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研究發現:長大後依然「跟媽親」的孩子,通常是媽媽做對了3件事

2024-08-09育兒

舅媽一跟我聊到表弟,就直嘆氣,說兒子自從長大後,就跟她一點兒也不親了。

表弟在外地上班,基本不會主動打電話給舅媽。每次舅媽打過去,他也只是隨便說幾句,然後不耐煩就掛掉電話了。

舅媽跟我說,還是要生女兒好,女兒長大才懂得心疼爸媽,跟爸媽親。

其實,不管生兒生女,如果父母從小沒有和孩子建立好的關系,那他們長大後,都不會跟父母親近。

心理學家安斯沃斯透過研究發現,長大後依然「跟媽親」的孩子,通常是媽媽做對了3件事。

看看你家是嗎?

一:跟孩子互動多

我走在街上時,看到一位媽媽,手裏抱著一歲左右的兒子。她邊走邊用溫柔的語氣說:「哎呀,寶寶是不是又重啦?你看媽媽都抱不動了。」

她一邊說著,還忍不住親孩子幾口。

孩子還不會說話,只是笑呵呵地回應媽媽。兩個人走在路上,溫馨無比。

而同樣的,我看到另一位媽媽,帶著一個3歲左右的小女孩。媽媽自己坐在花壇邊上,只顧低頭玩手機,然後時不時擡頭看一眼女兒。

女孩自己蹲在地上玩,偶爾站起來拉一拉媽媽的衣袖,媽媽也不耐煩地說:「自己玩,媽媽不想玩。」

母女倆全程幾乎無交流。

孩子在6歲前,會與媽媽建立親密的關系。

同樣是帶娃,有些人與孩子關系非常親密,這種關系能持續到孩子長大。

而有些人,雖然一直在孩子身邊,但跟孩子,卻很少有親密的互動,兩人關系似乎比較疏遠。

從小與媽媽互動多的孩子,他與媽媽關系更好,即便長大了,他也依然覺得,媽媽是自己很親密的人。

他不是「媽寶」,跟媽媽之間,有基本的尊重和界限,但又關系特別好。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依然會和媽媽親。

而從小與媽媽互動少的孩子,他和媽媽「心理距離」比較遠。一旦長大,他可能就離媽媽越來越遠,甚至話都說不上兩句,也就難以親密了。

二:能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舅舅舅媽,脾氣屬於急躁的那種,而且對表弟很不耐煩。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表弟鬧情緒哭,舅媽直接一腳就踹表弟身上,朝他大吼:「哭什麽哭,不許哭!」

被這麽一嚇,表弟哭得更厲害了。

舅媽脾氣上頭,拽著表弟的衣領就往門外拖,一把將表弟推出門外後,直接將門反鎖,說表弟什麽時候不哭了再進來。

還是我外婆聽到動靜後面,趕了過來,將表弟抱走了。

表弟跟我說,他從小就害怕見到他爸媽。他總覺得,自己要是不開心了,肯定也會惹他們不開心,從而惹來責罵。

舅舅舅媽很少接納表弟的情緒,這就導致,表弟很難跟他們親近。

也正是如此,表弟長大後,在他們面前幾乎沒話可說。因為不知道說什麽,而且說什麽他們也不會理解,所以幹脆不說。

舅媽不知道的是,如果她在表弟小時候,能多接納、包容他的情緒,表弟和她之間的隔閡,就不會這麽深,也不至於表弟長大後,他們就像「丟」了個兒子似的。

若我們能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孩子情緒上頭時,多抱抱他,少一些指責呵斥,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是安全的。

他就會特別信賴父母。而在信賴的人面前,孩子自然會放松,願意親近。

三:少一些「必須聽我的」

我們在養育孩子時,通常會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覺得,孩子什麽都不懂。為了避免他犯錯,我們總是要求孩子聽我們的。

但其實,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的獨立能力和自主性越來越強,想要透過自己做主以獲得自信和價值感。

所以在很多小事情上,我們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來。

比如讓他自己決定當天穿什麽衣服,自己決定吃蘋果還是吃香蕉,自己決定先做作業還是先背誦課文。

父母逐漸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孩子就能學會獨立,不習慣性等著別人來安排。

一個心理健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才不會長大後想著逃離父母,也不會在長大後還離不開父母。

他會在和父母關系親密的同時,又保持了自己獨立的個性。他和媽媽互相尊重,以一種成熟而健康的心態,去親近和愛護媽媽。

你家孩子長大後,還和你親嗎?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