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人到中年,才懂得母親的三個「窮習慣」

2024-06-21育兒

母愛是偉大的,但是母親不是。

很多的母親,一輩子都卑微到塵埃裏。

做女兒的時候,母親也想找一個土豪,嫁出去。可是母親嫁給了個普通人,甚至比自己更窮。

迫於生計,母親養成了很多窮習慣,不可理喻,讓兒女們都很難受。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當兒女到了中年,也成家立業了,再去看父母的一生,對於母親的窮習慣,就坦然了。

01

「不舍得吃」:最好的,留到最後。

記不得在什麽地方看過一篇文章,說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和母親一起去走親戚。

親戚家很熱情,端出了一碗扣肉,招呼大家「趁熱吃」。

大人們埋頭吃飯,都沒有動那碗扣肉。

孩子絲毫沒有註意到大人的舉動,而是夾了好幾塊肉,大快朵頤。

回家路上,母親責怪了孩子幾句,然後說:「這肉是不能吃的。」

孩子很疑惑:「端出來了,不吃,那......」

母親就說:「親戚家很窮,但是很好客。因此把最好的菜端出來,體現客套。等客人走了,菜是要收起來的。直到菜不得不吃的時候,才真正開吃。」

最好吃的,不是盡快吃完嗎?我們的想法太天真了,挨餓幾次就明白了。

我的母親,平時讓兒女們把雞蛋撿起來。雞蛋要麽賣錢,要麽有貴客的時候才拿出來,做一碗雞蛋湯。

到了冬天,雞蛋一定要留起來,只有過年的那幾天,才能有雞蛋湯和蔥花雞蛋餅。

母親還會把香噴噴的糯米留下來,用來做年糕。平時也是鎖在一個大櫃子裏。

上初中的時候,我用塑膠瓶帶水上學。母親總是把隔夜的開水倒進水瓶。昨天的開水不喝完,當天早晨的開水,是不能動的。

過年時,母親到農貿市場買了一筐梨子。把爛梨選出來,爛的部份削掉,分給大家吃。剩下的好梨子,客人不來,是不會拿出來的。

客人來了,往往又會發現新的爛梨。

食物是會過期的,母親一定知道。但是母親堅持「等一等」,食物快過期了,才吃 。這不是小氣,而是「以備不時之需」。

不留好的食物,萬一有客人來,就得露醜了;萬一家裏青黃不接,就得挨餓。

02

「不舍得扔」:什麽都撿回來,還當成寶貝存起來。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人們興起了「斷舍離」的生活,把家裏的東西,梳理一次,該扔掉的,全部扔掉,房間的空間大了,人住著也舒服了。

而我的老家,廳屋的角落裏,放著很多舊鞋子、廢塑膠瓶,甚至能發現幾個農藥瓶。

墻壁上,掛著蓑衣、鐮刀、鋤頭。有的蓑衣,已經破破爛爛了,好幾年都沒有穿,上面有灰塵。可一定不能扔掉,母親會罵:「下次還能翻修,你們不知道呀?敗家子。」

破舊的棉絮,把床頭的一個小櫃子,塞得很滿。

不扔就算了,母親還把村裏的舊物,撿回家。

有一天下午,母親發現一個很舊的木櫃子,逼著父親扛回來。

父親很生氣:「就是幾塊破板子?有啥用啊。」

母親說:「沒用嗎?改一改,就是一個雞窩。」

到底,櫃子也沒有變成雞窩,只是在老屋的屋檐下淋雨,慢慢腐朽。

這些年,母親進城居住,每天都撿廢品,陽台 變得淩亂。家人都責怪母親,太不講衛生了。

母親懟了一句:「不是我撿廢品,你們讀書的費用,還得差很多呢?」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句話,在母親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日子最苦的時候,母親挑著舊鞋,去集市上,幫人修補鞋子。大部份的原材料就是平時撿來的舊鞋。

兩三件舊棉襖,拿到棉花店,加工一下,變成了薄薄的被子;三件舊蓑衣,編結起來,也是一件完整的蓑衣......

什麽東西沒有用?只要願意過節儉的日子,都有用。就是一個破帽子,還能給稻草人戴一個秋天,可以趕走好多的麻雀,留住一擔谷子。

03

「不舍得花」:挑最便宜的東西買,也不管品質。

我常常說:「媽,買東西,便宜沒好貨。」

母親不聽,堅持買便宜的。

一雙棉拖鞋,穿不了一個冬天,就已經磨破底板了。母親卻說,這鞋子劃算,一個冬天買雙十的開銷,比一雙高端拖鞋更便宜。

再看看母親的一身:帽子是舊毛線做的;衣服是店家甩貨時買的;手套買來的時候,很薄,然後母親自己加了一個內襯。

也許你我會覺得,十萬元不算多,但是在母親的世界裏,這是一筆巨款。

母親把錢摳住,到七十歲的時候,開心地說:「有五萬多了。」

直到有一天,兒女們因為房貸發愁,母親把錢掏出來,說:「能解決燃眉之急吧。」

不可理喻的花錢方式,在母親的生命裏紮根了。但確實是母親對子女一片心。

就算母親老了,不能拿起給子女用,但是母親每個月剩下一二十元,都很開心,生活也有底氣。

04

母親把「勤儉持家」做到了極致,因此顯得格格不入,什麽都斤斤計較,總是和人討價還價,連子女都無法理解。

關於母親的種種習慣,只有你狠狠地窮一次,就會明白。

是啊,母親窮怕了,在生活的細節裏,大做文章,尋找能省錢的東西,還找到能變錢的東西。

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也沒有一份像樣的工作,沒有拿一份完整的薪資,但是母親卻挺住了,還養大了幾個兒女。

兒女站在高處,要記得回頭看——低處還有母親,在拼命托舉。

作者:布衣粗食。

關註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