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藥你明白丨帶你認識這味保護胃氣,緩和毒烈藥性之要藥——大棗

2023-12-07養生

大棗是生活裏隨處可見的食物

在中藥配伍裏

大棗作為中藥材

同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院藥學部主任中藥師塗興明來和大家聊聊這味藥材

一、歷史沿革與變遷

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味甘,平。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名醫別錄】雲:「生河東(山西的西南部)平澤。」陶弘景雲:「舊雲河東猗氏縣棗特異,今青州(今山東益都)出者形大,核細,多膏,甚甜。郁州平市亦得之,而郁州者亦好,小不及爾。江東臨沂(山東臨沂)金城棗,形大而虛,少脂,好者亦可用。」【圖經本草】雲:「近水州郡皆出棗,惟青州之種特佳,晉所出者肥大甘美,入藥為良。」李時珍【本草綱目】雲:「南北皆有,惟青、晉所出者肥大甘美,入藥為良。」可見古代認為大棗以山東、山西所產者為好。

近代大棗產地,以河南新鄭所產的品質最優,而產量則以山東為最大。廣東及港澳地區又與全國多數地區有所差異,全國多數地區藥用的大棗,為稍經沸水燙過,即予曬幹的品種,這種大棗,在廣東習慣稱為「紅棗」,主要用作膳食煲湯及燉料使用。而廣東藥用的大棗,是習慣使用經煙熏炕焙的「黑棗」,這種棗民間呼叫為「烏棗」,產地則稱為「熏棗」,是一種實際已熏焙成半熟的棗。另外,廣東及港澳還習慣銷售浙江金華、蘭溪地區所產的「南棗」,並且認為這種棗補益效果最好。南棗始載於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述雲:「生金華東陽茶場,以透明如血,七枚長一尺者為佳……核尖細如黍,決之即脫,清甘香脆,以此名聞天下。」

二、鑒定

品別之一 黑棗

別名 烏棗、熏棗。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棗 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幹燥成熟果實。

產地 主產於河南新鄭等,山東陽谷等。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用開水稍燙至果肉略軟,然後置特制熏房內,以燃燒濕柴草方法煙熏,邊熏邊焙,直至棗皮轉黑發亮,棗肉半熟,幹燥適度時取出。

經驗鑒別 果實橢圓形或短圓形,長2~3.5cm,直徑1.5~2.5cm。表面全體棕黑色至烏黑色,油亮光澤,具不規則皺縮紋,兩端中央微凹入,一端可見細小的果柄脫落殘痕,另一端有一小突點。外果皮薄,中果皮質柔軟,掰開果肉呈深棕色至棕褐色,油潤而有光澤,富糖性,具黏膠質。除去果肉,果核呈紡錘形,核殼甚堅硬,內有黃白色種仁1枚。氣香甜帶煙熏氣,味純甜。

大棗果枝 Ziziphus jujuba

黑棗

品別之二 紅棗

別名 泡棗、雞心棗。

來源、產地 同黑棗。

采收加工 采摘果實後,先烘焙至表皮轉軟,或用開水略煮至果肉顯柔軟時,取出,曬幹。

經驗鑒別 紅棗的品種比黑棗更復雜,有個大的泡棗,小個的雞心棗之分。泡棗為短圓形或橢圓形,個較大,長2.5~3.5cm,直徑2~2.5cm。表面紅色至老紅色,具寬大的皺縮紋,略帶光澤,有的果皮稍顯浮離樣,體形較輕泡,果肉常與果核粘合不緊密,果肉也較松疏,淡棕黃色,味甜。雞心棗個較小,類卵形,似雞心狀,故名。長2~2.5cm,直徑1.5cm左右,表面紅色或淺紅色,皺縮紋緊密而細。質柔而結實,果肉致密並緊粘果核,氣微香,味甜而甘。

紅棗(大棗)藥材 Ziziphus jujuba

紅棗(大棗)

紅棗(大棗)(山東產)

紅棗(大棗)

紅棗(大棗)果實頂及底面觀

紅棗(大棗)

紅棗(大棗)(果肉、果核)

