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放戰爭時,為何東野可以擴軍10倍,而關內華野卻沒有多少增長?

2024-01-26歷史

在解放戰爭中,東野和華野一直是我軍的兩大拳頭部隊,正是靠著他們在東北和華東戰場上的卓越表現,我軍才能在前期劣勢的情況下,以不到3年時間就徹底擊敗了武器裝備精良的老蔣。

而到了1949年初,經歷過遼沈和平津兩場大的戰役之後入關的東野大軍已經達到了88萬,加上東北的留守部隊,總兵力已經突破100萬,而在3年前部隊闖關東的時候,才只有東平西湊的10萬人,整整擴編10倍。

而作為另一支勁旅的華野,在結束三大戰役的時候,總兵力卻絲毫不見增長,1946年底,粟裕帶領華中野戰軍北上和山東的陳老總率領的山東野戰軍合並,組成華東野戰軍,總兵力為50萬人左右,而到了渡江戰役前夕,改編成3野的華野兵力為58萬,這些還是改造了很多解放戰士和地方武裝加入後的結果, 2年時間裏幾乎是保持零增長,甚至在很大一部份時間裏,兵力還不如1946年兩個野戰軍合並前。

那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我軍東野和華野兩大主力,在兵力發展上,一個10倍擴軍到百萬規模,另一個踏步不前呢?

華野和東野的兩大戰神

東野獨特的擴軍模式

早在1945年的時候,主席就在對老蔣的鬥爭中定下了8字基調——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當時的東北可以用「富得流油」來形容:

東北生鐵產量占全國88%,鋼材占93%,煤炭占50%,發電量占78%,水泥占66%,鐵路、公路長度分別占全國的一半左右。沈陽還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東北還盛產大豆、高粱、玉米、小麥,素有糧倉之稱,其中大豆產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

糧倉和重工業基地,得這兩者就能在長期的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起碼從當時的環境上看,我軍方只要能占領東北,哪怕是最難的結果,也是能保住關外根據地。要將東北根據地經營成大後方,是鞏固革命勝利的基礎。

因此主席對於東北根據地的最重要任務,就是以發展為主,軍事作戰為輔。

解放戰爭爆發前形勢

先說發展為主。

在1945年8月,日軍剛宣布戰敗,主席就決定從延安和各大解放區(山東、晉察冀、晉冀魯豫和新四軍)抽調四分之一以上的骨幹,帶領2萬幹部和10萬部隊出關開赴東北,並成立東北局,負責東北的一切工作。

在1946年後,鑒於我軍在四平胡長春等戰場與地作戰中經驗,林總等人認為,與其和敵人在大城市打消耗戰,不利於我軍快速占領東阿比,因此決定「放開大路,占據兩廂」。主動避戰,透過南滿和北滿兩個戰區,將國軍隊伍牽制在沈陽、長春和四平幾個鐵路沿線據點,控制松花江流域以及東北廣袤的東北小城市和農村。透過發動群眾,進行土改。

在1948年初,東野已經控制了東北97%的土地、86%以上的人口。

遼沈戰役前期,東野基本已經控制東北

從關內過來的龐大的幹部隊伍也派上了用場,開始進入白山黑水的鄉村開展工作,翻身做主的群眾們開始接受我軍的領導,青年群眾紛紛從軍。主抓征兵工作的羅帥也深入地方,深化招兵工作,從1947年到1948年,東北子弟參軍人數達到了50多萬人,直接成為東北我軍的最重要的兵源。

兵源有了人數保障,武器裝備自然也要跟上。

1945年炮兵司令朱瑞帶著炮校學員,搜山檢海在東北各地靠著撿關東軍的裝備,組建了強大的炮兵部隊,而在根據地內,東野後勤部門利用日軍遺留下來的機床和裝置建立了強大的兵工廠,截止1947年,東北地區各個軍工廠的年生產能力,達到手榴彈300萬個、子彈2000萬發、各種炮彈150萬發,基本滿足了野戰軍作戰需要。

準備進攻的強大的東野炮兵部隊

在遼沈戰役中,我軍不僅殲滅47萬國軍,更是接收了這些國軍的裝備和沈陽等地的兵工廠,要知道國軍新1、6軍,52、71等軍皆是美式裝備。而這些裝備都成了東野擴軍的基礎。

舉一個例子,遼沈戰役後,東野2縱(39軍)的編制為3個師,人數合計59378人。主要裝備有步槍碳烯槍17000支,衝鋒槍4000支,輕重機槍1400挺,山野榴炮60門,迫擊炮300多門。

一個縱隊比國軍最精銳的5大主力都還強。

東野強大到還擁有強大的坦克部隊

再說軍事作戰為輔。

雖然1946年林總和杜聿明進行過幾次大戰,但除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之外,東野在遼沈戰役決戰前,和國軍一直采取「襲擾」為主,並沒有和國軍進行大兵團會戰,一直牽著杜聿明、陳誠等人的鼻子在走,直到1948年,東野已經對東北國軍形成絕對力量優勢,方才進行遼沈決戰,一戰擊潰東北國軍主力。

因此在幾年作戰中,東野消耗並不大,而消耗小,又有強大的後勤和兵源,自然也能發展到百萬人。

在行軍的東野部隊

持續作戰的華野

和東野的鬥爭模式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華野和中野這兩支部隊,特別是華野。

上面提到我軍的戰略方針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其核心是——鞏固華北、華東解放區,掩護全軍,調整部署。

因此對於當時華野的作戰任務來說就是——鞏固根據地,靠著山東和蘇北根據地,拖住關內國軍,迫使其放棄增援東北國軍的目的。

而以上的這些任務,就定調了華野在解放戰爭中的主基調:

