及聲嘶力竭的吶喊。

所有跡象都在宣告,這就是德國的實力。

系統最佳化的重點是確保高效執行和使用者體驗提升。首先,透過調整硬體配置和升級軟體版本,能夠顯著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效能。其次,定期進行系統維護,包括清理緩存、修復錯誤和更新安全修補程式,有助於預防潛在的問題並保障數據安全。此外,最佳化網路設定和改進資源分配策略,可以進一步提升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整體效率。最後,使用者反饋是系統最佳化的重要依據,積極收集並分析使用者意見,可以持續改進系統功能和使用者介面,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

【慕尼黑協定】的簽署展現了英法對綏靖政策的推崇,同時蘇聯和美國在協定之外也在對法西斯勢力采取綏靖措施。

對於雄心勃勃的日本,蘇聯從未有過作戰的意圖,至少不打算親自沖鋒在前。

蘇聯宣稱,盡管日本懷疑其支持中國抗日,但他們認為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進攻中國東北只是他們繼續北上進攻蘇聯的前奏。因此,蘇聯竭盡所能避免與日本開戰。

不幹涉他國內政,對參與沖突的各方不給予任何支持。

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表示,蘇聯並不希望與日本發生沖突,只是希望日本能夠尊重蘇聯在中東鐵路上的商業利益。

1935年,蘇聯不顧中國的強烈抗議,以1.4億日元的低價將蘇聯段的中東鐵路出售給日本,使日本得以完全占領東北,從此無南下侵華的後顧之憂。

事實上,蘇聯對日本的綏靖政策,與英法對德國的綏靖政策如出一轍,都是拿弱國的主權和領土作為交換,以獲取自身的暫時和平。

盡管蘇聯在中國抗戰期間提供了貸款和物資支持,其根本目的是希望中國能夠阻止日本,防止其轉移軍力並向北進攻蘇聯。

我們必須清晰地區分情感和利益,因為它們是兩個不同層面的關系。

美國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的共產主義思想感到最為恐懼。因此,美國在對待日本時采取了綏靖政策,實際上是在間接鼓勵日本發動戰爭,並在占領中國東北後繼續擴充套件攻擊到蘇聯,希望能在東北亞挑起一場漫長的戰事。

如果日本能削弱蘇聯,那是最佳結果;如果蘇聯削弱日本,美國則可以趁機在日本虛弱之時,在政治和經濟上控制日本。此外,在蘇日交戰期間,美國還可以向雙方出售武器,從而大賺一筆戰爭財。

美國無論如何計算,都不會吃虧。

因此,在1931年,美國向日本出售了價值14萬美元的槍炮彈藥、價值600萬美元的工業裝置、價值700萬美元的鋼鐵以及價值1600萬美元的石油。

這就是說,行動吧,我們全力支持你。

此外,英國和法國也公開表達了對日本的支持,鼓勵其向北進攻蘇聯。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英國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而法國則向日本提供了8億法郎的貸款。

英、美、法、蘇四國對日本的綏靖政策,其核心在於爭論日本應「南下」還是「北上」;而在對待德國的綏靖政策上,爭論的焦點則是德國應「西進」還是「東征」。

在德國崛起之前,歐洲大陸的主角一直是法國和俄國,而英國維持大陸平衡的「均勢原則」主要也是在這兩個國家之間展開。

法國與俄羅斯相互依存,法國變得強大時,便會幫助俄羅斯;同樣,俄羅斯增強時,也會支持法國。兩國之間任何一方都不允許獨自稱霸。

隨著德國的崛起,歐洲大陸的局勢由原來的雙簧戲演變為三國殺,局面愈加錯綜復雜。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其地位驟然下降;反觀作為戰勝國的法國,其話語權大大增強。同時,俄國則演變為蘇維埃國家,被歐洲列強排斥在外。

因此,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唯一強國,國家之間的平衡因此被打破。

該怎麽辦呢?

英國和美國采取的策略是,透過支持德國來平衡法國和蘇聯的勢力。

在英美的幹預下,德國得以避免徹底瓦解,保留了一定規模的力量,這也可以被視為綏靖政策的開端。

隨著法國和蘇聯逐漸復興,德國在試圖制衡這兩個國家時,由於【凡爾賽條約】的束縛,顯得力量不足。

這絕對是不允許的。

1924年,美國啟動了「道威斯計劃」,將德國的戰爭賠款從1320億馬克降至370億馬克,同時為德國企業提供了326億馬克的貸款,幫助其恢復工業實力。在美國的援助下,德國在短短五年內便重建了歐洲最先進的工業體系。

美國華爾街資本在希特勒掌權後繼續向德國註入資金,期望振興其實力,並阻止蘇聯向西擴張。希特勒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夠出兵東進,徹底擊敗蘇聯。

在美國看來,希特勒和納粹德國不過是一件趁手的工具。

1933年,荷蘭出版了一本書,詳盡記載了希特勒與美國資本家的交易細節,其中包括洛克菲勒、JP摩根、亨利·福特等知名資本家向希特勒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

這本書剛出版不久就被查禁,但後來事實證明,書中所述內容都是真實的。

後來的資料顯示,美孚石油向德國法本公司轉移了兩千多項專利技術;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曾向德國蓋世太保捐款;杜邦公司向德國出售了橡膠和飛機技術;亨利·福特因提供技術並投資20億美元而被授予鐵十字勛章。

美國雄厚的資本,激發了德國稱霸歐洲的野心,並強化了德國人民復仇和崛起的共同意識。

作為對美國安撫德國的回應,蘇聯的史達林其實別無他法,只能透過增加籌碼來安撫德國。

簽署【慕尼黑協定】後,史達林並未譴責德國,反而敦促蘇聯保持謹慎,避免卷入英美法國和德國之間的沖突。

1939年5月,親德派的莫洛托夫接替了親西方的李維諾夫,成為外交人民委員。在經過一系列談判後,史達林與希特勒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約定共同分割波蘭。

你們想把禍水引向東邊是嗎?那我就把它推向西邊,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同年九月,德國與蘇聯相繼入侵波蘭,雙方均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戰果。

由此,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進入了炮火連天的戰亂時期。

這一類的獎項往往在評選時會引發公眾關註。組織方設立這些獎項的初衷,是為了表彰在各自領域中有卓越貢獻的人士,並透過公開評選的方式來增強透明度和公信力。公眾的參與和關註,不僅提高了獎項的知名度,還進一步推動了整個社會對該領域的重視與認可。評選過程的透明、公正以及廣泛的參與,使得這些獎項在社會上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回顧二戰前夕,有時我們會發現許多事情令人難以理解。

例如,為什麽張伯倫堅持愚蠢的綏靖政策,史達林能夠與希特勒相談甚歡,美國又為何與日本暗通款曲等等。

德國和日本雖然是法西斯侵略者,但那些秉持正義的國家為何不能明確是非呢?

事實上,當你深入了解各國的處境和訴求時,那些看似無法理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絕對的正義和邪惡並不存在,絕對的妥協與進攻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