紅棗(大棗)果核表面觀

紅棗(大棗)果核切面觀

品別之三 南棗

來源 同黑棗(可能是一個變種)。

產地 主產於浙江、蘭溪各縣市。

采收加工 采收加工方法,基本與黑棗相同,但煙熏時間較短,主要是烘焙幹燥。

經驗鑒別 果實呈長圓形,長3~4cm,直徑1.6~2cm。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皺紋緊密而細。果肉紅棕色,細膩,致密,糖性及粘膠質比黑棗少,味甘美,但味不及黑棗濃。本品除體型較長外,最大的特點是果核中的種仁與核殼分離,因而用手握南棗搖動,即聽到種仁捲動響聲。

南棗

三、品質評價及附註

品質評價 紅棗是全國大多數地區銷售的大棗,以個均勻,肉厚質結,果皮鮮紅,皺紋細密,味甘甜的雞心棗為最佳。果輕泡,肉質松的雖大亦為質次。南棗在廣東及港澳地區一直認為棗中之最好者,過去曾是奉獻皇宮的禮品,故有稱為「貢棗」,但南棗的銷售多作浸補酒藥料用,一般較少用於配方,故其行銷面遠不及紅棗、黑棗之廣泛。

附註 山東山西另產一種黑棗其加工方法與性狀類似南棗,商品稱為「馬牙棗」,性狀為長圓形、深棕褐色,乍看與南棗無大差異,主要區別是其種仁不與核殼分離、手搖之無響聲。

四、藥性與套用

藥性 甘、溫。歸脾、胃、心經。

功效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套用

1、脾虛食少,乏力便溏 本品甘溫,歸脾、胃經,能補脾益氣,適用於脾氣虛弱,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癥。

2、婦人臟躁,失眠 本品能養心血,安心神。治心陰不足,肝氣失和之婦人臟躁,精神恍惚,無故悲傷欲哭,心中煩亂,不能自主,睡眠不安者。

3、本品與葶藶子、甘遂、大戟、芫花等藥性峻烈或有毒的藥物同用,有保護胃氣,緩和其毒烈藥性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6~15g。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 主要含有機酸、三萜苷類、生物堿類、黃酮類、醣類、維生素類、胺基酸、揮發油及微量元素P等多種成分。

2、藥理作用 大棗水煎液、大棗多糖能增強肌力、增加體重、增強耐力、抗疲勞;能促進骨髓造血,增強免疫,改善腸道環境,減少腸道黏膜接觸有毒物質和其他有害物質。黃酮類化合物有鎮靜、催眠作用。

選方

  1. 治久患脾瀉,臟腑虛滑,不進飲食 青州棗子去核,以木香掰破如棗核大,置棗中,十數枚,以水一盞,煮俟軟熟。溫嚼吃,以所煮汁送下。(【普濟方】)
  2. 治中風驚恐虛悸,四肢沈重 大棗(去核)七枚,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棗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聖濟總錄】補益大棗粥)
  3. 治高血壓病 大棗10~15枚,鮮芹菜根60g。水煎服。(【延安地區中草藥手冊】)
  4. 治重舌 用黑棗一個,去核留肉,包青礬一錢,火煨熟。取清水濃調,以筆蘸點舌下,數次即消。(【醫方一盤珠】)

5、治走馬牙疳(非常嚴重的疾病) 棗(去核,包信石,燒),黃柏,同為末。布患處。(【海上方】)

參考文獻

[1]馮耀南等.中藥材商品規格品質鑒別[M].暨南大學出版社:廣州,1995.229-231

[2]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廣東省食品藥品檢驗所.中國中藥材真偽鑒別圖典(3)(第三版)[M].廣東科技出版社:廣州,2011.6

[3]陳士林等.中國藥材圖鑒(中藥材及混偽品鑒別)[M].中醫古籍出版社:北京,2008.35

[4]鐘贛生.中藥學[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2012.376-377

[5]王恩滿等.飲片驗收經驗[M].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太原,2019.30

[6]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第二版)(上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2018.136

供稿:塗興明 | 初審:孫麗

文字編輯:王校宇 | 校對編輯:李龍浩

稽核:施佳平 | 審定釋出:陳冠林