搞事。

在打仗路上的華野

1946-1948年的華野,就像非洲草原的平頭哥,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這段期間的華野幾乎和關內國軍所有精銳都交手了一遍:第5軍,整編第7師(原桂系剛7軍)、整編11師(原18軍)、整編第8師(第8軍),整編第9師(第2軍),整編第25師(原25軍),整編74師(原74軍)等等。

從戰績上看。

1946年,在戰略防禦階段,我軍各大主力殲敵的排名中,華東戰區(陳老總和粟裕)殲敵43萬排名第一,劉鄧的晉冀魯豫殲敵27萬,第2,林總的東北民主聯軍殲敵17萬,第3。

陳粟殲敵為第2和第3總和的將近80%,說解放戰爭第一年表現最好的部隊也不為過。

強大的華野炮兵

1947年6-1948年6月,在解放戰爭第2年,也是我軍轉向戰略進攻方向之時,全軍一共殲敵152萬,排名第一的還是華野。

解放戰爭4年,3野一共殲敵245萬,為全軍之冠,而且其殲敵主要還是在國軍實力並不弱的1945-1948年。

和東野在關外的東野在裝備和兵力上前期劣勢不明顯後期優勢不同,華野在華東戰場一直都是在鋼刀上跳舞,也無怪林總一直在說粟裕打的是神仙仗。

華東戰場的上國軍隨時都能得到來自江南、中原和華北方向的增援,因此華東地區的我軍兵力一直處於絕對劣勢。

每一場作戰都顯得很艱難,一次作戰勢力可能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和敵人白刃肉搏成華野常態

而基於如此劣勢的條件,華野打的也很艱苦。

彼時的華野為了配合劉鄧進入大別山,開始分圍內線和外線兵團與國軍作戰,進入新的戰區,缺乏根據地作為倚靠的華野在1947年7-1948年4月份之間,一直深陷孤立作戰的泥潭中,特別是在7月分兵之後,華野的傷亡也持續增加。

1947年,萊蕪戰役殲敵5萬的圍攻孟良崮殲敵3萬,損失1.3萬,膠東戰役殲敵6萬,損失4萬1948年豫東戰役,殲敵9萬,自損要達到的5-6萬人,濟南戰役殲敵10萬,損失3萬,淮海戰役殲敵55萬(含中野),損失10萬。

跟著粟司令,不是打仗就是在吃飯打仗的

相比其他戰場我軍和國軍作戰傷亡比為1:3,華野在南麻等戰役中,傷亡甚至要超過國軍。

在1945-1948年這幾年中,華野傷亡人數達25-30萬人之間,這幾乎是華野野戰部隊的總和,而承受如此巨大傷亡的華野,卻很難和東野一樣從根據地中獲得造血和直接補充。

而導致華野很難獲得兵源補充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就是一直在外線作戰,來不及補充。

1947年下半年之前,華野一直在山東和蘇北作戰,從抗戰開始這就是解放區,膠東更是和晉察冀一起是我軍的模範抗日根據地,得到群眾支持的我軍作戰更是如魚得水,群眾們自發組織民工支前,送彈藥背傷員。

支前的山東群眾

而在7月分兵之後,外線作戰的我軍一下子失去了補給地,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原戰場和國統區與國軍作戰,背井離鄉很多部隊損失很大,又得不到及時支援。在外線作戰中精銳的華野地1和4縱,非戰鬥減員達到20000人,過了京浦路的他們們「身上除了短褲、背心和槍支彈袋以外,什麽都沒有了。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長期作戰華野根據地也遭遇國軍圍剿。

1947年我軍將戰火燒到國統區,但國軍同樣也將戰火燒到我根據地,1947年範漢傑重點進攻膠東,雖然在許譚率領的山東兵團阻擊下,國軍從膠東撤軍,但長期的戰火讓根據地點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國軍在山東解放區劫掠百姓糧食,破壞工廠,禍害我地方幹部,讓膠東根據地損失很大。

敵人還鄉團迫害根據地群眾

而且國軍還在山東青島、泰安和濟南的濟膠線沿線據點布設重兵,將我山東解放區一分為二,在加上敵軍在蘇北的圍剿,故而華東野戰軍雖然有蘇北和山東兩大根據地,但實際上已經被國軍切割的四分五裂,相互之間很難呼應。

沒有安穩的後方進行生產,更談不上為前線作戰的野戰軍進行輸血。

因此華野相較於東野,實際上一直是在消耗自己阻擊國軍。

但華野強大之處在於,他們在防禦之余,還在陳老總和粟裕等人的帶領下,盡最大可能的消滅國軍,支援其他戰場。

粟裕和陳老總

其實關內不僅華野,中野也是擔負起牽制國軍的作戰任務。

在離開額晉冀魯豫解放區後,中野深入到大別山中,直接拖住了中原和華中方向的國軍,直接讓白崇禧和顧祝同集團牢牢控制在這兩個地區,1947年初還有20多萬的中野,在大別山最困難時期兵力僅剩12萬人。

但正如鄧公在淮海戰役中說的那樣——

為了新中國,別說你們旅打光了,就算中野全打光也是值得的,這說的是中野,更適用於華野。

鄧公的話是華野還有中野的常態

雨田君說

當然,無論是東野還是華野,都是解放戰爭中我軍的兩支重要拳頭,任務不同戰鬥的模式也不一樣。

因此並不能簡單的認為,甚至在認知中認為因為部隊兵力的單一維度發展就認為林總比粟裕更會打仗這樣的偏激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